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

ID:82887006

大小:264.91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3-09-24

上传者:灯火阑珊2019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_第1页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_第2页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_第3页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_第4页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_第5页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_第6页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_第7页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_第8页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_第9页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中建史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1.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2.原始的居民点(1)遗址特点:原始的居民点遗址都是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般范围较大、居住也比较密集。(2)位置选择:■■・般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大多位于沿河第二台地上。(3)功能分区:分区比较简单,主要分为住址区,墓葬区、窑地。(4)规划布局:建筑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适应当时部落的生活方式,聚落的中心是供氏族成员集合的大房子,在其周围则环绕着小的住所,其门往往都朝向大房子。3.这种原始的居民点虽与城市不同,但有些往往也成为以后城市的基础。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点多在靠近河流的较高台地上,在长江中下游由于地势较低,水道纵横,居民点多在靠近水的敦上。4.城市的产生(1)生产工具的进步促使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即私有制的形成,使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慢慢进入奴隶制社会。(2)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了交换的需要,起初这种交换是不固定的,也没有专门的商人。(3)随着交易的数量及范围越来越大,产生了固定的交易场所,即“市”或“市井”,也就是最初的城市型居民点。(4)第二次劳动大分エ,手工业及商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促使居民点产生分化,出现了以商业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5)这个过程说明城市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制社会过度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1.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商城(郑州)2.周代都城:周武王时,曾命周公在洛阳附近新建王城及成周两个城市,传说都曾经过相宅,而且有一定的规划。3.周代的城制及其影响(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明清北京)(1)布局:匠大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2)道路:“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ー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道路有宽窄。(3)宅第:土大夫贵族宅第“前堂后寝”,“外朝内庭”等。(4)色彩: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褐色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1.燕下都、赵邯郸、齐临淄、曲阜县鲁城、郑韩故城、淹城、楚都郢2.淹城的布局特点(1)有三重城墙,分王城、内城、外城。(2)王城呈长方形,内城和外城呈不规则圆形。

1(3)三道城堵都只有一个旱路城门,且三个城门不在同一个方向上。(4)有一条道路直通内城,内城地势较高。(5)三道城墙外围都有护城河河。1.楚都郢的布局特点:(1)东西北城墙方直,惟南城墙东部向外凸出ー长方形。(2)城墙的东南角为直角,其它为切角(3)城外四周为护城河。2.总结春秋战国时代的都城大多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与赵邯郸。城为贵族王宫,廓为一般市民住宅,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第四章:秦汉时代的城市1.西汉都城K安布局特点:(1)平面结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礼》思想建制,宫殿在南,市在北(2)与战国时期的都城布局不同,汉长安将官署、市场、居民区布置在城内(3)宫殿占地面积很大,大1/2以上(4)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城相参2.西汉都城长安修建过程:(1)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的长安宫的离宫扩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和北宫,并在长乐宫与未央宫之间修建武库(2)汉惠帝时修筑城墙并建东西二市(3)汉武帝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西面城外修建章宫3.东汉都城洛阳(1)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窄,南北宽(2)宫殿分南北二宫,约占城墙内用地的1/2(3)城内道路网呈方格网状,右东西向、南北向大街各五条(3)南北宫之间有夏道相通,有规整的闾里(4)城内城外均有一定数量的皇家苑囿第五章: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1.ト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城市体系这期间城市发展总的心势表现为:北方中原地区城市的残破以及江南和周边地区城市的崛起(1)中原地区的长安——洛阳ー线,曾是全国城市体系的轴心地带,在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成为军事争夺的主要战场,受创最重,大量人口逃离,昔日繁华的都市景象已不复存在。(2)以建康为代表的江南城市的崛起,标志着江南经济的上升趋势,反应了全国城市体系格局的深刻变化。2.曹魏邺城的规划特点:(1)曹魏邺城平面呈横长方形,城市有明确的分区,前朝后市,统治阶级与一般市民严格分开。一方面集成了古代城郭的形制及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别,不同点是,分エ更为明确,不像西汉长安及东汉洛阳那样宫城被闾里包围或相参,而是严格分开,体现了等级的森严。(2)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把中轴线对称布局手法从・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对以后都称的布局影响很大,如唐长安。(3)改正了东都洛阳南北宫分置的不便,宫殿布局前朝后寝,规整有序。

22.科魏邺城的历史贡献曹魏邺城地位相当重要,和汉代都城相比有三个非常不同的特点。(1)中轴对称——在汉代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种规划思想一经确认下来之后,南北朝、隋唐以后以至宋元明清都传承下来。(2)功能明晰——明确的功能分区是以往都城中很少出现的,不仅适应了生活的需要,也提高了生活效率。(3)单ー工程制——单ー的工程制度确立下来之后,一直到元明清的都城都采用。3.隋(大兴城)仍在长安建都的原因:(1)长期混战使邺城、洛阳城均已严重破坏(2)江南初定,政治统治还不够巩固(3)关中平原军事形势有利:北御突厥,西扼巴蜀,东出潼关(4)隋朝势カ原来就在这ー带4.隋文帝虽在长安建都,但避开了原来的汉长安城,原因为:(3个客观因素1个1:观因索)(1)汉长安破坏较多,难于修复,而且“风水”不利(2)汉长安的长期发展致使此处水质变咸,不适宜生活应用(3)汉长安宫殿与一般建筑物杂处,分区不明,防卫和管理不便(4)汉长安已有多朝建都,不在此建都不足以体现新王朝的气象5.唐长安唐长安是继曹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兴建的都城,在规划布局上总结了过去的优良传统,按照一定意图建造,成为我国都城严整布局的典范。(1)总体布局a.平面:平面方正,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b.宫城:宫城在城市偏北居中,主要宫殿坐北朝南,皇城在宫城南面;城外东北建有大明宫,是政治中心,称北内;在皇城东南有兴庆宫,称南内;c.轴线:从宫城中心向南是・条南北向的城市主轴线,与南面城墙相交于明德门;东西向亦有两条贯穿东西城墙的横轴线,与南北主轴线两次丁字相交d,划分;南北与东西个门互相正对,中间是城内主要干道,城内的其它街道网也以此为骨架,形成完全对称的布局{这种对称布局突出了中轴线,又通过中轴线而突出了占城山统治地位的宫殿。这种将城巾作为ー个构图的整体,使道路、坊里、建筑布局成为ー个统・体的规划手法,是中国城市建设的优良传统,隋唐长安城在布局上的整体性,超过以往的任何城市}(2)道路系统a.形式:严整的方格网系统,互相直角相交b,分级:通向各方城门的主要干道——其宽度最大;主要用来划分坊里和宫殿的一般道路——其宽度次之坊里的十字街或一字街或坊曲(通向各户的小路)c.问题:道路宽度空前绝后,超过了实际需要,且多数路为泥土路,ド雨难于通行(3)坊里唐长安以干道网划分坊里,因此坊里面积都较大,但大小不一,这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绝后的,除了城市本身规模大的原因外,也为了便于管理的需要,但数量太多,不便于管理a,每个坊里四周都有夯土城墙,坊里的内部通常都有十字横街或一字横街,街与城墻相交

3处设房门b,每个坊宛若一座小城,朝开西闭,夜间禁止在街上行走c,唐代的坊中,-一般只有贵族和寺庙可以向大街开门,普通市民只能坊内开门d.个别坊中的府第或寺庙占地面积很大e.坊里建筑布局比较混乱,居住条件也比较差(4)市肆a.城内有东、西二市,对称位于皇城南面各占二坊之地,市内有东西和南北向街道各两条,呈井字形b.市中有肆和行c.东市集中着为贵族官僚服务的各种商业,西市颇多外国商人的店铺,相当于ー个国际贸易中心d.市内以商品交易为主,也有少量与店铺在ー起的手工作坊(5)水系和绿化a.城市水系主要为饮用,同时应用于园林绿化;有通向西市的水系,对运输供应有重要作用b.城内主要建筑物绿化良好,城内街道两旁种植行道树2.唐长安规划要点(1)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上所列的王城制度,平面方正,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2)中轴对称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网道路,但道路宽度超过实际需要(3)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数量多,各阶层严格分开(4)将水系引入其中,规划注重绿化第六章:宋元时代的城市1.宋代城市出现的新现象(1)集市——随着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在ー些交通要道常出现流转商品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墟”、“场”等,有些集市逐渐发展为市镇,他们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层次。(2)街巷制——商业发展往往突破城垣的限制,在城内沿江沿河地区形成商业区,或城外的“关厢”,手工业出现行会组织,同一行业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或ー个地区中。延续千年的坊市制度全面崩溃,向街巷制转变,这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3)城市防御——宋元以后,由于火药的发明及其在战争中的应用。攻守技术也有变化,ー些城市都加砌了砖石的城墙,修建瓮城、马面箭楼,开挖深广的壕沟。(4)城市规模——城市,特别是ー些政治中心的大城市,集中着封建官僚、地主,还有为他们服务的各种商业、手工业者,大口很多,规模远比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大。(5)宗教建筑——宋元时代,城市中的宗教建筑十分发达,佛教、伊斯兰教、喇嘛教等寺院很多,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影响了传统,对城市面貌也有一定的影响。(6)大运河——大运河一直对北方的物质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宋金以后,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改道,破坏了淮河水系,淤塞了淮河水系,淤塞了汴河,使中原地区经济受到很大影响。洛阳、开封等ー些重要城市也逐渐衰落。(7)布局——除元大都等少数城市外,许多城市都扩建商业、手工业中心等,所以城市布局多不规则。2.后周世宗柴荣対开封的改建(1)改建成果a.扩大用地——扩大城市用地,在Iロ城之外,加筑罗城(外城),新扩建部分相当于原来城

