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高三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老蔺版)

海淀高三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老蔺版)

ID:9407199

大小:4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30

海淀高三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老蔺版)_第1页
海淀高三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老蔺版)_第2页
海淀高三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老蔺版)_第3页
海淀高三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老蔺版)_第4页
海淀高三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老蔺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淀高三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老蔺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淀区高三年级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历史练习2012-11-8高三历史找我就对啦13699166467命题意图着眼高考要求,着手高三基础考察基础知识的把握与运用—6:4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高三第一阶段历史教学的得失选择题部分1.关于先秦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商周时家庭手工业居于主导B.春秋时铁器出现并得到普及C.东周时官营手工业逐渐兴起D.商周时期已出现原始瓷器考后纠错:经济--记忆—扩大—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2.商鞅变法曾经实施“为户籍相伍”的制度,其目的是①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②强化基层社会的统治③实施公田的收授分配④保护宗法贵族利益A.①

2、③B.①②C.②③D.③④考察意图:商鞅变法具体内容的理解3.学者指出,诸子学说不仅在内容上差别明显,而且在流传的地域上也有不同。比如道家在楚国兴盛,①在鲁国兴盛,②在三晋与秦国兴盛。①②对应的学术派别是A.儒家墨家B.法家兵家C.儒家法家D.墨家法家命题意图:百家争鸣的内容与影响地域属于细节,但可以运用知识推论:孔子鲁国儒家商鞅法家秦国变法韩非韩国公子李悝魏国变法4.春秋战国时我国的商业繁荣的条件有①农业生产的进步②手工业技术的发展③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④度量衡制度的统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从工商官营到私人商业兴起与官营商业并存,不能得出商人政治地位提高,大

3、商人通过依靠官府来攫取财富也难以说明其政治地位提高,且战国时期重农抑商已成为有些诸侯国之国策.5.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理解正确的是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D.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6.汉武帝的“推恩令”在解决了诸侯王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因为A.取消了郡国并行制度B.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度C.彻底铲除了异姓王侯D.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7.《汉书•食货志》载:“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

4、一种刑罚)左趾,没入其器物。”该项经济法规所产生的影响是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促进冶铁技术发展C.改变社会经济结构D.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注意概念外延不要扩大,此项法规维护了盐铁官营,但并不是盐铁官营本身,其信息“没入”与增加政府的经济收入有关,官营盐铁与民争利,也增加政府收入。至于官营盐铁能否促进冶铁技术发展,正如官营手工业能否促进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一样,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需具体而论。8.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是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

5、败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魏书李冲传》:“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文明太后改革后,三长制替代了宗主督护制,成为基层管理的重要制度,其管理职责为“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兵役和徭役(租调制),推行均田制。健全了县以下的地方基层政权……”9.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提示:命题用语不一定照搬教材用语,要让孩子作到,换了马甲

6、照样认识你,途径,理解知识!汉语言是丰富的,知识表述是多元的!明白就好。复习拓展:城市或经济发展的原因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10.扬州是繁华的商业城市。《唐阙文》说:“扬州,胜地也。”扬州兴起的主要原因是①丝绸之路的影响②大运河的开通③南方经济的发展④统治中心的迁移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1.宋仁宗时,“天下田畴半为形势(指官僚地主)所占”,对此宋代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均田制B.农田水利法C.青苗法D.方田均税法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与内容的对应问题。提示:注意研究王安石变法中所体现的与现代经济思想一致的内容。12.朱熹提倡格物致知,以下符合其本意的解释是A.“在即物而

7、穷其理也”B.“宇宙便是吾心”C.“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格物致知”的理解提示:经济中的货币问题既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复习时要注意研究。13.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市场。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流荡,直至到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象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①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②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③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④中国的冶金技术相对落后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明清经济,注意逻辑与信息的关系14.右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对上述经济现象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