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99234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0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习报告20122013学年的暑假,在Xx社会服务中心的联系和省民政厅介绍下,我有幸获得了一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来到Xx市Xx区民政局报到实习。在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中,我始终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参与其中,并致力于探索和尝试将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相结合,从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自我,有效促进了自我的专业成长。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在忙碌又充实的每一天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基于当下,着眼于未来,认真仔细地总结经验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在此,首先就从我实习的单位开始介绍起。一、实习单位概况Xx市位于Xx中
2、部,全市辖6县1区,11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驻地为Xx区。总人口30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67万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关注民生问题、保障民生事业蓬勃有序发展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而地方民政部门对此承担着重大的责任。诸如城乡低保、医疗救助、赈灾、五保户、社会组织、基层政权民主建设、福利彩票、丧葬、婚姻等关乎民生问题的事物都属于民政部门的业务范畴。Xx市Xx区民政局是Xx区政府下设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全区各项民政事业的开展。民政局下设双拥办、老龄委、救灾救济股、社会救助股
3、、社会福利股、民政综合股等科室,同时还下属三个事业单位,分别是Xx区殡仪馆、Xx区殡葬所、Xx区救助管理站。在对民政系统的机构设置和工作业务有了初步的认识后,为更好地实现专业技能的运用,我决定到基层第一线,用实践检验自己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于是我申请来到Xx区民政局下属的事业单位Xx区救助管理站,救助站承担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教育、护送和安置以及对流浪未成年人实施保护性救助等工作。工作面向的人群多为弱势群体,可以说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活动有较大的空间。受助人员在参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参与方式,对自我能力
4、的挖掘和整合能力不足,同时对自我认知和接纳处于明显的不自信状态,这就需要通过加以引导,帮助他们重新整合和接纳自我,在社会实现互参与中增能。社会工以其专业特点和使命,理所应当地承担了这个重要的任务。Xx市救助管理站,其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5月的Xx收容遣送站。2003年8月1日,伴随着新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出台,正式更名为Xx市救助管站,隶属于Xx市Xx区民政局,现有配编13人。根据《救助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规定,Xx市救助管理站是Xx市对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临时救助管理的工作机
5、构,主要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教育、护送和安置;对流浪未成年人实施保护性救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政府对于城市人口流动的限制日益放宽,学校布局的改变,使得流浪乞讨问题日益凸显。自2003年8月新制度实施以来,面对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跨越式转变的巨大挑战,Xx市救助工作实现了平稳过渡,救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首先,对救助管理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更新改造。救助管理站拆除了原先遣送站的各种隔离栅栏和铁门铁窗,并增添了食宿、卫生、洗浴等场地设施,为救助工作营造了宽松舒适的环境。20
6、13年10月初,位于火车站附近的新的救助站综合大楼也将正式投入使用。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也将挂牌运作。届时,环境更加整洁舒适、设施进一步完善、增加娱乐场所,这一切无不显示着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其次,抓好转制工作。救助站通过组织学习培训、加强管等方法,使干部职工掌握了救助工作的原则、内容和方式方法,增强了服务意识和救助思想,使得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方式开始逐步发生转变,为今后实行人性化、亲情化服务,保障受助人员的基本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再次,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救助站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逐步健全并使
7、用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深入推进救助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流浪乞讨人员,为他们提供自愿和无偿救助。二、实习岗位职责的内容Xx区救助管理站承担着跨区接送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任务,其任务量之大,难度之深,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在实习岗位要求:1.每周值班一次,每次两天(每天24小时在岗);2.负责登记受助人员信息;3.对于特殊受助群体,如残疾人、流浪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等进行初步访谈和制定社会工作介入计划;4.值班期外,还需参与街头劝导、护送受助人员来站、离站工作。三、实习体会1.社会工作专业技法只有结合实际加以实践才
8、能发挥积极作用。任何一门学科需要的都不是纸上谈兵,社会工作更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此为蓝本开展的社会工作专业活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专业技法加以灵活地运用。就我所在的实习地点Xx区救助管理而言,每年承担的救助任务量重、救助难度大,被救助人员在地域、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如果单纯地运用一套救助模式显然是不合理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