4市用地的4倍b,展宽道路——改善旧城的拥挤现象,展宽道路,改善交通条件c.疏浚运河——便于城市供应,便利交通d.改善公卫——制定许多防火、改善公共卫生的具体措施,沿街划定植树地带,增加城市绿地(2)宋东京规划要点a.改建——后周世宗柴荣主持改建,其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上,也没有受旧的城市规划制度的束缚,而是为了适应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提出的,和以往的都城规划大不相同。b.平面布局——三套方城(皇城、里城、外城),平面不规整,南北较长,东西较短,每套城外均有护城河,主要城门设有瓮城。c.道路系统——城市干道系统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形方格网,其它一般道路和巷道也多呈方格形,也有丁字相交,在里城内、外城内还有几条斜街。四条河流贯穿全城,号称“四水贯都”,城内水工设施众多。d.市肆街道——市肆分布突破“市”,分布全城,与住宅混杂,沿街、沿河形成繁华的商业街,但仍有集中交易的市;这时行业种类繁多,出现了夜市和瓦子。e.居住区及生活——这时的坊已经没有坊门和坊墙,实际上是地段名或行政管理的单位,并在居住区建立完善的防火制度,建有用于消防的消防瞭望楼。f.城市绿化及公共设施——注重街道绿化,创造了专用的御路、人行道、水沟、绿化带的道路断面形式,并建有完善的下水系统。(3)成就a.建立了完善的水运系统和下水系统b.建立了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c.创造了专用的御路、人行道、水沟、绿化带的道路断面形式d,街巷制代替坊里制1.宋代平江府(1)平江城的规划布局要点a.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短,南北长,城墙外有护城河b.在城内中央略偏东南是子城,其南为官署c.以水系为脉络,以道路为骨架,形成水陆双棋盘格局,即陆路以方格网形为骨架,呈井字形或丁字形相交,水系与道路平行呈“三横四直”的布局d.城市分为许多坊,这些坊无墙无门,仅是ー种管理的制度e.寺观建筑位置选择讲究,即形成很好的城市对景,又构成了美丽的城市立体轮廓(2)从《平江图》上反映的城市布局a.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短,南北长,城墙外有护城河b,在城内中央略偏东南是子城,其南为官署c,方格网形的道路系统,呈井字形或丁字形相交;城内有三条东西向和四条南北向的较大河道,与街道平行,形成了前街后河的格局,河上有较多的桥梁d.坊没有坊墙和坊门,跨大街建造有书写坊名的华表,华表并非建在街巷入口处,说明与唐坊不同,宋坊仅是ー种管理制度e.寺观建筑位置选择讲究,即形成很好的城市对景,又构成了美丽的城市立体轮廓(3)《平江图》的价值a,是我国最早、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面图,在世界上也是较早的作品b,正确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的面貌,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经济、政治、军事、

5文化的重要依据,更是研究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c.《平江图》的绘制,运用了我国传统的古代地图的画法,,所表达的对象形象简洁,描绘生动,使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当时城市风貌及ー些细部内容d.图上标注的绝大多数构筑物以及重要建筑物位置准确,比例精良,反映了当时已有很高的测绘水平1.兀大都的规划要点(1)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优秀的传统手法一三套方城(外城、皇城、宫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布局。外城:方形,北面两门,其余三面各三门,门外设瓮城,四角设箭楼,城外设护城河皇城:位于南部居中,其中部为海子,东部为宫城宫城:位于皇城东部,在整个大都的中轴线上轴线:大都有一条明显的南北向轴线,南起外城墙上的丽正门,穿过宫城,与东西向的横轴大街丁字相交于位于全城的几何中心处的中心阁(2)规则的宫城与苑囿相结合。规划充分利用海子区的良好绿化,将人工构筑的规整宫城与自然环境充分结合,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效果(3)完善的道路系统与上下水系统。方格网道路系统,等级完善,分エ明确;河道的引入与改造,既满足了生活要求,又与绿化相结合,丰富了城市景色:排水系统完善,施工考究。(4)大都的建设与规划统ー领导,规划设计意图得以贯彻执行,使元大都一气呵成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伟壮观的城市之一。第七章:明清时期的城市1.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1)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2)城市的经济职能大大增强,表现在各级行政中心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和专门工商业城市的发展。a,城市人口构成有显著的变化,工商业者比重有很大的增加b,城市手工业发达,对居民生活构成一定影响c.在工商业城市已逐渐有一定的分エ(3)大的区域性都市不断成长(4)新兴的市镇蓬勃发展,区域城镇系统不断完善(5)城市分布地域较前代有明显的扩展2.明清时期的城市建设总体特征:在城市建设上存在着规划建设和自发建设相融合,而后者的影响不断扩大。(1)明清时期的城市一般都有规划。(2)城市建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自发建设形成的更为灵活自由的布局形式。(3)城市的商业的布局更灵活自由(4)明清时期,随着火药在军事上较为普遍的使用,各大中小城市,普遍改建或加固城垣,或新建一些设防城市(5)清代以后,由于国内的统ー,外来侵略减少,明代修建的ー些纯粹为军事目的服务的边防及海防城市由于失去了军事防御的意义都衰落下来,但有些军事城市逐渐转化为一般的府、州、县城。(6)明清时期城市建设的有一大突出成就是城市园林的建设。

61.明北京布局特点(1)思想——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将北部城墙内收5公里,南部城墙外移ー里半。其布局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城分京城、皇城、宫城三重,以宫城为中心,左祖右社,前朝后市。(2)轴线——在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恢弘壮丽的景象。(3)道路——道路基本沿用元大都的基础,因皇城居中,把城市分成东西两个部分,给城市交通带来不便。(4)居住——居住的坊是城市用地管理上的划分,不是有坊墙坊门严格的坊里制,采用长条形的胡同划分居住地段。(5)市肆——城内市肆中心由元大都时的偏北一带南移,形成繁华的商业区,其内同类商业相对集中,行会发达,商业区多自发形成,布局极不规整。(6)园林——园林建设较元代有较大的发展,多以贵族的小型私家园林为主。(7)水系——城市水系基本沿袭元大都2.清北京较明北京城市变化(1)布局——整个城市布局没有变化,全沿用明代的基础,惟居住地段有改变,将内城一般居民迁至城外,内门驻守ハ旗兵设营房。(2)园林——在城市西郊建大片园林宫殿,“三山五园”成为全世界最大皇家园林组群(3)市肆——城内商业得到进ー步发展,城东地区经济发展较快。(4)寺观——城内除了原有佛、道寺观建筑外,增建了一些喇嘛庙,如雍和宫。第八章: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1.中国古代城市的类型(1)按政治及行政管理意义分类:a,都城b.地区性封建统治的中心城市c.•一般的府州县城市(2)按城市性质职能分类:a.手工业中心城市b.国内商业中心城市c.海外贸易中心城市d.防卫城堡e.集镇(3)从地区地形特征及城市形态分类:a.规则形:方形、圆形b,不规则形:沿河城镇、山城、双重城、多重城(4)古代城市的特殊类型:军市、陵城、关城2.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系统(1)周——汉周代城市道路以轨作为道路等级和宽度的基本单位,说明城市道路上的主要交通是车马为主。a.道路宽度因交通量的大小而不同——“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市内主要道路最宽,环涂道璐次之,野涂道路最窄b.道路宽度因城市等级不同而不同——“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汉长安、东都洛阳的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依旧以车马为主。(2)唐a.道路性质ーー道路系统规划更加突出道路系统的功能b,道路分级——主要干道,如城市主轴线;一般干道,如划分坊里的道路;坊内道路C.道路宽度——主要干道最宽,150米至180米之间;一般干道,60米至120米。道路宽度空前绝后,超过实际需要

