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南充市2023—2024学年度上期普通高中一年级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受先秦以来“以山体仁”“以山比德”思维和言说方式的影响,加之山水文化的兴盛和文学走向独立,到魏晋时期,文学批评中大量出现“以山喻文”现象,刘勰的《文心雕龙》更是呈其大观。在此,有必要先说一说魏晋时期的山水文化。山川自然自古就存在,但将其作为审美对象,据钱钟书的观点,则始于汉末。魏晋时期,随着精神领域崇尚自然的玄学之风盛行,以及物质领域大庄园的兴起,山水自然开始成为人的自觉的审美对象,山水诗、山水画逐渐兴盛起来。在山水诗方面,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所说:“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山川焕绮、林籁结响从此全面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在刘勰之前,也出现有“以山喻文”的现象,陆机在《文赋》中就以“石韫玉而山晖”论作文利害关键。但总的来说,在刘勰之前,“以山喻文”还只是偶尔涉及。只有到了《文心雕龙》,“以山喻文”的思维与言说方式才发展得比较全面、深入。文学艺术和山之间本来没有瓜葛,但在刘勰看来,文学艺术和山虽异质而同妙,作家们“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所以《文心雕龙》中有许多“以山喻文”的言说。例如,《原道篇》中以“山川焕绮”探文章自然大道;《宗经篇》中以“太山遍雨,河润千里”喻经典的深广影响,以“仰山而铸铜”喻经典海纳百川的精神;《辨骚篇》中以“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比楚骚描写自然之美妙,以“吟讽者衔其山川”喻不同读者从楚骚中看到不同的内容,以“山川无极”拟屈原山高水长的思想情感等等。其中又生发出许多文论范畴、概念,如“峻”“崇”“密”“疏”等。如《宗经篇》提出的“枝叶峻茂”,《明诗篇》提出的“崇盛亡机之谈”,都是把文学艺术拟山化的暗喻。这一言说方式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中国文论的思维和话语深层结构当中,人们甚至已经习焉不察了。 (摘编自《从“仁者乐山”到〈文心雕龙〉“以山喻文”》)材料二:自然山水在唐诗文作家笔下,已广泛成为独特的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段。明代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清王国维进而论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词家多以景寓情。”而写景抒情则借山水之景以表达内心意志,是诗人抵达自我张扬个性的桥梁。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其笔下的瀑布从万丈高的重云之间洒落下来,在日光照射下成为“红泉”,灿若彩虹。张九龄时为唐王朝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笔下的庐山瀑布也表现为傲然之个性,雍容之气度,体现出独特的人格意志。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刻画了作者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狂放不羁的性格面貌,这一切无不是诗人个体生命的真实写照。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将孤舟独钓的小小的人影儿置于万籁俱寂、雪海茫茫的苍茫背景之下,越见生命的孤傲峭拔、凛然不屈。李白《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极写山水的流动飞逝,云、岸、猿、山已经转换成获赦之后其精神的真实形态,是重获生命自由的灵魂的飞跃。在此,诗人已将现实之旅转而为精神的神游,将物质的空间化而为心理的样式,而超越其间的,正是诗人自由坦荡飘逸的灵魂。可见,诗人写山水更是写人,写精神的流动,写灵魂的超越,写生命的复苏与清醒。(摘自《中国山水文学:“人”的发现与对生命的超越》)材料三:宋代程朱理学兴起,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文士在文学创作中重视“理趣”,通过诗词歌赋表达自己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看法和理解。作为当时的名士,苏轼深受理学文化影响,在山水诗作中展现出其独特的“理趣”,将山水作为艺术形象,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社会、宇宙的看法。如《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等,总能以平淡的语言,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吴熊和在《唐宋诗词探胜》中评价:“善状目前之景,又妙寄物外之理,两者融洽无间。”苏轼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文士,其山水诗歌多展现其游戏人生的趣味,诙谐的语调使得静态山水更为活泼。“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苏轼将“小姑嫁彭郎”神话故事作为结尾,用小姑代指小孤山,用彭郎代指彭浪矶,极具风趣。自南北朝以来,佛教在四川广泛传播,其母程氏笃信佛教。苏轼早年游宦,常与僧人交往。初到黄州,苏轼于定惠院与僧人同吃同住、散步闲谈。这些生活经历为后来苏东坡词中所出现的佛性埋下了伏笔,其山水诗作中也逐渐显现出“禅趣”的艺术特色。《泗州僧伽塔》中“得行困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虽说求神不一定有用,但也展示了苏轼“进退为乐”“进退两忘”的禅趣,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 (摘自《从〈华土诗性:文士之漫游天下与山水文学〉看苏轼山水诗的艺术特色与旷达情怀》)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以山体仁”“以山比德”思维和言说方式影响下,山水文化开始兴盛并走向独立,从而出现了大量“以山喻文”的现象。B.在作者看来,山川自然自古就存在,但在汉末以前的时代,人们并未将其当做自觉的审美对象,到了魏晋时期才有所改观。C.同为李白的诗作,《望庐山瀑布》与《朝发白帝城》表现出的情致有着很大不同,乃因作者当时所处的人生境遇及心态不同。D.如果苏轼初到黄州时不曾与定惠院僧人同吃同住、散步闲谈,他的山水诗作中应该就不会逐渐显现出“禅趣”的艺术特色来。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列举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峻”“崇”“密”等概念,旨在证明“文学艺术和山虽异质而同妙”的观点。B.材料二将张九龄笔下的庐山瀑布和李白所写的庐山瀑布作对比,是为了证明张九龄的诗比李白更多一份雍容的气度。C.材料三采用并列结构,主要论证了苏轼山水诗的艺术特色,透过这些特色可见诗人在经历世事沧桑之后的旷达情怀。D.上述三则材料在论证的过程中或举例、或引用,说理清晰,内容充实,读者可从中看出山水与文学之间的紧密关系。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文学批评可“以山喻文”这一观点的是()A.方苞评司马迁《报任安书》云:“如山之出云,如水之赴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B.刘大櫆评价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一文云:“寥寥数言,而文势如悬崖断堑,于此见介甫笔力。”C.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D.刘熙载评柳宗元云:“柳文如奇峰异嶂,层见叠出。所以致之者有四种笔法:突起、纡行、峭收、缦迴。”4.上述三则材料都涉及“山水”与“文学”的关系,但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5.明代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明代思想家洪应明说:“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古代诗人常登高望远,并借眼前之景抒发心中之情。请以杜甫晚年时期的诗作《登高》为例,简要分析诗人的眼前景和心中情。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棵水蒲桃①的迁徙王溱我就是那棵水蒲桃。我伫立在河涌②边一家小餐馆的后门处,距河涌5.2米。5.2米太远了。我的根一直在悄悄朝水的方向延伸,迁徙。我坚信吸饱了水的壮硕根系足以拖动我笨重的躯干。一年,十年,或者百年,总有一天我可以匍匐于水面,看水蟑螂傻头傻脑地蹬腿兜圈,看水草顽皮地借着微波轻挠石头,看有情人对着涟漪中的倒影想心事……水是归宿。我名字里的“水”字绝非空穴来风。经营餐馆的是一对小夫妻——阿强和阿莲。阿莲时常在后门旁择菜洗菜,动作麻溜,几分钟就可以把几大桶的青菜择好洗好。