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 线 检 验作业指导书

射 线 检 验作业指导书

ID:82224470

大小:186.68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2-10-15

上传者:万里一叶飘
射 线 检 验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射 线 检 验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射 线 检 验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射 线 检 验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射 线 检 验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射 线 检 验作业指导书_第6页
射 线 检 验作业指导书_第7页
射 线 检 验作业指导书_第8页
射 线 检 验作业指导书_第9页
射 线 检 验作业指导书_第10页
资源描述:

《射 线 检 验作业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说明:本作业指导书的使用范围为电厂安装中的焊缝射线检验,参考一台600MW机组工程。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某电厂一期工程2×600MW#2机组焊缝射线检验。1.2施工地点:#2机组锅炉房、汽机房、组合场及其它相关区域。1.3主要工程量某电厂一期工程2×600MW

1#2机组锅炉受热面小径管焊口约39902只,按部件可分为水冷壁系统、包墙系统、再热器系统、过热器系统、省煤器系统、吊挂管系统几大类。按照《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及业主要求,除低温再热器5700只焊口可按25%比例进行抽检外,其它部件焊口均须进行100%无损检验,其中射线检验的比例不少于50%。如果不受现场几何条件限制,低温再热器25%抽检焊口应全部采用射线检验,抽检数量1425只,其它部件按焊口总数50%比例进行射线检验,抽检总数不少于17101只,整个#炉受热面小径管射线检验焊口总数不应少于18526只。锅炉范围内中大径联络管焊口总数约1000只,因为大部分焊口的管壁厚度都大于20mm,按焊接技术规程要求可采用超声波检测方法,管壁厚度小于20mm的中大径联络管焊口,则必须进行焊口总数20%的射线检测。汽机四大管道焊口292只,壁厚小于等于20mm的再热冷段焊口需进行焊口总数20%的射线检测。壁厚大于等于70mm的炉本体联络管、集箱拼接、主蒸汽管焊口,中间探伤时按规程要求需进行100%射线检测。汽机中低压焊口和锅炉附属管路焊口总数约15000只,射线检验的比例执行DL/T869-2004表6的规定。工程范围内其它需进行射线检验的项目依据委托进行。2.依据文件2.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2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942.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2.5《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21-20022.6《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2.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2.8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QES管理手册、体系程序、系统文件2.9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检测管理系统文件》2.10《某电厂一期工程600MW#2机组施工组织总设计》3.开工应具备的条件和施工前应做的准备3.1对施工现场检测环境进行勘察,确保

2检验作业区域周围施工电源、施工用水等符合检测技术要求;检测场所达到摆放检测设备的条件。3.2现场的安全设施条件如安全通道、脚手架、安全绳、安全网等应满足安全防护要求。3.3在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要保证有充足的照明。3.4从事射线检测的检验人员应经安全防护培训、考试合格。3.5从事射线检测的所有人员应提前熟悉现场,了解现场环境。检验前应对照委托单了解部件名称、材质、规格、施焊方法、热处理工艺、坡口型式等情况。3.6对检验人员进行作业文件交底,检验人员应了解和熟悉检验工序、安全注意事项、环境管理控制项目等并在作业文件交底表上签字。3.7焊接接头外观质量及外观尺寸应符合DL/T869-2004的规定并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应不影响对接接头中的缺陷评定,否则应作适当的修磨。3.8焊后需热处理的焊接接头,应在热处理后检验。3.9X射线机的性能应能满足要求,X射线机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绝缘性能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3.10X射线机在正式使用之前要用阶梯试块制作曝光曲线并作记录,每次使用前进行训机。3.11所用胶片、增感屏、象质计等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3.12