7(3)宋a.道路性质——道路系统功能更加突出,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地带b.道路分级——主要交通干道,如通向城门的干道;商业街;巷c,道路宽度"一各级道路宽度较唐代缩小很多,既是为了实际需要,也是商业街功能的需要(3)元、明、清a.道路性质——道路系统功能进一步突出,成为城市生活性道路b,道路分级——主要交通干道同时也是商业街;巷、胡同c.道路宽度——与宋相仿(4)总结a.城市道路系统的形成集道路的分级:与城市的性质、规模、城门数目有关。都城;每边开3门(有的北边开2门),每门各对应一条主要干道。干道、街道、巷三级府城:每边开2门,道路呈井字形。干道、街道、巷三级县城:每边开1门,道路呈十字形。街道、巷两级b.道路网骨架形态:多为方格形,也有不规则形c.古代都城基本上都有御路,其一般由三条或四条或五条道路并列而成,中间宽,两边窄d.道路断面形式山没有绿化发展到拥有人行道、水沟、绿化的高级道路断面形式e.水乡及山地城镇的道路多结合地形特点呈自由布置2.中国古代商业市肆的分布(1)封建社会之前,商业已有一定发展,已经产生了用于固定交易的市。(2)进入封建社会后,通常在城内设集中交易的市a,宋之前,城内一般设东西二市,少数也设三市,并且商业集中在市内,也有极少数分布在坊中b.宋后,商肆的分布有集中分布转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商业有的占用整条街道,有的占用其中一段,有的则是在城门处或在路口或在寺院形成商业据点,有的甚至突破城垣在城外形成关厢:市的功能由早期的以交换为主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的城市生活中心;市的种类由单ー走向多元3.中国古代城市的居住区(1)唐之前,实行闾里制来管理城市居民,一般平民的居住地段称“闾里”,里是一封闭的居住单元,闾是里的门,闾里由奴隶社会自发形成的聚居形式逐步走向有目的的比较规整的人工布局形式。(2)唐代,坊里制代替了闾里制,坊里是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单位,由于城市道路网多为方格形,同时为了管理方便的需要,坊里规整划ー,坊四周有坊墙坊门,但坊里建筑布局比较混乱,对坊里实行严格管理,唐后期,坊里的严格管理制逐渐松弛,而后来逐渐完全突破了坊里制。(3)宋代的城市也有坊的制度,但已非唐长安那种坊里的形式,此时的坊无坊墙及坊门,通常是指一定的居住地段或居住管理的单位。(4)元、明、清三朝,沿袭了宋代的坊里制但在形式上略有变化,其城中仍有坊,是由城市道路分割的ー块儿地段的名称。居住区由街巷组成,由巷(胡同)分割成长条形的地段,这个长条形的地段由规整的方形四合院并联组成,因此布局非常规整。在一般的地区,居住区的组成形式,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东西各异,大多数城市的住宅是低层院落式,北方为四合院或三合院,院子较大,方形,南方的院子称天井,面积小。(5)总结:由于古代城市一般的平面为方形城墙,方格形路网,所以道路与居住区的划分也较整齐,在城内地区,布局较整齐,而城外自发形成的关厢地区则较乱:地形变化大的城市地区,道路与居住区的划分也较零乱;而一般水网地区的城镇,居住区的布局与河

8网系统密切相关。后期的住宅,其庭中普遍种植树木,绿化环境较好;但在城市中的居住区建筑质量有很大差别;这时居住区已开始结合工作地点布置.5.古代的筑城技术与城市防御(1)城墙a.最早的城墙是用木建造的木栅栏,有的石头垒成,有的夯土筑成b,宋以前的城墙很少包砖或用砖砌,宋以后一些重要的城,或城墙上某些防御的重点地段包砖,甚至城墙直接由砖砌成c.明代以后的城墙加砖砌的更为普遍d.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以及转角处设有防御性的箭楼或垛,其数目因城市等级不同而不同e.靠山的城,城墙的建造密切配合地形来达到防御的要求(2)城门a.汉、唐的城门是木架简支结构的,不利于防守,到了宋代大多数城门已开始用砖砌的拱券结构,极少数采用木构或方形结构b.城的防御重点在城门,宋之前的城门多为单门,宋以后有些城门有两重或设瓮城,前后门均不正对,与道路的关系也有意做成‘’屈曲相对”,这些都是为了加强防御的要求c.火药的发明促使宋以后的城门多用砖砌并做成券拱形式,城门包铁皮d.城门上方一般建有城楼,有的城在其门外建有月城或翼城;有的在城门外的护城河上建有吊桥;有的甚至建水门6.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征(1)规划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的各级统治中心,城市的规划建设是由国家统ー组织和安排的,因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科学的发展,被打上了鲜明的"大ー统”的印记。(2)规划具有鲜明的整体观念中国古代规划城市不仅局限于城市本身,而且往往从与城市在行政、军事、经济上有密切关系的地区着眼。城市位置多选择在靠近河川、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上地肥沃、物产丰饶的地区,而且各级城市的建置和分布,都与整个地区的山川形势、江河交通、大口规模、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便更好地发挥作为统治中心的作用。这种整体规划的观点,与近现代“区域规划"的整体性原则颇有相似之处。(3)规划设计具有朴素的生态意识a,规划设计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b.城市防灾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强大动カc,规划设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审美观(4)重经验、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7.历史启示(1)必须尽快建立起我国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促进城市规划科学的发展(2)继承传统,发展传统,赋予传统以新的内容与形式a.注重城市规划法规的建立和健全b.增强城市规划的整体性c.引进生态理论,进ー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城市规划科学理论体系d.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民族精神(3)必须重视城市规划史的研究工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历史的依据8.规划思想(1)儒家礼制规划思想

9(2)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3)相土、形胜、风水的规划思想(4)数字的应用5.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总的特征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总的特定,与中国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整个时期中社会经济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中国从奴隶社会发展道封建社会,远较欧洲为早,封建社会持续时间长,在这漫长的时期中,生产カ虽然也不断进步,生产关系也不断发展变化,但总的来说生产カ发展是缓慢的,封建生产关系始终占统治地位,生产方式没有出现根本的变化,因此中国古代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型的城市。城市有变化有发展,也有不同的类型,但发展方式上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剧烈变化。这是因为,封建地主阶级对城市经济有严格的控制,城市不能产生与之相抗衡的阶级力量,也不可能产生像欧洲封建社会后期封建主的城堡与资产阶级新兴势カ集中的城市不断斗争的现象。中国封建社会是地主土地所有制,不是领主所有制,地主可以离开土地集中居住在城市中,不像欧洲封建领主的根据地在城堡。中国由奴隶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城市哀落、城市规模缩小、统治中心转入乡村等情况,城市就是封建统治的政治军事的根据地,城市不仅在经济上剥削着乡村,在政治上也统治着乡村。儒家思想和礼制观念主导者中国的古代意识界,同样支配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王权至上与欧洲神权至上的本质区别,使得城市的中心一般都是宫殿或官府衙署,而不是欧洲的教堂等宗教建筑,虽然中国古代的寺观建筑在城市占有重要地位,但它自身也成为了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因此其没能在城市中占据中心地位,中国古代的城市布局同阶级ー样,具有明显的等级制度。从城市类型看,中国古代的城市可以分为两种:a.按统治阶级的意图,从政治军事统治的要求出发新建的城市这类城市具有整体的规划意图,布局方正规则,分区和布置都等级森严,其主导思想是正统的儒家和礼制思想,代表的是以《周礼・考工记》的要求所营建的各个朝代的都城b.由于经济发展而自发形成并不断扩大的城市这类城市布局多不规则,道路也不是方格网状,而是配合地形环境需要而发展,这类城市的主导思想是以道家《管子》的因地制宜指导为主,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布局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类城市并非严格単独发展,而往往是结合在ー起相互影响建设的,比如大都规整的宫墙与不规则的苑囿相结合,又或是南京城严谨的布局同地形的自由有机结合。此外中国城市规划还受到《周易》思想的影响,以及风水观念的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城市特有的发展理念与布局思想。6.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特点(1)从城市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如宋代打破坊市制,且晓市、夜市出现。(3)从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不仅规模巨大的都会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中小工商业市镇,其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成相应变化,明清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于江南。

10(5)从城市的地位看:城市经济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第九章:中国近代城市发展概况1.近代城市的分类(1)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于本国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青岛、广州湾、哈尔滨等(2)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及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发生了局部变化的原封建城市——北京、西安、成都等2.近代城市的发展阶段(1)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叶鸦片战争的爆发到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这段时期,一系类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在中国沿海城市出现“租界”,城市呈畸形发展;另外洋务运动在ー些城市兴办エ厂,对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2)19世纪末叶——20世纪20年代从中日甲午战争的战败到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时期,《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外国人可以在中国设エ厂,使帝国主义的侵略进入了另一个新的阶段,“租界”城市大量设厂,发展更加迅速;“ハ国联军”侵华后,侵略势カ和范围进ー步扩大,,产生了一批帝国主义独占的城市(3)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名族资本主义有了进ー步的发展,沿江一带的上海江浙ー带尤为明显,商业,人口,市区有所扩大(4)20世纪20年代末叶至抗日战争日前1927年建立了国民党政权,其政治统治中心南京,经济中心上海均有较大的发展。1931年的“九・ーハ”事变后,日本占领全东北,建立了一系列性质不同的城市设施。(5)抗日战争期间至全国解放前タ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帝国主义进一步占领了更广大的地区,占领地区城市破坏严重,同时国民党向内地撤退,エ业内迁,由于军事エ业的需要,一些具有军需资源的城市或城镇的带了发展,不过抗战胜利后,这些地区很快衰落下去。第十章:由“租界”发展的大城市第十一章:外国独占的新建城市(1)帝国主义占领青岛时期的城市建设青岛是帝国主义独占的城市,有长期的建设目的,因而有一定的规划。它的建设不像当时其他半殖民地城市那样混乱。在城市规划的ー些具体技术及手法上,有不少值得注意的经验。(1)建设方针及规划意图

