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ID:83624226

大小:636.89 KB

页数:94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用户名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6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7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8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9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课题认识负数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教学准备有关挂图,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情境导入:播放天气预报音乐(有条件的可播放节目片头)。谈话:伴随着这熟悉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老师从中收集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地气温资料,并通过温度计表示出来。二、教学例1。1.出示例1的三幅三个城市某一天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图。师介绍“℃”和“℉”的含义,说明我国是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的,适当指导看温度计的方法。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追问: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小结:上海的气温是零上4℃。以0℃为分界线,一个在0摄氏度以上,一个在0摄氏度以下。一上一下,正好相反。那你们知道在数学上怎样区分和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呢?为了便于表示,通常规定零上4摄氏度记作+4℃(或4℃),零下4摄氏度记作-4℃。2.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1)读法:“+4”读作正四。写法:在4前面加一个正号,“+4”也可写作“4”。(2)读法:“-4”读作负四。写法:先写负号再写4。(示范写)3.指导完成“试一试”。三、教学例2。1.介绍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指出:吐鲁番盆地的气温在一天当中有如此大的变化,与这个地方的地形特点以及海拔高度有关。结合图,简单介绍海拔高度的含义: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2.出示例2中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图。. 问: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高度吗?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848米,通常称为海拔8848米,可以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以记作-155米。1.初步归纳正数和负数。(1)分组讨论。出示+4、19、+8848、-155这些数,提出要求:前面,我们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片面以下的高度。仔细观察这些数,你能将它们分类吗?学生分组讨论。(2)汇报分类结果。(3)小结:像+4、19、+88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板)(4)结合例题体会正数、负数与0的大小关系。引导观察: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分界点,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基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用负数表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启发思考:0是正数吗?0是负数吗?正数、负数和0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关系怎样?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做“练一练”。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集体校对。一、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指名读图中的文字和数据,再要求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图中的数据,并填在书上。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图中的文字和数据,并说说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再在全班交流。3.指导完成“练一练”第3题。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写好后同桌互相读一读。问:你们为什么不写0?再次指出: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4.指导完成“练一练”第4—6题。(1)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第4题)(2)你知道这些温度吗?读一读。(第5题)(3)根据平均气温,在温度计上画一画。(第6题). 一、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数?你能说说有什么收获吗?课题认识负数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简单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1.复习导入。读一读,说说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它们的大小关系怎样。30、-5、+12、32、-3、-7、+152.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温度、海拔高度用正负数来表示,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好多情况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二、教学例3。1.出示例3: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表。(1)指名读一读表中的数据,说一说知道些什么。(2)问: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3)从表中你还知道些什么?2.小结。在通常情况下,正数表示盈利,负数表示亏损。3.指导完成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填表,在集体校对。三、教学例四。1.出示例四平面图。(1)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 (2)提问: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可能会到什么地方?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3).小华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走了1240米,可能会到什么地方?如果把向南走的1240米记作+1240米,那么,向北走了1240米可以记作什么?(4)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2、小结。让学生明确: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确定其中一方向的米数记作正数,则与它相反方向的米数记作负数。3.指导完成试一试。先让学生说说数轴上数的大小情况,0的左边是什么数,0的右边是什么数。再试填方框中的数,填好后读一读,体会这些数的大小,然后思考:-2接近2,还是接近0?4.完成练一练。(1)第一题先让学生看表,判断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收入还是支出,再联系具体项目内容,说说各项收入和支出。(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填空,再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四、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一7—10题。1.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么想的,还可以让学生再举一些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日常生活问题。2.第8题,先出示存折,让学生说说从着一页的记录中能知道些什么,让他们明确:记录中的正数表示存入的钱,负数表示取出的钱。再要求学生完成填空。3.第9题,让学生明确:如果把上升的厘米数用正数表示,那么下降的厘米数则可以用负数表示,4.第10题,先让学生明确表中正数表示上车的人数,负数表示下车的人数0表示没上车也没下车。五、介绍“你知道吗”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组织交流。通过交流,是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面积是多少(实践活动课)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把一个稍复杂的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后,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2.使学生会把一个稍复杂的图形通过平移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3.使学生了解用数方格方法计算面积时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同时初步学会用这方法估计并计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4.使学生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感受转化的策略。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 一.分一分,数一数。先让学生看右边的两个图形,自己尝试数方格计算面积。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数得准确?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数的。让学生明确:稍复杂的图形可以分割成几个简单图形后再计算面积比较简单。二.移一移,数一数。出示图形后,可以先鼓励学生尝试用上面的方法数出它的面积,告诉学生,不满一格的可以算作半格。提问:图中有些部分不是整格数起来很麻烦,怎么办?由此,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平移把这个图形加以转化。学生独自完成。集体交流时,注意展示学生探索出的不同的平移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平移前后的图形,形状变了,但面积不变,转化后,解题更简便。三.数一数,算一算.出示题目: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让学生知道,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先让学生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出示树叶图,问: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仿照上题做)四.估一估,算一算.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树叶,先估计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树叶描在第122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它们的面积.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 一、复习导入1、说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名称。(电脑出示)2、在这几个图形中,你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呢?3、大家想不想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揭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l中的第一组图形。提出要求:这儿有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对学生的交流作适当点评,使学生明白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都是可以的:即数方格比较大小或把左边的图形转化后与右边的图形进行比较。(2)出示例l中的第二组图形。提出要求: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3)小结:把不熟悉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转化。这种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2.教学例2。(1)出示画在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提问:你能想办法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提出要求:谁愿意把你的转化方法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用实物投影演示剪、拼过程)提问:有没有不同的剪、拼方法?(继续请学生演示)教师用课件演示各种转化方法,进行小结。(4)讨论:刚才大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的。大家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启发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沿着高剪开,能使拼成的图形出现直角,从而符合长方形的特征。(5)小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3.教学例3。. (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大小有没有变?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2)操作: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23页上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并求出面积,再填写下表:转化成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长(cm)宽(cm)面积(c㎡)底(cm)高(cm)面积(c㎡)(3)小组讨论:①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4)反馈、交流,抽象出面积公式。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如.下的板书:因为长方形的面积二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高(5)用字母表示公式。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S=ah(6)指导完成“试一试”。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答,再通过指名板演和评点,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三、巩固深化1.指导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计算时应用了什么公式。2.指导完成练习二第1题。(1)明确要求,鼓励学生尝试操作。(2)讨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要使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相等,它的底和高可以分别是多少?(3)学生继续操作后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对展示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判断,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3.指导完成练习二第2题。先让学生指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让学生各自测量计算。提醒学生:测量的结果取整厘米数。4.指导完成练习二第3、4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5.指导完成练习二第5题。(1)同桌两人分别按要求做出长12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方形不动,另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平放在桌上。(2)指导观察、思考。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做成的长方形和用长方形拉成的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它们的周长相等吗?为什么?面积呢?(3)指导测量、计算,验证猜想。(4)连续拉动长方形,启发思考面积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通过画图、观察、思考和计算,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面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2、让学生看图计算面积或先在图中测量必要的数据后计算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导入1、口算:书P(17)/4(口算卡片出示)2、复习计算公式:(1)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字母表达式呢?(2)为什么要“÷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板图)(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4)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揭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二、探究新知1、完成练习三P(17)/5(小黑板出示)(1)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2)观察、思考:图中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3)汇报、交流,师适当提示小结。2、完成练习三P(17)/6(1)鼓励学生独立画图。(2)思考: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还知道些什么?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的底和高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要使底和高的乘积是18,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呢?(3)师适当小结。3、补充习题(小黑板出示)有一块三角形菜地。底是20米,高是18米,王师傅打算每平方米种4棵大白菜,这块菜地一共可收成多少棵大白菜?(1)让生试做。(2)让生说说解题思路。(3)集体订正。4、完成练习三P(18)/9问: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明确:红领巾要拉直,高的确有讲究,一次不够测量要注意,要有人记录数据。. 