3根据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准备检测材料,如胶片、象质计、暗盒、增感屏、铅质识别标记、定位标记、磁铁、胶布、铅板及其它辅助探伤材料。3.13射线工作区域应用警戒绳圈好辐射防护警戒范围,醒目位置放置警示牌,夜间施工时要有报警红灯。严禁非射线作业人员进入警戒区域。3.14射线检验应配备必要的射线剂量测量仪器。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带个人辐射报警仪、个人胶片剂量计、铅防护服、含铅眼镜等防护用品。3.15射线检验应避免与其它专业进行交叉作业,检验人员应充分利用中午、晚上等非正常工作时间段进行检验。3.16检测现场应采取防风、防雨、防雪、防寒、防滑等措施。3.17应设置用于胶片处理的暗室,暗室空间、器具配置、用品布置、遮光性要求等条件应能满足胶片处理的需要。3.18暗室应通风良好,温度宜控制在20℃左右。4.人员组织、分工及人员的资格要求4.1人员组织人员组织见表14-1。表14-1人员组织序号施工人员类别数量备注1检测主任1人2技术员1人3射线检测班(组)长1人

44检验员8人5安全员1人6辅助工14人4.2人员分工4.2.1班长负责组织施工,督促全班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认真组织每周一的“安全学习”活动和每天的班前“三交三查”,并作好记录。负责组织本班参加施工的人员接受作业指导书交底并签字,对未参加交底的人员不得安排施工;负责本班施工项目开工前的安全施工条件的检查与落实,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作业点,必须设专人监护;经常检查(每天不少于一次)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督促本班人员在收工时清理作业场所,做到工完场地清;督促本班人员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工器具做好维护保养。4.2.2技术员负责编制作业指导书,对检验人员进行作业文件交底;负责收集有关无损检验标准,进行集中管理并监督检查标准的有效性、适用性和符合性。协助班长组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等相关规程规范的学习;接收委托单,签发报告,负责检测信息的反馈和处理,负责检验数据统计分析,负责检验资料的汇总、整理、归档和移交,负责有关检测设备、人员等档案、台帐的建立和管理。4.2.3

5安全员负责对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的符合性进行监督、检查,并督促整改;负责检查检验人员是否进行作业指导书交底,是否按交底内容进行施工;负责对检验人员的作业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必须严厉查处各类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行为,并对违章者按规定进行处理;参加作业指导书交底,并到现场检查开工前的安全施工条件;监督检查班组的“三交三查”站班会;对本部门施工区内的文明施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负责职业健康体系运行相关资料的编制、收集、汇总、整理等工作。4.2.4检验员应熟悉无损检测方法的使用范围,根据标准、规范和技术条件及编制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无损检测工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严格执行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4.2.5金属试验辅助配合人员必须接受分工,按分配任务内容进行施工并遵守安全纪律。4.3人员的资格要求4.3.1射线检测人员应取得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颁发的射线检测技术等级资格证书,或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射线检测人员资格证书,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射线检测工作,应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承担相应的技术责任。4.3.2射线检测人员符合GB4792的要求,必须经过由国家卫生防护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并取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4.3.3评片人员至少由射线Ⅱ级及以上资格人员担任,评片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低于1.0。4.3.4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一定的工作经验。

64.3.5所有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体检合格,作业人员不得有高血压等禁高症状;检测辅助劳务工,应通过三级安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所有人员均应具有现场危害辨识能力和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4.3.6工作人员要熟悉仪器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工作程序。4.3.7射线检测人员应熟知时间、距离、屏蔽三种辐射防护方法,并能有效利用。5.所需的施工机械、工器具及要求5.1X射线机5.1.1X射线机应经检验合格,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标准的规定。5.1.2X射线机操作应按操作规程和说明书进行。5.1.3X射线机应按说明书要求定期训机,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训机。5.1.4X射线机所用的电源电压应符合该X射线机说明书的要求,其波动值不得超过±10%额定电压,必要时应增加稳压电源以保证X射线机正常工作。5.1.5X射线机是高电压设备,为避免漏电和感应电的影响应可靠接地,严禁用电焊机地线做接地体,接地电阻应小于4Ω。5.1.6为延长X射线机的使用寿命,应按1:1的时间工作和休息,确保X射线管充分冷却、防止过热。5.1.7X射线机应存放于通风干燥处,搬运时防止磕碰摔跌,使用过程中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碰撞或滑落。5.2Ir192及Se75γ射线探伤机

