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80235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2
《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终端的新闻传播学意义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终端的新闻传播学意义探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终端的新闻传播学意义探析、】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iddot;莱文森在其《手机》一书中作如是说。手机媒体像一阵飓风,摧毁了受众与信息传播之间的时间、空间的稳定关系。一方面,手机弥补了互联网无法移动的先天不足,实现了移动状态下的传播,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手机信号,就可获得信息。并且,移动通讯网的全球覆盖,使得信息得以跨疆越界,突破地域性限制。另一方面,手机信息可以即时接收和回
2、复,手机上网可以迅速发布和分享观点看法,此外,手机不但可以提供线性的新闻接收,而且还可以提供非线性的新闻点播,突破了时间方面的限制。 2手机传播加强了用户与媒介的互动 手机用户的增长数量和速度是其他任何一类传统媒体无法与之相比的,消费者的角色由受众变成用户。在受众时代,媒介消费基本免费,媒介传播只是单向的点对面方式,并且媒介传播的内容较少,媒介经营重视收视率、收听率或覆盖率。到了用户时代,媒介消费者则按需缴费,通过媒介平台与运营商、内容商以及其他组织,消费者充分互动,实现点对点的传播。手机传播自身的强大优势决定了它对千万用户的巨大吸引力,即时信息、数据传输和共享、游
3、戏及娱乐都将成为用户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为一体的新兴传播媒介,受众和传者的身份在这里变得模糊。传统的传者受众的传播模式由受众传者受众所代替。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失衡,使手机成为名副其实的冷媒介。手机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手机用户采集的新闻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到公共话语空间,并成为传统媒体鲜活的新闻来源。同时,手机具备的新闻发布的即时性功能,也可以使作为用户的参与者成为名副其实的现场记者,让受众参与到传播的过程中来,对传播的内容作出即时的反馈可以很好地改善传统媒体宣讲式的传播模式,提高信息的流动速度和效率,增强与受
4、众的互动性。 3手机媒介有望填平知识沟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提出了知识沟假说。认为大众传播可能扩大了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的知识差距,社会经济地位高者更容易获得信息和知识,从而使得知识沟不断扩大。到了数字媒体时代,这个知识沟进一步演变为数字鸿沟。社会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成员接触新技术的能力。只有新技术得以普及,才有可能缩小因技术水平带来的数字鸿沟。手机媒体的出现为填平这个数字鸿沟提供了契机。目前虽然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但是移动电话的持有量却基本持平,而且经济欠发达地区增长势头更强劲。而在农村市场,手机的普及率更是远远超过网络。工信部
5、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12.86亿,普及率94.5部/百人,而新增用户中,有半数来自农村市场。手机的低成本和相对简便的操作,降低了低端用户的使用门槛,拉近了媒介和用户的距离,在信息传递上具有相当的优势,因此,移动电话的普及将有助于数字鸿沟的早日消除。 4手机传播加速公共舆论民主的构建 在典型的社会事件中,手机短信、手机视频发挥了巨大的动员、组织和协调作用;在构建公共舆论领域也发挥着反映舆论、放大舆论甚至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了民众的舆论场。手机成为民主参与的一个通道。2007年的厦门PX项目事件将手机的这种民主参与和社会协调带入到公众视野中。20
6、09年的石首事件则成为了手机视频在表现公共事件,表达社会舆论的一个集中爆发。在国际上,2005年4月,英国自由民主党发动被称为核算伊拉克战争成本手机运动,要求人们用短信重新评本文由.L.收集整理估花在伊拉克战场上的50亿。所以,绕过众多的传统媒体和把关人,手机创造了更多的个人舆论表达权力,传播的去中心化进一步加强。同样,手机视频的传播使大量的来自民间的草根影像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上传分享,宣泄着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认知,以影像的形式构建了民众的公共话语 空间。 5结束语 虽然就目前而言,手机媒介还受到受众认可度、媒体使用习惯,利益博弈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随着三网融合和4
7、G技术的普及,手机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媒介,将具有强大的发展空间,并将为用户带来更大的话语权和民主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