11德国占据时期,按其侵略的总方针,城市建设上以军事据点及贸易港口为重点,城市规划突出了这两方面的要求。日帝占领时期着重于经济侵略方面,具体执行其“工业日本、农业中国”的侵华总方针,偏重于エ业及交通方面的建设。(1)规划分区德国区与中国区严格分开,德国区在市南沿海环境最优美的地段,中国区在北部,居住、エ业、商业混杂市中心在临海的德国提督公署ー带,背靠观海山,前对海湾,并有数条道路由此向外放射,突出这ー主要建筑物港口设于胶州湾内,可以避免海浪直接冲击,减少港口设备的工程费用。在城市发展的另ー侧,可使港口与铁路及其编组站有直接联系,客运站深入市内接近中心区及海滩,这种布置在使用上和工程技术上是比较合理的日帝占领时期在沧ロ、四方ー带建工业区,这里运输条件较好,而工人住宅区却设在靠近铁路两旁的低洼地带,居住条件恶劣(2)道路系统道路系统与地形结合得较好,道路网是不规则的方格网;道路网没有明确分エ:德国区干道寛,与绿化的结合较好;中国区干道窄,街坊面积非常小;商业服务设施及公共机关沿街密集布置:道路与建筑物布置考虑到“对景”的要求;日帝占领时期曾试图解决道路网的分工问题(3)居住区德国区的居住建筑物集中在“提督公署”以东ー带,系独立式花园洋房,建筑密度低,绿花多,标准高,结合及利用地形较好中国区住宅多与商业及手工业作坊混杂,街坊小、密度大日帝时期,建了大量的日本式小住宅,住宅较注重实用功能,平面及立面形式简单;在工业区附近,建了些质量很差的工人住宅,居住异常拥挤(5)市政工程及公用设施城市道路的标准较高。德国区全部为高级路面,坡度在10%左右,区内沿路设铸铁电杆,部分用地下电缆;上下水管网用环式。在德国区用分流制,在中国区用合流制城市绿化较多,德占时期设有“林务署”,在德国区建有大量的人工林(6)建筑风格及城市面貌在城市面貌上充分反映出殖民地城市的色彩。徳帝占据时期的建筑风格都是!9世纪末的建筑形式;在建筑布局上采用了一些欧洲古典城市的手法,注意立体轮廓及对景日帝时期,建了一些集仿主义和资本主义“新形式”的建筑

12青岛的建筑以黄墙红瓦为主,与绿树相间,加上蔚蓝的天空及比碧绿的海面衬托,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カ2.外国独占城市的特征分析(1)城市规划与建设体现了明确的意图。都服务于这些国家当时侵略中国及殖民地扩张政策的总目的;有的偏重于军事建设,有的偏重于商业贸易,有的偏重于エ厂及铁路建设,也有的是综合性的。(2)城市建设中的隔离与差异在城市建设上,外国人的居住区与中国区严格分开,两个地区在各方面建设上均有很大不同。(3)引进外国的建筑形式建筑形式・般是引进占据着本国的建筑形式,是中国上地上的外国城市。早期颇多古典或仿古形式,后期则现代主义色彩更为浓厚。(4)衣现岀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的特征城市规划引进当时的资本主义城市规划的理论,商业区在平面上处于突出的地位,密集的商业街,五光十色的店面装饰和广告,商场交易所,银行群成了城市新的生活中心。(5)规划图的分析这些规划图多表现为西方古典的形式主义及早期资本主义规划特征,与中国传统的规划手法完全不同。早期多为表现形式主义的构图,后期则多注意功能及交通问题。第十二章:因近代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城市1.“陪都卜年建设计划”(1)概念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政府迁回南京,造成了重庆经济一落千丈,为了安定人心,国民政府将重庆定为“永久陪都”,编制了“陪都十年建设计划”。(2)规划要点a,人口估算不是根据当时经济的发展计划来确定的,而是依靠主观臆测。b,道路系统规划考虑重庆山城起伏的地形,成自由式布局,在中心地带布置了几条穿山隧道,在江边设计了高架桥,主要道路交叉采用环岛形c,在土地划分中,将住宅区分为高等住宅区、普通住宅区、贫民住宅区三种。d,规划当中生硬地搬套卫星城镇理论规划理论,居然ー共规划了12个卫星市和18个预备卫星市镇,这些卫星市镇的规划示意图一律采用圆形图案,规划得非常粗糙e.计划中还搬用当时西方国家中流行的邻里单位的规划理论,并试图与国民党统治区的保甲制度结合起来,以加强统治第十三章:变化中的传统城市L南京(1)发展阶段a.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开辟五口通商,帝国主义势カ侵入,以后津浦及沪宁两铁路通车,使南京成为南北

13陆上交通与长江水运的交汇点。这ー时期主要在城北下关沿江一带,形成新的市区,集中各种洋行、银行、轮船公司、码头、仓库、火车站等;也在一些空地上密集地发展了棚户区。期间南京一度由太平天国占领,并定为国都,因为时间短暂,只进行了一些军事建设,曾在紫金山西部建“天堡城”,在东山麓建“地堡城”,城内变化甚少。b.第二阶段自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后,曾进行过“首都建设计划”,并开辟几条新道路,在城内分散地建造行政办公机关,在山西路ー带开辟为官僚等上层阶层服务的住宅在城东中山陵及灵谷寺ー带建造道路、绿化、运动场及纪念性的建筑。c.第三阶段自1937年,抗战后不久南京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曾是汪伪政权的“首都”,但没有什么建设。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回到南京,除了建造美军军官的招待所、“国民大会堂”タト,还继续进行了“首都建设计划大纲”,但城市没有新的建设和变化。12)1929年制定的“首都计划”第十四章:日帝国主义侵占地的城市第十五章:近代的中西部城市第十六章:中国近代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1)近代的区域发展ワ城市布局a.由于地理条件差异,我国西北部与东南部在经济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差异,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工业化及进入近代社会,最早开始的地区是东南沿海一带,这就使得东南部与西北部原已存在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加扩大b.中国古代曾有一批港口贸易城市,但由于为防倭寇侵袭后期实行海禁政策,使得沿海城市很少,因此中国古代的城市布局是内向型的。进入近代后,ー些港口城市得到了较大发展,城市的布局开始走向外向型。c,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要沿长江和南北大运河两条水运线形成两条城市带,其交点是以扬州、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随着海运及铁路的发展,形成了沿海,沿长江、珠江、津沪铁路、京广铁路、中东铁路等交通干线的城市带,津沪铁路线取代了京杭大运河的地位,而使原来沿运河的商业城市趋向哀落。d.中国近代没有政府机关或其他机构对区域开发及发展进行过研究。孙中山先生建设“北方、东方、南方”三大港的设想以及“以港带路、以路带エ”的理念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未能实现。(2)近代城市的工业布局封建社会留下来的城市大多是封建统治阶级集中居住的消费性城市,城市中只有一些小型的手工作坊,手工业生产都与家庭结合,分布城市各处,虽然资本主义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有了一定发展,但对对I口的城市布局结构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I口中国,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低,不到io%,而且エ业只集中在沿海及东北少数几个城市。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脆弱性及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性,中国近代没有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エ业布局总的来说有两种情况:

14a.离开旧城,形成新的城市或独立的工人镇a_l因开发新矿山形成新的市镇a_2在大城市外围独立设丿.并形成工人居住地区b.在旧的城内或近郊建设b_l形成工厂较集中的工业区b_2分散在市内建设b_3在旧城城郊分散设厂(3)对外交通对城市布局的影响A——・铁路对城市结构布局的影响a.先修建铁路后出现城市这多出现在铁路的重要站点或枢纽上。修建铁路时并未考虑到发展城市,但铁路建成后,人口聚居,商业兴起,开办了エ厂,因而发展成为城市。这些城市多自发形成,布局也多不合理。如蚌埠b.先在城郊修建铁路,城市发展后,铁路穿越及分割或包围市区有的城市在修建铁路时,市区范围不大,铁路尽量接近城市,但未考虑城市可能发展的方向。c.由于人为原因,铁路修建得不合理,造成市区的混乱天津原来已有铁路车站,北洋军阀时期为了与租界竞争,新设北站,并发展大经路地区,使铁路站线十分不合理,运行不便,对市区的分割更为严重沈阳原来主要站为南满铁路的西站,张作霖统治时期新建沈海铁路及新北站,也产生了与天津类似的现象d.铁路插入旧城区内北京修建铁路时,旧城区范围很大,为接近市中心,铁路线及客运站伸入市中心的前门外。因为站场占地很大,分割了原来的城市交通线,使得整个城市的布局出现了较大的改变。e.铁路在城郊通过,在站场与旧城区之间发展了新区,或使紧靠车站部分的城区繁荣起来如郑州,在京汉铁路修建后,车站与西门外连成一片,形成新市区,取代了旧城区,成为新的城市生活中心在以上五种不同类型的城市中,共同性的问题为:铁路通过市区部分,由于噪声、烟尘、安全等干扰,对居住或其他设施造成不利的影响,在铁路附近不宜建造生活用房的地带,往往形成了大量的贫民窟及棚户区。铁路车站,大多是客货混合,很少有单独的货站,更少有专业货站。因此车站人、货流的交通混杂、拥挤。大部分城市没有编组场,甚至・些枢纽站也缺乏符合最低技术的编组站,编组工作有的就在客货站中进行,不仅影响列车正常运行,而且有时长时间阻隔市内正常交通。有些城市采用伸入城市内部的尽端式车站,接近城市中心,方便旅客。但由于尽端式通过能力小,使客运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铁路与港口的联系,多数不方便,铁路与工厂之间也缺少直接联系。B——港口对城市的影响近代的港口城市有两类①地理位置好,港湾条件优越,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这里建立现代化的港口,发展成为新城市。——青岛、大连②在历史上是港口城市,多数是在入海河道旁,这些港口原来也有一定的基础,近代增修了可以停泊大型船只的码头,在这些城市的港口中,码头、仓库占满了河道的岸线,并全为外国资本家及本国资本家私有,岸线的使用很不经济、合理。码头缺乏足够的

