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20918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30
《或有事项会计处理问题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或有事项会计处理问题实证研究【摘要】本文以671家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其中的非制度性原因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完善或有事项会计处理规定、强化对规模小或业绩差企业的监管等建议。【关键词】或有事项上市公司会计处理或有事项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其会计处理过于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经验和判断,带有主观性,为高层管理者操纵利润提供了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不确定性较大的交易或事项,如何进一步规范或有事项会计处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由于ST企业财务报表异常、刚上市和中途退
2、市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金融企业会计标准较特殊,本文剔除了3年内ST企业、中途上市和退市企业、金融企业以及数据缺失企业,以符合要求的671家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2011年或有事项会计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我国或有事项会计处理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1.或有事项内容认识模糊。2011年,上述671家上市公司中,有46家公司存在扩大或有义务范围现象,共发生扩大或有义务范围行为49次,主要体现在抵押借款和未结清信用证及保函这两类事项上。其中,抵押借款发生23次,所占比重约46.94%,未结清信用证及保函发生26次,所占比重约为53.06%。抵押借款和未结清信
3、用证及保函虽也具有不确定性,但其不确定性远远小于或有事项,不符合或有事项的定义,应作为一般负债进行会计处理。而部分公司将抵押借款和未结清信用证及保函信息在“或有事项”项目下进行披露,擅自扩大了或有义务的核算范围。2.或有义务确认不充分。2011年,对或有义务进行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有337家,所占比重已达到一半以上,但确认比例仍较小。上述337家公司中,仅有127家公司对其披露的或有义务进行部分或全部确认,所占比重约为37.69%,仍有约62.31%的公司未对其披露的或有义务进行确认。另外,对于辞退福利,上市公司普遍作为一般负债进行会计处理,在“应付职工薪酬”账
4、户下核算,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辞退福利的不确定性较大,符合或有事项的定义,应当在满足相关条件时作为预计负债进行会计处理。3.上市公司或有义务计量难度大且相关信息披露不足,或有义务计量带有主观性。虽然准则对或有义务的计量做出具体规定,但由于该事项不确定性较大,其会计估计过于依赖会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职业判断,或有义务计量难度大。另外,上市公司严重缺乏或有义务不确定性及财务影响说明。2011年,对或有义务进行信息披露的337家上市公司中,仅有132家公司对其披露的或有义务的不确定性及财务影响进行说明,所占比重约为39.17%,仍有约60.83%的公司未说明或有义
5、务的不确定性及财务影响。4.预计损失缺少单独记录。只有当期实际发生的费用才可记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科目。上市公司将预计损失与其他费用一起记入这些科目,不符合这些科目的核算要求,缺少对预计损失的单独记录,不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费用的实际构成。5.预计负债、关联或有事项披露位置较混乱。其一,上市公司对预计负债披露不集中,既不便于信息使用者查找,也易混淆其对或有负债与预计负债的认识。2011年,对或有义务进行部分或全部确认的127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公司仅披露了预计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以及本期发生额,未披露发生原因、种类等具体信息。余下123家
6、公司中,89家公司将具体信息全部在“预计负债”项目下单独披露,29家公司将具体信息部分或全部在“或有事项”项目下单独披露,5家公司将具体信息部分或全部在上述两个项目下重复披露。上市公司预计负债披露位置不一致,披露较混乱。其二,关联或有事项披露位置不一致。与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发生的或有事项,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2011年,对合并范围内关联或有事项进行披露的上市公司中,有72家公司将相关信息部分或全部在“或有事项”项目下单独披露,有48家公司将相关信息部分或全部在“或有事项”与“关联方及关联交易”项目下重复披露,上市公司合并范围
7、内关联或有事项披露位置不一致。另外,上市公司合并范围外关联或有事项披露位置也不一致。2011年,对合并范围外关联或有事项进行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有99家。其中,42家公司将相关信息全部在“关联方及关联交易”项目下单独披露,17家公司将相关信息部分或全部在“或有事项”项目下单独披露,40家公司将相关信息部分或全部在上述两个项目下重复披露。二、或有事项会计处理问题的非制度性原因对于上文分析的或有事项会计处理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会计准则自身存在不足是其制度性原因,这种制度缺陷为上市公司高管操纵利润提供了客观条件。而所谓的非制度性原因,是指管理者出于自利目的利用或有义务
8、操纵利润。企业的当期业绩关系着管理者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