75.2.1γ射线探伤机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特点。5.2.2γ射源源罐要求坚固耐用且便于搬运,要有足够的屏厚度且密封良好,罐外漏射线剂量应控制在2mSv/h以内。5.2.3γ射线探伤机所用支撑装置要牢固可靠;操作机构要求接口正确,摇源手柄转动灵活,导源管无老化、无破损、内部钢丝无锈蚀、无卡涩;安全联锁装置灵敏可靠。5.2胶片5.2.1工业射线胶片应有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使用。5.2.2胶片在使用前,应对每箱(或盒)胶片进行灰雾度的抽查,本底灰雾度应小于或等于0.3。5.2.3本工程采用的射线胶片为AGFAC7型,为中等粒度和感光度的胶片,胶片的性能满足射线透照质量等级AB级的要求。5.2.4胶片应放置在低温低湿环境里,并远离热源和射线的影响。5.3象质计5.3.1象质计应符合DL/T821-2002的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5.3.2外径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其对接接头透照应采用Ⅰ型专用象质计;外径大于89mm的管子,其对接接头透照应采用R′10系列象质计。5.3.3象质指数应根据透照厚度确定。5.3.4象质计的放置位置应符合标准的要求。5.4增感屏5.4.1射线透照采用铅箔增感屏。使用增感屏时,要求胶片与增感屏紧密贴合。

85.4.2根据不同的射线能量选用铅箔增感屏的厚度为0.03~0.1mm。5.4.3增感屏的表面应经常擦拭,保持洁净、平整和干燥,以防止产生影响底片图象的影像或假缺陷。5.5其他要求5.5.1存放γ射源必须建造专用射源贮存室,贮存室的设计必须满足防盗防辐射要求,贮存室必须经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室外漏射线剂量测定,达到防护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5.5.2使用的仪器和电源盘须经绝缘性能测试合格并进行标识后方可使用。5.5.3探伤人员使用的胶片剂量计应进行定期检定,应根据胶片剂量计显示的照射量大小来合理调配检验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5.5.3黑度计应经检验合格,并定期测试。5.5.4观片灯的亮度应符合标准要求,且观察的漫射光亮度应可调。本工程主要使用的检验设备及工器具见表14-2。表14-2射线检测主要检验设备及工器具设备类别型号单位数量备注X射线探伤机RF-300EGS2台4计量检定合格XXG2505B台3

9RF-200EGS2台1Ir192γ射线探伤机DL-ⅡA台1检验合格Se75γ射线探伤机DL-ⅤA台1检验合格观片灯DG-40台3检验合格黑度计TD-210台1计量检定合格个人辐射报警仪韩国CATCH-1只8检验合格个人胶片剂量计山东省医科院只8定期测试电源盘—只12检验合格6.施工进度、计划及要求射线检测工作紧密配合现场焊接施工,其进度计划参照项目工地的工程进度计划。7.施工工序、方法及要求7.1射线检测主要施工工序无损检测委托单接收→对受检部件、检测环境进行勘察→选择满足要求的检测仪器,对设备性能参数进行检测测试→准备检测材料和工器具→现场设置警戒区域→X射线机检查并训机→检验部位透照布置→检测实施并做好射线防护工作→胶片暗室处理→底片评定、并做好评定记录→不合格焊口跟踪检验→出具检测报告审核、盖章生效→报告反馈并做好发放记录→底片保存建档。7.2主要检测方案、准备及实施要求

