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86845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我国高校筹资渠道分析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高校筹资渠道分析与对策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高校投资效益评价问题研究》(基金项目编号115121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对我国高校筹资建设的必要性及筹资渠道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高校筹资建设风险防范的措施,旨在加强高校筹资建设管理,为多渠道筹措资金,化解风险拓宽思路。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薄弱,国拨高等教育经费不足将是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的基本国情。而如何合理高效地筹集资金,就成为我国高校适应国内市场经济改革和国际市场竞争挑战所迫切需
2、要解决的课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迫切愿望,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制定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宏伟规划,要求各高等学校迅速实现扩招的目标,然而高校建设的要求却受到国家教育投资有限的制约。目前,各高校之间市场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各高校虽为事业单位,但危机意识普遍增强,不进则退,积极筹措资金,扩大建设规模,抢占战略制高点,已成为各高校生存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筹资建设的渠道分析 高等学校实现快速发展,应该在努力争取政府稳定的、不断增长的财政支持的同时,积极主动
3、地面向社会多渠道、多方式地筹措办学资金,以不断满足学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一)政府拨款是高校资金的主渠道 由生均定额乘以在校生数加专项补贴构成,政府所能提供的正常经费只能维持高校的人员工资和日常支出。而能用于学校发展建设的专项拨款一般很少,特别是省属高校。正常经费每年都能保持一定的增长比例,因此在未来招生量增速降低的情况下,可有余量地用于发展建设。但各省的情况并不一样,有的省财政情况较好,可以为高校的发展建设提供较多的专项建设资金。 (二)学费收入是高校资金的主 目前,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
4、说,学生学费已成了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学校设备的更新、零星维修、学生活动费用以及各项津贴等。按照国家定价的规则和计划原则,学费标准不得高于生均培养成本的25%,也就是说依靠该项收费也不可能进行发展建设。多数高校收费按计划原则进行,扩建却按市场法则办事,新校区也不例外,其中的矛盾可想而知。因此,在新校区的建设中,应充分利用市场规则,如采取二级学院的收费政策,尽早收回建设资金。 (三)银行贷款是目前高校建设最重要的资金支撑 适度银行贷款有利于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学校大规模的基建费
5、用,各高校大都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但有的高校为了尽快上规模、上档次,银行贷款的规模已达到了数十亿元。这些大规模贷款在给高校的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对高校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投入日益受到银行机构的重视,成为银行投资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银校结合成为银行业的新的投资热点。银行业普遍认为,当前高校不仅具有充足、稳定的生源可带来稳定的资金,而且有稳定的财政拨款;教育投资比企业投资风险小,安全性大,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更小。因此,愿意将资金投向高等教育。但为高校提供银行贷款的多为
6、商业银行而非国家政策银行,贷款不但有严格的限定,按企业方式操作,受政策影响比较大,且贷款时间短,不符合高校自身的运行规律。当很多高校还在建设的时候,还款期已经到来。在还本和还息的双重压力下,贷款风险凸显。因此,应该制定适合学校发展实际情况的贷款政策。 (四)社会筹资是高校发展建设资金的必要补充 近年来,各高校在资金不足的压力下,开始转向社会积极寻求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回报率高的后勤服务设施方面开始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缓解了资金的压力。高等教育正处在持续发展的时期,投资教育的风险很小,投资商十
7、分看好教育市场。高等学校作为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主体,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引进资金办教育,减少学校的贷款压力。目前社会筹资可以采取的主要方式有开发商垫资分期付款方式,即学校的基建项目,尤其是重大基建项目,通过招标选择开发商,学校首付一部分基建资金,由开发商垫资兴建,交付使用后,余款由开发商先垫付,后由学校逐年还清;土地、无形资产置换方式,即学校以土地、学校的声誉等入股,与开发商合作办学;经营权置换方式,如学校的X络、多媒体教育等硬件设施可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建设;信托集合债券的方式,即通
8、过信托投资公司向社会筹集借款;校办企业上市的方式,现有高校的几十家上市公司已经走出一条从市场上融资的路子,如北大方正等上市公司的成功运作值得借鉴,即树立产业观念,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市场化,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二、我国高校筹资问题的对策 (一)树立高校筹资建设科学发展观 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高等学校是筹资的主体。高校筹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目前资金困难的权宜之计,而应该是学校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和高校自身的长期发展规划,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