1、完成练习三P(18)/10让生确定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6(机动)思考题二、巩固深化1、全课小结。作业:练习三P(18)/7、8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梯形的面积计算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学生体会、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三组梯形。(如书附页). 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导入1、复习梯形的基本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出示:梯形纸片)问: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梯形吗?(1)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2)复习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明确: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4.揭题  问:你知道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吗?  板示:梯形的面积计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1)动手操作、填表分析。  (拿出事先剪下的6个梯形)①问:你想到了些什么?明确:可以设法把梯形转化成已会计算其面积的图形。②问:你打算选哪个梯形,怎样转化?举在手里给大家看看。明确: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问:你举出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强调:两个梯形完全一样。④问:这几个梯形一共能拼成几个平行四边形?(2)填写书上表格,师演示贴至黑板上师:有困难的同学,互相帮助。2、公式推导:(1)小组讨论:(小黑板出示)①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板: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2)数学字母表达式板:S=(a+b)h÷2. (让生完成在书上)三、巩固、深化1.完成P(20))/试一试问:求麦田的面积就是求谁的面积?(指名板)2.完成P(20))/练一练1明确: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涂色部分梯形的面积就是一个梯形的面积,它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P(20)/练一练2提问: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与高分别是多少?4.P(20)/练一练3模型解释“横截面的含义”四、全课小结1.问: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课题梯形面积计算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加深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以及加深对梯形与相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的理解。2、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应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提高应用公式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导入:1.复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让学生说说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二、探究新知1.计算梯形的面积3dm3dm5dm2.完成P(21)练习四/1让学生独立完成.提示: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说说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每个梯形的关系。3.完成P(21)练习四/2问:梯形的面积与梯形的什么有关?(1)让学生利用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高所占方格的长度分别进行计算。(2)集体订正(3)观察、思考:每个梯形的高都占几格的长度?上下底的和呢?这几个梯形的高都相等,是不是可以说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呢?还要看什么条件?4.完成P(21)练习/3让生独立完成再自备本上,集体订正。5.完成P(21)练习四/4让生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集体订正。. 明确;最简单的一种解法,并说说各部分的含义。(8+4)×20=360(平方厘米)1.完成P(21)练习四/6(补充:)一块梯形花圃,上底8米,下底10米,高是5米。如果用来种花平均每棵花占5平方分米,这块地里一共有花多少棵?一、巩固反思1.全课小结2.作业;P(21)练习四/5、6提示6(2):5m就是指梯形的高。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2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几个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相同之处。2.让学生知道“转化”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多边形面积的一般策略,加深对面积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回顾与整理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明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或S=a22.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说推导过程,深化“转化”思想。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板:S=ah复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说推导过程,深化“转化”思想。 明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板:S=ah÷23.复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说推导过程,深化“转化”思想。明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板:S=(a+b)×h÷2图形面积公式长方形正方形S=abS=ah平行四边形S=ah三角形S=ah÷2梯形S=(a+b)h÷2…………(让学生明确可采用不同的整理方法,但要清晰,有条理)二、练习与应用1.完成P(22)练习与应用/1. 问:各个图形的长和宽(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可以怎样计算他们的面积?明确: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梯形是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一半。2.补充(小黑板出示)列式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形的底30分米,高10分米。(2)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6分米、8分米、10分米。(3)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4厘米,高2分米。一、巩固深化1.全课小结2.作业:P(23)/2,3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2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教学. 要求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在比较和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各个图形的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领悟各个面积公式推导的思路与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导入:1.回忆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二、练习与应用1.完成P/(23)练习与应用/4(1)问: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面积呢?(2)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明确:三角形的底和高的乘积应等于长方体长和宽乘积的2倍。(3)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启发学生多种思路)2.完成P(24)练习与应用/6让生独立完成,再让生说说分别应用了怎样的计算公式。3.完成P(24)练习与应用/7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启发不同思路明确两种解法:(1)20×9-1×9(2)(20-1)×94.完成P(24)练习与应用/8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鼓励不同解法。明确: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乡相等,这两条腰就是三角形的底和高。三、巩固深化1.全课小结作业:P(23~24)/5,9.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课题第2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妙处,感受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2、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教学“探索与实践”1.教学P(25)/10(1)师画出完整的截面示意图(出示)观察思考:说说这对钢管排列的规律?(2)让学生尝试计算(3)组织交流,启发领悟(最简单的方法):(最上层根数+最底层根数)×层数÷22.教学P(25)/11(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的物体)(1)让学生分组测量、计算。(2)小组汇报二、评价反思1.让学生对照表中指标,说一说,涂一涂2.组内相互交换意见,以促进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三、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校园的绿化面积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让学生掌握割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2、培养学生应用有关测量和面积计算的知识和技能,在现实情况中合理、灵活地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教学p/(26)想想算算1.创设情镜:1、师:华风小学校园里有一块草坪,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小黑板出示图)2、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启发各种割法。3、独立做,集体订正。4、完成p/(26)另两幅图,集体订正。二、教学P/(27)量量算算1.带学生来到校园,确定测量的场地。2、小组合作(1)先估计结果(2)让学生根据需要测量并记录。(3)让学生进行计算。三、教学画画算算1、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设计方案。. 2、让学生画出花圃的形状。3、算出花圃的面积。四、全课小结课题认识小数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2、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教学准备直尺、小黑板、挂图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情境导入1、出示例1的情境图,提问:你认识图中的哪个小数?0.3元是几角钱?2、学生交流后,追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小数的知识?3、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小数,从今天起我们要继续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小数的意义和写法。二、师生探究:1、学习例1(1)出示例1提出的“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的要求,问:你还回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1个信封和1本练习簿的价钱吗?(2)学生交流后,师讲解:0.05和0.48的读法,说明它们都是小数。组织学生把0.05和0.48读给同桌听,并在本子上写一写读法。(3)提问:1元等于多少分?1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让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请西红柿拿出自己手中的直尺,找到1厘米的刻度,说说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再说说用小数怎样表示。(2)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厘米可以用1/100米或0.01米来表示,那么4厘米、9厘米分别又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应该怎样表示呢?让学生先试一试,再和同桌交流。(3)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小数?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请举例说明。3、指导完成“练一练”/14、教学例2(1)出示例2中的三个正方形图。问:如果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整数“1”,那么,左起第2、3两个正方形中的涂色部分可以怎样表示呢?(2)学生交流后,在书上填一填。5、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要求:先在每个正方形里涂上颜色,分别表示9/10、7/100和52/100,再把它们写成小数。反馈后,出示:0.9里面有几个0.1?,0.07里面有几个0.01吗?0.52呢?小小组内互相说说。全班交流。6、引导抽象概括。比较上面每组的分数和小数,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和同学互相交流。*小结并讲解:提高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含有几个数位,这个小数就是几位小数。如:0.3是一位小数,0.07和0.52是两位小数。启发类推:1/1000写成小数是多少?29/1000呢?想一想:还有没有为数更多的小数?7、完成“练一练”/2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想的。三、练习(练习五/1——5)第1题:在书上涂色表示,再说说是怎样涂、怎样想的。第2题:在小组内读一读,再指名读一读,并要求说出每个数各表示几分之几。第3题:在本子上写一写,再指名板演,并要求说出每个数各是几位小数。第4题:独立完成,再说出每个数各表示几个十分之一或多少个百分之一、多少个千分之一。第5题: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再根据统计图口答。四、总结: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题认识小数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认识小数的组成。2、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探索1和0.1这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并进而探索小数部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2、明确小数的数位顺序。教学准备小黑板、每个学生做5张数字卡片(0、0、1、2和小数点)、课前让学生按练习五/8的要求填在书上。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导入1、写出下面的小数,并说出各是几位小数四点三九点五七零点零八三点零二零六点零四2、读出下面的小数,并说出各表示几分之几0.360.450.0020.70.903、从右边起按顺序说说整数的数位。并说说每一位的计数单位,再说说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师相机板书)4、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并会读会写这些小数,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有关小数的知识。二、师生探究,学习例31、你能举例说说1和0.1的关系吗?如果有困难,师可以启发:(1)多少个0.1米是1米?多少个0.1元是1元?(2)出示一个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问:从图中你能看出1和0.1的关系吗?*明确:10个0.1是1,1里面有10个0.1。3、你知道0.1和0.01有什么关系吗?0.01和0.001呢?同桌互相举例说说。全班交流。. 4、小结:0.1、0.01、0.001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而且它们分别是小数不同数位上的计数单位。那么,小数有哪些数位,它们的顺序又是怎样的呢?5、学生自主阅读P31上半部分的说明,并按要求把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集体校对,师在黑板上板书完整。6、按顺序再读读数位顺序表中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名称及计数单位,说说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再次说明: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几位,就是几位小数。7、出示0.45和1.45。(1)说说这两个小数各个数位的名称及计数单位。(2)比较这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说明:小数的整数部分可以是0,也可以不是0。(3)同桌说说:1.45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和()个百分之一组成的。8、完成P31/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校对。说说每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各是多少,合起来又是多少。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三、巩固反思:完成练习五/6——101、练习五/6独立完成,集体校对,说说怎么想的。2、练习五/7(1)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并读一读图下面的文字。(2)师简单介绍发射“神州”五号飞船及刘翔获得“110米栏”金牌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写出相应的数。说明:“十二秒九一”就是“十二点九一秒”3、练习五/8组织学生将课前了解到的进行交流。4、练习五/9让学生看清要求后想想每个小数在哪两个数之间,再分别在直线上标出来。学生试标0.5、1.3、2.6后说说是怎么想的。重点指导3.75和4.05怎么标,可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5、练习五/10学生看清要求后,分小组开展活动。要求:边想边摆,摆好后读一读。