15仓库用地,也与铁路缺乏联系,装卸设备也很落后。这类港口虽近海,实为河口港,船体大型化后很难进港,往往趁涨潮进港,吞吐量受到很大限制。C——远程公路对城市的影响在铁路及河运较发达的地区,远程公路在城市对外交通中的作用不大,因而对城市的影响也不大。在我国西北、西南地区ー些中小城市中,远程公路是主要的对外交通,公路的修建対城市的发展及布局有较大的影响。D——飞机场对城市的影响中国近代城市中,民用航空很不发达,还未能起对外交通的作用。机场的设置对城市的生活影响其微。在设有机场的城市,多为军用性质。第十七章:1949年以来的城市化进程(1)现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a.发展起步阶段(1949——1957)1949年城市化率10.6%,到了1957年15.4%,年均增长7%。这ー时期的城市化进程是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前4年以自然增长为主,后5年以有计划的机械增长为主。1949——195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城市建设的全面展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定居,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1953——1957年,中国成功地执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b.城市化波动阶段(1958——1977)1958年的大跃进,使大批劳动カ涌向城市,出现了一次城市化高峰。此后随着国家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城市人口向农村倒流的情况。b_!超常的工业化引起超高速城市化(19581960)b_2エ业调整时期第一次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化波动(1961——1965)b_3エ业化停滞时期第二次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化倒退(1966——1977)c.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1987年改革开放以后)c_!降低了城镇的建制标准,使城市数量迅速上升c_2随着各种城市政策的调整,城市数量增加导致城市人口及比比重上升c_3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工业、农业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2)中国城市化的し要特点及同题①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城市化特点a.政府发动性动カ城市化及其基础——エ业化是由政府发动的,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其动カ主要是政治性

16社会性的,而非经济性b.城乡双近性体制形成了“城市——农村”二元社会体系,阻碍了城市化的正常进程c.不协调性构成表现为城市数量与总人口相比,数量太少;城市规模结构大城市比重过高:城市地域分不平衡,东密西疏;具有明显的’‘エ业型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功能偏集于エ业。除中心市外,多为エ矿或エ业型城市,商业城市、金融城市、旅游城市、科技城市、教育城市发展严重不足。d,波浪型进程山于政治上的动荡和政策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具有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的特点,现出明显的波浪型发展轨道②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的新特点及其趋势a.主体上城市化的推动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自上型城市化”——“自下型城市化”——“外联型”与“内联型”城市化b.发展战略上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由内地移向沿海,改变了城市化空间格局。城市化发展趋势呈现出: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c.制度上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市镇设置标准的下降和设市设镇模式的变化,使市镇的数量,猛增d.形态上小城镇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提高,大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率大幅度回升大城市开始了郊区化过程开始出现大城市区和城市连绵区e.内涵上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国际化、知识化的发展,中国的部分大城市开始走向国际化,中小城市开始步入现代化;城市内部的社会化在扩大:城市化除了数量的增长外,还呈现出“质”的变化,如大口素质提高等。第十八章:半个世纪以来的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及其特点①城市.建设的恢复与城市规划的起步(1949——1952)②城市规划的引入与发展(1953——1957)③城市规划的动荡与中断(1958-1978)④城市规划及其建设的迅速发展(1978年以后)第十九章:现代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的前期第二十章:改革开放后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17外建史第一章:城市的起源第二章:古埃及的城市1.占埃及城市建设的成就及其影响a.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b.最早运应用棋盘式路网。c.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d.城市建设均出色地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第三章: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城市第四章:古印度与古代美洲的城市第五章:古希腊的城市2.希波丹姆规划型式与米利都城(1)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道路系统、广场空间、街道形状均不规则。希波战争后,希波丹姆在战后城市建设中普遍采用了•种以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虽然该规划型式早已有应用,希波丹姆却是最早把这种规划型式在理论上予以阐述的人,并大规模地将其在城市建设中予以实践。①几何形式,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②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ー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的街坊③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2)米利都城①米利都城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路网采用棋盘式②两条主要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开敞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③城市中心划分为4个功能区。其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其东南为主要公共建筑区3.希腊化时期的城市建设①希腊化时期的城市建设多采用希波丹姆系统进行规划建设,布局规整、模式统ー②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是与广场规整、划ー。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住区的划分,一直到市中心与广场的规划布局都是严格按儿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设计的③希腊化时期卫城和庙宇己不再是城市的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喧嚣的广场

18④城市广场普遍设置敞廊,沿一面或几面,开间・致,形象完整。市中心敞廊有时与相接的街旁柱廊形成长距离的柱廊序列,街旁柱廊或房屋檐口高度一致,形成气势壮阔的轴线布局与透视景象⑤城市的环境卫生较希腊前期为好第六章:古罗马的城市1.罗马营寨成①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②中间的卜字交叉道路通向东南西北4H③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2.罗马共和时期广场与罗马帝国时期广场的异同①职能——共和时期广场是城市社会、政治、经济的中心帝国时期广场则成为皇帝为个人树碑立传的纪念场地②建构——共和时期广场建筑物强调自我突出,彼此在形式上与整体不慎协调帝国时期广场建筑物从属于广场空间,通过柱廊等形式使其得到了统・③风格——由开敞走向封闭,由自由走向严谨,目的在于营造ー个供人观赏的三维空间艺术族群④空间组织——共和时期广场组织缺乏章法,秩序混乱,帝国时期通过彼此垂直的空间轴线构图将不同时期广场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第七章:西欧中世纪封建城市(5—13世纪)1.西欧封建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征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是自发成长。这些城市主要在三种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塞型、城堡型、商业交通型①城市选址一般都选址在水源丰富、粮食充足、易守难攻、地形高爽地区,并四周筑以城墙②道路系统道路网以环状与放射环状为多,后期为适应工商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些方格网状的城市③城市中心教堂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以其体量和髙度控制着整个城市的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城市的主要中心,主要采用封闭式构图,放射形道路网从广场发散出去,形成蛛网状的放射形环状路网④城市分区中世纪城市划分为若干教区,每•教区分布着辖区小教堂、水井、喷泉等⑤城市景观城市环境景观很好,充分利用城市环境,使其具有亲人尺度;建筑群具有美好的连续感、丰富感和活泼感2.佛罗伦萨——西格诺利亚广场

19象征城市共和国独立而带有纪念性的市民广场,呈“L”型,由三个相互关联的空间构成。广场上有市政厅、塔楼、敞廊、喷泉、雕像等,市政厅前有大卫等雕像;塔楼高95米,作为城市的标志;长廊内部亦有雕像,并用不同的方式布置。广场空间渗透到周围建筑实体中去,进入广场的道路各有对景。第八章:东罗马与俄罗斯的中世纪封建城市第九章:阿拉伯国家与其它伊斯兰教国家以及印度、日本的中世纪封建城市第十章: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1.文艺复兴的分期①15世纪——早期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②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盛期文艺复兴时期——罗马③16世纪中期和末期——晚期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仑巴底@17世纪以后——巴洛克时期——法国巴黎2.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理论与建设活动①建设对象城市发展突破了宗教的束缚,大型世俗性建筑物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对象②科学知识地理学、数学等科学知识有力的影响了城市的规划结构③城市改建许多城市因不能适应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发展变化而进行改建,但城市总的布局没有发生新的突变④设计思路设计思路不再山整体到细节,而是由细节逐步扩大到环境,以建筑物去丰富周围环境⑤巴洛克巴洛克时期崇尚浮华雕饰和轴线构图,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景观;城市改建强调运动感和景深,有利于整体环境的协调与统ー3.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南改建4.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广场建设A——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这个被拿破仑大帝曾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的圣马可广场是在经历了好几个世纪的陆续建设中完成的,其主要建筑物有拜占庭式的圣马可教堂,高直式的钟塔与总督宫以及图书馆、市政大厦。几个世纪以来,由于结合历史现状逐步进行改建,既保持了优秀的历史遗产,又不断进行了新的创造,使其成为历史上最有名气的广场之ー。①广场平面呈曲尺形,在空间组合方面,它是由3个梯形广场组合成的一个封闭形的复合式广场②在艺术处理方面,高耸的钟塔成为城市的标志,与广场周围建筑物的水平线条形成美的对