阿强偶尔也会出现在后门外,割鱼。他的刀很快,鱼头与鱼身分离时,鱼自己还不知道,嘴巴一翕一张地等着下一口水涌进来。阿强有根威力无穷的高压水管,片刻就能把污水、烂菜叶、鱼鳞还有内脏都冲进河涌里。冲水的力度太大不好把控,有时他会把污物冲到我脚边。臭,太臭了!在我身旁,用塑料膜和编织布拉起来的挡雨大棚早已摇摇欲坠,破开的大洞足够同时让五六只老鼠钻来钻去;散架的扫把和掉头的拖把倒插在一个生锈的大油漆桶里,后边是一堆缺胳膊少腿的塑料凳,八成是餐馆里换下的旧货;一条木头松散的小舢板横在其中,我几乎认不出依偎在它身旁那根长了蘑菇的烂木棍原本是支桨……逃!我必须逃离这里。许是上天听到我绝望的哭泣,唤来了雷雨。就在“利斧”划破漆黑夜空的那一瞬间,我竟一个哆嗦把根从地里拔出来了,往前挪了一步,又重新扎入地里。原本架在我身上的竹竿失了依靠,整个大棚啪地倒落在地。我成功地向河涌挪近了近一尺!阿强只当是雨水压塌了大棚,随手换了根更长的竹竿架到我身上,又把大棚撑起来了。女人天生警觉些。阿莲疑惑地盯着我看,看得我发怵。“这棵树好像不一样了。”她说。阿强随意瞥了一眼。“是吧,花都被雨打掉了。”阿莲看着满地铺成毯的落花,看我的眼神转为了怜悯。我却不觉得可惜。尝到甜头的我开始期盼雷雨。正值盛夏,最容易盼来的就是雷雨。两天后我又成功地朝涌边挪了一尺余。这回不仅棚倒了,那一堆烂塑料凳也七零八落散落在地。 “阿强,这棵树真的动了,昨天我把拖把挂在这个位置刚好顶着树杈的,现在离树杈还有这么远!”“魔怔!树怎么会动?”“真的,它往河涌那边移动了!”“河涌?”阿强担心地轻拍阿莲的肩膀,“阿莲,这段时间你累坏了,回去多睡会儿。”在我第三次成功挪动时,阿莲终于崩溃了。她抚摸着散落在地上的旧舢板和船桨大哭:“真的,这棵树也想到河涌那边去呢,它一直在移动!”“也”?这个字叫我迷惑,难道还有别的树或者什么东西也要往水边迁徙吗?后来我从阿莲噙满泪水的眼睛中看出了端倪。我猜想她与阿强的往昔该是这样的:阿强在河涌里划着小舢板,私板上坐着哼小曲的阿莲;或是阿莲撑着伞在水边走着,阿强从背后蒙上了她的双眼……阿莲说的“也”,指她自己。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很久很久以前这一带就是海。海与陆在一番相爱相杀的较量之后才定下今天这样的格局。换句话说,这里的人一半血脉是陆,一半血脉是海。我确信阿莲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只有本地人才会把浪漫的基因种植在水里。我的根,还有阿莲的目光,都朝着水的方向迁徙。“阿莲,你累了,等我们忙完这阵,我带你去海边走走,散散心。”“不,阿强,我知道它为什么要走。它开的花很梦幻的,像孔雀高高扬起的冠,像天使的羽翼。它与这个地方格格不入。”阿强的眼睛里满是战栗。“阿莲,你别这样。我知道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可我们得谋生计。”他说。阿莲悲切看着他,不再说话。我决定不再迁徙了。我不能再刺激阿莲,更不能丢下她独自迁徙。毛茸茸的花开了一茬又一茬,果子结了一季又一季。有一天工程队的人突然就来了。他们是来疏通河道的,说是上流冲落下来的泥沙,还有乱往河涌里扔的垃圾都让河道淤积了,河道越来越窄。“这里很快要建成亲水区了,河道要疏通,据说沿岸的违章建筑也都要拆除,垃圾更不能再扔进河里。”工程队的人说。“亲水区?”“就是人可以亲近水的地方。”“亲近水?!”阿莲兴奋极了,马上就唤阿强一起动手拆大棚。我以为阿强一定不会同意,毕竟少了这么大一块地方,餐馆可能就开不下去。但阿强乐呵呵地来了,三两下就把棚拆了,还把杂物都拾掇了,该扔的扔,该收好的收好。餐馆后门外这片地方豁然开朗,清清爽爽。“咱这餐馆还开吗?”阿莲说。 “开!我早就在寻思着换个开法了。”“什么开法?”“你喜欢的开法。”阿莲不再匆匆忙忙地择菜,阿强也不再满身腥臭地割鱼。他们正儿八经地把“强记小炒”的牌子摘下来,挂上了“望海楼”的牌子,做精品私房菜,限量供应。这可稀奇,一个河涌边的房子胆敢叫“望海楼”?更稀奇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意来这“大言不惭”的牌子底下“打卡”,听阿莲讲这里跟海的渊源,顺便品尝“望海楼”的美食。就连我,也成了照片里的网红树,是一景。季节对时,阿莲会把我滚落在地的熟果子捡起来,在耳边摇呀摇,神秘兮兮地对食客说:“这里边藏了一片会响的海呢!”(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注]①水蒲桃:热带树种,喜生河边及河谷湿地。②河涌:方言,河汉。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对迁移到水边居住有着坚定的信念,一方面是源于亲水的天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现有生存环境的恶劣。B.面对“我”的迁移,阿莲的反应一次比一次强烈,这与阿强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也突出了阿强对阿莲的冷淡。C.阿莲话语中的“也”字让“我”迷惑,“我”在猜想与思索中逐步加深了对她的理解,并最终决定不再迁徙。D.小餐馆从“强记小炒”更名为“望海楼”,既是源于河道被疏通后,环境的改善,更体现了两人心境的变化。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四段中,作者采用铺叙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餐馆恶劣、破败的环境,为后文疏通河道,修建亲水区等情节做铺垫。B.文中画横线句借“我”的想象展示了阿强与阿莲往昔的美好生活,也向读者交代了阿莲为何能理解“我”迁徙的原因。C.小说以“这里边藏了一片会响的海呢!”作结,与前文“以前这一带就是海”等情节呼应,也突出了小说的环保主题。D.本文的语言整体上清新典雅,生动形象,充满生活气息,又在局部呈现出神奇新颖、幽默风趣、富有想象力的特点。8. 小说的标题是“一颗水蒲桃的迁徙”,正文却花了大量篇幅刻画阿莲,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9.小说的艺术就是讲故事的艺术,请简要分析本文在讲述故事上有哪些技巧及其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人臣之论:内不足以一民,外不足以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巧敏佞说,能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结党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内足以一民,外足以距难,上忠乎君,下爱百姓,民亲之,士信之,是功臣者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相随如影,应卒遇变,审时度势,归类推演,树立法制,是圣臣者也。故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进言之论: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率群臣百吏而相与矫君,遂解国之大患,终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弼。故谏争辅弼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而暗主惑君以为己贼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节选自《荀子·臣道》)材料二:韩琦以勋德封魏国公,称韩魏公,夷夏具瞻。琦识量英伟,论者以厚重比周勃,政事比姚崇。熙宁初,公在成奏,与平凉经略使黎挺共建白塔,洎城成,果遇战事,无恙,上奖谕焉。公镇大名,魏州之讼诉甚剧,而事无大小,公亲视之。虽在疾病不出,亦许通问请命,而就决于卧内。人或以公任劳事过多,宜委于佐属,而少自便安。公曰:“人之大事或生或死,或予或夺,至此一言而决,吾何敢略也?况其可以委之人乎?”故民甚亲之。公当政府十有余年,赞辅三朝,黜陟群材,出于门下者过半矣,然其知恩感义于公者几稀。人或以此为说,公曰:“吾以至公之道荐人,而不求人知;以至公之道责人,而不避人怨。但无愧于天地,岂复要于人心也?”熙宁中,留守北都,辽使每过境,必先戒其下曰:“此韩侍中境内,慎勿乱需索,以辱我也。”每使至其国,必问侍中安否,其为辽人尊畏如此。(节选自《宋朝事实类苑·名臣事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而暗主A惑君B以为己贼C传曰D从道不E从F君G此之谓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下善取誉乎民”的“下”与《赤壁赋》“下江陵”中的“下”字意思和用法不同。B.材料一中“有能进言于君”的“于”与《师说》“而耻学于师”中的“于”意思和用法相同。 C.材料二中将韩琦称为“韩魏公”,是以其爵位称之,这与将欧阳修称为“文忠公”是同一类。D.材料二中“而少自便安”的“少”与《赤壁赋》“少焉”一句中的“少”字意思和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认为人臣分四类,态臣、篡臣于国有害,功臣、圣臣于国有益,四类人臣与四类进言一一对应。B.韩琦为人心胸宽广,认为自己是循至公之道举荐人才,不要求别人知道并回报,但求无愧于天地。C.面对别人的劝说,韩琦直言对公务自己不敢简略更不敢委托给他人,这不属于材料一进言中的“争”。D.材料二直接引用辽国使者对下属的告诫,能更好地突出韩琦让人敬畏的功绩和德行,文章首尾呼应。