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摆法。鼓励学生摆出符合要求的不同的小数。全班交流。四、看书质疑五、介绍“你知道吗?”. 让学生自主阅读,再结合自己的视力情况说说体会,教育学生增强保护视力的自觉性。六、总结: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课题认识小数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情景图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谈话引入.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知道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你能用含有小数的一句话,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情吗?出示情境图,提问: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或想提出什么问题?二、师生探究.1.教学例4。谈话:刚才有同学说,这两样文具的单价实际上是相等的,你们同意吗?那也就是说,可以用等号把0.3和0.30连接起来(板书:0.3=0.30),是这样吗?启发:你能解释0.3和0.30为什么相等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引导学生分别从钱数的多少和每个小数所含计数单位的个数进行解释。2.教学例4后的“试一试”。(1)出示一把有刻度的学生用直尺,提问:你能在直尺上分别找到100毫米、10厘米、1分米的位置吗?知道它们分别是几分之几米吗?写成小数分别是多少?(2)学生解决上述问题后,追问:你能比较0.100米、0.10米、0.1米的大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0.100米=0.10米=0.1米。(3)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说明0.1=0.10=0.100吗?3.总结和归纳。谈话: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同学说—说。(1)如果学生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可以先引导他们观察第一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你发现了什么?(2)再引导他们观察第二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你发现了什么?(3)然后再让他们反过来从右往左看,说说有什么发现。(4)最后要求他们把这两方面的发现概括成一句话。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4.教学例5。出示例5,提问:小强买了四种食品,这些食品的价钱中,哪些“0”可以去掉?在书上填一填。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组织交流反馈。*小结: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5.教学例5后的“试一试”。出示“试一试”,提问:你能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吗?学生完成后,组织反馈。重点指导把10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方法。6.练习。(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练习后,结合交流让学生再说一说每组的两个小数是否相等。(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练习,交流后提问:两道题中的数,为什么第①题中0.6和0.60是相等的,而第②题中0.6,和0.06是不相等的?你能用其他方法再解释一下吗?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六的第1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指名口答,并适当追问为什么。2.完成练习六的第2题。练习后,提问:为什么不能把0.018和0.180连起来?3.完成练习六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口答。4.完成练习六的第4题。学生练习后,重点讨论“80是怎样改写成三位小数的?”5.完成练习六的第5题。学生练习后,讲解:用“元”作单位表示人民币的数量时,因为“元”后面还有“角”和“分”,所以通常要用两位小数表示。. 四、看书质疑谈话:读一读课本第34-35页的内容,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交流。五、总结与反思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课题认识小数第四课时教学要求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2、使学生积累小数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3、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每个小数所包含的计数单位的分析,感受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本质。教学准备有关图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导入:1、填一填2.5是()个0.1,0.25是()个0.01,0.34是()个0.01,0.4是()个0.01,0.7是()个0.1,是()个0.01。2、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两位小数:8角4元3角2元零5分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6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问:三角尺和练习簿,哪个贵一些?生答后,说说是怎样想的。交流时,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比较:(1)用元、角、分作单位说说两个数量的实际钱数,然后再比。. (2)出示两个同样大的正方形,从涂色部分直观地看。(3)从小数的意义看,0.6是多少个十分之一,也就是多少个百分之一?0.48是多少个百分之一?再作比较。1、试一试让学生填一填,再在小组中说说思考过程。全班交流。*明确:比较小数的大小,一般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上的数……三、巩固反思:1、练一练让学生填一填再说说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联系具体数量多少了比较逐步过渡到直接观察小数有关数位上的数来进行比较。2、练习六/6——11第6题在书上独立填一填,说说思考过程。第7题先指导学生完成0.1和0.08,说说怎么找0.08的位置的。其余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师将每个数的位置标出,让学生校对。*明确:一个数在直线上的点的位置越往右,这个数就越大,反之就越小。第8题直接填在书上,集体交流,说说怎么比的。第9题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问题。第10题出示题目,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第11题先让学生用1、2、3和小数点任意组成一些两位小数,再引导学生思考:用1、2、3和小数点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小数?怎样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四、质疑五、总结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认识小数第五课时教学要求1、掌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2、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真切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卡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导入:1、口答:3840000=()万34900000000=()亿说说是怎样把这些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1、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我们常常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来表示一些大数目。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来表示一些大数目。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7(1)读题后出示要求(1):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后先说一说,也可以把遇到的困难说一说。如有困难,师可启发:. (1)读读这个数。想想:384400接近多少万?如果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得到的结果是整数还是小数?(2)如果学生认为是38万,可追问:这个结果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从而明确:按要求改写的结果应该是一个小数。(3)再问: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应该是多少?(4)得出结论后,强调:小数后面应添写“万”字。1、比较改写前后的两个数:思考讨论:(1)改写后得到的小数的小数点是在原来整数哪一位的右边?(2)今后在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时,还可以怎样做?2、学习例7(2)出示要求:把14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多少?(1)让学生独立尝试,说说怎样想的。(2)归纳方法:问: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4、“试一试”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明确:改写后的数比“1”小时,整数部分写“0”。5、P40/练一练1和2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校对,说说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强调: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6、归纳把一个数改写成用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问: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明确:(1)改写时可以直接在原数的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同时要在改写的小数后面添上“万”或“亿”字。(2)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三、巩固反思:练习七/1——3(1)学生根据每道题的具体要求分别进行改写练习。(2)引导学生将改写前后的数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体会,进一步感受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更加简洁,增强数感。四、看书质疑. 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认识小数第六课时教学要求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数量。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导入:1、用“四舍五入法”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7936(精确到百位)16493(精确到个位)学生回答后说说是怎样想的。2、导入:我们已经回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板题)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8。. 出示例8: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1)精确到十分位是多少亿千米?(2)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1)讨论第一个问题依次说说:精确到十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要看小数的哪一位?怎样确定近似数?明确:①精确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一位小数,只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9”大于5,所以向十分位进1。②得到的1.5是近似数,所以要用连接。(2)讨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后说说是怎么想的,再次强调得数用“≈”连接。(3)思考讨论:比较近似数1.5和1.50,哪一个更精确一些?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中取近似数的过程说说体会。明确: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而1.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所以1.50要比1.5更精确一些,正因为如此,所以近似数1.50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2、“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3、归纳方法: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些什么?*明确:(1)先要弄清楚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要求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强调:要正确使用“≈”。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1,独立完成。强调:把2.962精确到十分位时,不能丢掉结果末尾的“0”。2、练一练/2,出示(1)指导学生审题。明确题目的两个要求。先改写再求近似数。(2)学生在书上完成。指名板演。(3)集体交流,分别说说改写的方法和求似数的方法。想想:为什么前面用“=”,后面用“≈”。(4)把改写后的小数和求出的近似数分别放入原来的语言环境中读一读,比一比,再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用“万”作单位的小数及其近似数的应用价值。3、练习七/4。出示,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注意把9.9674分别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结果,根据情况适当加以指导。4、练习七/6(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左边一组后交流,说说怎样比的,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独立完成右边一组。集体交流。5、练习七/7。(1)提醒学生看清要求,独立完成前两项。指名板演。(2)集体交流,注意格式和单位。6、练习七/8提醒学生看清要求。指导完成总产量的改写,并保留一位小数。注意格式。四、看书质疑五、总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六、作业:练习七/5、7、8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三单元整理与练习第一课时教学要求通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并理清本单元数学知识的脉络,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培养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回顾与整理1、想想这一单元,你学习哪些数学知识?你是怎么获得这些知识的?先在小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2、小黑板出示下列问题:(1)举例说说小数和分数的联系。(2)小数的性质是什么?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3)小数和整数有什么相同点?先小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要明确:①小数是特殊的分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可以写成一位、两位、三位……的小数;②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小数与整数的相同点,要明确:①小数和整数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0;②写小数和写整数一样,都要从高位写起。)二、练习与应用1、第1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直接做在书上。集体交流,说说:(1)右边达到小数与左边的小数有什么不同?(2)写出的三个小数为什么有一位小数,又有两位小数?2、第2题(1)指导学生观察直线上的每一大格都被平均分成几份,每一大格表示0.1,每小格表示怎样的小数?(2)想想填的数在直线上标出的哪两个小数之间。(3)学生填写后交流。(4)让学生按顺序读一读。3、第3题重点指导台秤和体温计的填写(1)指导学生看懂台秤盘面上显示的重量。问:根据台秤盘面上的指针的位置,你能估计一下鸡蛋的重量在什么范围吗?台秤盘面上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重量?这些鸡蛋有多重?(2)指导学生看懂体温计。先读一读体温计上标出的刻度,再看每一摄氏度之间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一小格英表示多少摄氏度?图中测出的体温应是多少?(3)学生独立填写其余的图。交流。奶糖价格是12.50元鸡蛋重0.7千克. 体温是36.5摄氏度钢笔的长是0.135米4、第4题(1)在小小组中读一读题中的数,并说说是几位小数,每个数中的“5”各表示多少。(2)全班交流,体会相同的数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数值是不同的。5、第5题直接填在书上,集体订正。三、看书质疑四、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认识小数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恰当的评价,培养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练习与应用:(练习七/6—8)1、第6题出示题目。学生独立比较,填在书上。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比的。*明确:比较小数的大小,一般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上的数……. 2、第7题出示: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0.60.5060.0560.0650.56(1)读读各数,说说怎样比较。引导学生先比较每个小数十分位上的数,根据比较的结果把这些小数按大小分成三组,再分别比较其中的两个数,最后确定这五个小数的大小顺序。(2)让学生按此方法尝试排列。(3)交流排列情况。0.056<0.065<0.506<0.56<0.63、第8题(1)让学生看清要求后尝试完成。指名板演。(2)交流,注意格式及符号、单位。(3)把改写成的用“亿”作单位的小数与近似数作比较,体会这两种形式的数在表示的数目时的不同特点及作用。二、探索与实践1、第9、10两题,在课前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际的调查和测量。身高和跳远成绩的测量可以与体育课结合。也可以让学生调查其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如肉、禽、蛋、蔬菜、水果的价格等。要求学生认真记录测量得到的数据。课上进行交流,说说活动中的体会。