20比。广场四周建筑物底层全采用外廊式的做法,并以发券作为基本母题,均以水平划分,形成单纯安定的背景③圣马可广场不同空间的互迭,和视觉上的相似性和对比性的运用,达到了形体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艺术高峰第十一章: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1.绝对君权时期的时代背景与唯理主义理论思潮这ー时期古典主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建筑思潮,它是资产阶级唯理主义在美学上的反映,体现了有秩序、有组织、永恒的王权至上的要求,其试图在一切文学艺术的样式中建立“高贵的体裁”所需的规则,这些规则是理想的、超时间的、绝对的,它认为不依赖感性经验的理性是万能的。古典主义在艺术作品中追求抽象的对称与协调,寻求艺术作品的纯粹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强调轴线和主从关系,在平面上是中央广场,在立面上则是中央穹顶统帅着其余部分。第十二章:近代资本主义城市的产生和欧洲旧城市改建2.瓶代资本主义城市产生的一系列问题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引起城市的畸形发展,市区地价昂贵,建筑拥挤,密度过高,居住条件恶化②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引起了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化,破坏了原来脱胎于封建城市的那种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结构③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大大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城市盲目扩展,布局混乱,形成大量、缭乱的人流货流,造成车辆剧增和交通阻塞⑤城市各种公用设施提供了远比封建社会高得多的城市物质生活条件⑥城市中建筑缭乱,城市设计缺乏整体环境的考虑,建筑艺术衰退3.英国的旧城改建(1)伦敦改建①沿袭古典主义手法,将法国园林设计技巧运用到城市(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道路)②城市建设弱化了宗教职能,强调了经济职能③规划没有很好的结合地形和现状,要求改变私人土地所有权的愿望没能实现④这次改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规划代表的是资产阶级而非国王和教会(2)伦敦改建的成果①城市改建设立了专门的委员会制定建筑技术规定②规划建造了拥有方形广场的新型居住建筑群③在公园建设方面,将封建主的大型花园改造为公众性的游憩地或社交场所④里琴大街的出色设计4.法国的旧城改建

21(1)巴黎主轴线的建设过程第十三章:近代亚非拉殖民地城市和美国新建的大城市1.华盛顿朗方规划①美国工程师朗方借鉴欧洲八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经验,根据华盛顿地区的现状条件,选择了把两条河的交叉处,北面地势较高用水方便的地区作为城市的发展用地。②规划布局以国会和白宫为中心,其中国会位于最高处,作为全城的核心与焦点③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设计一条通向托马克河滨的轴线,并连接白宫和法院,形成三角形放射布局,构成全城的结构中心④从国会和白宫两点向四周放射出的许多放射状道路与其它方格网道路相结合,形成美丽的街道景观⑤人口规模预测大胆,适应了华盛顿城市后来的发展需求第十四章: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几大常见规划理论: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美国的开展保护自然、建设绿地与公园系统第十五章:20世纪二次大战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1.格里芬的堪培拉规划①指导思想——利用地形把自然风貌同城市景观融为一体,使堪培拉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又具有城市生活的魅力②城市选址——北面是缓和的山丘,东西南三面是森林密布的很高的山脊,使城市造型宛若ー个不规则的露天剧场,这样可利用地区边缘的山脉作为背景,利用市区内的山丘作为主体建筑的基地或作为对景的焦点③规划结构——利用城市西部的莫朗罗格河上的水坝把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以’‘首都山”为轴心,以政府机构为主:北部以城市广场为轴心,以生活居住为主④道路系统——在各中心向外放射形成蛛网状路网,大网套小网,纵横交错,内外衔接,十分壮观2.新建筑运动在建筑与城市设计上的主要设计思想①重视使用功能②注意发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性能特点③把建设的经济性提到重要高度④主张创造新时代的新风格⑤反对套用历史上的陈旧形式⑥强调建筑空间⑦考虑人观察建筑过程中的时间因素⑧提出“空间——时间”建筑构图理论

221.勒・柯布西耶城市规划观点①他认为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已出现功能性的老朽——解决办法是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②关于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③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④他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ー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2.雷徳伯恩体系在考虑私人汽车时代对城市建设影响的条件ド,美国建筑师泰恩在新泽西雷徳伯恩新镇大街坊规划设计中采用的一种人车分流体系,称为雷德伯恩体系。在规划的居住区中,为把家庭主妇和孩子们使用的步行道路与汽车房分开,设计了一个与汽车道分隔的步行道路系统,通向每户住宅的后门。这种步行道路经过住宅之间的公共绿地,然后再从地下穿越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按照分级的原则设计。从主要道路通向局部性之路,然后通向按尽端路原则设计的,服务于ー小组住宅的局部性通路。这种“雷德伯恩”式的规划布局被称为“雷德伯恩体系”。由德伯恩体系的共同特点:绿地、住宅与人行步道有机地配置在ー起,道路布置成曲线,人车分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形成口袋形,通往ー组住宅的道路是尽端式的,相应配置公共建筑,把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第十六章:战后40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1.英国战后重建工作(1)大伦敦规划(2)哈罗新城——英国第一代新城的代表战后新城建设是从英国开始的,1946——1950年间,英国建设了第一批新城,较多的体现了原来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其特点是:规模比较小,密度比较低:按邻里单位进行建设;功能分区比较严格;居住区、エ业区等区划分明;道路网为环路和放射路组成。①城市规模;8万人,26平方公里②规划结构:铁路在北,火车站居中,东西两侧为工业用地,市中心在几何中心偏北,以市中心为半径分布着4个居住区③道路系统:全城道路由火车站向南,经市中心后分东南两线,呈丫型,自行车路与步行路各成系统,不与主要道路依傍或走同一路线④城市中心:主要为附近地区服务,规划强调“城市性”,组织・个有内部步行系统的、周围被汽车路和停车场所包围的市中心。整个市中心功能多样、交叉重迭、关系紧凑⑤城市景观拥有田园风光,充分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将河水、绿化等将自然景观与建筑结合,创造良

23好的绿化环境和视觉效果第十七章: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1)坎伯诺尔德——英国第二代新城的代表①城市规模:7万人,16.8万平方公里②规划特点:规划上比较集中紧凑,密度高,改变了过去邻里单位的结构形式并努力使新城大部分人口集中在靠近新城中心地带,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较为紧凑的新城③城市分区:市中心建在山顶,住宅区建在其外围的山坡匕エ业区则在城市南北两端④道路系统:采用人车分流的系统,主干路穿过市中心,•条环路围绕整个山头,为整个住宅区提供服务⑤城市景观利用地形髙差巧妙安排住宅位置和决定住宅层数,形成了丰富的说山地景观和人文景观

24①50年代荷兰的步行商业街——林巴恩步行商业街由两排平行,每段约100米的二、三层商店组成。筑有横跨街道的遮棚,与沿商店橱窗上面的顶盖连成整体,使步行街的顶部组成网格状的遮阴通道,与其下的铺地紧密相呼应。步行街的内部空间饰有小商店、草坪、树木、花草等。商店按模数网设计。②50年代美国的郊区购物屮心50年代,美国出现了郊区化运动,郊外新区不断涌现并扩大,随之也产生了大批郊区购物中心,购物中心考虑停车问题,因此占地较大,基地中央是购物中心,外围是大片的停车场③50年代美国的市内商业街美国从1956年起开始建有空调设备的封闭式室内商业街,以满足人们对商业街提出的休息、游览、娱乐的要求。室内设置了多种多样的环境设施,如树木花草、街灯等,使其具有林荫道的作用,成为漫步游憩的场所。玻璃拱顶将街道两侧建筑连成整体,融汇在ー个空间。商店、市场以及其它公共设施分别串连在街道上,上下数层,通过宽阔的楼梯和自动电梯相通,构成多种用途的综合体。④50年代的日本地卜.商业街由于日本大城市人口稠密,环境恶化,地面交通事故多,再加上其雄厚的经济实カ和技术条件,日本于50年代后期建了大量的地下商业步行街。地下商业街的建设,促使城市向地下立体发展,增加了城市的上地利用率。因地下空间对地面交通的疏导作用,加上其自身的特色,使其与其它空间共同组成一个高效的空间联络体系,吸引了大量的人流(3)50年代的科学城科学城是专门设置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的ー种卫星城。建设科学城既可减轻大城市拥挤程度,也有利于促进科学事业发展,便于利用大城市的社会环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丰富的情报资料。集中设置科研和高教机构,利于加强它们间的内在联系和满足对外部环境质量的共同要求。世界代表性的科学城有20世纪50年代末建设的苏联新西伯利亚市科学城和70年代建成的日本东京都的筑波等。科学城的特点是:①主要功能结构有科研与生产区、居住小区、公共商业中心区和大型绿地区等。其中科研机构、高等及中等专业院校、设计院和实验エ厂等建筑区占卫星城的大部分面积(在筑波约占建成区面积的60%)。科研高教区内部,各单位根据彼此间的联系及对环境的要求和影响再分片配置,如在城市公共中心设置理论研究性科研机构和大学,在城市边缘地带设立试验工厂的研究所等。它们与居住区间用绿地隔开;②为保证科研与高等教学活动高质量地进行,需有良好的环境和市政设施。尽可能与水体、森林等自然环境相结合;③人口规模不大,基本人口虽占大多数,但流动人口多。城市大口一般只有数万至十多万人。居民的劳动和文化生活联系可采取步行方式。美国学者哈里斯(C.D.Harris)在20世纪40年代对美国城市分类的研究中,把拥有大学注册人数占本市人口25%以上的城市称为"大学城";④离中心城市不甚远,如新西伯利亚至科学城为28公里,筑波至东京50余公里。A意大利古城与古建筑保护

