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的穴位按摩法

常见疾病的穴位按摩法

ID:9339009

大小:162.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4-28

常见疾病的穴位按摩法_第1页
常见疾病的穴位按摩法_第2页
常见疾病的穴位按摩法_第3页
常见疾病的穴位按摩法_第4页
常见疾病的穴位按摩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疾病的穴位按摩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手上穴位养胃护胃在日常生活中,每逢吃大餐之前,很多平日里胃肠不佳的朋友都会早早备上一些健胃消食的药物,以防胃部不适。其实,与其通过吃药来养胃护胃,不如在吃大餐前多活动一下双手,几个简单的动作之后,您就会惊奇地发现,其实每个人的手上就有神奇的“养胃药”。  “养胃药”之一:劳宫穴  劳宫穴(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在五行中属火,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精神紧张、促进食欲。  “养胃药”之二:大陵穴  大陵穴(腕横纹掌侧的中点)在五行中属土,对应着脾胃,可看成是心包经上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按揉此穴可降胃火、祛心火、

2、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者都可通过这个穴位来进行调理。  “养胃药”之三:内关穴   内关穴(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是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按揉此穴对治疗胃痛、恶心、呕吐等症有不错的疗效。在此,特别介绍一套小动作,将其称为“摩拳、擦掌、叩手腕”。具体方法是:吃大餐或盛宴前,先摩拳,就是将一个手握成拳头状,用拳面顶住另一只手的内关穴,左右旋转摩擦来刺激这个穴位;然后双手掌相互摩擦至发热为止,这个动作是为了激发手心的劳宫穴;最后十指交叉,手腕相叩,从而刺激到大陵穴。只要这三个穴位一发热,心包经的功能就会

3、大大提升,心火升久可以旺到胃,这样好胃口来了,消化功能也就增强了。止咳的穴位及指压法咳嗽是想咳出喉咙、气管、支气管内的异物,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若有异物进入气管之内,则在咳痰之时也会一并咳出。总之,咳嗽的产生是因痰或空气中灰尘、汽车废气、瓦斯、烟味等刺激气管所产生。如果是喉头炎、支气管炎的话,因它直接刺激气管所以才会咳嗽,支气管炎咳嗽时会连及胸部。其他如胸膜、食道、肝脏、心脏有病之时,也会产生反射性咳嗽。  咳嗽是因身体受到刺激的防御作用,如果一味吃药,想抑制咳痰的话,会使痰积累在气管,得到反效果,这点必须加以注意。

4、暴饮暴食、疲劳过度等等都会对咳嗽有害,平常必须加以注意,在咳嗽初期,就应医治。  喉头炎会使声音嘶哑,因此在咳嗽时,先用热毛巾将颈部烫温之后再用穴道指压法治疗,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如果颈部附近感到凉冷可能会继续恶化。如果是气喘吐痰的话,大都是支气管炎。此时在胸部和背部用温湿布使它保持温暖的话,颇具特效。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容易身体变冷,这点必须多加注意。  咳嗽严重的话,时常引起肋间或腹筋疼痛,这是因为咳嗽牵动筋肉而痛,不必过分担心。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是“厥阴俞”穴,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急性咳嗽或

5、喉咙有异物存在,会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另一种方法是在锁骨中间“天突”穴采用相同指压方法,止咳效果也非常显著。如果小孩的话,不妨减轻压力,增加次数,也会收到相同的止咳功效。治疗喉咙痛、鼻塞的穴位及指压法感冒时,会引起喉咙痛、流鼻涕、鼻塞等症状。感冒如果没有治疗会呛嗓子、嗓子刺痛、鼻子抽抽嗒嗒地感到非常不适。会给人不愉快感,以及肮脏感。  喉咙痛也是一件讨厌之事,不但食物无法经喉咙咽下,严重时连咽唾液都感到痛苦,甚至说话也会感到疼痛。如果随意治疗的话,将会更加恶化。  当恶

6、化时不论打针、吃药也不得不由嘴代劳,对味道没有感觉,对食物也引不起兴趣。尤其是晚上睡觉时鼻塞或早上醒来时鼻塞,更会让人感觉不舒服。相信你也有过外表没有任何病痛,但是人却感到非常痛苦的经历,如果有的话,不妨试试穴道指压健康法。    指压“尺泽”和“上尺泽”两处穴道。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就是“尺泽”。“尺泽”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  指压时放松并将手腕伸直,然后一面深吸一口气一面用食指和中指置于“尺泽”之上,再缓缓地一面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其次再以同样要领指

7、压“上尺泽”。如此交替重复10次,才换手指压,每天各做2次。  由于这种穴道指压法,可使“气”通于经脉,喉咙痛能立即消除。指压“迎香”时,对去除流鼻水、鼻塞和关于鼻子的一切不适之感都很有效果,能治愈鼻病。“迎香”位于鼻翼左右1厘米处,指压时左右同时进行,先深吸一口气,将食指置于其上,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其次一面吸气一面卸除指力,如此重复10次就能治好鼻塞、流鼻水。刺激此穴道也能使嗅觉复活,使你能辨别各种香味激起食欲。神庭穴【标准定位】仰靠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神庭穴。【取法】正坐或仰靠,在头部

8、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处取穴。【穴位解剖】神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特异性】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功用】宁神醒脑、降逆平喘【主治病症】头晕目眩,鼻渊,鼻鼽,流泪,目赤肿痛,目翳,雀目,吐舌,角弓反张,癫狂,痫症,惊悸,失眠,泪囊炎,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