2、第11、12、13三题,可以布置学生课前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或上网搜索,课上进行交流。**相关数据:*地球赤道的长度是40075.696千米。*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汉族人口有11594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有10643万人。三、思考题:出示:(1)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小数有多少个?(2)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多少个?※先看第1个问题。让学生说说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小数有哪些。问:你能有条理地列出来吗?板: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 ※再看看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有什么不同?*讨论:你还能找出大于0.11而小于0.12的小数吗?有没有大于0.111而小于0.112的小数?想想,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多少个?【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数轴有条理地写出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小数,再启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到0.1和0.2之间还可以有很多的三位小数、四位小数等,从而体会到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无数个。】三、评价与反思:要注意以下两点:1、适当解释每项评价指标的含义,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2、要关注理解这部分学习内容仍然有困难的学生,启发他们尽可能说出自己的困惑,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课题找规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规律来源于生活,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揭示,更用应用于实际生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教学难点:抓住序数到基数的2个转化。教学准备圆片、例1场景图,一些盆花、彩灯、彩旗图片、一面小红旗、小红花10朵、12生肖图、课前用彩色卡纸做一些按顺序串起来珠串窗帘挂窗上,重新布置中队园地和学习园地等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 课前活动:(1)随意摆放黑板上圆形磁铁,让学生猜一猜:下一个摆什么颜色呢?还可能是什么颜色?(2)再把黑板上圆形磁铁摆放成○○●,让学生猜一猜:下一个摆什么颜色呢?还可能是什么颜色?为什么?(3)把黑板上圆形磁铁摆放整齐,按○○●○○●排列,让学生猜一猜:下一个摆什么颜色呢?还可能是什么颜色?为什么?(4)谈话:生活中有许多这样按规律排列的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这样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欣赏规律。(1)出示例1场景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得到:这些物体都是按一定规律摆放的。师: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你能在小组里说一说吗?(2)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排列规律。(指着图说)①盆花颜色是蓝红、蓝红……这样每2盆为一组依次出现,每组都是先1盆蓝花,再1盆红花。②彩灯颜色是红紫绿、红紫绿……这样每3个一组依次出现,每组都是1个红色、1个紫色、1个蓝色。③彩旗颜色是红红黄黄、红红黄黄……这样每4面为一组依次出现,每组都是先2面红色,再2面黄色。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师: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先自己试一试,再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①画图法。用●表示蓝花,用○表示红花,按照●○●○●○……的规律,画到第15个是蓝花。②列举法。发现1、3、5……都是蓝花,2、4、6……都是红花,按这样的规律,第15盆花应该是蓝花。师可进一步引导:1、3、5……都是单数,凡单数位置都是蓝花,同样,2、4、6……这些双数位置都是红花,第15盆花在单数位置,所以是蓝花。③计算法。(a)2×7+1=15盆,同时画图(以组的形式画出来),每2盆一组,7组就是14盆,第15盆就是蓝花。(b)15÷2=7(组)……1盆,因为这些花都是按蓝红、蓝红……这样一组一组依次出现,15盆就有这样的7组再余1盆,这1盆就是第8组的第1盆,所以第15盆花是蓝花。(老师同时画图分组解释计算法b)(2)师:同学们真聪明,能用这么多好方法解决问题。那么,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第18个彩灯呢?①师:自己先试试,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17÷3=5(组)…2只  (图片示17只彩灯的第4、第5组空白集合和余数部分彩灯). 18÷3=6(组)(出示18只彩灯的最后一组彩灯,留空第4、第5组空白集合位置。)(给学生两点指导:一是想一想,“余数”在第几组物体里。二是画出一组,余数是几就圈第几个,答案就清楚了。)②师:你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突出计算法比较简便)(针对画图法讨论,遇到数大的情况这种方法可取吗?)(针对计算法(a)讨论,这是用乘法计算的,最终算出来的就是搞清17里面有几个3,还余几的事,如果用除法计算得出17里面有几个3,还余几的数学问题是否要简便些?)(3)师:xxx介绍的真好,我们就用他的方法来试试看,是否真的要简便些?从左边起第21面、第23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21÷4=5(组)……1面  ―――――红学生说想法。23÷4=5(组)……3面  ―――――黄师追问:为什么21要除以4,5是什么意思?1又表示什么?23除以4,4表示什么?5呢?3呢?三、竞赛激趣,巩固规律。巧闯三关――勇夺红旗(1)第一关,继续课前活动,○○●○○●……第21枚摆的是黑子还是白子?(学生说想法――按○○●的次序排列,每组中都是3个,因此用21÷3=7组,第21枚就是最后一组的最后一枚。)(2)第二关,做窗帘的珠串按绿、黄、蓝、红的顺序串起来,第18颗珠是什么颜色?第24颗呢?(本题用语言文字告诉学生,通过呈现方式的变化提高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18÷4=4组……2颗,24÷4=6组学生说想法,引导比较有余数与没有余数的区别。(3)第三关,课本第60页练一练第3题。(帮助学生比较这三题图形排列的规律有什么不同?是怎样确定每组的第32个图形的。)(4)师生共同小结:我们把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看成一组,用指定位置的序号去除以每一组中的个数,如果没有余数,指定位置的问题与每组的最后一个相同,如果有余数,余数是几,指定位置的问题就与每组中的第几个相同。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1)刚才,大家闯三关有些累了,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游戏放松一下。游戏:击掌传花。规则:合作小组(4人或5人)从1号同学开始,听号令顺时针方向开始传,双掌击一次,往下传一个同学。①  猜一猜如果老师击25下,会传到几号同学手中?4人小组会传到(  )号同学,5人小组会传到(  )号同学。②  游戏验证。(体会花传一圈每报4个数或5个数为一个周期。). (2)我们通常用12种动物来表示不同的出生年份。(出示课本第62页第2题12生肖图)①先在自己的生肖下写出年龄,再写相邻生肖、其他生肖下的年龄,然后想“接下去的年龄该写在哪里?”体会12年是一组。②老师今年31岁,猜猜老师属什么?我儿子也属兔,我儿子今年几岁啦?有和你同样属相的人吗?他(她)今年可能是多少岁?(3)今天是星期四,老师过30天要去喝喜酒,我不知道那天是星期几,我要不要请假?你们帮我算算好吗?五、全课小结这节课,大家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呢?你会用哪些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还学会了应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还会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神州6号升空,正是人们很好的研究太空中的规律,六、动手操作,创造规律(机动)1、看大家这么厉害,我又想出道题想考考大家了:按“小朋友们真聪明小朋友们真聪明……”的规律排列,第66个字是什么?2、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彩笔也来制造些这样的现象,并指定位置让大家猜呢?课题找规律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通过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不同的答案。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认识到规律来源于生活,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揭示,更用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正确处理有余数的情况。教学准备例2的图片. 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找规律1、●○○○○●○○○○●○○○○提问:第16个圆片是什么颜色?第100个圆片是什么颜色?让学生说一说排列规律,说出它的变化周期。2、0.428571428571……的第15位上的数字是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说说是怎么判断的。二、创设情境,欣赏规律。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教学例2(1)、出示情景图: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2)、思考:照这样排列,第18只兔子是什么颜色的?(3)、出示例2中的问题: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先独立思考,再尝试解答。交流解答方法。把你是怎样计算的说给大家听。18÷3=6式子中的3和6分别表示什么?18只兔像这样可以分成几组?每组有几只白兔,几只灰兔?2、“试一试”(1)、回顾刚才解答例题时的思考方法和步骤。(2)、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灰兔?学生自主探究,与例题进行比较后作出判断,算出结果。说说第一步计算余下的“2”表示什么?三、竞赛激趣,巩固规律。联系生活,运用规律。1、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说说出现余数后的思考过程。余下的2枚是什么子?可以怎样计算黑子、白子分别共有多少个?第2题:画廊上沿的瓷砖排列规律是怎样的?根据规律解决问题。35块瓷砖中一共有这样的17组,还余下的1块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长方形的瓷砖各有多少块?2、完成练习十第4题提醒学生求的是每一种灯笼各有多少个?3、完成练习十第5题说说信号灯亮的顺序从10时到10时15分,各种颜色的信号灯一共亮了几次?计算三种灯在这段时间各亮了几次?提示:要求这期间每种灯各亮了多少次,可以把几次看作一组进行计算?4、完成练习十第6题. 11月份一共有多少天,每周应上课几天,休息几天?思考:根据月律的排列规律应该把几天看作一组?每组中的第一天是星期几?其余各天呢?独立解答。除法计算时余下的2天应该分别是星期几?5、完成练习十第7题解答第一个问题。第1小题得到答案后启发学生利用第1小题的计算结果继续计算报“1”的学生总人数。说说这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四、全课小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2、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1、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还利用生活中的规律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能应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不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学难点:正确地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正确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教学准备图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 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数鸭蛋”的游戏,在2×3=6式子中,我在两个因数中添上或去掉0,请你立即报出积是多少,并说明理由。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想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是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二、探索计算方法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学生采用了什么方法。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谁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板书:0.8×32.4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0.8×3”的过程?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算式计算.5.交流:列出的加法算式是求几个2.53相加的和?列出乘法算式呢?说说计算过程?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每道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算一算,看计算结果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明白“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里也有几位小数”。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是几位小数?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四、指导完成“练一练”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要求学生说一说每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让学生分别计算。交流:“0.85×5”的积是多少?“0.90”是不是可以化简?化简的结果是多少?化简的依据是什么?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专项练习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填一填,边思考你有何好的点小数点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指名交流:各题的积是多少?积是几位小数?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引导生把例题里的感知和“试一试”的收获结合起来,通过小组里说说的方式,整理计算思路,明确计算方法,建构计算法则。小结:可以数一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直接把积的小数点向左数出几位就行了。五、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计算练习十一第1题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指出:因为光传播得非常快,所以这道题让我们略去从打闪起到看见闪光的时候。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3.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提问:这辆汽车的油箱里现在有多少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够这辆汽车行驶多少千米?组织讨论:计算结果是多少?根据图中的已知信息,中途需要加油吗?六、全课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改写时应该怎样想教学难点:改写时应该怎样想,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 一、复习引新1、口算5×1050×105×10050×1002.比较每组两个小数的大小4.53○45.30.7○0.073.导入新课比较一下,刚才每组中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每组小数里的数字相同,数字排列的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小数大小却不同呢?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就不同。也就是说,在一个小数里,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揭示课题: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2出示例2: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上述各题。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照下面的样子板书:5.04×10=50.45.04×100=5045.04×1000=5040(3)引导观察、比较:每次乘得的积与乘数5.04比较,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5040和5.04比呢?猜想:把一个小数乘10,就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乘100、1000呢?(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2-3个小数,分别把它乘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与我们的猜想是否一样。(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刚才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说如果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这个小数分别乘多少?)2.教学例3。(1)出示例3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2)提出:“每千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数。(3)提问:你体会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 作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数,可以用0.351乘1000;计算0.351乘1000时,可以直接把0.35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3.教学“试一试”和“练一练”(1)指导完成“试一试”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它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样处理的?(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填表讨论:36乘以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土国把36看成小数,小数点应该在什么位置?