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选择保险?

如何合理选择保险?

ID:9395173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30

如何合理选择保险?_第1页
如何合理选择保险?_第2页
如何合理选择保险?_第3页
如何合理选择保险?_第4页
如何合理选择保险?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合理选择保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合理选择保险?如何合理选择保险?如何合理选择保险?如何合理选择保险?  莫小姐是一名典型的80后,毕业后便在苏州一家台资制造型企业做普通文职工作。她的父母在理财方面颇有想法,这些年一共购买了5、6份保险。然而,每年2万多元的保费却越来越成为一种负累。虽然三个人的家庭年总收入加起来也超过了10万元,但仍觉得支付保费很吃力。  到了今年,莫小姐一家总算缴清了其中两份保险,但余下的3份保险每年也有1万多元的保费,另外加上母亲今年退休,家庭收入降低到8万元,这三份保险压得全家有点喘不过气来。  莫小姐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

2、专家说,这部分人群的可取之处在于有保险意识,但是他们欠缺的是衡量自己实际经济的能力。  其实,买保险与买房是一样的道理,都要量入为出。有恰当的保险保障是必需的,但如果成了“险奴”,工作生活老是“为保险公司打工”,那就不可取了。  定期给保单做“体检”  为了有效防止保费支出压力过度,投保者可以每两年或每一年对自己和家人的保单进行“体检”式的回顾,从而发现可能不尽合理的地方。  至于像莫小姐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应该退保呢?保险公司相关人员就莫小姐的情况做了一次简单的保单“体检”后发现,由于莫小姐家的保险大都是1999年之前购买的,那时

3、的很多保险返还比例非常高,属于“比较划算”的保险。其中两份已经到期的保险目前已经不构成压力了。  虽然剩余的三份保险保费较高,但是由于距离缴费期结束只剩两三年了,而且莫小姐个人的职业发展正处于上升期,因此家庭收入预期是向上的,建议咬咬牙坚持缴费完成,这样可以继续持有足额的保障。  保险理财专家认为,保费的多少要根据自己的家庭储蓄、收入、投保目的等多重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讲,家庭年保费支出占家庭收入不宜超过20%,以10%~15%为宜。如果收入较低或特别高的家庭,这个比例可以降到7%~8%。  买保险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份小小

4、的保单在我们危机的时刻能帮到我们,如果购买保险因此成为生活中另一项沉重负担,那就完全违背了保险的初衷了。所以在购买之前千万要做好计划,别一不小心成了“险奴”。  中低收入家庭投保“消费型”  其实,容易成为“险奴”的人群,主要是中低收入者,或是年收入不稳定的人群。他们经济能力有限,或者没有连贯的、稳定的年收入来源,因此一旦投保过量,或是收入中断,续期的保费缴纳就难以为继。  对于收入不高的家庭或个人而言,想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做好商业保险保障规划,尽量少花保费多得保障,那么在险种选择上,应该偏向消费型产品。  不少人喜欢购

5、买带有现金返还功能的保险,还有不少人在购买人生第一只保险时总是说“就当储蓄”吧。但带有储蓄或者带有投资收益功能的保险产品,因为要在一定时期后返回投保者现金,因此价格会比较高。  对于经济能力有限的人们而言,在没有多少钱可用于购买商业保险的情况下,自然是要挑选纯保障的产品。虽然缴纳的保险费会慢慢消费殆尽,最后不能从保险公司拿回一分钱,但你却获得了保险期间内的有效保障,已经达到了“保险”的目的,也就物有所值了。  我们举例来看,以死亡(无论是疾病还是意外引发的)为保险责任的寿险产品,可分为终身寿险、定期寿险和(生死)两全保险三大类型

6、。终身寿险的保单有现金价值,可用来质押贷款,相当于死亡还给你一笔存在保险公司的钱,有较强的储蓄功能;定期寿险是消费型产品,保障一定时期内的身故利益,过期后就作废;生死两全保险可在保险期间或期满后领回一定的生存金。  比如,30岁的王先生是一家之主,女儿3岁,夫妻两人每月总收入6000元,每月结余不多,他打算从C公司购买一款寿险类产品。如果他购买一份30万元额度、15年期的定期寿险(选择15年,主要是考虑保障到女儿成年后),只需要每年支付582元的保费。如果他要购买同样30万元保额的该公司一款两全保险,15年的保险期间内每年需缴1

7、7940元,满期后仍然生存则返还30万元,保险期间内死亡也可获得30万元保险金;如果购买该公司的一款终身寿险,缴费15年,每年需缴10500元,身故后家人获得30万元保险金。  王先生一家目前生活的资金本来就不宽裕,因此没有必要再通过投入一笔较大额的保险资金为将来生活储存。对他来说,选择购买消费型的定期寿险更为合适和经济。  不要盲目选择高额保险  曾几何时,购买保险成为都市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流行和时尚,成为互相攀比的“常规项目”。  但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决不会拿保险的额度来互相攀比。尤其是对于经济收入差距悬殊、家庭人员结构不

8、尽相同、家庭资产负债状况有所差别的两个家庭或个体而言,这种比较毫无意义。即便是家庭各方面情况相似,但个体之间的差异,也会导致每个人、每个家庭需要不同的保险产品以及不同的保障额度。  比如,一个年收入愈50万元的公司高管,妻子为全职太太,并有一个5岁的孩子,他可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