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2)有能率群臣百吏而相与矫君,遂解国之大患,终尊君安国,谓之辅(《荀子·臣道》)14.韩琦属于材料一中列举哪一类人臣,请结合材料作出判断并阐述理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①[北宋]苏轼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注]①宋神宗元丰六年,徐州春旱。苏轼时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谢雨,此词便作于谢雨途中。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敬称,此处为作者自谓。上片三句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农村姑娘围观“使君”的热闹场面,充满生活气息。B.结句写在归途中看见一个老人醉卧于道旁,这是个特写镜头,仿佛是不经意之笔却实为匠心独运,是对前面所写大场面的有效补充。C.在这首词中,词人采用正侧结合手法,将所见所闻与所感巧妙结合,既含蓄委婉又直接热烈地抒发了自己的喜悦心情,极富感染力。D.词人按照时间顺序写人叙事,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多个场面,其生机盎然、淳朴自然的一面,与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类似。16.这首词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写到百姓在祠庙迎神欢庆的热闹场面,其写法、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琵琶女年少时琴技超群、容貌出众,让人惊叹。(2)《诗经》对我国文学影响深远,后世作者常化用《诗经》中的句子,如《赤壁赋》中“______,______”化用了“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创造出邈远的艺术境界。(3)《登泰山记》中,作者与朋友登上日观亭,放眼望去,“______,山也”,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古诗文中写群山之态的句子很多,比如“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春发其华,秋收其实。2023年秋分,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金风玉露,瓜果飘香,稻谷满仓。丰收之美,来自于劳动者们汗水的浇灌,也来自于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人们常用“五谷丰登”一词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祝愿,您知道①?答案是:稻、麦、黍、菽、粟(稷)。“五谷丰登”②,还承载着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密码。秋分,是秋收冬藏的终点,也是春耕夏种的起点。国家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③,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通过将节日和节气相结合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折射出中华民族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延续了中华民族保护自然、利用自然、敬畏自然的优秀传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用来表示昼夜的长短;惊蛰、清明、小满、芒种中蕴含着物候特征,启示着气候条件在不断变化……例如芒种时节,草木葱茏,池塘莲开,北方麦黄,江南梅熟,时光流转之际,已然到了仲夏,是收割和栽种搅缠在一起的时候。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中创造出的二十四节气,为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提供指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这背后包含的“敬天道而事之”的传统智慧、流传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的千古箴言,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正因如此,以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弘扬农耕文化,也为中华文明成果赋予了更多新的时代内涵。18.下列选项中的语句与文段中“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密码”所用修辞不同的一项是()A.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为“例如芒种时节,草木生长得很茂盛,池塘里的莲花开花了,北方的麦子和江南的梅子都成熟了,时光流转之际,已然到了仲夏,正是又要忙收割又要忙栽种的时候”,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2.下列选项中的引号,与文中加点句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阅读《故都的秋》,要抓住“秋味”这一中心,仔细体会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C.她不明白她们的用意,每次都认真地回答:“两顿。”然后友好地瞧着她们反问道:“你们呢?”D.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生都是走着走着就开阔了,现在的你,不用着急,让未来的,本就该属于你的树再长长,那些花再开开,等你遇见的时候,才是最美的时候。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南充市2023—2024学年度上期普通高中一年级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受先秦以来“以山体仁”“以山比德”思维和言说方式的影响,加之山水文化的兴盛和文学走向独立,到魏晋时期,文学批评中大量出现“以山喻文”现象,刘勰的《文心雕龙》更是呈其大观。在此,有必要先说一说魏晋时期的山水文化。山川自然自古就存在,但将其作为审美对象,据钱钟书的观点,则始于汉末。魏晋时期,随着精神领域崇尚自然的玄学之风盛行,以及物质领域大庄园的兴起,山水自然开始成为人的自觉的审美对象,山水诗、山水画逐渐兴盛起来。在山水诗方面,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所说:“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山川焕绮、林籁结响从此全面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在刘勰之前,也出现有“以山喻文”的现象,陆机在《文赋》中就以“石韫玉而山晖”论作文利害关键。但总的来说,在刘勰之前,“以山喻文”还只是偶尔涉及。只有到了《文心雕龙》,“以山喻文”的思维与言说方式才发展得比较全面、深入。文学艺术和山之间本来没有瓜葛,但在刘勰看来,文学艺术和山虽异质而同妙,作家们“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所以《文心雕龙》中有许多“以山喻文”的言说。例如,《原道篇》中以“山川焕绮”探文章自然大道;《宗经篇》中以“太山遍雨,河润千里”喻经典的深广影响,以“仰山而铸铜”喻经典海纳百川的精神;《辨骚篇》中以“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比楚骚描写自然之美妙,以“吟讽者衔其山川”喻不同读者从楚骚中看到不同的内容,以“山川无极”拟屈原山高水长的思想情感等等。其中又生发出许多文论范畴、概念,如“峻”“崇”“密”“疏”等。如《宗经篇》提出的“枝叶峻茂”,《明诗篇》提出的“崇盛亡机之谈”,都是把文学艺术拟山化的暗喻。这一言说方式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中国文论的思维和话语深层结构当中,人们甚至已经习焉不察了。(摘编自《从“仁者乐山”到〈文心雕龙〉“以山喻文”》) 材料二:自然山水在唐诗文作家笔下,已广泛成为独特的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段。明代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清王国维进而论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词家多以景寓情。”而写景抒情则借山水之景以表达内心意志,是诗人抵达自我张扬个性的桥梁。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其笔下的瀑布从万丈高的重云之间洒落下来,在日光照射下成为“红泉”,灿若彩虹。张九龄时为唐王朝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笔下的庐山瀑布也表现为傲然之个性,雍容之气度,体现出独特的人格意志。