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五单元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1必备知识生成知识点一 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任务驱动·基础认知】古代社会,非常重视交通的建设。古代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2项目代表成就陆路交通中国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_____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汉代开通连接亚、欧、北非的_________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元朝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西方罗马帝国的道路把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咸阳丝绸之路罗马和各行省
3项目代表成就水路交通中国春秋时期已有运河秦始皇开凿了_____,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隋朝的大运河以_____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元朝的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西方17世纪开通的法国_________成为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灵渠洛阳米迪运河
4【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1古代陆路交通【情境】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
5【思维交互】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修建道路系统的目的和道路修建的影响。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提示:目的:巩固秦朝对全国的统治。影响: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历史价值:有助于研究秦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和治理。
6探究2古代水路交通【情境】元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并建都大都(今北京),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朝政府重新规划线路,贯通了五代十国以来因政权分裂而阻塞的京杭大运河,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明清两代继续对大运河进行维护与完善,大运河采用了由宋人发明的复闸技术,又修筑了很多弯道,以拉长河道距离解决了爬坡的难题。大运河沿岸一些城镇兴起,一批古老城市焕发了青春。——摘编自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
7【思维交互】根据材料,概括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作用。(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提示:成为联系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水上通道;巩固了统一局面;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
8【史论生成】中国古代道路建设发展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战争和国家统一的需要;中央集权的发展等。2.特点:(1)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多与战争、封建帝王的活动有关。(2)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完善。(3)结构上具有辐射性,多以京师为中心向外辐射。
9【深化点拨】交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是互相兼容相辅相成的,不仅仅是交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单方面促进,而是三者之间互有牵连,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10知识点二 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任务驱动·基础认知】1.古代中国的海上实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领先世界,特别是郑和下西洋见证了中国古代海洋探索的辉煌。中国古代对海洋的探索有何成就?时间概 况西汉时期初步形成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的两条航线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_______________”宋元时期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明代1405年到1433年,_________________,到达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其规模历史罕见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
112.海洋与人类生活联系密切,西方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古代西方对海洋探索的情况是怎样的?新航路是如何开辟的?有何意义?连接大洋的著名运河有哪些?是如何开通的?(1)下列属于古代西方对海洋探索的是:_________(填写正确序号)①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②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③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④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⑤新航路开辟。①②③④
12(2)新航路的开辟。时间15世纪末16世纪初概况①________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②哥伦布到达_____;③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④欧洲人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影响新航路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______________逐渐形成达·伽马美洲环球交通网络
13(3)连接大洋的著名运河。①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通,连接了_____________,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②巴拿马运河:1914年通航,极大地缩短了_______________之间的航行距离。红海和地中海大西洋和太平洋
14【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1中国古代对海洋的探索【情境一】中国有悠久的海洋航运史,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出现了航海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战争对海洋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海贸易快速发展。秦朝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也使开辟海上航线成为可能。汉朝和唐朝造船和航海技术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宋元更是有了重大突破。元朝为了补充河运不足,开创了大规模海运漕粮。明朝前期,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开创了15世纪世界大规模航海,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壮举。——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
15【思维交互1】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海洋航运事业发达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提示:战争和贸易的要求;秦以后大一统局面;强盛的国力;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了弥补陆路及河运的不足。
16【情境二】重情义,轻利益,“乐群贵和”的儒家文化影响着郑和的整个航行生涯……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流,对稳定该地区秩序起了重要作用,也为明清两朝为核心的周边国家“汉文化圈”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人民网《郑和下西洋:儒家式海洋战略典型》【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提示:传播了中华文化;加强了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为近代海洋观念的现代化提供了历史借鉴。
17探究二 新航路的开辟【情境】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粮食作物、牲畜品种、病菌与人类移民也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着全世界的各个社会。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加速了世界人民的整合。——[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下)》
