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创伤及手术后肢体肿胀的治疗和药物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创伤及手术后肢体肿胀的治疗和药物选择创伤及手术后肢体肿胀的治疗和药物选择&g;_"~O]
2、1]^"W骨科,咨询,交流,学习}1L [)U%Q7Y,s#D9Twww.gukesz.com创伤及手术后,机体全身或局部的因素均可导致血管内外、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失调,使过多液体在肢体组织间隙中积聚,最终导致肢体肿胀。若不能及时消除则不利于肢体血液循环、营养物质的供给和创伤及手术的愈合,严重者可引起皮肤青紫、皮温升高并伴有肢体关节活动时剧烈的疼痛,影响患肢的康复进程。而肢体长期制动又会引起骨关节固定综合征,致组织相对缺氧、骨间肌萎缩、骨机械性能降
3、低、骨萎缩、骨质疏松及关节黏连,最终造成不可逆损伤。 机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消除创伤及手术后造成的肢体肿胀,医疗手段的介入可以协助阻断肿胀的发生,或加速机体生理反应,促进肿胀消除。在治疗实践中,还必须对不同患者进行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肿胀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SFN0^2TL
4、-
5、#T5Hs`1Jl骨科第一病房1创伤治疗@%O2D$v5?%utj(dfe:ze]0_1O 肢体损伤时机械性致伤因子造成人体组织结构连续性受到破坏,包括血管、肌肉、韧带、神经、骨组织等损伤。创伤肢体的血管可被刺破或压迫,引起肢体循环障碍,重要的动静
6、脉损伤可危及生命,引起肢体坏死或缺血挛缩。中等程度以上的损伤可使肢体微循环系统出现障碍,导致肢体肿胀。所以对重要的血管损伤要及时发现并修补以止血。肌肉、韧带、骨组织损伤后势必影响肢体运动,应及时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复位、必要的制动,避免加重损伤。另外,创伤及手术后由于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成分改变致高凝状态,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导致肢体出现肿胀。因此,创伤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尤其是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治疗对于减少肢体肿胀的发生有很大作用。h#E*Wg-F#@8O{,{j1S骨科第一病房"y&I?6n5A&BV;v2炎症治疗xaO]:f7
7、Z"]yz$o'X+oKk8b 创伤或手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包括局部和全身反应。轻度创伤主要是局部反应,较重的创伤及手术还可引起全身反应。机体通过炎症反应释放各种生化物质、反应因子、蛋白酶类等对循环系统产生影响,引起静脉的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从静脉渗出,最终导致肢体肿胀。,i4y)r-jm,Q7gL9b"Ib2h骨科,咨询,交流,学习#`3Zi}EUN)InA骨科,咨询,交流,学习 炎症的治疗首先是对创面进行充分清理冲洗,尽可能去除炎症因子对损伤局部的刺激。其次是药物的使用,根据炎症致机体肿胀的机制
8、,选择适当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等调节炎症反应,调节促炎症细胞因子与抗炎症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最终达到消除肿胀的效果。创伤及手术后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感染已发生时可防止感染扩散,治疗菌血症,但抗生素决不能代替清创处理,单纯依赖抗生素而忽视伤口处理,并不能防止感染发生。使用抗生素前应确定致病菌种类及对抗生素的敏感度,并尽可能选用广谱抗生素。H%g/H#B[/AUtbF骨科,咨询,交流,学习Ir#p`$J#YG3康复治疗骨科第一病房/X1c1gC CD`"t%T
9、1h+f/D{%`t9L 肢体肿胀的康复治疗一般包括“RIC
10、E”原则和主动训练。%d vV3hi'M1jtwww.gukesz.com)``r;q1t?$k~ “RICE”原则是指预防和治疗肢体肿胀的4项原则,即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压包扎)和E1evation(抬高患肢)。创伤及手术后,应适当减少受创肢体的运动,以减少出血,减缓肢体肿胀、疼痛,防止损伤加重。如损伤不重,肢体肿胀减轻,可逐渐开始活动,并开始肌肉收缩训练。冰敷的作用包括:①强化胶原纤维;②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再出血;③放松受创肢体的肌肉;④局部麻醉、止痛;⑤消炎、降低局部代谢率、改变组
11、织的反应过程,减轻局部炎症所引起的红、肿、热、痛。应尽量使冰袋温度维持在0℃,以免冻伤或起不到冰敷作用。每次冰敷约15—20分钟,局部疼痛消失即可停止,此方法可将肢体肿胀疼痛减至最低程度。创伤及手术后对患肢进行加压包扎,一方面可使损伤组织内部压力增加,促进小血管闭合,减少出血;另一方面可减少渗出,减轻肢体肿胀。将带弹性的织物(弹力绷带、护膝、护踝等)裹在损伤部位或用纱布直接加压包扎患肢。注意包扎要使肢体有压迫感,但不能过紧,若有麻木感、痉挛或疼痛加重,说明包扎过紧,应立即予以松解。抬高患肢是消肿的一项重要措施,静脉回流不仅与机体循环阻力有关,还受重力影响
12、。如果肢体位置低于心脏平面,则静脉回流就要克服循环阻力和重力的双重阻力,不利于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