25①在城市总体规划上,采取了避开古城另建新城的规划手法。②新城建设,尽量发挥其现代化的优势③因罗马市中区地ド全是罗马时期以来的街道和建筑,采取“发掘一点、保护一点、不搞全面展开”的办法。④对地面上留ド的古建筑所采取的保护办法是,在不恢复原状的前提下,保护现状。在不损坏现状的情况下,加固维修和制作复原模型⑤意大利古城市与古建筑保护采取区别主次、分级分群保护。(5)50年代的区域规划与国土整治A——城市集聚区——荷兰兰斯塔德①位置:位于荷兰西部,地跨三省,是ー个由大、中、小城镇集结而成的马蹄形状的环状城镇群②组成:兰斯塔德把ー个大城市所具有的多种职能合理分散到大、中、小城市中区,形成既分开又联系的有机结构。它包括3个大城市: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3个中等城市:乌德列支、哈勒姆、莱登,以及其它许多小型城镇和滨海旅游胜地。③布局:多中心马蹄形环状布局,通过采用线形辐射发展方式,并建立“绿心”、“绿楔”、缓冲带和中心城镇来控制城市的规模④职能:各城市产业的选择主要是依靠各个城市的优势,选择合适的产业错位发展,如阿姆斯特丹是重要的商业与文化中心,重点发展服务业;鹿特丹是荷兰最大工业城市,是重要的海陆空交通枢纽、商业、金融中心(6)50年代城市环境学科的兴起和CIAM第卜小组的建立A——CIAM第十小组——簇群城市①是关于流动、生长、变化思想的综合体现②流动:认为ー个现代城市的复杂性,应能表现为各种流动形态的和谐交织。③生长:任何新的东西都是在旧机体中生长出来的,每一代大仅能选择对整个城市结构最有影响的方面进行规划与建设,而不是重新组织整个城市。他们认为用生长的思想改建旧城市,可保持I日城市生命的韵律,使它在不破坏原有复杂关系的条件下不断更新④变化:城市需要一些固定的东西,这是,些改变的周期较长,能起到统•作用的点,依靠这些点的存在,大们才能对短暂的东西进行评价并使之统ー。城市的环境美应反映出对象的恰如其分的循环变化。⑤簇群城市是以线型中心为骨干而多触角地蔓延扩展。线型中心即“干茎”,是为居民提供联系的通道,也包括为居民服务的各种设施。(1)60年代以来规划学科的发展①规划学向多学科发展,成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在规划指导思想上取得了重大突破②物质建设规划发展为与经济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规划、科技文化发展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发展规划互相结合的综合规划,评价标准用系统论的观点对规划进行总体平衡

26(2)60年代以来城市的发展趋势①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剧②城市布局形态:大城市多中心化③规划范围:从国土、从区域、从大城市圈、城镇体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布局④城市群体布局:大城市连绵区⑤发达国家:环境时代、旅游时代、文化时代、生态时代⑥城市问题:城市膨胀和市中心衰落解决城市膨胀问题的实例:法国制定控制巴黎市区膨胀的区域规划:苏联莫斯科的多核心分片式规划;英国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解决市中心衰落问题的实例:东京建设副中心;巴黎的拉德方斯;纽约罗斯福岛上的“城中之城”;伦敦的巴比坎中心;科学园区或科学城的建设,如硅谷,筑波科学城;⑦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从形态设计到着重“人、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城市规划新宪章:《马丘比丘宪章》(3)庆城市连绵区它是一般呈带状的、规模很大的城镇集聚区。它以若干个几十万至几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小城镇连续分布,形成城镇化的最发达的的地带,组成相互依赖、兴衰与共的经济组合体。如,美国的3个大城市连绵区:①波士顿华盛顿(简称Boswash)②芝加哥匹兹堡(简称Chipitts)③圣地亚哥——旧金山(简称Sansan)(4)|大伦敦发展总体规划①1964年《东南部研究》至少要从大城市疏散100万人口;建立3处反磁力吸引中心②1967年《东南部战略》改变同心圆布局方式,让城市沿3条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形成3条长廊地带,以3个反磁力吸引中心作为终点③1970年《东南部战略规划》规划否定了67年提出的’‘长廊和反磁力吸引中心”方案,把大部分人口安排到伦敦周围:5个大的发展点(两个大的点)以及8个中等规模的发展地区规划肯定英国传统的传统手法——集中城市格局,而不倾向于分散的格局①主张打破原来的单中心城市结构,建立一个多中心分散式的城市结构②“巴黎地区战略规划”采用了“保护旧市区,重建副中心,发展新城镇,爱护自然村”的方针。该战略规划对巴黎的今后发展提出了3项战略性措施:a.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安排エ业和城市人口的分布b.改变原来聚焦式向心发展的城市结构,而沿塞纳河发展成带形的城市结构c.打破原来单中心城市布局,发展多中心城市群

27(6)首都华盛顿地区的2000年规划①采用“放射形长廊”规划方案②该规划是以现有城市为中心,向外建设6条主要的放射交通线,即长廊地带。在长廊地带隔ー定距离建一个居住区或卫星镇,规模大小不等;长廊与长廊之间的楔形地区留作绿地和农业用地③该方案还包括的内容:更多地采用公共交通;限制建设高速公路;改建大部分地区;限制市区人口增长;市区的就亜机构应集中在市中心(7)|东京都改建规划①1956年“东京发展规划”采用1944年大伦敦规划的原则制定;规划勾勒出ー个由东京中央火车站向各个方向伸展约16公里的建成区,并在外围建立宽阔的绿带区阻止城市无计划延伸;规划效果不佳,遂建议在边缘地区建立新城②1965年“东京规划”放弃设置绿带区,建设一个新郊区③1969年“城市改建法”采取了“一心变多心,ー极变二极,建设科学城”的多心开敞式城市布局结构(8)|莫斯科城市总体规划新规划有两个基本特征:ー是城市规划结构从単中心演变成多中心,计划分为8个片区二是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诸方面问题,相应地制定了地区和郊区的规划A——市区规划布局多中心规划结构,即既独立乂相互联系的8大片区,以克里姆林、红场所在地区为核心区,其余七片环绕周围。各片区内部结构相当于苏联国内同等规模城市所具有的结构,做到劳动カ和劳动场所的相对平衡;各片区都有自己的市级公共中心,连同中间的“都市中心”,形成“星光放射”状的市级多中心体系B——地区和郊区规划在市区及市界以外50-60公里的地区与市界以外100-200公里的地区之间建立“首都森林保护带”将这两个地区分开,同时也是为了防止首都与邻近城市连成一片莫斯科市区外围的城市群呈辐射、环状;规划实施效果好,市区人口减少,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28(9)60年代以来的新城建设A——英国新城建设a.朗科恩①规划结构遵循线状原则,结合自然地形,形成“8”字形平面②主要工业布置在城市边缘地形平坦地带,居住区布置在中间较高的丘陵上,并围绕中心公园布置;新城中心位于规划区的几何中心的高地上,俯瞰全城③以8000人组成・个邻里单位,其中心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邻里单位的中心由公共交通干线串联起来④规划布局与城市交通组织紧密结合,采用限制小汽车、鼓励公共汽车的做法⑤エ业除围绕居住区外围布置外,邻里单位内亦安排一定的工业用地,缩短居民上下班距离⑥主义利用地形和自然条件,组成完善的绿化系统。重视古迹保护,修复城堡、教堂,以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b.密尔顿・凯恩斯①规划目标:多种就业且能自由选择住房和服务设施的城市:平衡的社会,避免成为单ー阶层的集居地;使生活、环境、景观能够吸引居民;城市交通便捷;群众参与②土地使用与交通紧密结合。(工业与大的就业中心分散布局,分散了交通负荷)③活动中心布置在环境区边缘。(与公共汽车站、地下人行道结合在ー起)④交通系统的高效率和经济性。(最经济有效的1公里路网间距)⑤突出景观效果。B—法国新城建设规划从巴黎的实际出发,抛弃了伦敦那种在城市周围建立绿带以阻止城市发展的做法,并改变了英国新城的传统观念,把新城作为整个大城市地区的磁石,使之产生一种可与巴黎抗衡的力量,为恢复巴黎大城市地区的平衡起到作用。a.巴黎新城①城市的性质都是综合性的,人口25—50万不等②充分利用原有城镇基础,每个新城都是山现有的10多个或20多个小镇组织起来的,建设周期较短,而英国新城大多空地上建设,建设周期普遍较长。③新城内部结构由于由现有小镇组织起来的,因此比较松散。布局形式有似村镇群组,各村镇之间都有大片的“生态平衡”,工业企业分布在村镇边缘,以利于职エ上下班。④占地面积广,乡村气息浓重;建筑风格多种多样。⑤新城作为技术革新的试验场所。

