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788208
大小:76.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4-07
《262《岳游纪行录》(明)湛若水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岳游纪行录(明)湛若水撰甘泉先生续编大全卷之三[十三] 门人顺陵罗朝黄校刊 岳游纪行录 (明)湛若水撰 嘉靖二十三年八月初九日辰时,在西樵发舟,作发南岳初程诗云: 朝出樵山云,暮登祝融峰。问之何神速?此在一念中。夫子示何远?精意有潜通。圣途虽万里,谁道末由从? 是夜宿于西南。 初十日,卯时发舟。未时,至胥江驿宿。 十一日辰时,发舟。未时,过回岐驿。夜宿大燕江洲。 十二日辰时,发舟。午时至清远县,宿于东林寺前。李庭清来见,馈鹅酒,辞鹅,留酒犒夫。 有诗云:东林寺傍看月眠,月光水色浑同天。此时此景说不得,不是
2、吾心未发前。 寄回惕斋兼呈行素兄、伍别驾春山、及来之家书、及春芳、及诸仆治工程。十三日辰时,发舟。午时,过清远峡,登飞来寺。 诗云:归时曾憩半云亭,屈指于今越几星。重到肃容看老树,人传此树阅人灵。 是夜宿于横石矶,驿对沙。 十四日,辰时,发舟。午时,过大庙峡,有感诗云:文敏霍渭?曾祛大厢祠,一时祛去广人疑。如今妖怪寰区满,争得斯人一扫之? 是夜阻风,宿峡中,绝句云: 波心怪石波涛生,万[斛之舟不]敢行。系舟寂[寂惊]风怒,伏枕漫漫听雨声。 十五日,卯时,发舟■■,与薛中离论古太极图云。岳游纪行录(明)湛若水撰甘
3、泉先生续编大全卷之三[十三] 门人顺陵罗朝黄校刊 岳游纪行录 (明)湛若水撰 嘉靖二十三年八月初九日辰时,在西樵发舟,作发南岳初程诗云: 朝出樵山云,暮登祝融峰。问之何神速?此在一念中。夫子示何远?精意有潜通。圣途虽万里,谁道末由从? 是夜宿于西南。 初十日,卯时发舟。未时,至胥江驿宿。 十一日辰时,发舟。未时,过回岐驿。夜宿大燕江洲。 十二日辰时,发舟。午时至清远县,宿于东林寺前。李庭清来见,馈鹅酒,辞鹅,留酒犒夫。 有诗云:东林寺傍看月眠,月光水色浑同天。此时此景说不得,不是吾心未发前。 寄回惕斋兼
4、呈行素兄、伍别驾春山、及来之家书、及春芳、及诸仆治工程。十三日辰时,发舟。午时,过清远峡,登飞来寺。 诗云:归时曾憩半云亭,屈指于今越几星。重到肃容看老树,人传此树阅人灵。 是夜宿于横石矶,驿对沙。 十四日,辰时,发舟。午时,过大庙峡,有感诗云:文敏霍渭?曾祛大厢祠,一时祛去广人疑。如今妖怪寰区满,争得斯人一扫之? 是夜阻风,宿峡中,绝句云: 波心怪石波涛生,万[斛之舟不]敢行。系舟寂[寂惊]风怒,伏枕漫漫听雨声。 十五日,卯时,发舟■■,与薛中离论古太极图云。 承示图书质疑,良工之心亦独苦矣。中间伊川未可深非
5、,「体用一源,[显微]无间」,非深于道者,孰能发前圣所未发乎?水初[学时,梦]见伊川于山坡,衣冠严整,吾心惕然。告予以[明道]先生后头来。岂非欲人先学伊川,有卓立可学明道乎?其余议论多中者,其小未合[且置]之。水谓欲求方圆,须得规矩,若不得规矩,安求方[圆?此]其急务也。大抵足下此书只以古太极图为主而损益之也。今据[古太极图]二,其一图黑白各在上下之稍东稍西起[者,以为未]见根阴根阳之义;其一图黑白各在上下之中[起]者,以为见根阴根阳之义,而未见互藏其[宅],是根一也,宅又一也。思之则诚若有所疑者,盖太极者,乃至极之理,此理
6、初何形象?濂溪不得已而画之[一]圈,亦已多矣。图说曰:「无极而太极。」太极者,至理也;无极者,以言其无穷尽也,道体本无穷尽也,故曰:「太极本无极也。」何等易见!而朱子以为太极之上不可无无极[时,陆则]以为不宜于太极之上加无极,皆[未]之察耳,[而争辩互动]。数百言,可乎?太极者,至理浑然[未]分之[时也,今所传古太极],图则于未分之时而强加之以黑[白],惑矣。夫[太]极未形,一理浑然[黑白何分],阴阳何判?其此图有分有判者,此乃二仪图也,非大极图也,盖后儒好事者为之,伪称古图也。盖有不知而作者,此之谓也。执事何据而论之?若是
7、古图,则濂溪、程、张、朱、陆诸大儒何不一言及之耶?其余则似过于分析配合,又突过于紫阳之上矣。吾独爱濂溪、明道之浑沦,其后惟吾白沙先生复得此意,其或继周者,则白沙可也。且执事以为发明周子原一之义。夫主静者,主一也,其见是矣。然而周子大极图只一圈,而足下古大极图分黑白,阴阳分配,是为发明周子乎?心即性也,性即理也,性者,心之生理也,心性一也。而分心图性图为二,可乎?心图性图之下又为一大图,左二而右一,何指乎?若谓阴左而阳右,阴阳反易其位矣,岂以心为阴,以性为阳耶?皆不可晓也。足下所急,在求孟子勿忘勿助之规矩,而方圆自得。以足下之
8、才力,涵养至六七十为之,未晚也。感执事质疑之义,故有以答执事,固非好(辨)[辩]也,不得已也。谨启。 与叔辉仲通自正诸同志论图书云:天地间物皆具奇偶象数,而图书又象数之显然者也。圣人因其象数之显然而至理寓焉,故一见而感触,遂画一奇为-,-者阳也;一偶为■,■者阴也。因而重之,又重之,三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