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刻画了作者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狂放不羁的性格面貌,这一切无不是诗人个体生命的真实写照。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将孤舟独钓的小小的人影儿置于万籁俱寂、雪海茫茫的苍茫背景之下,越见生命的孤傲峭拔、凛然不屈。李白《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极写山水的流动飞逝,云、岸、猿、山已经转换成获赦之后其精神的真实形态,是重获生命自由的灵魂的飞跃。在此,诗人已将现实之旅转而为精神的神游,将物质的空间化而为心理的样式,而超越其间的,正是诗人自由坦荡飘逸的灵魂。可见,诗人写山水更是写人,写精神的流动,写灵魂的超越,写生命的复苏与清醒。(摘自《中国山水文学:“人”的发现与对生命的超越》)材料三:宋代程朱理学兴起,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文士在文学创作中重视“理趣”,通过诗词歌赋表达自己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看法和理解。作为当时的名士,苏轼深受理学文化影响,在山水诗作中展现出其独特的“理趣”,将山水作为艺术形象,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社会、宇宙的看法。如《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等,总能以平淡的语言,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吴熊和在《唐宋诗词探胜》中评价:“善状目前之景,又妙寄物外之理,两者融洽无间。”苏轼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文士,其山水诗歌多展现其游戏人生的趣味,诙谐的语调使得静态山水更为活泼。“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苏轼将“小姑嫁彭郎”神话故事作为结尾,用小姑代指小孤山,用彭郎代指彭浪矶,极具风趣。自南北朝以来,佛教在四川广泛传播,其母程氏笃信佛教。苏轼早年游宦,常与僧人交往。初到黄州,苏轼于定惠院与僧人同吃同住、散步闲谈。这些生活经历为后来苏东坡词中所出现的佛性埋下了伏笔,其山水诗作中也逐渐显现出“禅趣”的艺术特色。《泗州僧伽塔》中“得行困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虽说求神不一定有用,但也展示了苏轼“进退为乐”“进退两忘”的禅趣,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摘自《从〈华土诗性:文士之漫游天下与山水文学〉看苏轼山水诗的艺术特色与旷达情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以山体仁”“以山比德”思维和言说方式影响下,山水文化开始兴盛并走向独立,从而出现了大量“以山喻文”的现象。B.在作者看来,山川自然自古就存在,但在汉末以前的时代,人们并未将其当做自觉的审美对象,到了魏晋时期才有所改观。C.同为李白的诗作,《望庐山瀑布》与《朝发白帝城》表现出的情致有着很大不同,乃因作者当时所处的人生境遇及心态不同。D.如果苏轼初到黄州时不曾与定惠院僧人同吃同住、散步闲谈,他的山水诗作中应该就不会逐渐显现出“禅趣”的艺术特色来。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列举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峻”“崇”“密”等概念,旨在证明“文学艺术和山虽异质而同妙”的观点。B.材料二将张九龄笔下的庐山瀑布和李白所写的庐山瀑布作对比,是为了证明张九龄的诗比李白更多一份雍容的气度。C.材料三采用并列结构,主要论证了苏轼山水诗的艺术特色,透过这些特色可见诗人在经历世事沧桑之后的旷达情怀。D.上述三则材料在论证的过程中或举例、或引用,说理清晰,内容充实,读者可从中看出山水与文学之间的紧密关系。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文学批评可“以山喻文”这一观点的是()A.方苞评司马迁《报任安书》云:“如山之出云,如水之赴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B.刘大櫆评价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一文云:“寥寥数言,而文势如悬崖断堑,于此见介甫笔力。”C.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D.刘熙载评柳宗元云:“柳文如奇峰异嶂,层见叠出。所以致之者有四种笔法:突起、纡行、峭收、缦迴。”4.上述三则材料都涉及“山水”与“文学”的关系,但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5.明代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明代思想家洪应明说:“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古代诗人常登高望远,并借眼前之景抒发心中之情。请以杜甫晚年时期的诗作《登高》为例,简要分析诗人的眼前景和心中情。【答案】1.C2.B 3.C4.①材料一侧重介绍“以山喻文”的历史发展过程。②材料二侧重介绍“以山喻文”的表达特点。③材料三侧重介绍“以山喻文”中“理趣”的融入。5.《登高》前四句眼前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登高》后四句心中情:写登高所感,诗人围绕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他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作者用眼前悲凉的秋天山川自然之景,表达了心中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的情。【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山水文化开始兴盛并走向独立”错,根据原文“加之山水文化的兴盛和文学走向独立”可知,走向独立的的不是山水文化而是文学。B.“在作者看来”错,根据原文“山川自然自古就存在,但将其作为审美对象,据钱钟书的观点,则始于汉末。魏晋时期,……山水自然开始成为人的自觉的审美对象”可知,此处所说的不是作者“看来”的观点,而是作者引述钱钟书的观点。D.“他的山水诗作中应该就不会逐渐显现出‘禅趣’的艺术特色来”错,根据原文“自南北朝以来,佛教在四川广泛传播,其母程氏笃信佛教。苏轼早年游宦,常与僧人交往”可知,苏轼在来黄州之前已经接触佛教了,其初到黄州于定惠院与僧人同吃同住、散步闲谈是其山水诗逐渐显现“禅趣”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作对比,是为了证明张九龄的诗比李白更多一份雍容的气度”错,原文是“张九龄……笔下的庐山瀑布也表现为傲然之个性,雍容之气度,体现出独特的人格意志。李白……刻画了作者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狂放不羁的性格面貌,这一切无不是诗人个体生命的真实写照”,并未将二人诗句作对比,只是列举二人所写的庐山瀑布,以此论证“借山水之景以表达内心意志,是诗人抵达自我张扬个性的桥梁”。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以山喻文”是指将山川自然作为审美对象写入到文章之中。A. 方苞评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的话是将山水万千的变化作为审美对象,写入到评价司马迁《报任安书》的文章之中,来评说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表达的激扬喷薄的愤激感情,符合“以山喻文”的观点可以做为论据。B.刘大櫆用“悬崖断堑”来评价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一文强劲峭拔的文势,是将山水的崖堑作为审美对象写入到评价之中,符合“以山喻文”的观点可以做为论据。C.太史公司马迁用《诗经》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称颂孔子的道德行为的崇高正大,表达自己对孔子的景仰之情,是“以山喻人”,不可以做为论证“以山喻文”观点的论据。D.刘熙载用“突起、纡行、峭收、缦迴的奇峰异嶂”来评价柳宗元行文变幻多端的笔法,是将奇峰异嶂作为审美对象融入到评价之中,符合“以山喻文”的观点可以做为论据。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材料一,根据“受先秦以来‘以山体仁’‘以山比德’思维和言说方式的影响,加之山水文化的兴盛和文学走向独立,到魏晋时期,文学批评中大量出现“以山喻文”现象,刘勰的《文心雕龙》更是呈其大观”“据钱钟书的观点,则始于汉末。