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4∕T 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邯郸市).pdf

DB1304∕T 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邯郸市).pdf

ID:83107910

大小:287.9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4-08-30

上传者:130****3912
DB1304∕T 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邯郸市).pdf_第1页
DB1304∕T 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邯郸市).pdf_第2页
DB1304∕T 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邯郸市).pdf_第3页
DB1304∕T 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邯郸市).pdf_第4页
DB1304∕T 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邯郸市).pdf_第5页
DB1304∕T 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邯郸市).pdf_第6页
DB1304∕T 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邯郸市).pdf_第7页
DB1304∕T 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邯郸市).pdf_第8页
资源描述:

《DB1304∕T 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邯郸市).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DB1304邯郸市地方标准DB1304/T413—2022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2022-12-29发布2022-12-30实施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04/T413—2022前言本文件由曲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邯郸市农业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河北北方学院、曲周县利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占飞、杨胜堂、韩玉红、郝俊灵、忻龙祚、郑志新、姚太梅、魏同科、贾志忠、靳书坤、彭雷、白运兵、李文利、李玉峰。I DB1304/T413—2022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的术语和定义、菌种制作、产地环境和场地选择、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生产记录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邯郸市双孢菇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2728食用菌术语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3术语定义GB/T127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双孢菇双孢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是一种中等大小的伞菌蘑菇。3.2菌丝体孢子或组织萌发后形成的白色的丝状集合体。3.3子实体子实体是双孢菇供人们食用的主体部分,也是所有食用菌产生孢子、繁衍后代的器官。3.4培养基(培养料)1 DB1304/T413—2022由适合双孢菇菌丝生长的各种原料或营养物质组成的混合基质,用于双孢菇生产的不同阶段。3.5发菌指双孢菇菌丝体在培养基或培养料内生长、扩散的过程。3.6菌种由孢子或组织分离得到的具有稳定遗传性状,可以用来繁殖后代的繁殖材料,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级。4菌种制作4.1母种培养基配方:麸皮200g、马铃薯(去皮)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硫酸镁3g、磷酸二氢钾1.5g、维生素B110mg、水1000ml、pH自然,全部灭菌消毒后接种。