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450810
大小:31.1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28
《2015年全国两会十大关键词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5年全国两会十大关键词解读 1、关键词:增速目标。 7%左右GDP目标火线解读:拥抱新常态奔小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刚刚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透露,今年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7%左右。对于2015年GDP增速定于7%左右,第一财经采访的委员和代表表示“认同且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培林今天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预期增速目标比去年低,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安排,也回应了认为中国经济很快会大幅度减速的观点。事实上,中国离全球技术前沿尚有不小差距,仍然有中高速增长的潜力,所以,设立这样的预期目标是符合规律的。
2、 他同时认为,实现这个预期增速目标,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难点在三个方面,其一,这是转型升级基础上的目标,不是原来经济结构的成比例缩小。其二,把私人部门的预期引导到这个目标上,得到私人部门的响应,激发私人部门的投资和转型升级,有难度。其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传统财政和货币政策传导有梗阻。 2、关键词:内联外通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明确为“三大支撑带”。 李克强总理首次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概括为“四大板块”,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为“三大支撑带”。其中,“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在2014
3、年成为热门关键词。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战略组合。 报告提出,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措施,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支持力度,完善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 同时,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结合起来,加强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
4、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 “三大支撑带”为地方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3、关键词:增长动能。 投资消费稳增长政府不唱“独角戏”。 2015年,投资和消费会有新的动作。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其中,棚改、铁路、水利等投资多箭齐发,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有望使巨大的内需得到更多释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政府投资关注在公共产品有效投资。” 4、关键词:积极财政。 赤字率略增财政政策更积极有力。 李克强在作2015政府工
5、作报告时表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2015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12万亿元,增加17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5000亿元,增加1000亿元。 所谓赤字率(赤字占GDP的比重)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部分,意味着“花”的钱超了“挣”到的钱。按照欧盟标准衡量,3%被视为赤字率警戒线。 因此,此次政府提高赤字率至2.3%仍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提高赤字也反映了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
6、示,2.3%赤字率比去年提高了,反映了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积极财政政策要有力度,报告里提法是加力增效,方向上还是体现中央的要求。 5、关键词:货币政策。 M2目标留余地释放何种货币政策信号。 2015年的M2预期增长目标为12%左右。该数据比往年的M2预期增速略有调降,2013年和2014年的M2增速预期目标均为13%;但李克强同时称,“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 民生宏观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预计财政积极,货币中性。 民生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房地产投资低迷的背景下,积极财政是加大信用派生力度的主要抓手。M2目标的实现,
7、关键还是信用派生。但当前短期资金利率仍处高位,制约长端利率下行空间,不利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再考虑到外汇占款缺口,预计降准、降息等措施或将轮番上阵。 6、关键词:简政放权。 有权不任性:“三张清单”加力简政放权。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如此表述。 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年份,改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占据大量篇幅。一名熟悉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的官方研究学者早间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本次涉及“硬骨头”问题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