把3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先要做什么?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题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学生读题后提问: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有谁知道为什么同样的物体在月球上会轻很多呢?适当介绍相关的知识。3,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7题结合解题的过程十学生初步了解森林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影响,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用竖式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不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学难点:理解竖式的算理、延伸除的过程、体会商里必须有整数部分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引入课题。1、同学们,在买东西时顾客经常讨价还价,下面讲一个关于还价的真实的事情:商贩在卖苹果,一个人问:“老板,多少钱一斤?”“一块五一斤”“太贵了,这样吧,5块钱3斤卖不卖?”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类似这样的购物问题,既可以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除法。二、教学例题。1、创设情境。请看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妈妈去超市买水果妈妈说:“我买3千克苹果。”营业员说:“一共9.6元。”师:看了刚才的镜头,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如果老师只有4元,买1千克苹果够吗?引导理解9.6÷3就是用总价除以数量求单价的方法。2、估算单价。你是怎么算出是3元多一些的呢?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估算每千克苹果的单价。下面这两个问题,你能估算出它的结果吗?买5千克香蕉共用12元,每千克香蕉几元多一些?买6千克橘子共用5.7元,平均每千克橘子几元多一些呢?不满一元怎么办?引导学生想到大约是零点几元,为后面用竖式计算个位不够商就商0作铺垫。3、独立探索。看来4元是够的,还要找钱,要知道找多少钱,必须先算出什么?你能想办法算出9.6÷3的商吗?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探索“9.6÷3”的计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1)把9.6元改写成96角去计算,用96÷3,结果是32角,就是3.2元。(2)把9.6元分成9元和6角,9÷3=3元,6÷3=2角,3元+2角=3元2角=3.2元(3)把9.6看成96去计算,被除数扩大10倍,再把商32缩小10倍。应用了商的变化规律。 (4)列竖式计算 :商的小数点怎么办?                解释竖式计算的过程,讨论: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重点要让学生认识到:因为被除数的小数部分是6个0.1,把6个0.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0.1,即0.2,所以商的小数点应该点在整数部分的“3”和小数部分“2”之间,也就是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引导学生比较第3种情况和第4种情况,让学生体会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去除。4、验算结果。结果都是3.2元,确信吗?引导学生用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进行验算。. 5、计算每千克香蕉多少元?每千克橘子多少元?(1)、观察课本例题给出的不完整的竖式,讨论:说说除得余数2以后为什么要继续往下除?为什么可以在2的后面添0,添0后得到的“20”表示20个几分之一?你能继续往下除吗?检验一下自己的计算对不(2)学生用竖式试算5.7÷6讨论: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6、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能说说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再交流。7、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2.4=2.400117=117.0005=5.00018=18.0008、完成“试一试”。先独立计算,再交流。说说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怎么办?三、巩固练习1、小小诊所:“练一练”认真观察每道题的计算过程,找出错在哪?再改正。2、 算一算,比一比。练习十二第一题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小数除以整数与整数除以整数一样,都要从高位除起,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和下一位的数合起来继续往下除。3、 根据5823÷3=1941,口算下列各题。58.23÷3= 5.823÷3=  582.3÷3=4、直接写出得数。练习十二第4题5、解决问题。(1)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射击运动员杜丽最后5枪打出52.5环的成绩勇夺该项目的奥运金牌,平均每枪打多少环?(2)两种规格的牙膏的售价情况如下:如果买3支小牙膏,售价是8.7元,如果买4支小牙膏,售价是10.8元。购买哪种牙膏比较合算?四、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练习十二第2、3题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第四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的商。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改写时应该怎样想教学难点:改写时应该怎样想,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 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二、教学小数除以整数1、学生共同研究相同的对象。(1)、出示例5:21.5乘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21.5÷10、100、1000的商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照下面的样子板书:21.5÷10=2.1521.5÷100=0.21521.5÷1000=0.0215(3)引导观察、比较:每次除得的商与被除数21.5比较,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4)充实感性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2-3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刚才的发现的规律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6)、逆向思考,全面地掌握规律。反过来,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说如果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这个小数分别除以多少?)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得数。注意: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时,如果数里原有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要指导学生怎样补“0”,弄清楚补在哪里,补几个“0”。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数的小数部分缺少几位,可以在小数末尾添几个“0”;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数的整数部分位数不够,可以在整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前面补“0”。“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算法和结果。三、应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进行计量单位的换算。1、教学例6(1)、口答2000米=()千米、5000米=()千米在这些简单的问题里体会只要除以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2)、出示例6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求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多少千米,只要怎么办?. (3)提问:500米=()千米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从较大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量要乘进率和向右移动小数点,推理出较小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量应该除以进率和向左移动小数点。(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作单位的数,可以用500除以1000;计算500除以1000时,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你是怎样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的?愿意把你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吗?2.教学“试一试”完成后说说你是怎样移动小数点的?适当指导改写30米的写法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4、5两题。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学生读题后提问: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有谁知道为什么同样的物体在月球上会轻很多呢?适当介绍相关的知识。3,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根据“每10吨铁矿石可以炼铁6.05吨”能求出什么问题?一、全课总结(略)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五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2、通过归纳推理,进一步认识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小数点位置的变化规律。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根据计算法则正确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小数点的移动规律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口算:练习十二第8题做题前,教师提醒学生:这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口算题。做题时,要考虑数中小数点的位置。计算时,不要图快,要认真计算。集体订正时,要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和改正的理由。二、指导练习。1、计算并用乘法验算:练习十二第10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商的小数点应怎么处理?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怎么办?个位不够商1呢?2、用竖式计算。练习十二第9题。先让学生判断哪些题的商小于1,并说明理由,再让学生做第一行的3道小题。3、算一算练习十二第11题。做完后教师让学生比一比,每一组题的被除数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得到的商有什么规律?引起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练习十二第12-14题。先让学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教师说明这是小数除法的两步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等跟整数应用题是一样的,只是计算时有些区别。5、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练习十二的思考题。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的含义就是如果把甲数看作1份,乙数就是这样的0份,也就是说乙数是甲数的10倍。甲乙两数的和是11份,用16.5÷11可得甲数,再求出乙数。总结全课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第六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数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乘数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2、加深对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小数点位置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即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沟通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的联系教学难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回顾与整理1、这一单元,你了解了什么规律?学会了哪些计算?(1)、在小组里交流学习本单元的体会。(2)、说说计算过程中最易产生哪些错误,可以怎样防止?今后计算要注意些什么?2、在小组里说说小数点移动后,小数大小是怎样变化的?交流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有了这个规律有什么用?二、练习与应用1、指导口算:“练习与应用”第1题其中哪些题能通过移动小数点直接得到计算结果。2、出示“练习与应用”第2题的表格观察比较表中的每一组因数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你能根据因数的变化规律填出第2-7栏的乘积吗?试一试。可以用什么办法加以验证?从这题中你又得到了哪个规律?记住了吗?3、独立计算“练习与应用”第3题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选择典型的错误分析原因,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4、出示“练习与应用”第4题根据题目的特点先判断哪几题的商小于1?计算各题,看看结果与刚才的判断是否正确。5、“练习与应用”第5题先回忆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再独立填一填说说每道题的改写方法。三、总结全课本单元我们研究了哪些内容。2、有哪些收获与感受?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七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小数乘数和除数的计算方法。2、加深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的理解。3、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时. 不仅要求正确计算,而且需要合理应用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地进行思考。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根据计算法则正确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小数点的移动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1、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题:结合有关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练习小数的乘除法。2、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7题独立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分析的?3、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8题认真读题,理解题意怎样计算苗圃的面积?求篱笆的长就是求什么?怎么算?4、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9题你能看懂这张发票吗?谁来说一说。计算(提醒学生在计算时可以把表中的数字化简)5、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0题读一读星星花店几种花的进价和零售价谁能讲一讲“零售价”与“进价”的含义,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根据要求分别解答你是怎样算出这一天上午一共盈利多少元的?不仅要求学生正确计算,而且需要学生合理应用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地进行思考6、通过以上练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第八课时教学1、通过实际测量,了解同学的身高情况,会计算同学的平均身高2、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感受其中蕴含的简单规律。. 要求3、通过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促进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让学生提前收集:5位同学的身高数据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探索与实践1、以小组为单位任意选择五位同学,先记录下他们的身高分别是多少。计算他们的平均身高。汇报计算结果。你是以什么做单位的?如果是以厘米作品单位计算的,再用米做单位算一算,验证你刚才计算的结果。从这些结果中你能说说我班同学的身高总体情况吗?2、指导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2题分别算出图中各边的实际长度。想办法计算这个图书馆的实际占地面积。你能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答吗?试试看。3、指导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3题看图,花边全长于每朵花的宽度、每两朵花之间的距离这三者间有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先算8朵花的总长度,再加上7个间隔距离算出总长。制作花边:提醒学生根据纸张的大小合理确定每朵花的宽度、每两朵花之间的距离,以及花的朵数。算出花边的总长度,再做一做。量有量,看看做出的花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比一比,哪些同学设计的花边比较美观。二、评价与反思围绕书上的两个方面的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举例说说自己在学习本单元中学得好的地方和学得不理想的地方,然后在小组内向组长汇报,自己给自己评几颗星。