魏晋时期,随着精神领域崇尚自然的玄学之风盛行,以及物质领域大庄园的兴起,山水自然开始成为人的自觉的审美对象”“山川焕绮、林籁结响从此全面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可知,材料一是先由“先秦”次到“魏晋”最后到刘勰,介绍了“以山喻文”由肇始到全面进入人们审美视野的过程,因此可以概括为“‘以山喻文’的历史发展过程”。材料二,根据“而写景抒情则借山水之景以表达内心意志,是诗人抵达自我张扬个性的桥梁”“诗人写山水更是写人,写精神的流动,写灵魂的超越,写生命的复苏与清醒”可知,材料二是在强调“以山喻文”是以山水写人、写精神、写灵魂、写生命,因此可以概括为“‘以山喻文’的表达特点”。材料三,根据“文士在文学创作中重视“理趣”,通过诗词歌赋表达自己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看法和理解”“苏轼深受理学文化影响,在山水诗作中展现出其独特的“理趣”,将山水作为艺术形象,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社会、宇宙的看法”可知,材料三主要是以苏轼为例,强调了“理趣”融入到“以山喻文”这种表达方式之中。因此可以概括为“‘以山喻文’中“理趣”的融入”。【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眼前景:《登高》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心中情:“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独登台”,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水乳交融,寄托诗人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尾联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溢于言表。诗前四联写眼前萧瑟悲凉的山川自然秋日之景,后四联表悲己、忧国、伤时之心中情。(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棵水蒲桃①的迁徙王溱我就是那棵水蒲桃。我伫立在河涌②边一家小餐馆的后门处,距河涌5.2米。5.2米太远了。我的根一直在悄悄朝水的方向延伸,迁徙。我坚信吸饱了水的壮硕根系足以拖动我笨重的躯干。一年,十年,或者百年,总有一天我可以匍匐于水面,看水蟑螂傻头傻脑地蹬腿兜圈,看水草顽皮地借着微波轻挠石头,看有情人对着涟漪中的倒影想心事……水是归宿。我名字里的“水”字绝非空穴来风。经营餐馆的是一对小夫妻——阿强和阿莲。阿莲时常在后门旁择菜洗菜,动作麻溜,几分钟就可以把几大桶的青菜择好洗好。阿强偶尔也会出现在后门外,割鱼。他的刀很快,鱼头与鱼身分离时,鱼自己还不知道,嘴巴一翕一张地等着下一口水涌进来。阿强有根威力无穷的高压水管,片刻就能把污水、烂菜叶、鱼鳞还有内脏都冲进河涌里。冲水的力度太大不好把控,有时他会把污物冲到我脚边。臭,太臭了!在我身旁,用塑料膜和编织布拉起来的挡雨大棚早已摇摇欲坠,破开的大洞足够同时让五六只老鼠钻来钻去;散架的扫把和掉头的拖把倒插在一个生锈的大油漆桶里,后边是一堆缺胳膊少腿的塑料凳,八成是餐馆里换下的旧货;一条木头松散的小舢板横在其中,我几乎认不出依偎在它身旁那根长了蘑菇的烂木棍原本是支桨……逃!我必须逃离这里。许是上天听到我绝望的哭泣,唤来了雷雨。就在“利斧”划破漆黑夜空的那一瞬间,我竟一个哆嗦把根从地里拔出来了,往前挪了一步,又重新扎入地里。原本架在我身上的竹竿失了依靠,整个大棚啪地倒落在地。我成功地向河涌挪近了近一尺!阿强只当是雨水压塌了大棚,随手换了根更长的竹竿架到我身上,又把大棚撑起来了。女人天生警觉些。阿莲疑惑地盯着我看,看得我发怵。“这棵树好像不一样了。”她说。阿强随意瞥了一眼。“是吧,花都被雨打掉了。”阿莲看着满地铺成毯的落花,看我的眼神转为了怜悯。 我却不觉得可惜。尝到甜头的我开始期盼雷雨。正值盛夏,最容易盼来的就是雷雨。两天后我又成功地朝涌边挪了一尺余。这回不仅棚倒了,那一堆烂塑料凳也七零八落散落在地。“阿强,这棵树真的动了,昨天我把拖把挂在这个位置刚好顶着树杈的,现在离树杈还有这么远!”“魔怔!树怎么会动?”“真的,它往河涌那边移动了!”“河涌?”阿强担心地轻拍阿莲的肩膀,“阿莲,这段时间你累坏了,回去多睡会儿。”在我第三次成功挪动时,阿莲终于崩溃了。她抚摸着散落在地上的旧舢板和船桨大哭:“真的,这棵树也想到河涌那边去呢,它一直在移动!”“也”?这个字叫我迷惑,难道还有别的树或者什么东西也要往水边迁徙吗?后来我从阿莲噙满泪水的眼睛中看出了端倪。我猜想她与阿强的往昔该是这样的:阿强在河涌里划着小舢板,私板上坐着哼小曲的阿莲;或是阿莲撑着伞在水边走着,阿强从背后蒙上了她的双眼……阿莲说的“也”,指她自己。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很久很久以前这一带就是海。海与陆在一番相爱相杀的较量之后才定下今天这样的格局。换句话说,这里的人一半血脉是陆,一半血脉是海。我确信阿莲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只有本地人才会把浪漫的基因种植在水里。我的根,还有阿莲的目光,都朝着水的方向迁徙。“阿莲,你累了,等我们忙完这阵,我带你去海边走走,散散心。”“不,阿强,我知道它为什么要走。它开的花很梦幻的,像孔雀高高扬起的冠,像天使的羽翼。它与这个地方格格不入。”阿强的眼睛里满是战栗。“阿莲,你别这样。我知道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可我们得谋生计。”他说。阿莲悲切看着他,不再说话。我决定不再迁徙了。我不能再刺激阿莲,更不能丢下她独自迁徙。毛茸茸的花开了一茬又一茬,果子结了一季又一季。有一天工程队的人突然就来了。他们是来疏通河道的,说是上流冲落下来的泥沙,还有乱往河涌里扔的垃圾都让河道淤积了,河道越来越窄。“这里很快要建成亲水区了,河道要疏通,据说沿岸的违章建筑也都要拆除,垃圾更不能再扔进河里。”工程队的人说。“亲水区?”“就是人可以亲近水的地方。” “亲近水?!”阿莲兴奋极了,马上就唤阿强一起动手拆大棚。我以为阿强一定不会同意,毕竟少了这么大一块地方,餐馆可能就开不下去。但阿强乐呵呵地来了,三两下就把棚拆了,还把杂物都拾掇了,该扔的扔,该收好的收好。餐馆后门外这片地方豁然开朗,清清爽爽。“咱这餐馆还开吗?”阿莲说。“开!我早就在寻思着换个开法了。”“什么开法?”“你喜欢的开法。”阿莲不再匆匆忙忙地择菜,阿强也不再满身腥臭地割鱼。他们正儿八经地把“强记小炒”的牌子摘下来,挂上了“望海楼”的牌子,做精品私房菜,限量供应。这可稀奇,一个河涌边的房子胆敢叫“望海楼”?更稀奇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意来这“大言不惭”的牌子底下“打卡”,听阿莲讲这里跟海的渊源,顺便品尝“望海楼”的美食。就连我,也成了照片里的网红树,是一景。季节对时,阿莲会把我滚落在地的熟果子捡起来,在耳边摇呀摇,神秘兮兮地对食客说:“这里边藏了一片会响的海呢!”(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注]①水蒲桃:热带树种,喜生河边及河谷湿地。②河涌:方言,河汉。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对迁移到水边居住有着坚定的信念,一方面是源于亲水的天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现有生存环境的恶劣。B.面对“我”的迁移,阿莲的反应一次比一次强烈,这与阿强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也突出了阿强对阿莲的冷淡。C.阿莲话语中的“也”字让“我”迷惑,“我”在猜想与思索中逐步加深了对她的理解,并最终决定不再迁徙。D.小餐馆从“强记小炒”更名为“望海楼”,既是源于河道被疏通后,环境的改善,更体现了两人心境的变化。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四段中,作者采用铺叙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餐馆恶劣、破败环境,为后文疏通河道,修建亲水区等情节做铺垫。B.文中画横线句借“我”的想象展示了阿强与阿莲往昔的美好生活,也向读者交代了阿莲为何能理解“我”迁徙的原因。C.小说以“这里边藏了一片会响的海呢!”作结,与前文“以前这一带就是海”等情节呼应,也突出了小说的环保主题。 D.本文的语言整体上清新典雅,生动形象,充满生活气息,又在局部呈现出神奇新颖、幽默风趣、富有想象力的特点。8.小说的标题是“一颗水蒲桃的迁徙”,正文却花了大量篇幅刻画阿莲,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9.小说的艺术就是讲故事的艺术,请简要分析本文在讲述故事上有哪些技巧及其作用。【答案】6.B7.D8.①使故事情节更合情理。讲述阿莲的生活,刻画她所处的环境,补充交代“我一定要迁徙的原因,使故事情节更合情理、更严密。②衬托“我”趋于天性崇尚自然的形象。通过阿莲发现“我”在迁徙,对“我”的态度由惊恐敌对转变为理解同情,衬托出“我”向往自然、执着坚定的形象特点。③突出小说主题。阿莲和我相互映衬,她理解了“我”的迁徙,“我”也因体谅她,最终决定不再迁徙,既突出了小说呼吁人们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同时也赞美了人与自然间和谐美好的关系。9.①站在“水蒲桃”的视角,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富有想象力,具有童话色彩,也让小说更真实感人。②虚实结合,“我”的想象为虚,河道的整治、小餐馆的变化等情节为实,虚实结合让故事情节更饱满,更能体现小说的环保主题。