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求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

重庆市求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22211

大小:122.44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5-01-06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求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重庆市求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重庆市求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重庆市求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重庆市求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重庆市求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重庆市求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重庆市求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重庆市求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重庆市求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求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2024学年高2026届(上)二阶段考试政治试题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2.试题总分100分3.试卷页数12页Ⅰ卷(选择题共计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专家在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发现了一万多年前的通体磨光石器和用火遗存,研究发现该遗址文化堆积跨越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整个新石器时代。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该遗址中的遗存见证了()①生产工具和生产力的发展②所有制和分配关系的变化③原始社会未产生上层建筑④用铁制弓箭进行狩猎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一万多年前”、“通体磨光石器和用火遗存”、“跨越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整个新石器时代”,这说明当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当时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由公有逐步转化为私有,分配关系也发生了变化,①②符合题意。③:原始社会产生了氏族制度,有上层建筑,③错误。④:原始社会末期尚未出现铁制工具,没有铁制弓箭,④错误。故本题选A。2.“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西周时期,道路和修筑的渠道纵横交错,土地被分割成了一个个方块,形如“井”字,是为“井田”。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到西周时经过不断的发展而走向成熟。井田制所处的历史时期()①当时社会农业生产没有剥削②当时社会金属工具已广泛使用③当时社会土地所有制性质为公有制 ④此时国家已经产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根据史实可知,商朝时期、西周时期属于奴隶制社会,处于剥削社会,故不选。②:奴隶制时期,生产工具极大改进,金属工具广泛使用,故②正确。③:“是为“井田”,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度”说明土地归国家所有,故不是公有,不选。④:“井田制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到西周时经过不断的发展而走向成熟”西周和商朝都存在奴隶制国家,故正确。故本题选C。3.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社会主义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再生产活动以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参与的高水平社会化大生产为路径,以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材料中()①对“无产阶级的运动”的描述,阐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深层次原因②对“目的”的描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无产阶级最终奋斗目标③对“基本特征”的描述,说明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④对“路径”的描述,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体现无产阶级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深层次原因。①符合题意。②: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说明社会主义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②不符合题意。③:社会主义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本特征,说明了我国的分配制度,没有体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③排除。④: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再生产活动以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参与的高水平社会化大生产为路径,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4. 红色文化主题游——“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示意图重走“进京赶考之路”,是追忆也是洗礼,其意义在于()①感受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的开启②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③了解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变④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2021年,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①不符合题意。②④:重走“进京赶考之路”,重温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有利于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②④符合题意。③:“进京赶考之路”中,生产关系没有根本性改变,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①排除。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②排除。 ③④:材料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也说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不在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6.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②“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③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1953年,我国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此时我国并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①排除。②③: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到1957年)期间,“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②③正确。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并不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到1957年)期间,④排除。故本题选B。7.毛泽东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而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的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承担领导革命的任务。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是()①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③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④以消灭私有制为根本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①错误。②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的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②③正确。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④错误。故本题选C。8.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调()A.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B.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C.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D.总路线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A:材料中指出社会主义改造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通过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来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意在强调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故A正确。BC: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国家工业化,未提到消灭剥削,故BC不选。D:根据教材可知,1953年提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而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故D不选。故本题选A。9.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决定性因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解析】【详解】①: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非改革开放,①排除。②③: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②③正确。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各个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10.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A.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B.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过程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答案】D【解析】【详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排除A。B: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该选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B错误。C:该选项强调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和领域不断扩大,材料不涉及,排除C。D: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D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11. 2023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由此可见()①对外开放得到各国认同②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③改革开放为世界提供发展机遇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我国的对外开放得到各国认同,与现实不符,有些国家对我国的对外开放并不认同,①错误。②: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②错误。③: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可见改革开放在促进我国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提供发展机遇,③正确。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说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④正确。故本题选D。12.某班级同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同学们整理的下列材料中,可以作为上述主题论据的是()①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生机活力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④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生机活力,①②均符合题意。③④: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都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都是通过改革开放突破困局、不断走向新的成功的。改革开放打破了僵化保守思想观念的禁锢,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让农村和城市竞相迸发出无穷的活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改革开放()①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②完成了中华民族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更④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②:三大改造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而不是改革开放,故②错误。③: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没有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实质性变更,故③错误。①④:改革开放打破了僵化保守思想观念的禁锢,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让农村和城市竞相迸发出无穷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故①④正确。故本题选B。14.