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优点,总结学习的经验,树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总结全课课题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一课时教学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要求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1公顷教学难点:感受1公顷的实际大小以及与平方米间的进率。教学准备图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创设情景,引入公顷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的面积单位。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洋面积单位计量比较合适?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用什么面积单位计量比较合适?引导: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些图片。(呈现南京明孝陵、中华世纪坛、台湾日月潭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中都使用什么面积单位?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1.认识1公顷的含义。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指出: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引导: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再实际感受一下。(把学生带到操场)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要求估计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把学生带到篮球场(或其他已经面积的地方),让学生观察并推算大约多少个篮球场面积是1公顷。(1个篮球场面积通常是420平方米,大约24个篮球场的面积是1公顷)3.尝试单位换算。(出示“试一试”)提问: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请同学们自己用计算器算一算。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简要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4.巩固练习。(1)完成第78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的面积是不是有1公顷。(2)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分组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出面积,统一数据后再用计算器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面积是1公顷。三、课堂小结,质疑问难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1.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1)第1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醒学生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2)第2题在学生完成后,要及时组织反馈,帮助计算错误的学生分析原因,指导他们订正。小结:进行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清楚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如果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如果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2.完成练习十三第3、4题。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的结果和思考的过程。‘第4题可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将已知的面积1公顷和底80米写在相应的字母下面。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适当提醒先要把1公顷换算成10000平方米。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教学难点:感受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以及与平方米、公顷间的进率。教学准备图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创设情景,引入平方千米1、分别呈现九寨沟、西湖、三峡水库和2004年我国的造林面积,这些面积都用平方千米为单位。什么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是多大?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二、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平方千米。1.    告诉学生1平方千米是多大。老师直接揭示:平方千米的符号表示法和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想像一下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大约有多大,获得对1平方千米的初步体会。2.算一算1平方千米是多少平方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00平方米。填好课本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进率。3、1平方千米=()公顷你能想办法算出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吗?4、完成“练一练”第2、3题。说说你是怎样换算单位?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三、巩固练习1、“试一试”先算出梯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再把计算结果换算成公顷. 2、完成“练一练”第1题。3、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观察、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五个省的不规则图形,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根据江苏省的面积是10.26万平方千米,你能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各是多少万平方千米吗?你可以通过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估算?4、整理学过的面积单位。完成练习十三第6、7题。(1)、回忆小学阶段我们已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各个面积单位分别是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他们分别有多大?(2)、把所有单位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一排。(3)、相互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4)、根据每个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总结:在进行有关面积计算的习题中,先用平方米为单位求出土地的面积,再换算成平方千米,再次感受到,计量大面积土地如果用平方米为单位,读、写都比较麻烦。如果用公顷和平方千米作单位,便于表达和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课题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0.52+0.48=0.17+0.33=3.6+6.4=0.8×3=3.7×5=46×0.3=二、新授1、教学例1。出示例1:下面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房间长3.6米,宽2.8米。1.15米3.6米阳房间台2.8米门(2)提问:房间的面积有多大?先估计一下。3.6×2.8≈()想:3×3=9,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4×3=12,面积在12平方米左右。(3)提出:列竖式计算怎样算呢?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很快计结果。3.6×1036×2.8×10×2828828872721008÷1001008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4)学生讨论。得出:两个因数分别乘十,积就扩大1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倍,要除以100。原来的积是10.08。2、试一试。提出:要求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2.8×1.15=()计算2.8×1.15时,先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在积里应该怎样点上小数点?小组合作试一试。(投影展示学生做的结果)1.15×100115×2.8×10×289209202302303.220÷10003220解释算理。得出:一个因数分别乘10,另一个因数乘100,积就扩大10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0倍,要除以1000。原来的积是3.22。3、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引导: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小组里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4、练一练。(1)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8.772.916.5×0.9×0.04×0.67832916990(2)计算下面的题。3.46×1.21.8×4.510.4×2.55、总结小数乘小数的法则。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课题第二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培养学生的合意识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积里小数点的位置。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投影出示)因数151.50.150.15150.015因数484.84.8480.484.8积720根据第一栏的积,写出其他各栏的积。二、教学例2。出示例题。解决问题:(1)架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0.28×0.28=()(2)学生试做。0.28×0.28224560.0784相机提出:要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怎么办?强调: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二、练一练。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0.71.050.18×0.9×0.06×0.36363054提出:要注意什么问题?1、观察例题里的图,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1)写字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书橱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床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床头柜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提出:小组分工合作每人求出一种家具的面积。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三、综合练习。1、比一比,练一练。0.67×0.13=1.02×0.76=0.045×14=2、解决实际问题。(1)一块长方形铝板,长0.85米,宽0.6米;一块正方形铝板,边长0.72米。哪一块铝板的面积大一些?大多少平方米?(2)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0.5公顷,1.2小时可耕地多少公顷?一、趣味探索。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题,再直接填出后两道题的得数。0.3×0.3=0.33×0.33=0.333×0.333=0.3333×0.3333=0.33333×0.33333=(3)学生自主探讨,全班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课题第三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1、计算下列各算式。(小黑板出示)2.51x0.72.51x52.51x5.7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指名学生回答,特别是位数不够怎么办?3、准备题。精确到个位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精确到千分位0.80541.9736二、、新授。1、教学例3。(1)出示例题:王大伯前年收入3.18万元,去年的收入是前年的1.6倍。去年他家大约收入多少万元?(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计算方法,列出算式。(3)板书:3.18×1.6≈()指名一人板书竖式,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积怎样保留两位小数?(4)练一练。(5)求出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7.2×0.090.86×3.2.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28×0.75.89×3.62、教学例4。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0.8×1.31.3×0.8(0.9×0.4)×0.50.9×(0.4×0.5)(3.2+2.8)×0.63.2×0.6+2.8×0.6提问: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交流。发现:用了乘法运算律。说明: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3、试一试。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0.25×0.73×40.32×4034、练一练。用简便方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0.25×0.73×40.32×4035、计算下面各题,并应用乘法交换律验算。3.5×4.80.37×0.251.9×0.18三、综合练习。练习十五。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塑料板,底边长3.2分米,高1.8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先估算,在计算,得数保留整数。)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课题第四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会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会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小数乘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口算练习0.7×0.71.1×100.24×0.23.5×0.10.2×0.40.6×5二、计算练习。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4.9×0.01  5.8×1.2  3.15×1.44.9×1     5.8×1   3.15×14.9×0.99  5.8×0.8  3.15×0.62、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0.5=      8.2=2.6 =0.84=2.4×1.02 =0.97×1.3 = 0.98 =     0.06 =             3、练习十五第十二题:你能直接在   里填上“<”或“>”吗?思考:积与划线的乘数比大小,有什么规律?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4、用简便方法计算。0.25×8.5×42.4×13.021.28×8.6+0.72×8.612.5×0.96×0.8思考:用的什么运算律?独立解答.5、实际应用。一种铺铁路用的钢轨,每根长12.5米,每米重44千克。80根这样的钢轨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课题第五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1、口算:42÷21120÷1296÷48250÷50374÷34192÷16125÷251050÷52、计算:2250÷18说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3、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小数除法。(板书课题)二、新授1、出示例题。妈妈买鸡蛋用去7.98元。买鸡蛋多少千克?2、列式。7.98÷4.2=()3、讨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小组讨论。试做。提问:可以把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吗?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怎么样?(不变)怎样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4、你能把这道题做完吗?7.98÷4.2(学生独立完成,师相机指导)总结: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注意做题之前审题: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有几位小数?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怎样补“0”?(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三、练一练。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0.12÷0.3=()÷36.72÷0.28=()÷280.12÷0.03=()÷30.672÷0.28=()÷282、计算下面各题。4.83÷0.70.756÷1.80.196÷0.56结合例5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第一步应做什么?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最后怎样计算?3练习十六第2题: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六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算一算,比一比。12()2.4=0.72÷1.2=()0.24÷4.8=0.12()0.024=二、新授。1、妈妈购买萝卜和西红柿的单价和用去的钱如下表。(小黑板)品种萝卜西红柿单价(元)0.551.2总价(元)1.13买萝卜多少千克?列式:1.1÷0.55=提出: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要乘几?被除数呢?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怎样补“0”?2、试一试买西红柿多少千克?3÷1.2=2.5(千克)3、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第一步应做什么?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最后怎样计算?