③设置悬念,情节突转。阿莲前后两次敏锐地发现了“我”的迁徙并且反应非常强烈,阿莲对“我”的态度由警惕到理解,“我”从坚决要迁徙到决定不走了等情节,让故事波澜起伏,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吸引读者注意力。④小说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讲述故事,通过阿莲与阿强的对话、阿莲与工程队人员的对话,使叙事节奏紧凑、情节集中。【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也突出了阿强对阿莲的冷淡”错误。从原文“阿强担心地轻拍阿莲的肩膀”看,阿强对阿莲态度并不冷淡,反而很关心。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清新典雅”错误,应是“平实质朴”。故选D。【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作用的能力。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对情节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而且还能反映社会现实、寄托作者的情感,并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丰富情节,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有声有色,为主要形象活动提供具体环境,“很久很久以前这一带就是海”,现在却“臭,太臭了……长了蘑菇的烂木棍原本是支桨”,“我必须逃离这里”,阿莲“也想到河涌那边去”。突出主题,小说借水蒲桃眼中阿莲的故事和水蒲桃的经历,共同表现了家园·生命·生态·自然的主题。小说描绘了了环境恶化下人与植物的生活困境,想要逃离却没有办法,疏通河道后阿莲过上幸福的生活,树也果实累累。在前后的对比中也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衬托主要形象,凸显主要形象的品质,使主要形象更鲜明。我认为“水是归宿”,所以有“必须逃离”的坚定意志。我的迁徙,导致阿莲从发现“树好像不一样了”到“在我第三次成功挪动时,阿莲终于崩溃了”。而我从“不觉得可惜”到“我决定不再迁徙了。我不能再刺激阿莲,更不能丢下她独自迁徙”,我理解了阿莲,与阿莲相互映衬。【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叙事技巧的能力。叙事技巧包括叙述方式、叙述人称及视角、情节安排(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回忆与现实交织、时空集中)等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比如文中的“逃!我必须逃离这里”“我却不觉得可惜。尝到甜头的我开始期盼雷雨”等等。植物视角:富有想象力,以讲述童话的方式,表现环保主题,更加生动形象,没有说教意味。对话:以阿莲与阿强等人的对话,展开情节,展现人物的内心,如“我知道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可我们得谋生计”“你喜欢的开法”表现两人心境的变化,也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中。悬念:有效地使读者产生注意力,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文章的结构跌宕起伏。“这棵树也想到河涌那边去呢”“这个字叫我迷惑,难道还有别的树或者什么东西也要往水边迁徙吗”,使我理解了阿莲,在人与植物的情感共鸣中揭示主题。突转:展露人物的思想性格变化,揭示小说主旨与作者意图。从“我必须逃离这里”“它一直在移动”到“我决定不再迁徙了”,我由意志坚定到“不能丢下她独自迁徙”的突然转变,是为了表现人与自然间和谐美好的关系。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人臣之论:内不足以一民,外不足以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巧敏佞说,能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结党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内足以一民,外足以距难,上忠乎君,下爱百姓,民亲之,士信之,是功臣者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相随如影,应卒遇变,审时度势,归类推演,树立法制,是圣臣者也。故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进言之论: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率群臣百吏而相与矫君,遂解国之大患,终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弼。故谏争辅弼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而暗主惑君以为己贼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节选自《荀子·臣道》)材料二:韩琦以勋德封魏国公,称韩魏公,夷夏具瞻。琦识量英伟,论者以厚重比周勃,政事比姚崇。熙宁初,公在成奏,与平凉经略使黎挺共建白塔,洎城成,果遇战事,无恙,上奖谕焉。公镇大名,魏州之讼诉甚剧,而事无大小,公亲视之。虽在疾病不出,亦许通问请命,而就决于卧内。人或以公任劳事过多,宜委于佐属,而少自便安。公曰:“人之大事或生或死,或予或夺,至此一言而决,吾何敢略也?况其可以委之人乎?”故民甚亲之。公当政府十有余年,赞辅三朝,黜陟群材,出于门下者过半矣,然其知恩感义于公者几稀。人或以此为说,公曰:“吾以至公之道荐人,而不求人知;以至公之道责人,而不避人怨。但无愧于天地,岂复要于人心也?”熙宁中,留守北都,辽使每过境,必先戒其下曰:“此韩侍中境内,慎勿乱需索,以辱我也。”每使至其国,必问侍中安否,其为辽人尊畏如此。(节选自《宋朝事实类苑·名臣事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而暗主A惑君B以为己贼C传曰D从道不E从F君G此之谓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下善取誉乎民”的“下”与《赤壁赋》“下江陵”中的“下”字意思和用法不同。B.材料一中“有能进言于君”的“于”与《师说》“而耻学于师”中的“于”意思和用法相同。C.材料二中将韩琦称为“韩魏公”,是以其爵位称之,这与将欧阳修称为“文忠公”是同一类。D.材料二中“而少自便安”的“少”与《赤壁赋》“少焉”一句中的“少”字意思和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认为人臣分四类,态臣、篡臣于国有害,功臣、圣臣于国有益,四类人臣与四类进言一一对应。 B.韩琦为人心胸宽广,认为自己是循至公之道举荐人才,不要求别人知道并回报,但求无愧于天地。C.面对别人的劝说,韩琦直言对公务自己不敢简略更不敢委托给他人,这不属于材料一进言中的“争”。D.材料二直接引用辽国使者对下属的告诫,能更好地突出韩琦让人敬畏的功绩和德行,文章首尾呼应。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2)有能率群臣百吏而相与矫君,遂解国之大患,终尊君安国,谓之辅。(《荀子·臣道》)14.韩琦属于材料一中列举的哪一类人臣,请结合材料作出判断并阐述理由。【答案】10.CDG11.C12.A13.(1)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2)如果有人能率领群臣百官一起强迫君主、纠正君主,于是就靠此消除了国家的大忧患,去掉了国家的大祸害,最终使君主尊贵、国家安定,这叫做辅助。14.韩琦是“功臣”,堪称“圣臣”。韩琦为官一方,体恤民情,亲力亲为。百姓鸣冤申诉的甚多,他抱病在身也要一一解决,从不委托给他人,最终境内大治,深受百姓爱戴,可谓“功臣”。韩琦当政数十年,辅弼三朝,奖掖人才,门生属吏甚众;辽国使臣路过他的辖地都告诫属从不得冒犯,他为辽人敬重如此。正是因为他有高山仰止的德行,他才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此可谓“圣臣”。【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句意:但是(然而)愚昧的主子、糊涂的国君却把他们看作为自己的敌人。书传上说:“要顺应道义而不是听从君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暗主惑君”是句子的主语,即愚昧昏惑的君主,“以为己贼”是“以(之)为己贼”的省略是谓语,意思是这些昏聩的君主,他们把那些“谏争辅弼之人”当作自己的敌人,故在C处断开。“传曰”,说明后面是《传》中的观点,故在D处断开。“此之谓也”判断句,前后断开,故在G处断开。故选CD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加点词语的解说的理解和判断能力。A.正确。名词用作状语,在下;名词用作动词,攻取。句意:在下善于在民众中骗取声誉。/攻占江陵。B.正确。介词,向。句意:(如果)有人能向君主进呈意见。/却以向老师求教学习为耻辱。 C.“同一类”错误。“韩魏公”,是以其爵位称之,而欧阳修被称为“文忠公”,是其谥号,即死后的封号。