29西方大城市内部的主要问题:城市经济行政中心区的容纳能力超过极限以及由于郊区化而引起的内城衰退a.日本新宿副中心①1969年制定“新宿新都心开发计划”确定三原则:ー是步行与机动交通分开;ニ是增加停车能力;三是区域集中供冷和供热,减少大气污染,并规定一个街坊最多只容许建造ー个超高层建筑②其部分用地在原淀桥水厂的旧址上,拆除改造成11个街坊,形成业务区③交通采用立体式交通。步行使用平面街道,汽车使用高架道路。西口站前广场分三层,最上的路面层作为公共汽车站和处理汽车交通的空间;地下ー层设中央广场;地下二层作为停车场。并在广场的中央设排吸空气的椭圆形开口,供汽车出入。b.法国巴黎徳方斯规划目的是分散巴黎市中心的经济与行政职能,打破巴黎城市的聚焦式结构。规划在其周围建设9个综合性地区中心,徳方斯是最早得到整建的ー个。①位于巴黎西北,与卢佛尔宫、星形广场在同一东西轴线上,全部规划用地75公顷,分A、B两区②A区;以贸易中心为主的贸易、办公和居住的综合区。布局的方式是高层办公楼、旅馆、5-10层住宅区以及1-2层商亜建筑沿着该区中央广场及大道交错与毗邻布置,以求工作与居住比较邻近,上下班方便。A区中央是ー个巨大的步行广场,用ー块巨大的钢筋混泥土板将下面的交通全部覆盖起来。板块儿下面,从上往下交通方式为,公路、铁路、地铁。板块儿的上面是高架快速铁路线以及高出人行广场3-5米的短距的自动行人带③B区:范围很大,有大片公园,规划比较松散,是ー个行政、文教、居住三者结合的综合区c.罗斯福岛①为不同收入和不同种族的居民建造各种类型的新型住宅②创造了不受车辆交通影响和不受污染的环境③有良好的公园绿地、娱乐设施、社区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④有良好的城市景观(11)60年代以来的科学城和科学园地a.筑波科学城①建设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促进尖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改善高等教育,ニ是为缓解东京市人口过于拥挤的困境②城市各项设施异常先进

30③学园区位于新城的中心位置,保留了城市历史遗产与自然风景,绿化面积广阔④在科研教学区中,所有机构按不同性质分成5个小区,每ー个系统有一组别具一格的建筑群⑤在市郊发展区中,尽量保护自然环境以建成为近似于市郊农业区,以保持ー个对科学城最为适宜的环境⑥为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并充分体现以人为主体的城市空间,以步行者专用道路网的主步行道作为城市中轴线,把城市的市中心区、大学和科研区联系起来,以获得空间的连续性,使城市成为ー个有机整体b.关西科学城①选址布点它位于西日本的中心,与东京、横滨都市圈呈东西对应之势,环境优美,气候温和。同时处在日本文化发祥地的轴线上,有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优势和进行文化学术研究的巨大潜カ②网络观点关系科研网络与日本其它科研网络以及国际大网络相互协作,使每ー个科研集合点都具有网络的功能③创造富有吸引力的城市生活环境④组团式的城市结构与发展方式关西科学城采用分子型的多中心结构。采用组团式规划布局的优点,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区;有利于分期发展c.科学园区科学园区于50年代首创于美国,是美国为发展尖端技术,在世界科技领域内保持领先地位所采取的ー种战略措施。有的以大学为轴心发展起来的科学エ业综合体;有的以联邦研究机构为中心形成的科学工业综合体;有的以大公司自成系统的科研生产网络。ーー硅谷(11)60年代以来的城市中心、广场、步行商业街区、城市园林绿化、城市雕塑、街头壁画a.城市中心均从整体环境、组织空间序列、美化建筑造形,给人以美好的环境印象b.城市广场二战以前,多采用平面型的;50-60年代是平面型向空间型过渡的时期;70年代以后,大部分倾向于空间型。空间型广场一般分上升式和下沉式两种。上升式广场常架于高台之上,其下为商业等营业建筑或公路从ド面穿过:卜沉式广场常作为商业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的前院。如新奥尔良意大利喷泉广场①是山査理斯•摩尔设计的,是当地意大利居民为了怀念祖国,表示自己的团结而建设的广场,是他们举行庆典和活动的地方②广场为圆形,中心部分开敞,有1/3部分是水池,2/3部分是环形花纹的铺装。在水池中央有一块儿用石块拼成的古罗马地图,长约24米。广场中心为地图中的西西里岛。水池的周围是用现代手法设计、呈弧形分布的6片柱廊和拱门。广场的设计采用了众多后现

31代主义建筑的设计手法③广场的总体效果处理是十分生动而有特色的。在广场的外部空间中创造了一些“内部”空间,使内外空间相通融合。c,步行商业街区和地下街市50-80年代,城市商业街区的发展形势经历了从“市区——郊区——市区”的过程50-60年代,由于郊区化运动,商业街区随之外迁,多选在交通便利的郊区,而欧洲各国则把购物中心安排在城市边缘附近的区域。其除了固有的商业性以外,还赋予了文化性、方便性、安全性等新的要求,由原来单纯的商店群发展成为集各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活动中心。70年代初由于能源危机,郊区购物中心经济不景气,到了70年代中期出现了“商业区重返城市”思潮,开始了市内重建商业街的现象。其中有新建的城市型步行商业街;有利用旧建筑进行改建的步行商业街;有把办公、商店、住宅混合修建并带有步行空间的商业楼:有居住、公务、文化娱乐和商业活动等综合的多功能公共活动中心。而且也不是最初的简单的平面布局而是具有多层空间。总结现代商业中心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各种功能各自独立,中期阶段是把各种功能简単地组合起来,近期阶段则把各种功能统ー在一个多功能联合体中d.城市园林绿化城市先进的标准由“技术、工业和现代建筑”,演变为“文化、绿野和传统文化”,提出“回到自然界”。(11)60年代以来的居住环境与居住区50年代的就居住区普遍选点不合理,功能单ー化,建筑形式千篇一律,难以识别与周围环境不协调。60年代以后人们对住宅建设要求提高,要求增加住宅面积,改善平庸的建筑形象,美化居住环境等。a.居住环境①环境社会学:研究物质环境与社会生活二者之间的关系。②环境心理学:研究人在客观环境下的物理刺激作用下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和探索不同环境中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的规律。③社会生态学④生物气候学⑤生态平衡和生态循环b.工作居住综合区随着社会发展,单独隔离的居住区变得单调寂寞,加上工业的进步,环境污染减少,居住与工作功能区能够形成一个综合体,因而产生了工作居住综合区

32c.整体式居住小区现代居住小区将住宅与公共建筑在平面上和空间上集中起来,组成整体式居住小区,可有效地利用土地以提高建筑面积密度,方便居民与公共设施的联系,增加户外活动场地,并创造ー个舒适的居住环境。①住宅连续布置配以相应的公共设施组成整体式小区②住宅、公共建筑综合楼组成的整体式小区③住宅坐落在公共设施上组成整体式小区④整块儿用地建满综合性建筑的整体式小区⑤一・栋楼组成一个整体式小区d,低层高密度住宅族群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采用低层高密度,使城市内部具有郊外田园风光,吸引郊区人口回到城市中来,这种住宅既有独户住宅的私密性,又具有人们面对面交往的可能性。住宅单元平面和组合的灵活性,可结合地形组成多变的外部空间和公共场地,使人们容易识别自己的独特的居住环境。(11)6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环境——行为研究60年代以来,环境概念全面深化,城市规划与设计出现了根本性的突破。它不再是停留在强调视觉艺术方法,即由设计者决定的形态设计,而是按照城市使用者的要求,在环境中寻求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理想与爱好的场所与形态。这种历史转变,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其中与战后40—50年代城市环境面临严重困境有直接关系,与西方二次大战后社会建筑思想的变革有密切关系,与现代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发展有重要关系。60年代初罗迦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明确地把环境问题提到人类生存的社会生态系统来认识。为解决面临的巨大困境,西方社会对城市环境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开展了城市环境的社会目标研究;人与环境的研究;社会心理的研究:生活环境建设的研究等等。1959年凯文•林奇发表了《城市的意向》ー书。60年代初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发表《城市并非树形》、《关于形式合成的纲要》。!961年简•雅各布斯发表了《美国大城市的生长与消亡》,开始挣脱传统束缚,确定了社会使用方法。城市环境不再被认为仅是ー种视觉艺术空间,面应主要理解为一种综合的社会场所。a.社会使用方法①研究人的认知②对人的行为观察研究③人的活动与场所情感对应的图示研究④满足人的行为要求的研究⑤人的情感与场所关系的研究b.场所场所指由特定的人或事所占有的环境特定部分。场所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是:场所的占有性;即人对场所的占有场所的非空间性:场所研究的是人的活动与事件的环境的关系,不涉及固定的空间几何形态场所的随机性:不同的人或事对场所的占有,从而使同一地点的场所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意义场所与空间的差异:空间上基本上是ー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形成的,具有抽象的概念。而场所则强调物体或人対环境特定部分的占有,以满足人对场所的社会使用要求。

33①人对场所情感要求的研究领域和私密;交往与半公共环境;场所的意义;②人对场所活动要求的研究活动渗和;活动的过渡;人的活动从ー种行为场景进入另ー种行为场景时,由于前者的影响,会对下一行为扼制和干扰,因此需要•种过渡场所来削弱或减少这种影响。活动的呼应;指使用者对他人的活动的反应。③人对场所决策的参与要求

34爲仰南宫•・・・*イ・・・••东汉洛阳厩门齐斗楼ニコ冰井台ニコ铜雀台ニコ金虎台后宫铜雀苑□D匚]吕〇〇a〇〇〇长春厅二司马门ロロ回叵ロロロロ□□□国画ロロ□□□□□□□□□□□□□□凤阳门雍阳门曹魏邺城

35《イ苣困》瑞木用M航输用

36北新忖丘n陈桥门东北水门固子门梁门琼林苑崇明nミ东水门水门打:戴楼门MMO陈州门用用叙舍1区花津精河旦州门新酸里门相區寺セ区西北水门万胜门I西水门金明池商业区ーエー宣立门手工业明北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