小组讨论。三、练一练先说出下面各题怎样移动小数点,再计算。0.169.66.8340.255四、综合练习。1、练习十七。完成第一题。集体订正。2、计算并用乘法验算。6.1÷0.051.8÷0.243、实际应用。.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一个鸵鸟蛋约重1.5千克。一个鸡蛋约重1.5千克。一个鸵鸟蛋的重量是一个鸡蛋的几倍?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七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1、口算:3.2÷0.842÷0.72.6÷0.134.8÷0.040.81÷0.0972÷0.66.3÷0.092.4÷1.2指名回答,说说6.4÷0.08是怎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的。二、综合练习。(1)练习十七第6题.左边一组题蕴含了商不变的规律;另两组题蕴含了商的基本变化规律。(2)练习十七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一组一组地比较计算,比较每题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并思考其中的原因。(3)练习十七第8题。指导学生利用第7题发现的规律直接作出判断,再适当要求说明判断的理由。三、实际应用。1、火车0.025千米/秒超音速飞机0.5千米/秒火箭4.5千米/秒(1)超音速飞机的速度是火车的几倍?(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食品厂加工一种蛋糕,每个蛋糕需要用5.6克白色奶油和2.5克彩色奶油。某天加工的这种蛋糕共用了彩色奶油100克,你能算出一共用了多少可白色奶油?先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样想的。3、计算器算出下面的食品每千克各是多少元?虾片160克3.2元鲜奶片80克5.1元核桃仁200克8.5元米饼250克6.7元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八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较熟练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2、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3.724.185.256.03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1.4835.3474.0033.9963、计算下面各题:7.3×0.315(保留两位小数)0.27×0.45(保留三位小数)4、说说小数乘法取近似值的方法(要先计算出整个积的值,然后看比要求保留位数多一位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一、新授:教学例7下面是几种动物在水中的最高游速。动物名称海狮海豚飞鱼速度(千米/时)405064海狮的最高游速是每分多少千米?40÷60=0.666……(千米)0.6666040.036040036040036040如果继续除下去,余数和商有什么特点?说明:像0.666……这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这道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是:40÷60≈0.67(千米)(一)试一试。用计算器算一算,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各是每分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三位小数)50÷60≈ 64÷60≈(三)综合练习1、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三位小数)0.1818……≈1.290290……≈0.5656……≈6.74949……≈2、用四舍无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2.7÷1.1. 16÷232.7÷0.461、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九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能用循环小数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中的商。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看谁算得快。第一组:1.69÷2658.3÷11第二组:1÷358.6÷11两个数相除时,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组题都可以除尽,第二组都除不尽,等号后面的商该怎样写呢?二、新授1、出示例8挂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2、学生根据问题尝试列式计算,并截取商的近似值。300÷45≈?个)3、小组讨论:怎样取近似值才是合理的?(6个)4、小结:根据本题的要求,用“四舍五入”. 的方法取近似值是不合理的,合适的近似数是6,而不是7。如果买了7个,就要超过300元。4、完成试一试。(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讨论:谁的想法合理?(3)根据本题的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也是不合理的,合适的近似数是9,而不是8。因为过河8次后还剩6人,还需要用船再送一次。一、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八第3题。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每小时大约运行30000千米。一架超音速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2200千米。算一算,卫星运行的速度大约是这架飞机的多少倍?根据商不变规律,先把“30000÷2200”转化成“300÷22”再进行计算。2、练习十八4、5题。重点指导学生据具体的问题情境用合理的方法求出商的近似值。3、练习十八第6题。二、阅读“你知道吗?”自主阅读,交流阅读后的认识。课题第十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进行小数乘法、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回顾与整理(一)计算:0.67X7.58.36X0.250.125X0.24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1、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算出积后,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该怎么办?(二)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提问: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怎样呢?(2)计算:1.89÷0.547.1÷2.50.51÷0.22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二、练习与应用1、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2、第2题:先分组完成题目,然后通过计算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整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3、第5题:学生独立审提题解答,教师巡视。让学生据平均数的意义估计得数范围。4、做第6题。主要让学生练习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合理截取商的近似值。小结。三、作业设计完成整理与练习第3题和第4题。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十一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四则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能够正确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2、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口算:指名口算。4.6+8.2=3.2x200=432-25-75=10-6.9=1.3×0.4+0.3×13=4.2÷0.6=58+36=1.08×0.5=0.8÷0.16=二、练习与应用1、第7题:学生先进行计算,然后通过比较得数说说自己的发现。2、第8题:启发学生用不同的策略灵活地进行比较,既可以根据运算规律直接判断,又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结论。3、第11题: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白:1元港币可以兑换1.08元人民币,但这种汇率并不是完全不变的。然后再计算出结果。. 三、拓展思维阅读“你知道吗”: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再学生提出问题,帮助理解。如有可能,也可以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如根据那一天的牌价,200美元可以兑换多少元人民币?20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日元等。作业设计整理与练习第9题和第10题。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十二课时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教学探索与实践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调查,再把调查结果课内交流。1、第12题:在周末,为自己家设计一份午餐的菜单,并根据菜单的需要到菜场买菜,记录每样菜的单价和数量,算出总价,最后算出一共用了多少钱?小组活动:把实践活动中收集到的数据和同学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2、第13题: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到当地东湖塘电信局了解国内长途电话分时段收费标准。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计算100页表格中3位同学打国内长途电话应付的电话费。二、评价与反思. 围绕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回自己在学习小数乘小数和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时的学习情况。1、让学生对照表中指标说一说,涂一涂;2、组内交流,以促进互相启发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作业设计复习本单元知识。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统计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使学生爱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教科书第101页例1的场景图。提问:同学们,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要求:你能把这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学生各自填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提问: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的男女人数进行比较,九显得不很方便。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得复式统计表)一、认识复式统计表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再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思?学生观察、交流后提问:(指航模小组男生格)你知道这一格该填哪个数吗?(指航模小组女生格)这一格该填什么数?(指航模小组合计格)这一格呢?(分别指男、女生总计格)这两格分别应该怎么填?出示“表头”,提出:“表头”被分成几个部分?“性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组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表中所填的数据都叫——?(人数)2.提出要求:现在请同学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合再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学生尝试填写,指名板演。3.提问:(指总计格)谁来说说“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回答后提问: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知道些什么?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几张统计表比较,有哪些特点?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这张统计表能反映各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小组的整体情况。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该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进一步核实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并写上填表日期。二、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分别说说金牌合计数、银牌合计数、铜牌合计数以及总计数吗?“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还有不同算法吗?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1.导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1)简单介绍“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含义。(2)提出填表的要求,并提醒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3)讨论教材提出的两格问题,引导学生分别解答。(4)指导学生分小组调查小组里同学家中拥有的电话数量。(5)组织交流,指导学生记录各小组收集的数据,并完成统计表。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适当组织交流。. 一、全课小结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开展课前调查活动,培养小组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2.引导学生将收集的数据正确的填写,并能分析统计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做好课前调查工作,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导入1.说说复式统计表有那些特点?2.了解课前小组调查活动情况二.组织交流,完成练习第3--5题指导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各小组分别交流自己小组调查的一个年级组的男、女生人数,并说说调查活动的体会。学生填写统计表,核对全校总计人数。可以让学生竖着比一比,说说哪个年级男生最多,哪个年级女生最少。. 2、指导完成练习十九第4题调查本班最近的一次跳远或50米的达标记录。(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数据,有小组长记录整理。(2)组织交流,指导学生记录各小组收集的数据,并完成统计表。(3)从统计表中你能了解些什么?(4)3、你还了解到我们班同学体育达标的那些情况?3、指导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先让学生读一读题目,明确要求,再按要求完成提问:我们学校最近的一次田径运动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春季〉。你们调查的是我们五4班和哪两个班级?谁来汇报这三个班各个项目的得分情况?交流后,指导学生记录收集的数据,并完成统计表。讨论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回答。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加以解决。.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导入新课1、出示教科书第106页例2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提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你知道淡蓝色直条和深兰色直条分别代表了哪个城市吗?从哪儿看出来?. 看图说说每个城市2003年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要求:你能把这两个城市各季度平均气温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学生各自填写,教师提醒学生有次序核对数据。2、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1)、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2)、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3)、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4)、你从图上还知道些什么?如北京市2003年的四个季度中,哪个季度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季度的平均气温最低;整体来看,哪个城市的全年平均气温高一些,是多少摄氏度等。3、归纳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比单式条形统计图更复杂,表达的信息也比单式条形统计图更丰富。二、教学“试一试”加深认识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说说能知道些什么?2.怎样用条形图来统计各兴趣小组的人数,请看电脑组的图例。说说每种颜色的直条代表分别是哪个年级。3、学生照样子完成复式同学条形统计图。指出:首先确定每组各年级数据的直条高度,方法可以量出中轴上每格的高度再把1格大体等分成5份,并由此画出代表相应人数边框,其次在直条上按年级涂上不同的颜色。4、在直条上方标出数据,并与表中的数据进行核对。三、完成“练一练”1、仔细观察统计图,读一读题目要求。2、谁来说说“污染指数”含义。3、分组讨论,说说两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学生回答后提问: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4、组织全班交流。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四课时教学要求1.开展课前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将收集的数据正确的填写。2.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3.能按要求画不同高度或长度的直条表达不同的数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做好课前调查工作,学会画统计图并进行分析和比较。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 一.导入1.说说复式条形统计图有那些特点?2.了解课前小组调查活动情况二.指导完成练习二十第1---3题1、指导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学生观察统计图,说说图中提供了什么信息?读一读题目要求回答的问题,并在小组里说说。引导学生分别解答:对于“这个班至少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算出每项操作技能一共合格的人数。