18【思维交互】根据材料指出新航路的开辟是如何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提示:新航路的开辟建立起了全球贸易的新航线,有利于各地的交流;物种的交流,影响着全世界的各个社会;人类群体的迁移加速了世界人民的整合。
19【史论生成】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目的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寻找奇珍异宝主要是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方式进行朝贡贸易,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要方式以武力掠夺为主要方式
20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影响增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但朝贡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没有带动民间的商业贸易发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引发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21【深化点拨】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形成差异的根源在于两次航海的经济基础不同,前者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后者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之上。
22知识点三 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及交通与社会变迁【任务驱动·基础认知】1.1765年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铁路和航运业发展的?(1)火车的发明与影响。①条件:工业革命引发了交通的变革。②发明:1814年_________改进了蒸汽机车。③影响: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大发展。人类步入_________。斯蒂芬森铁路时代
23(2)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①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③局限:当时中国的铁路业主要掌握在列强手中。
24(3)轮船的产生与发展。①1807年美国人_______发明了汽船。②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③蒸汽机以及后来的内燃机逐渐成为驱动船舶的主要动力,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了。富尔顿
25(4)近代中国航运业发展。时间发展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_______”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1872年官督商办的___________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黄鹄号轮船招商局
26(5)汽车的出现与发展:19世纪80年代,_______发明了汽车。但在20世纪以前,汽车还不够普及。德国人
272.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影响了民众的生活。交通发展是如何推动社会变迁的?影响表现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_________,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央集权
28影响表现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①清江浦因___________的疏通而崛起,因漕运路线的改变和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②郑州因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开通,发展态势超越了洛阳与开封;③美国的伊利运河推动_____发展成为国际化商贸中心;④通海运河的建成,使曼彻斯特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①中国古代主要是为官方服务的邮驿发展迅速:唐朝水驿、陆驿、邮路多;②明朝出现了民间通信机构_______;③1897年创办的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④电报、电话也在晚清时传入中国京杭大运河纽约民信局大清邮政官局
29【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1近代交通的发展【情境一】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部分是靠外国资金建设起来的,经营权也大部分落入外国公司或外国政府手中:1894年自主修筑铁路为21%,以后便在6.9%-15.7%之间波动。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761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材料二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都是从西方传入的。对于远距离的交通工具来说,轮船传入中国最早,其次是火车和飞机。1829年4月,一艘从孟加拉开出的小轮船驶抵广州城,这是到达中国的第一艘轮船。到20世纪初,轮船已航行在中国各大可通航的水域以及沿海港口。
30【思维交互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提示:列强因入侵需要而修建;科技革命的影响(从西方传入近代交通工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詹天佑为代表的科学家的努力。
31【情境二】材料一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年份帆船汽船1870年14.12.71880年14.55.51890年12.010.21900年10.016.21910年8.426.2
32材料二(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
33【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一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利用材料二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表所呈现趋势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提示:发展状况:帆船吨位数逐步减少,汽船吨位数逐步增加,航运业取得巨大发展。原因: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航运业的发展。
34探究2近代交通的影响【情境】近代以来,火车、轮船逐步代替了车马和木帆船,大量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商品也得以运进来,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轮船进入中国是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辟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据苏生文《中国早期的交通近代化研究》
35【思维交互】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交通领域的新变化并简析其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提示:变化:新式交通工具出现;新式道路的建设。影响:提高了运输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交通事业的近代化;推动了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便利了列强的对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36【史论生成】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主要影响1.积极影响:(1)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2)大大增强中外联系,促进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社会生活多样化)。(3)抵制列强的侵略,鼓舞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斗志,增强了民族自信心。(4)推动贸易发展和市场开辟的进程,促进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2.消极影响:交通工具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由于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都由外国控制,有利于外国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侵略。
37【深化点拨】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8课题素养达标1.东汉训诂书《释名》将道路解释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此材料说明()A.道路是由人践踏而成B.道路是铺设而成的C.道路是自然形成的D.道路与“蹈”“露”是互通的
39【解析】选A。“蹈”为践蹈,“露”为显露,据材料“人所践蹈而露见也”可知,道路是因人的践踏而形成的,A正确,C排除;B、D与题意不符,排除。