4.2原种培养基配方:麦粒87%、发酵干牛粪10%、石膏1%、轻质碳酸钙1%、石灰1%,另添加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0.5%,pH8。4.3栽培料配方:棉花秸秆46%、牛粪49.5%、过磷酸钙1%、石膏1.5%、石灰1.5%、尿素0.5%,pH8。5场地选择应符合GB3095要求。6栽培技术6.1栽培时期自然条件下春秋两个茬口,春茬2月~4月份播种,3月下旬~5月下旬出菇;秋茬8月~10月份播种,9月下旬~10月中旬出菇。设施栽培时调节环境因子,可以实现双孢菇的周年生产。6.2栽培方式采用层架式栽培。层架一般采用钢架结构,床架搭五层,第一层离地面25㎝,每层之间距离50cm~55㎝,床面宽95cm~110㎝,床与床间距75cm~85㎝。6.3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6.3.1品种选择按照国家规定及相关要求,选用经省级以上食用菌品种审(认)定委员会登记,适于河北省气候及原料特点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双孢菇品种。符合GB19171-2003要求,栽培前经过出菇试验。6.3.2菌种生产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应符合NY/T528要求。2 DB1304/T413—20226.4栽培基质6.4.1主辅原料栽培生产所用到的棉花秸秆、畜禽粪便、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石灰、石膏等培养料添加剂应符合NY/T1935要求。6.4.2覆土材料选用质地疏松、透气性、保水性好、酸碱度适中的团粒土壤,以优质草炭土或者用当地耕作层下黏壤土混合草炭土。6.4.3水生产用水应符合GB5749要求。6.5培养料配方2每100m用量:碎棉柴3680kg、干牛粪3960kg、尿素40kg、石膏120kg、磷肥80kg、石灰120kg。6.6培养料发酵6.6.1传统发酵6.6.1.1前发酵前发酵需要翻堆3次,前发酵后培养料含水量应达到69~71%,pH8~9。(1)预湿:将新鲜、无霉变的棉花秸杆经过“扎压、切段、撕碎”三个加工工艺过程,粉碎至粒径50mm~100mm,然后用1%石灰水浸泡充分预湿;将干牛粪碾碎过筛,加水充分预湿,要求含水量约为65%左右,要求预湿后的牛粪无粪团、无结块。预湿时间1~2d。(2)建堆:建长20m、宽1.8m的料堆,底层铺30cm厚预湿后的棉柴,交替铺上预湿后牛粪3~5cm厚,以后每层高度约25cm,达8层。从第三层起均匀加水和每层约1/6重量的尿素,每层依次增加,顶层用预湿后牛粪覆盖,建堆呈龟背形,有少量水流出为标准。(3)翻堆:翻堆时应注意上、下、内、外、生料和熟料相对调位,把粪草充分散开、抖松,干湿拌合均匀,各种辅助原料依次均匀加入,使培养料得到良好的转化和分解。料堆积3~5d,料温达65~7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料堆中间每隔1m设排气孔,翻堆时仍要浇足水分,并分层加入所需的硫酸铵和过磷酸钙。在第一次翻堆1~2d后,堆温达65~75℃,3d后再进行翻堆。并在料堆堆顶和堆侧面每隔1m用直径6~8cm木棒扎排气孔。翻堆时,尽量抖松粪草,加入石膏分层撒在粪草上,有利于均匀发酵。此次翻堆原则上不浇水,较干的地方补浇少量水。第二次翻堆2~3d后,进行第三次翻堆。料堆中间每隔1m设排气孔,将石灰和过磷酸钙混合均匀后分层撒在粪草上。整个堆制过程料堆水分应掌握前湿、中干、后调整的原则。(4)前发酵料标准:料色为咖啡色,有韧性,料疏松,吸水均匀。6.6.1.2后发酵后发酵可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升温阶段、持温阶段和降温阶段。后发酵完成后,培养料含水量60~65%,pH7.5~8.5。(1)升温阶段:当前发酵培养料运进菇房堆集(积)后,开始通蒸汽加温,升温要逐渐均匀升到60~63℃,保持10h。3 DB1304/T413—2022(2)持温阶段:升温阶段结束后,料温降至50℃,维持4~5d。在持温期适度通入新鲜空气,排除废气。(3)降温阶段:持温阶段结束后,当料温降至45℃时,打开门窗通风,使料温迅速降低至30℃以下,二次发酵即全部结束。(4)后发酵标准:培养料变为褐棕色,腐熟均匀,富有弹性,闻之有香甜味,无臭味,无氨味,质地疏松。6.6.2隧道发酵6.6.2.1主要设施设备(1)泡料池。为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根据预计作业量和场地大小,自主设计泡料池大小。技术要求,达到水源充足,供排方便,配备管道泵,能够循环使用水资源。(2)一次发酵隧道仓。一次发酵隧道为半地下建筑,由地上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下部分:下部埋深约1.5m,主要用于安装高压输风管道,在与地面平齐部位,用混凝土一次性浇注成型地面;地面预留下小上大的椎形出风口(行距为50cm,孔距为40cm,出风口上口孔径为0.6cm);技术标准要求,能够承载大型工程装载机械施工,且能够承载预混料重量。地上部分:一般为混疑土建筑,除进料口外,三面均为不低25cm钢筋混凝土浇注墙,上方露天;技术标准要求,地上墙高约4m,且能够承受预混料张力,防止撑裂。