107.2.1射线透照工艺(1)射线透照质量等级本工程承压焊口射线检测透照质量等级为AB级。(2)透照方法本工程射线透照方法主要采用双壁双投影法、双壁单投影法、源在内中心透照法。外径小于等于89mm的管子其焊缝一般采用双壁双投影法,外径大于89mm的管子一般采用双壁单投影法,对需要中间探伤而设有探伤孔的焊口应采用源在内中心透照法,如无探伤孔则只能采用双壁单投影法。1)双壁双投影法A椭圆透照:胶片放置在射线源对侧钢管外表面相应对接接头的区域上,射线源焦点偏离焊缝中心平面一定距离(称为偏心距L0),以射线束的中心部分透照被检焊缝,使上下两焊缝在底片上的影象呈椭圆形显示,其椭圆短轴内侧间距一般以3mm~10mm为宜。偏心距应适当,可按椭圆开口宽度(q)的大小计算。(见图14-1)。图14-1双壁双投影法

11式中:F——焦距(mm)D0——管子外径(mm)h——焊缝余高(mm)b——焊缝宽度(mm)q——椭圆开口宽度(椭圆影象短轴方向间距mm)B垂直透照:在特殊情况下,为重点检测根部裂纹和未焊透,可使射线垂直透照焊缝。射线源置于钢管外,胶片应紧贴放置在射线源对侧钢管外表面相应对接接头的区域上,射线的透照方向与环缝纵向平面重合,使上、下两焊缝在底片上的影象重合。2)双壁单投影法射线源置于管子外,并尽量靠近管子外壁,胶片放置在射线源对侧管子外表面相应对接接头的区域上,并与其贴紧;每个焊接接头的分段透照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见图14-2)图14-2双壁单投影法

123)源在内中心透照法当管道焊缝设有探伤孔使用γ射源进行透照时,射线源应置于钢管环缝纵向切面中心位置,胶片放置在钢管外表面对接接头上,并与其贴紧。(见图3)(3)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1)定位标记对接接头透照部位一般应有中心标记,分段透照或抽查时还应有搭接标记(↑)。当抽查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段透照标记。采用源在内中心透照法也可用铅质标尺代替搭接定位标记。2)识别标记A被检的每段焊缝附近均应有下列铅质识别标记:工件编号、对接接头编号、部位编号、焊工代号和透照日期。B外径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被检焊缝附近,至少应有工件编号、对接接头编号和焊工代号,加倍抽检的对接接头应有“JB”标记。返修后的对接接头透照部位还应有返修标记R1、R2、……(其数码1,2,…指返修次数)。C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应距焊缝边缘大于或等于5mm,并在底片上显示。D射线透照的底片编号与焊口编号相同,编号方法参照委托部门提供的焊口记录图或根据委托部门现场已编好的焊口号进行标识。(4)象质计1)外径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其对接接头透照应采用Ⅰ

13型专用象质计。2)外径大于89mm的管子,其对接接头透照应采用R′10系列象质计。3)用双壁双投影法透照椭圆一次成像时,其透照厚度按公式计算:式中:D——管子外径(mm)T——管壁厚度(mm)垂直透照时应加一个焊缝余高。4)用双壁单投影法时,透照厚度按公式计算:TA=2T+h式中:T——管壁厚度(mm)h——焊缝余高(mm)5)象质指数应根据透照厚度确定,并符合表14-3的规定。表14-3透照厚度与象质指数的关系透照厚度TAmm>6~8>8~12>12~16>16~20>20~25>25~32>32~50>50~80>80~120象质指数线编号14131211109876