402.(2021·天津高二检测)“(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秦朝驰道的修建()A.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B.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C.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D.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41【解析】选D。根据所学可知,驰道是秦朝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要道,它是皇帝的专用车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驰道的修建东连燕、齐,西达吴、楚,加强了全国的交通联系,促进了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D正确。秦朝实行郡县制,已不存在诸侯国,A错误。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修建驰道有利于巩固统治而不是有效扩展了统治疆域,B错误。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是指郡县制,不是修建驰道,C错误。
42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B.有千里之长C.起到防洪作用D.发挥灌溉作用
43【解析】选A。题干诗句意思是: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这说明在皮日休生活的时代,大运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南北的交通全靠它“通波”,说明大运河成为了南北交通枢纽,故A符合题意;“千里”是文学语言,并非确数,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大运河的防洪和灌溉作用,故C、D不符合题意。
444.166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授权皮埃尔·保罗·德里凯,建设后来成为17世纪最宏大的土木工程项目之一的运河,目的是“通过避开直布罗陀海峡、海盗和西班牙国王的船队,促进贸易的繁荣”。这一“最宏大的土木工程”是()A.米迪运河B.苏伊士运河C.京杭运河D.巴拿马运河【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的“法国”“避开直布罗陀海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工程是米迪运河,A正确;苏伊士运河连接红海和地中海,B排除;京杭运河属于中国,C排除;巴拿马运河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D排除。
455.(2021·烟台高二检测)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此后,欧洲人逐渐掌握了海上航线的主导权,改变了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贸易为基调的特性。这反映出()A.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扩张C.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D.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上的优势
46【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交通发展,交通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扩张,B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A排除;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题干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排除D。
476.如果我们对铁路的发展史追根溯源的话,其根源应该是()A.新航路的开辟B.万有引力定律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选C。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进行海上探险,而铁路属于陆路交通,排除A;万有引力定律属于牛顿力学体系,而牛顿力学体系与工业革命有关,但与铁路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B;火车和铁路产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排除D,答案为C。
487.(2021·海口高二检测)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费用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带来运输业的发达B.小麦、棉花产量的提高C.英国对殖民地的掠夺加剧D.受英国经济危机的影响
49【解析】选A。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主要商品的费用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与题意不符;C、D不符合史实,也不能够体现题干“根本原因”要求。A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50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后,隋炀帝征调300万民工,用6年的时间凿通了2500千米的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在南北之间建成了一条运输通道。运河沿岸经济繁荣,扬州、淮安成为大都市。唐代大运河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接纳着日本、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船。19世纪中期大运河开始衰落,尤其是19世纪90年代,西方列强掀起掠夺中国铁路修筑权的高潮,随着铁路的兴修和区域交通结构的改变,原有的货物流向和流量发生改变,使大运河沿岸的扬州、淮阴、嘉定等逐渐衰落。——据陈国庆主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等
51材料二19世纪中期,法国加紧在埃及扩张势力,与埃及签订条约,开凿苏伊士运河。条约规定埃及无偿提供劳动力,运河通航后出租99年,每年可收取运河收益的15%。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国等西方国家迫不及待地要把它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它把红海和地中海、印度洋和大西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从印度洋、太平洋西岸到西欧、北美的距离,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摘编自赵军秀《评英法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矛盾》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大运河的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大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发展状态并分析其原因。
52【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运河沿岸经济繁荣,扬州、淮安成为大都市。唐代大运河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接纳着日本、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船”可知其促使了沿河市镇的兴起和工商业的繁荣;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第(2)题第一问发展状态,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大运河开始衰落,苏伊士运河日益繁忙;第二问原因,中国大运河衰落的原因,根据材料一“西方列强掀起掠夺中国铁路修筑权的高潮……原有的货物流向和流量发生改变”可知铁路交通兴起和海运的发展,此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内忧外患,政府无力维护,根据材料二可以归纳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殖民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根据所学知识,此时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重要。
53答案:(1)作用:加强了南北交流,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促使运河沿岸市镇的兴起,工商业的繁荣;连通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状态:19世纪中后期,中国大运河逐渐衰落。原因:内忧外患,政府无力维护;铁路交通的兴起;海运的发展。状态:同一时期的苏伊士运河日渐繁忙。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强殖民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重要。
54【备选习题】1.在学习了“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之后,同学们组成兴趣小组讨论有关铁路的问题,对于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材料,其中正确的是()A.京汉铁路的修建B.沪宁铁路的修建C.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D.京九铁路的修建
55【解析】选C。根据所学可知,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故C正确。
562.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