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20036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2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b部分通关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研英语阅读理解B部分通关策略 一、关于考试形式和内容的规定 考研英语阅读部分从2005年开始新增了B部分,2006年调整了三种备选题型:7选5(填空式阅读)、排序题和匹配题(又分实例匹配和论点归纳题两种)。根据2009年考研英语大纲,阅读理解B节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语篇结构的理解(也就是说侧重考察考生对整篇文章布局结构和上下文信息衔接性和关联性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每次考试从这3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 备选题型有: 题型一:7选5(填空式阅读) 本部分的内容是一篇
2、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 题型二:排序题 在一篇长度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经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有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经给出。 题型三:匹配题(又分实例匹配和论点归纳题两种) 在一篇长度为500词的文章的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阐述或举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
3、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段文字或5个标题填入文章的空白处。 二、考点分析 1、单位分值较高:阅读理解的B节分值为10分,设置5道小题,尽管没有PARTA的总分值高,但是单位分数是2分。 2、阅读文章综合能力较高:所考文章的长度长于PARTA的文章,阅读量大,而且阅读难度和做题难度也都远远超过PARTA,要求考生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还要能够准确地猎取和筛选文章的具体信息能力。 3、考查提取文章脉络结构:概括出文章的大致含义,尤其是要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区分出论点和论据,并能把握文章的写作结构和脉络层次。因此,考生不仅需
4、要了解文章的主干内容,还要把握文章结构上的逻辑关系和整体布局,也就是即能从整体眼光掌握文章逻辑结构,又能从细微处摸清文章脉络走势,从而准确无误地将选项部分和文章某个部分一一对应,并可以与空白处的上下文有机地衔接起来,这样才可以更有把握面对此题型。 三、题型特点和策略 经过教学和摸索,虽然考研PARTB有三种题型,形式上多样灵活,但我们可喜的发现,此类题型的测试点与《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上的要求是一致的!即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和文章结构的理解。 关于“重要信息对应”就是利用现在较为成熟的几种答题
5、策略:同义复现法、敏感数据等线索法、代词指代法,结构复现法,文章结构法等等。通过上述方法,考生可以在段落板块中迅速定位大致的信息点,进而锁定有关系的内容,简单介绍这些方法。 1、同义复现法:同一词汇或结构出现或者是相似词汇或结构出现。如attract=appealfor(在选择区附近出现了attract而在选项中出现了appealfor,这是就可以锁定或圈定答题范围)。 2、敏感数据等线索法:此方法是指文章或选项中出现了数据,年代和人名、地名等情况是,考生可以高度敏感,把具有此类信息的范围和待选择项联系在一起 3、代词指代法:利用
6、代词基本的一个特性就是指代关系,如果文章里出现了代词,那么就一定存在着被这个代词所指代的人或者事物,如果设置的填空与包含代词的信息有关,代词就可以作为解题的突破信息点 4、结构复现法:其实就是同一结构(一般是指句型)的重复出现。如…so…that…等结构,在填空区附近,而某选项中有此结构,这时就可以考虑是否一致 上述的方式是解决此类题型的众多方法中一些,但不管怎样,我们应该从中发现规律,就是一种多样性的“一一对应”,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还在于考生首先对于这些方法的熟练,与此同时,在做题中训练“有效的找”,抓重复的技能要掌握方法,才能熟
7、能生巧,通过反复操练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方法有了,也会找了,这种题型也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在这里还想说说还没有考过的题型,也是考生相对较难掌握题型--语段排序题 这种题型的解题策略不仅遵循上面已经讨论的方法,考生还要注意文章的结构,毕竟这种题型是把文章的顺序打乱,并不是不完整。此类文章有几种经典的模式, 模式一:话题+问题+解决办法 阅读指导:这类文章多属叙述性的说明文。文章往往是先提出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出现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提出或陈述解决的办法。总结说就是“问题——分析——解决办法”。 模式二:列举 阅读指导:
8、列举是常见的段落写作方式,其特点就好比我们列一个清单。列举涉及大量的事实或细节,在有明确的表示列举的信号词的情况下(如:First/Second/Third/Finally/)比较容易把握;但在没有这类信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