《中国道路:一位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一书中写道:“尽管中国相关改革依然任重道远,但无论是联合国还是世界银行,乃至广受尊重的非政府组织,没人否认中国正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这里的“正确的道路”,可以理解为()①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②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③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④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③:“正确的道路”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①③正确。 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②错误。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④错误。故本题选C。15.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一探索历程可见()①实现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②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③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有其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从1956-2022年,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可见,实现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不同阶段所提出的现代化,既有共性的特点,也有不同的表现,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有其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②说法错误。④: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而不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该拉长时间尺度,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从这一历程来看()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④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 【解析】【详解】①: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要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①正确。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符合事实,②错误。③: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成果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③正确。④:冷战结束后,世界仅剩5个社会主义国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迷期,未得到根本改变,④错误。故本题选B。17.从期盼"第三新文明”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昭示()①第三新文明的设想为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了最佳道路②各国历史的多样性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反映出来的③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力量④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第三新文明的设想让当时人们看到了中华文明走向新生的光明前景,为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了有借鉴意义的现代性方案,但不能说是最佳道路,故①错误。②: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故②错误。③:由李大钊“第三新文明的设想”、毛泽东“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到习近平“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力量,故③正确。④:“ 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18.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理论成就的一段论述: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根据这段论述,我们可以概括出该理论成就的时代价值是()A.凝练了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B.提供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C.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时代特点D.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来源于党领导人民的实践,但是材料强调该思想的重要意义,A不选。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B入选。C:材料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没有体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C不选。D:材料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没有涉及其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不选。故本题选B。【点睛】19. 习近平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这印证了()①中国的现代化成就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下取得的②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④中国的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①不选。②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即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②④入选。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③不选。故本题选C。【点睛】20.因为过度垦荒放牧,宁夏西海固曾经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循环。在党的领导下,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西海固人民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治穷一起发力。10年后,山坡绿了,村庄美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从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可以看出,中国梦()A.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B.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C.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总和D.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答案】A【解析】【详解】A: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西海固人民的艰苦奋斗,西海固人民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这说明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A正确。B:材料不涉及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不涉及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排除B。C: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但不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简单相加,该选项中“总和”的说法错误,排除C。D:材料强调中国梦与人民的关系,不涉及中国梦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排除D。 故本题选A。【点睛】2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她()①做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②构建了涵盖所有领域理论体系③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④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她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做到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符合中国国情,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不是因为构建了涵盖所有领域的理论体系,而是因为这些理论体系能够与时俱进,与中国国情相适应,起到了行动指南作用,②错误。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索,及时正确地指导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无止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无止境,④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22.中共中央决定,从2023年4月起,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根本任务是把这一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全党()①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②确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③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 【解析】【详解】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开展材料中的主题活动有利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①符合题意。③: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③符合题意。④: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符合题意。②: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奋斗目标,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2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①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③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④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的基本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六个必须坚持”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①④符合题意。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六个必须坚持”并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该选项夸大了“六个必须坚持”的地位和作用,②排除。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是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2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站在这伟大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中深刻地感受到“四个自信”的真理力量。对于在脱贫攻坚中是现出来的“四个自信”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懈奋斗——坚定道路自信②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是打赢中国扶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坚定文化自信③建立了以东西携手扶贫,互补实现共赢的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坚定制度自信④“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等扶贫思想,为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坚定理论自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懈奋斗,这充分彰显了我国的道路自信;建立了以东西携手扶贫,互补实现共赢的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充分彰显了我国的制度自信,故①③正确。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是打赢中国扶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属于坚定理论自信,故②错误。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等扶贫思想,为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属于坚定文化自信,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2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不断完善: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发展到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形成“五位一体”。这种总体布局的形成()①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②是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发展要求和人民期待而作出的战略部署 ③彰显了中国人民主导国内外发展大势和方向、不断改革创新的力量④使经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使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步骤更加清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这中布局的形成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是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发展要求和人民期待而作出的战略部署,①②入选。③: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但中国人民不能主导国内外发展大势和方向,③不选。④: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布局,凸显了多个方面的布局,而不是使经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也没有体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步骤,④不选。故本题选A。