D.正确。通“稍”,稍微;一会儿。句意:从而让自己稍稍便利安适。/一会儿。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理解能力。A.“四类人臣与四类进言一一对应”的说法错误。“谏争辅弼”四类进言都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都是忠臣、功臣、圣臣一类的人的言行,与“态臣”“篡臣”根本不对应。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1)“日”,每天;“参省”,反省;“知”通“智”,智慧。(2)“率”,带领;“相与”,一起;“矫”,纠正;“尊”“安”,使动用法,“使……尊”“使……安”。【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筛选和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归纳能力。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判断韩琦属于材料一中列举哪一类人臣。首先,从韩琦的事迹整体判断,他不是“态臣”,更不是“篡臣”,而是功臣、圣臣一类的人臣。从材料一,关于“功臣”的定义——“内足以一民,外足以距难,上忠乎君,下爱百姓,民亲之,士信之,是功臣者也”,结合材料二“公镇大名,魏州之讼诉甚剧,而事无大小,公亲视之。虽在疾病不出,亦许通问请命,而就决于卧内”可以看出为官一方,事无大小,都亲力亲为,最终深得百姓爱戴、皇帝嘉奖。从材料一,关于“圣臣”的定义——“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相随如影,应卒遇变,审时度势,归类推演,树立法制,是圣臣者也”,结合材料二“公当政府十有余年,赞辅三朝,黜陟群材,出于门下者过半矣”“辽使每过境,必先戒其下曰……慎勿乱需索,以辱我也”可以看出他门生甚众,影响力很大,连辽国人都对他的德行肃然敬重,不敢有所冒犯,这就是德化教育的影响力,堪称一代“圣臣”。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 关于臣子的类型:对内不能用他来统一民众,对外不能用他去抵御患难,百姓不亲近他,诸侯不信任他,但是他灵巧敏捷能说会道,善于从君主那里博得宠幸,这是阿谀奉承的臣子。在上不忠于君主,在下善于在民众中骗取声誉,拉党结派互相勾结,把封锁蒙蔽君主、图谋私利作为自己的主要事务,这是篡夺君权的臣子。内足可用他来统一民众,外足可用他来抵御患难,民众亲近他,士人信赖他,这是建功立业的臣子。上能尊敬君主,下能爱护百姓,对政策法令和教育感化,他如影随形马上给下民作榜样,应付突发事件、对待事变,他能够研究时机,估量形势,推论类似的事物,建立法律法规,这是通达圣明的臣子。因此重用圣明的臣子能称王,重用功臣就会让自己强大,而任用篡权的臣子,国家就危险,用阿谀逢迎的臣子国家就会灭亡。关于进言的类型:大臣、父兄中如果有人能向君主进呈意见,意见被采用就好,不被采用就离去,这叫做劝谏;如果有人能向君主进呈意见,意见被采用就好,不被采用就殉身,这叫做苦诤;如果有人能率领群臣百官一起强迫君主、纠正君主,于是就靠此消除了国家的大忧患,去掉了国家的大祸害,最终使君主尊贵、国家安定,这叫做辅助;如果有人能违抗君主的命令,偷偷地用君主的重权,做与君王主张相反的事情,从而使国家转危为安,除去了君王所蒙受的耻辱,功劳足够用来使国家获得重大的利益,这叫做匡正。所以劝谏、苦诤、辅助、匡正的人,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大臣,是国君的宝贵财富,是英明的君主所尊敬优待的,但愚昧的主子、糊涂的国君却把他们看作为自己的敌人。书传上说:“要顺应道义而不是听从君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材料二:韩琦因为功勋卓著被封为魏国公,人们都称呼他为韩魏公,夷夏之人都十分景仰他。才识气度英伟,面对大事喜怒不在脸色上表现出来,评论的人认为他稳重诚厚可比汉朝的周勃,政事才能可比唐朝姚崇。熙宁初年,韩魏公在成奏,平凉经略使黎挺共同修建白塔,等到白塔城建好后,遭遇了外族侵扰的事情,所幸无恙,皇上下谕褒奖他。韩琦镇守大名,大名的诉讼案件很多,而事情无论大小,韩魏公都亲自处理。即使生病不能出来,也允许通报消息请求命令,然后他在卧室内判决,有人认为韩琦担任的事务过多,请他不要再自己审核,将事务委托给助理官员和下属,从而让自己稍稍便利安适。韩琦说:“人的大事或者生或者死,或者给予,或者夺取,我怎么敢简略呢?我担心自己做的不够,不曾敢有所简略。更何况是委托给他人呢?”因此老百姓非常亲近和信任他。韩公掌权十几年,辅佐三朝,罢黜升迁群臣,出自他门下的官吏超过了朝廷官吏的一半。然而这些人知道感念韩公恩义的很少,有人以此议论,韩公说:“我按照最公正的道来推荐人,因而不求别人知道,最公正的道,责备人而不逃避别人的怨恨。只求无愧于天地,怎么能再要求人心呢?"熙宁年间,韩公留下镇守北都,辽国的使者每每经过边境,一定先告诫他的属下说:“这里是韩侍中管辖境内,千万不要胡乱勒索,而使我受辱。”辽国的使者每每到韩琦的管辖地,一定会询问侍中是否安康,他被辽国人敬畏尊重就像这样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① [北宋]苏轼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注]①宋神宗元丰六年,徐州春旱。苏轼时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谢雨,此词便作于谢雨途中。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敬称,此处为作者自谓。上片三句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农村姑娘围观“使君”的热闹场面,充满生活气息。B.结句写在归途中看见一个老人醉卧于道旁,这是个特写镜头,仿佛是不经意之笔却实为匠心独运,是对前面所写大场面的有效补充。C.在这首词中,词人采用正侧结合手法,将所见所闻与所感巧妙结合,既含蓄委婉又直接热烈地抒发了自己的喜悦心情,极富感染力。D.词人按照时间顺序写人叙事,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活多个场面,其生机盎然、淳朴自然的一面,与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类似。16.这首词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写到百姓在祠庙迎神欢庆的热闹场面,其写法、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本词是实写(白描),写村民们,老幼相携,提着祭品来到祠庙,祭拜神灵,感谢其降雨。将村民们在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表现得真切生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用典,借写百姓对佛狸祠进行祭祀供奉,表明沦陷区的百姓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人们已经逐渐忘记了曾经的耻辱,抒发词人对抗金前景的忧虑。【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所感”“直接”错误,词中是通过所见、所闻的描述侧面表达了喜悦的心情,没有“所感”。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场面描写的作用有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文章的主题、渲染气氛、烘托事物、真实地展开活动、自然流露作者的情感或观念倾向等。 《浣溪沙》描绘农村谢雨的情景。老老少少相互扶携到土地祠祭祀神灵,真诚感谢上天大将甘霖,老幼扶携可见盛况空前。“乌鸢翔舞赛神村”,人们以丰富的酒食酬谢神灵,而引来了无数馋嘴的乌鸢,它们在村头飞翔盘旋,久久不肯离去,词人不直接描写酒食的丰盛,却以乌鸢翔舞的场景进行侧面烘托,笔法婉曲而又恰到好处地予以表现。这一场面既写实,又体现了人物的喜悦心情。词人所见的农村风光,画面上洋溢着丰收之后的欢快,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熙熙攘攘的快乐景象。今年的丰收,当然有词人求雨得雨的一份功劳。词人是在赏识自己努力的结果,是在赏识自我的政绩。所表现出来的还是政治上的一份自信。以这样的心境和眼光去观赏农村的风光人情,一切就被诗情画意化了。《永遇乐》用“佛狸祠”的典故。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兵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颜亮的影子。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琵琶女年少时琴技超群、容貌出众,让人惊叹。(2)《诗经》对我国文学影响深远,后世作者常化用《诗经》中的句子,如《赤壁赋》中“______,______”化用了“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创造出邈远的艺术境界。(3)《登泰山记》中,作者与朋友登上日观亭,放眼望去,“______,山也”,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古诗文中写群山之态的句子很多,比如“______”。【答案】①.