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00021
大小:7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3
《侵权死亡赔偿研究(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侵权死亡赔偿研究(下)关键词:死亡/侵权责任/赔偿制度/“物质生活水平维持说”内容提要:已成为社会热门话题的侵权死亡赔偿,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与合理的制度构建。作者认为,侵权责任法无法也没有必要对死者或者死亡本身进行救济;作为民事责任方式的赔偿,只能是对死者近亲属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救济,在制度上则体现为对死者近亲属相关财产损失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以及对被抚养人合理生活费的赔偿和死亡赔偿金。“维持被抚养人或者近亲属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物质生活水平维持说)”,是作者提出的修正“抚养丧失说”和“继承丧失说”
2、的一种理论主张,构成本文论证被抚养人生活费和死亡赔偿金的理论基础。.L.编辑。四、对死者近亲属精神损害之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一)近亲属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1.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侵权死亡赔偿制度的目标不在于救济死者,而是对与死者有关联的生者因死亡事实造成的精神损害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减少予以救济。因侵权行为发生受害人直接死亡,近亲属享有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系继承自死者,还是其所固有在各国法上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最终各国均朝着“继承否定说”的立场前行,逐步认可系近亲属固有而非继承自
3、死者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1]“继承否定说”坚持了精神损害赔偿“人身专属性”,解决了继承说下与近现代民法主体理论可能出现的矛盾。同时,认可系近亲属固有请求权,权利人的范围比继承人范围小,符合精神损害的主要功能:针对亲人去世引起的精神痛苦予以救济。精神损害赔偿金是极为有限的资源,应给予受到损害和影响最大的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具有制裁性和填补性,但从近亲属角度来考虑,更有对近亲属精神的抚慰性。由于亲人的亡故,近亲属经受生离死别的痛苦历程,他们因此而遭受精神损害。基于这样的认识,就必然得出一个结论:死者
4、的近亲属自己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当然,侵权死亡案件样态并非完全一致:有些受害者直接死亡(瞬时死亡或时间之短在侵权法上无意义),有些受害者往往经过一段时间痛苦折磨后不幸死去。对于死者非即时死亡的情形下,是否认可死者“间隙”内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及允许近亲属加以继承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受害人在遭受加害人一方的侵害,经过一段痛苦的经历(包括抢救等医疗过程)后未能从死神的魔掌中挣脱出来,最终死亡。受害人在这一时间阶段里的痛苦和疼痛并非不可证明,其真实性可以通过未亡者的间接证明、常识推断和专家证言等得到证实。
5、但对于客观的损害是否应当承认死者在死亡间隙中享有独立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目前存在“救济肯定说”(如美国[2])与“救济否定说”(如瑞士债法典第47条)两种对立观点。作者认为后一思路更为合理:精神损害赔偿应支付给受害者本人方能体现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受害人事后死亡将丧失抚慰的目标,因而其请求权应随主体资格的消灭一并消灭,近亲属自然不能“继承”行使这种请求权。并且,承认死者产生间隙内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并允许近亲属继承,还会带来与近亲属固有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并立,请求权体系如此复杂有无意义值得怀疑。
6、更重要的是,承认死者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对于赔偿数额的提高并不像设想的那么明显。[3]当然,如果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已经得到赔偿义务人承诺、法院受理,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已确定或处于确定过程中,即可以作为金钱债权成为继承的对象。我国法释[2003]20号第18条第2款即作如是规定,死者生前存在感知死亡的精神痛苦,在极为有限条件下才享有独立的请求权。该条款在起草时参照了原《德国民法典》第847条(现第253条第2款)及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195条第2项的规定,比较合理。2.近亲属共享的请求权在我国,近亲属范围
7、比较广。在侵权死亡的案件中,如此多的近亲属,是分别享有自己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还是共享一个统一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呢?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立的,每个人的精神利益也是相对独立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每一个近亲属都应享有此等分别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但是,如果从案件的整体性来考虑,从加害人的赔偿义务来考虑,似乎将此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界定为一个由近亲属共享的请求权为宜:由近亲属共享一个统一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对于案件的处理较为方便,对于加害人而言其赔偿义务也相对确定,不会因为近亲属人数的不同而导致精神损害
8、赔偿数额的巨大差别。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1)在请求侵权死亡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件中,近亲属应当作为一个整体主张统一的精神损害赔偿;(2)原则上,不因为近亲属人数多寡而影响一个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3.精神损害赔偿金在近亲属间的分配在侵权死亡案件中,近亲属获得的精神损害赔偿金如何分配,作者以为以下规则可供参考:(1)近亲属协议分配。这体现了民法的自愿原则,如果近亲属能够对此进行协商达成分配协议,则应听任意思自治,无需行使公权力加以干预。(2)配偶和亲等较近者优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