2、比一比,哪一项操作技能合格的人数最多?3、这个班的学生一定是48人?有可能比48人多吗?有可能比48人少吗?指出:除教材提出的问题以外,还可以讨论“哪些操作技能比较容易掌握,哪些操作技能掌握的难度较大,哪些操作技能男、女生水平差距较大,哪些操作技能男、女生水平比较接近。2、指导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各小组分别交流自己小组调查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合格情况。并说说调查活动的过程或体会。学生填写统计表。有项目没有的,可在空格内画斜线。完成条形统计图。按男左女右画出只直条,并正确确定各个直条高度。然而涂上颜色,最后标上数据,写上日期。3、导完成练习二十第3题提问:如果不分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统计图应该怎么画?明确:1、先要分别算出本学期各类图书的借阅总数;2、根据再次整理后的数据完成的条形统计图是单式统计图。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要求通过小组讨论,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交流学习后的体会。整理对复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图的认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回顾与整理小组讨论:这一单元,你学习了那些知识?有什么收获?汇报交流:1、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2、填写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3、在实际调查中,收集、整理、描述数据以及分析数据、解答问题,你有什么经验?二、练习与应用1、指导完成第一题按要求学生填写统计表,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总计数”可用不同方法算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了解了什么?理解“人均耕地面积”并算出结果自由阅读“你知道吗”。联系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非常少,说说体会。2、指导完成第二题仔细观察教材提供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欣赏直条的具体画法。根据图中的数据学生独立填表。体会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变化。3、指导完成第三题说说表中两支篮球队的比赛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注意涂上不同颜色,标上数据。比较表与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不同点。回答:你怎样来评价这两支球队?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二课时教学要求引导课前开展调查活动收集数据,整理后填表,完成统计图在班中进行一次种植蒜叶实验的记录,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广泛应用的价值,又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练习与应用指导完成第四题开展课前调查。引导分男、女小组进行讨论具体的调查方法,由大组长按讨论的方法开展现场调查。提醒:1、每人只能选择1个最喜欢的电视节目。2、在调查中每个学生都要作好记录。大组长在全班交流,其他学生核对数据后,独立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问题并互相解答。二、探索与实践1、让学生读一读第5题题目,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半月后进行交流。提醒:(1)应按题目要求的时间及时测量蒜叶的长度;(2)每个蒜头长出的蒜叶应测量最长的那片;(3)以厘米作单位,测量结果应精确到十分位。交流时,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2、第6题是一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课前分组准备好小正方形木块。指导:(1)按要求在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上“1”“2”“3”;(2)轮流在课桌上抛20次,让组内其他同学记录每次抛的结果;(3)各人分别进行整理,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观察统计图,说说四人抛正方体木块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特点,哪个数朝上的次数最多,哪个数朝上的次数最少,想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三、评价与反思据评价指标在小组里互相说说,要结合自我反思和他人的意见,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了解周围的家庭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发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课前调查指导1、知道通过活动是为了“了解周围的家庭”,是为了锻炼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是为了拓宽视野。2、让学生看懂数学提供的调查表,看看要调查哪些项目,可以怎样调查。1、提醒学生在调查中学会和他人交往注意言行得体、大方、讲礼貌。二、汇报交流1、请同学们说说调查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参加调查活动的体会。2、引导学生适当分析获得的数据,提出一些问题,并进行解答。3、先看第一项活动的调查表2、横着比较,说说每户家庭支出最高的哪项费用,从整体看哪项费用普遍较高;竖着比较,说说哪个家庭这几方面的费用最高,哪个家庭这几方面的费用最低,并试着解释其中的原因,最后根据调查表,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3、第二项活动的调查表横着比较,说说每户家庭播种的那种农作物的面积最大,那种农作物的面积最小,试着用计算器计算每种农作物平均每平方米的产量;竖着比较,说说哪个家庭播种的水稻最多,哪个家庭播种的小麦最多,哪个家庭某中农作物的单产量最高,并试着解释其中的原因。最后让学生根据调查表再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数的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重点复习(板书课题)负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复习负数和小数1.提问:什么叫负数?什么叫小数的含义和小数的性质?请大家举例说明。2.完成P116第1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再说出一些用正、负数表示的数量。3.完成P116第2题。请学生讲清楚思考的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4.复习数位顺序表。指导学生完整的说说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5.完成P116第3题。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三、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1.提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2.完成P116第4题学生反馈。说说为什么4.3和4.300是相等的。3.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0.80.8070.0780.870.780.087四、复习小数的改写和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1.提问:小数改写的方法是什么?再怎样求它的近似数?2.练习小数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改写”与求近似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完成P116第5题课题第二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式题,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单计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加、减法计算。(1)做p117第6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2)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提问:为什么每组题里数字相同,得数不一样?这两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点对齐相加减)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二.复习小数乘法计算。(1)做p117第9题前三题。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2)提问:这两题先都看做什么数乘?都看做48×67,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小数乘法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乘法,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三.复习小数除法计算。(1)做p117第9题后三题。指名一人极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2)提问:这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板书:小数除法,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和转化后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四.小结。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计算。小数乘法看做整数乘法算,因数里一共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按照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的,移动小数点,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五、练习计算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的根据是什么。指出:要保证计算正确,每次计算后要进行验算。验算时可以根据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加法和乘法也可以根据交换律来验算。六、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的什么内容?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哪些和整数相同,哪些不一样?小数各种计算的关键谁再说一说?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第三课时教学要求能正确地求积和商的近似值,能运用运算定律、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揭示课题前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四则运算,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关键,已经能熟练地进行小数的计算。这节课,继续复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除了要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外,还要能正确地求积和商的近似值,能运用运算定律、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二、练习四则运算1.口算。(1)p117第12题。指名学生口算,结合口算,选择3~4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2)小黑板出示。0.25×412.5×0.80.2×0.53.74+6262.说出下面的得数比第一个乘数(或被除数)大还是小。2.6×9.3○2.61.02÷1.2○1.023.做p117第10题。提问:怎样用“四会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题。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积或商的近似值的。指出:求积与商的近似值,只要看要保留的位数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4.做p117第7题。学生练习,做在练习本上。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计算结果,老师板书。统计都做对的人数。三、复习简便算法1.根据运算定律或规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母,在圆里里填上恰当的运算符号,并说一说各表示什么运算定律或规律。板书:a十b=b+a(a十b)十c=a十(b+c)a×b=b×a. (a十b)×c=a×c+b×ca-b-c=a-(b+c)a÷b÷c=a÷(b×c)追问: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整数和小数)2.做p117第11题。(1)做前面三题。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指出: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根据数据和运算的特点,能简便运算的就用简便算法。(2)学生讨论:前面3题可以怎样简便计算?四、复习循环小数的概念1、2÷3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是().2、2.3÷3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循环节是(),保留三位小数是().3、2.89,2.89,2.89中,最大的一个数是().五、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在小数乘法和除法里,怎样求积和商的近似值?应用哪些知识,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图形王国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复习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先让学生说说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再整理出来。两种方法:1、制表:图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S=ah三角形S=ah÷2梯形S=(a+b)h÷2S=ah÷2S=(a+b)h÷22、画图:S=abS=ahS=a23.做p118第16题请三位同学板书,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二、复习相关应用题。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21.4米,宽13分米,这个菜园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认真审题,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要注意些什么。(要将长与宽换算成统一的单位,面积计算方法“长乘宽”,周长的计算方法“长加宽的和乘2”。)2.做17题提醒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以相互验证。3.做18题先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形状,再进行计算。三、复习平方千米与公顷. 1.提问:你能说一说不同计量单位的名数换算的方法吗?板书: 乘进率(小数点右移)高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小数点左移)说明:在乘进率或除以进率时,如果进率是10、100、1000的,只要按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或1000倍移动小数点2.感受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大小3.做15题4.练习0.09平方千米=()公顷120平方分米=()平方米8.002公顷=()平方米7吨50千克=()吨40千米800米=()千米4.7吨=()吨()千克6.08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2.2时=()时()分8.5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公顷6米6厘米=()米=()厘米20.08千克=()吨5.做19题审题。完成后学生口答。6.做20题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统计天地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简单的统计,包括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同时复习用计算器计算。通过复习,要能比较熟练地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加深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二、复习计算器计算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计算后交流每题的得数。2.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混合运算。计算后学生说说每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交流每题的结果。三、复习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1.这学期学过了什么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结果的?2.做第21题。统计表里统计的是什么数据?统计的结果如何?投票来选最受欢迎的学科,汇总填在自己的书上。你能在本子上的横轴和纵轴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表里的数据吗?请大家在本子上完成条形统计图。向学生提问题目下面的两个问题,指名回答。提问:你认为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从统计图中呢?3.做22题,投票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汇总填在自己的本子上并完成统计图。注意提醒男生,女生。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应用广角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随笔一、交流活动体会谈话:同学们,你们前几天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在调查过程中一定增长了很多见识吧?谁来给大家谈你的活动体会?学生交流活动体会。从不同途径获得的信息在小组中交流。交流收集到的天气预报的信息,填在书上的表中。学生观察统计表提出一些问题,并选择一些自行解决。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在地图上找7个城市的位置:在我国,通常越往北方,气温越低。二、实际测量(1)第25题分工,明确要求及测量方法。小组合作并及时记录测量结果。填写统计表并交流体会。(2)第27题之前填好统计表。审题。计算结果,观察,推算,得出规律。三、实际应用,理解影长与实际高度的规律。四、完成相应实际应用题读题。学生探索交流,交流后独立完成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总收入为“2400×1.8”即4320元;如果分等级出售,至少可收入“1200×2.4+1200×1.6”,即4800元。所以,分等级出售比较合适五、本课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