(3)二次发酵隧道仓。整体结构与一次隧道发酵仓类似,为封闭式。主要区别如下:地上墙体加厚至50cm,顶蓬为大于15cm钢筋混凝土灌制顶,增加外墙保温层,两头进出口加装上启式移动门。出风口行距为30cm孔距为:20cm,出风口上口孔径为0.8cm。(4)常用设备。包括大型铲车、抛料机,动力电源设备等。6.6.2.2发酵过程双孢菇培养料隧道发酵技术,是将培养料按照配方要求精准配料,通过预湿,混料环节进入一次发酵隧道,在75-80℃条件下完成微生物发酵及焦糖化反应,然后转入二次发酵隧道,在58-60℃条件下进行巴氏杀菌杀虫,45-50℃条件下进行控温发酵,完成二次发酵。6.7播种二次发酵结束后,打开门窗通风,待培养料料温降至28℃左右,室外温度在30℃以下时,开始播种,播种方法:每平方米栽培面积使用750ml麦粒种1瓶散播,将菌种部分轻翻入料面内,压实打平,关闭门窗,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70-80%,促进菌种萌发。6.8养菌管理播种后7~10d菌丝封面,逐渐加大通风量,促使菌丝整齐往下吃料,菇房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温度22~25℃,播种后持续20~25d菌丝可长满料床。6.9覆土6.9.1覆土材料配制2覆土材料见6.4.2,每栽培100m用土量,加入2%的复合肥、0.2%的磷酸二氢钾、2~3%石灰混合均匀,喷洒500倍杀菌剂和200倍甲醛溶液,将pH值调至8,调含水量20~30%后,建成1.2m宽和高1~1.5m的条形料堆,薄膜覆盖闷24h,散堆挥发药味后备用。4 DB1304/T413—20226.9.2覆土方法播种后15~20d,当菌丝深入到培养料的2/3时进行覆土。覆土前,培养料表面切忌喷水,如料面过于潮湿,应进行通风,如发现病虫害应处理后再覆土。覆土时粗细土混合均匀,覆土层厚度3~5cm,厚薄均匀,表面平整。6.9.3覆土管理菇房内温度保持15~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85~90%,覆土2~3d后采用轻喷勤喷的方法,把覆土层的含水量调足。喷水后,打开门窗短时通风,让土层表面的积水散发掉,至表土不粘手为宜。增加散射光,刺激菌丝迅速转化。6.10出菇管理6.10.1温度育菇期床面料层温度应控制在18~21℃,根据料层温度调整空气温度,一般维持15~18℃,空气温度变化温差≤3℃。6.10.2水分2当覆土层内出现米粒大小的白色小菇蕾时,要适时喷水,总用水量约为2kg/m,在2d内分8~102次喷完;当子实体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应及时喷水,喷水量为1.5kg/m左右,在2d内分6~8次喷完。喷水后停水2~3d,然后恢复正常喷水量,每天喷1次~2次,轻喷勤喷,少量多次,直到采收。6.10.3湿度保持菇房空气湿度在80~95%。6.10.4通风通风应选择菇房内外气温相差不大时进行,在温暖的雨天或雾天可全天进行。避免在通风时,干热(冷)风直接吹到菇床上,使菇体颜色变黄、起鳞而影响质量。6.11病虫害防治6.11.1主要虫害常见的有螨类、线虫、菇蝇、菇蚊、蛞蝓等。6.11.2防治方法6.11.2.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力强的优良菌种,制备菌丝健壮、生活力强的生产菌种,创造有利双孢菇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及杂菌繁殖的环境条件,菇棚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清洁的卫生条件。6.11.2.2物理防治栽培前利用日光暴晒、高温焖棚、黑光灯诱杀、黄色粘虫板等措施,菇棚的门窗及通风孔安装60目的窗纱,做到随手闭门,经消毒隔离区进棚。6.11.3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5 DB1304/T413—20226.11.3.1黑腐病菇棚使用前进行消毒,通风降湿,空气湿度及覆土含水量要稍低,及时清除病菇。6.11.3.2褐色鳞片菇出菇期间应做好遮光管理,使其处在弱光下生长,避免强光照,湿度避免过大。6.11.3.3胡桃肉状菌严格挑选菌种,菇棚严格消毒,覆土必须取自于地表20cm以下的土层,并严格进行消毒,发病后用浓石灰水局部灌淋,并停止供水,待局部泥土发白后小心挖出,并将其运至较远的地方深埋。6.11.3.4白色石膏霉培养料发酵要彻底,忌腐熟度不够,水分偏大,pH值偏高,局部发病时可用石碳酸溶液喷洒,加强通风,降低畦面空气的湿度。6.12采收6.12.1采收标准子实体菌盖直径3~5cm,菌膜未散开时,应及时采摘,头潮菇稳采,密菇勤采,中间菇少留,尾潮菇速采。6.12.2采收方法一手按住覆土层,一手捏住子实体左右轻轻转动采下,顺手削净根部泥土和废料。7生产记录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对生产过程中各环节进行有效记录,记录保留两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