2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上海石库门到北京天安门,从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到狼牙山上的悲情壮歌,从长江天堑的千帆竞发到长津湖畔的冲锋号角,从决胜全面脱贫的攻坚战到打好蓝天白云的保卫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壮大,在斗争中赢取伟大胜利。下列面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立场正确的是()①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③坚决同一切旧观点、旧制度决裂④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包括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①④正确。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属于伟大事业,并不属于伟大斗争,②错误。③:旧观点、旧制度中也有合理因素,不能一概否定,要坚决同一切不利于党、国家、人民的旧观点、旧制度决裂,③错误。故本题选B。27.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已经不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重大改变③“落后的社会生产”的提法已不能真实反映新时代我国发展的现状④“美好生活的需要”的提法能更好反映新时代人民的愿望和要求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B【解析】【详解】①: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仍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的改变并未改变这一根本任务,①错误。②: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的改变并未改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仍然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错误。③: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的改变,是因为“落后的社会生产”的提法已不能真实反映新时代我国发展的现状,“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③正确。④: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的改变,使得“美好生活的需要”的提法能更好反映新时代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④正确。故本题选B。28.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辉煌成就和开放包容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①展示了中国作为世界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②表明中国在世界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见证④得益于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辉煌成就和开放包容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说明亚运会成功举办,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①正确。②:中国在世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不是处于主导地位,②错误。③: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之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③排除。 ④: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④正确。故本题选B。29.党的二十大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以更好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这一修改()①全面具体地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伟大成就②为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据③更加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④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有利于更好发挥党章的规范和指导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以更好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这一修改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有利于更好发挥党章的规范和指导作用,③④符合题意。①:本题强调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没有涉及总结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伟大成就,排除①。②:《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不能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据,排除②。故本题选D。【点睛】30.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描绘了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蓝图:修建160万公里公路、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把这些当时遥不可及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实践。今天,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际影响力、号召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①创造了全新现代化标准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道路③开辟了具有普遍性的现代化新模式④最突出的优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解析】【详解】①: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①说法不当。②:孙中山先生描绘了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蓝图,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道路,②正确。③: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的,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现代化新模式,③说法不当。④:“把这些当时遥不可及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实践”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最突出的优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④正确。故本题选C。【点睛】Ⅱ卷(非选择题共计40分)二、非选择题(本卷有2个大题4个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围绕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和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间展开了一场辩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表文章,主张“实业救国”,认为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纷纷著文反驳其言论,主张中国出路在于社会主义,单靠实业救不了国。辩论的结果,使许多进步青年认清了科学社会主义,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材料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结合材料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答案】31.①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发展开放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②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证明,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打下了基础。32.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③马克思主义是发展开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④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谈谈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属于原因分析类主观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关键信息,并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从科学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意义等角度来回答设问。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陈独秀、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中国出路在于社会主义。→联系科学社会主义的特征,科学社会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关键词②: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为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联系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关键词③:陈独秀、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中国出路在于社会主义。→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属于原因分析类主观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关键信息,并调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有关知识,从马克思主义的特征的角度来回答设问。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联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关键词②:马克思主义理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关键词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联系马克思主义是发展开放的理论。关键词④: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联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9月在我国举办的杭州亚运会从申办、筹办到取得圆满成功展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党关心体育事业发展的具体体现。亚运会向来是一个国家经济的见证,杭州亚运会的成功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的蓬勃发展。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让人们在良渚之光、秋分美景、宋韵画卷等元素的展示中看到了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亚奥理事会评价本届亚运会精彩绝伦、令人难忘,取得了空前成功。材料二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形成人人不“躺平”、人人不“等靠要”的良好社会氛围。(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知识,分析杭州亚运会取得圆满成功的启示。(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实现中国梦为什么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答案】(1)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发展体育事业创造了物质条件。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党不断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体育事业提供理论指导。③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为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制度保障。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为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2)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③中国梦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梦,只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杭州亚运会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分析杭州亚运会取得圆满成功的启示。解答时,获取材料信息,多角度结合知识要点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亚运会向来是一个国家经济的见证,杭州亚运会成功申办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的蓬勃发展→可联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物质条件。关键词②:杭州亚运会从申办、筹办到取得圆满成功展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党关心体育事业发展的具体体现→可联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党不断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体育事业提供理论指导。关键词③:杭州亚运会取得圆满成功,惊艳世界→可联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制度保障。关键词④:从开幕式上看,杭州亚运会让人们在良渚之光、秋分美景、宋韵画卷等元素的展示中看到了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赞叹于东方美学的意蕴悠长,以浓郁的中国风惊艳了全世界→可联系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亚运会开幕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强大精神力量。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题型,谈谈实现中国梦为什么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解答时,获取材料信息,多角度结合知识要点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可联系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关键词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可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关键词③:形成人人不“躺平”、人人不“等靠要”的良好社会氛围→可联系中国梦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梦,只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