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国外媒体对华报道的影响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国外媒体对华报道的影响

ID:8876283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0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国外媒体对华报道的影响_第1页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国外媒体对华报道的影响_第2页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国外媒体对华报道的影响_第3页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国外媒体对华报道的影响_第4页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国外媒体对华报道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国外媒体对华报道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国外媒体对华报道的影响提要 本文选取有“历史档案馆”之称的美国《纽约时报》X站对“5·12汶川地震”系列报道为样本,采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考察“信息公开”的环境下外媒如何获取“5·12汶川地震”信息并影响其新闻报道。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5·12汶川地震”《纽约时报》框架理论    “5·12汶川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发生的震级最高、影响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地质灾害,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重大公共议题。地震发生后不到10分钟,

2、国家地震局就迅速通过新华社向社会发布了消息,并及时发布了各地的震感信息;15:02,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打出“突发事件”的片头开始地震直播,并在此后一个月,保持了每天不低于18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时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每天向公众实时更新地震伤亡人数。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于5月18日开展的“5·12抗震救援大型民意调查”结果显示。98.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救灾机制反应很快,95.13%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对地震灾害发生前后的相关信息公开的透明程度较高。大部分国外媒体对此次中国政府及媒体在地震中的表现也给予了积极的

3、评价。有学者认为“‘5·12’不仅是地震纪念日,也是信息迅速公开的纪念日”。英国《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马珍用“前所未有的新闻开放”形容她在灾区的见闻。本文选取《纽约时报》X站对“5·12汶川地震”的报道为样本,期望通过框架分析发现《信息公开条例》如何在重大负面议题中影响国外媒体对华新闻报道。    一、理论回顾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将框架(framing)概念在《框架分析》(FramingAnalysis:Anessayontheorganizationofexperience)一书中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人大众传播研究中

4、,成为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戈夫曼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管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1985年Fillmore提出框架是“知识或者连贯的经验图示的具体统一的构架”,最近Fillmore把框架看作是“认知结构……编码于词汇中的预设知识”。   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研究,坦克德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恩特曼(Eentman)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潘忠党教授指出“框架”是“一种建构、处理新闻话语的策略”及对“话语自身特性”的研究。在对新闻框架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等认为,框架是新

5、闻工作人员、消息、受众、社会情境之间互动的结果。    二、研究问题与方法    1 研究的问题  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指新闻生产者在生产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使用选择策略,包括强调和排斥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二是建构意义,是人们解释社会现象时使用的一套内在结构。概言之,媒介的框架是进行新闻选择的主要依据,媒介框架有助于简化新闻判断、加快处理新闻信息,是媒介编码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制度化环节。  本文根据框架理论提出如下研究问题:  (1)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批判主义指导下的严肃媒体《纽约时报》是否会以政治议题作为内容框架?  

6、(2)国际报道中《纽约时报》是执行政治中心还是读者中心的媒介属性框架?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样本选取时间为“5·12地震”发生后第一天开始,到地震发生后一个月截止,即2008年5月13日至6月12日。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纽约时报》X站2008年5月13日至6月12日对中国“5·12地震”的所有相关报道共71篇,包括新闻报道、评论、新闻分析、图片、读者留言等体裁。选择《纽约时报》是鉴于其自身品质、影响力和代表性;选择X站是为方便取样。《纽约时报》X站在地震发生后即刻开辟了“中国地震”专版,之后一个月,一直放在首页的醒目位置。截

7、止笔者撰文时(2008-6-18),这个专版在“纽约时报重要话题”页面的点击量仍保持第二位。  本文主要采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由于只有1名编码员并鉴于样本量较少,编码相对简单,故采用EXCEL进行录入和分析。  三、分析结果    新闻的框架要素,如议题、关键词和报道方式,虽然是具体而微观的,但也可以反映媒体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倾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本研究采用以下3个指标对样本进行分析:报道主题、新闻和报道技巧。  1 报道主题体现人性而非政治化的新闻内容框架  报道主题反映了新闻生产者对新闻的取舍,即哪些议题是他们所希望得

8、到关注的,而相对其它议题则是他们所不希望被讨论或关注的,也就是在新闻框架构建中的界限。对样本的71篇文章进行分析后,笔者按报道主题进行如下归类:  在《纽约时报》X站对“5·12汶川地震”的报道中,“救援”议题占总议题比重为26.8%;涉及政治、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