曲罢曾教善才服②.妆成每被秋娘妒③.纵一苇之所如④.凌万顷之茫然⑤.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⑥.群山万壑赴荆门/横看成岭侧成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罢、教、妆、顷、摴蒱、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春发其华,秋收其实。2023年秋分,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金风玉露,瓜果飘香,稻谷满仓。丰收之美,来自于劳动者们汗水的浇灌,也来自于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人们常用“五谷丰登”一词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祝愿,您知道①?答案是:稻、麦、黍、菽、粟(稷)。“五谷丰登”②,还承载着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密码。秋分,是秋收冬藏的终点,也是春耕夏种的起点。国家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③ ,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通过将节日和节气相结合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折射出中华民族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延续了中华民族保护自然、利用自然、敬畏自然的优秀传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用来表示昼夜的长短;惊蛰、清明、小满、芒种中蕴含着物候特征,启示着气候条件在不断变化……例如芒种时节,草木葱茏,池塘莲开,北方麦黄,江南梅熟,时光流转之际,已然到了仲夏,是收割和栽种搅缠在一起的时候。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中创造出的二十四节气,为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提供指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这背后包含的“敬天道而事之”的传统智慧、流传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的千古箴言,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正因如此,以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弘扬农耕文化,也为中华文明成果赋予了更多新的时代内涵。18.下列选项中的语句与文段中“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密码”所用修辞不同的一项是()A.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为“例如芒种时节,草木生长得很茂盛,池塘里的莲花开花了,北方的麦子和江南的梅子都成熟了,时光流转之际,已然到了仲夏,正是又要忙收割又要忙栽种的时候”,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2.下列选项中的引号,与文中加点句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阅读《故都的秋》,要抓住“秋味”这一中心,仔细体会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C.她不明白她们的用意,每次都认真地回答:“两顿。”然后友好地瞧着她们反问道:“你们呢?”D.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答案】18.D19.①“五谷”是哪五种作物吗;②不仅是一个祝福词汇;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20.将节日和节气相结合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折射中华民族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延续了中华民族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优秀传统。21.①原句“草木葱茏,池塘莲开,北方麦黄,江南梅熟”为四字短句构成排比,句式一致、语言简练、内容紧凑,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②“收割和栽种搅缠在一起”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搅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民又要收割,又要栽种的紧张繁忙的状态。改动后的句子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22.D【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密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将“五谷丰登”承载的自然讯息比喻为“密码”。A.比喻,将汶水和徂徕山的景色比喻精美的山水画卷,将在半山腰所看到的云雾比喻为一条丝带。B.比喻,将荷叶比喻为舞女的裙。C.比喻,将大小弦一起弹奏时发出的声音比作珠落玉盘的清脆响声。D.夸张,四万八千丈是夸张的说法。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后面的答案可知,这里问“五谷”是什么,所以可填:“五谷”是哪五种作物吗?第二空,“‘五谷丰登’……,还承载着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密码”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再结合前文“人们常用‘五谷丰登’一词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祝愿”,这里可填:不仅是一个祝福词汇。第三空,结合“国家将每年秋分设立为……”可知,“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而设立的,所以可填:对传统文化的传承。【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句子的语病有:“通过……折射出……”残缺主语,可删除“通过”;“保护自然、利用自然、敬畏自然”语序不当,可改为“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与改句的不同主要有两点:1.原句是以短句为主,既简洁明快,又音韵和谐;2.原句中“草木葱茏,池塘莲开,北方麦黄,江南梅熟”四个短句构成排比,句式一致、内容紧凑,增强了语势。3.“收割和栽种搅缠在一起”使用了比拟的修辞,用“搅缠”来写农民又要收割、又要栽种、忙得不可开交的状态,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加点句的引号表示引用。A.表示强调。B.表示反语C.引出对话中正在说的话。D.表示引用。故选D。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生都是走着走着就开阔了,现在的你,不用着急,让未来的,本就该属于你的树再长长,那些花再开开,等你遇见的时候,才是最美的时候。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提到人生都是越走越开阔,现在的你不用着急,让未来的自己慢慢成长,最终会遇见美好的时刻。“人生都是走着走着就开阔了”,意在表明在人生旅途不能停下前行的脚步;“不用着急,让未来的,本就该属于你的树再长长,那些花再开开”,意思是说对自己的个人成长要有耐心,慢慢努力,终有美好的结局。由此看来,人生应始终保持积极阳光、拼搏进取的心态,循序渐渐,步步为营,幸运和美好就会不期而至。生活就是应该葆有希望,坚持不懈,慢慢前行。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循序渐进,静待花开。然后展开论述,一是循序渐进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保证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迷失方向,不盲目行动;二是循序渐进需要的是毅力,需要的是不断付出和等待。只有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我们才能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前行,最终取得成功;三是循序渐进需要耐心等待,等待时机的到来,等待梦想的实现。不急躁,不慌乱,让美好的事物在最好的时刻到来。最后重申论点,强调认准目标,循序渐进,耐心前行,静待花开。 立意:1.积极进取,终遇美好。2.循序渐进,静待花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