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议居住建筑环境规划节能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居住建筑环境规划节能设计 【摘要】建筑环境规划节能,要发挥真正的节能作用,就要充分依靠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建筑能耗的最大部分入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建筑;环境规划;节能设计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前言建筑节能是通过在整个建筑的建设过程同,通过平衡各方面因素,在不影响原有环境的基础上,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居住舒适程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居住建筑环境规划节能设计原则1、建筑规划节能设计(1)应优化建筑布局,提高住区风环
2、境质量,达到夏季通风良好,冬季局部最大风速不超过5m/s,建筑物前后压差不大于5Pa,这样有利于减少住宅冷风渗透量,从而减少住宅冬季采暖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7(2)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应注意尽可能争取到建筑物合理的间距、最有利的朝向,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使建筑物冬季可以增大太阳辐射热,夏季可以减少太阳辐射热,且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一致,避开冬季主导风向。2、建筑物节能设计建筑单体节能设计主要通过构造、技术手段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减少能耗,减少排放。应尽量增加房屋进深,
3、控制其体型系数,减少外表面与室外空气的接触减少散热,降低建筑物采暖能耗。一般来讲体积大、体形简单的建筑以及多层和高层建筑,体形系数越小,节能效果越好。对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平面布置,必须保证使一套住房内不同方位的房间有流畅的气流,卧室、起居室应为进风房间,厨房和卫生间应为排风房间,形成有利于夏季凉爽的穿堂风。这种采用生态设计手段创造环境微气候的思想,是节能设计的重要手段。(1)外墙保温隔热节能设计。冬季通过外墙散发的热量,约为建筑物总散热量的20%,夏季通过外墙壁吸收的热量约为建筑物总吸热量的30
4、%。因此,外墙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非常重要。外墙应采用传热系数小、蓄热能力及强度较低的砌块墙体,如加气混凝土砌块;或采用新型节能复合墙体材料,使建筑物外墙热工性能满足规定的节能标准。如外保温、内保温、夹心保温和内、外混合保温。推荐采用外保温技术,因为无论从保温效果还是从外墙饰面安装牢固度和安全性考虑,外保温都是最好的外墙保温方式。7(2)阻断热桥节能设计。热桥是热量传递的路径,不但造成相当大的冷热量损失,而且会有局部结露现象。因此在设计施工时,应当对嵌入墙体混凝土梁柱,预制板接缝、外墙角、檐口、勒脚、外
5、门窗、阳台板、突出圈梁及构造柱等位置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将其热桥阻断,达到较好的保温节能效果。(3)屋面保温隔热设计。屋面能耗在围护结构总能耗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应当重视其保温隔热效果。屋顶应采用高效保温隔热屋面,一般而言,屋面的传热系数小于外墙的传热系数,可根据屋面的形式,选用不同的保温材料,其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应满足当地规定标准;也可采用架空形保温屋面或倒置式屋面等方法以达到提高屋面保温隔热性能的目的。与此同时,有条件的可采取屋顶绿化屋面、蓄水屋面、浅色坡屋面等措施来降低夏季太阳辐射热,以达到
6、节能效果。(4)外门窗系统节能设计。外门窗是建筑物热交换、热传导最活跃、最敏感的部位,其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对采暖能耗有重大影响,是墙体失热损失的5~6倍,因此应该是节能的关键部位,是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和提高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三、居住建筑环境规划节能设计1、规划节能设计7在以往的规划设计中,设计师考虑的往往是容积率、日照间距、空间形态、景观视线以及建筑与周边环境协调等问题,而很少从节能的角度来指导设计,节能设计只有在单体方案设计阶段才有所重视,从而产生了许多单体设计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提倡建筑节能
7、首先应该重视规划节能。规划节能是指在规划设计当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节能作为指导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从总体上为建筑节能创造先决条件的设计方法。影响居住区气候环境及建筑舒适性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太阳辐射和空气流动。因此,通过降低太阳辐射、增强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是规划节能的主要方向。由此,建筑朝向、建筑间距以及建筑的相互组合关系将是规划节能设计的重点。首先,建筑的主要朝向应迎合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以重庆为例,重庆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故建筑朝向以南北
8、向、南偏东15°以内、南偏西15°以内为宜。这样建筑物在夏季所受到的太阳辐射也相对东西朝向的建筑要少很多,可以节省夏季空调的用量;而在冬季时,建筑受到太阳辐射产生节能效果,并有利于居住区内的自然通风。具体应注意:¹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前提下增加建筑之间的间距,这样有利于居住区内的空气流动)风量增大、风速提高,从而使建筑物与空气的热交换增加,有效降低建筑物的温度,降低建筑能耗。2、建筑单体节能设计7目前在居住建筑设计中,为了达到土地容积率的最大值,新建的住宅多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