14线径mm0.160.200.250.320.400.500.630.801.006)R′10系列线型象质计应放在射线源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焊缝区的一端(被检区长度的1/4部位)。金属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垂直,细丝置于外侧。当射线源侧无法放置象质计时,也可放在胶片侧的工件表面上,但象质计指数应提高一级,或通过对比试验使实际象质指数达到规定的要求。象质计放在胶片侧工件表面时,应附加“F”标记以示区别。7)Ⅰ型专用象质计应放在射线源侧管子正中的表面上,金属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垂直。8)透照呈排状的管子并使数个管子焊缝透照在同一张底片上时,象质计应放在最外侧的管子上。(5)深度对比块小径管对接接头的未焊透和内凹深度,应采用Ⅰ型深度对比块。当管子外径大于89mm时,采用Ⅱ型深度对比块。对比块应平行于焊缝放置,且距焊缝边缘大于或等于5mm。(6)射线能量及曝光量的选择1)射线能量的选择取决于透照工件的材料种类、透照方式和透照厚度(TA)。通常,随着射线能量的降低,透照图象的对比度将增加。因此,在保证穿透力和检测范围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较低的射线能量。

152)使用管电压为300KV以下的X射线透照对接接头时,应根据透照厚度(TA)选取管电压值,一般不应超过DL/T821-2002标准中图6的规定。3)不同种类的γ射线源平均能量(MeV)和透照厚度范围不同。本工程中采用Ir192和Se75两种射线源,其透照厚度范围见表14-4。表14-4γ射线源的透照厚度射线源透照厚度(TA)范围mm名称能量(平均值)MeVIr1921.2520≤TA≤95Se750.2010≤TA≤404)对应于不同规格的管子和现场透照几何条件,依据X射线机、γ探伤机的曝光曲线来选取合适的曝光量,一般底片黑度控制在2.5~3.5。5)外径小于76mm的小径管采用双壁双影一次椭圆成像时为增大透照厚度宽容度允许采用较高管电压。(7)散射线的屏蔽1)为尽可能减少散射线的影响,应采用适当的方法限制和缩小照射场面积并采取屏蔽措施。2)当透照成排管子时,因管子间散射线影响大,通常可在管子间用铅板来屏蔽散射线。

163)在暗盒背面附一层2mm厚的铅板,用于屏蔽背散射线。4)为检查散射线的影响,可在暗盒背面贴附一个“B”铅字标记,其高度为13mm,厚度为1.3mm。若在较黑背影上出现“B”的较淡影像,说明背散射线屏蔽不够,应采取有效措施并重照。如在较淡背影上出现“B”字的较黑影像,此影像不能作为该底片判废的依据。(8)分段透照的数量1)采用双壁单投影法透照时,射线源至管子外表面的距离,当小于或等于15mm时,至少分3段透照,即每段对应的中心角应小于或等于120º;当大于15mm时,至少分4段透照,即每段对应的中心角小于或等于90º。2)对外径大于76mm且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其焊缝采用双壁双投影法透照时,至少分两次透照,透照角度每次偏转小于或等于90º。3)对外径小于或等于76mm的管子,其焊缝采用双壁双投影法透照时,允许一次透照并应选择较高管电压,曝光量宜控制在7.5mA·min以内,管子内壁轮廓应清晰地显现在底片上。4)当透照带有内壁螺旋槽的锅炉受热面管子和易产生裂纹的管材对接接头时,宜采用垂直透照,即前、后壁焊缝重叠,以提高裂纹的检出率。5)当检验管排对接接头时,胶片的长度不应小于300mm。(9)透照的几何条件1)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L1,必须满足下式规定:

17L1≥10dL22/3其中:d——焦点尺寸L2——射线源侧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在焦距满足上式要求的前提下,增大焦距可以增加一次透照长度,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时也会使曝光量增加,使曝光时间延长,所以在选取焦距时要综合考虑。7.2.2胶片的暗室处理(1)胶片的暗室处理应按胶片的使用说明书或公认的有效方法处理。(2)胶片采用手工冲洗方法,分显影、停显、定影、冲洗、干燥五个步骤1)显影将胶片放入显影液中,显影液温度应控制在19~21℃,显影时间在4~6min之间,在显影过程中应不断将胶片轻轻上下抖动,以使胶片显影均匀。2)停显在显影结束后,可在清水中将胶片抖动1~2min,以清洗掉遗留在胶片上的显影剂。3)定影将胶片放入定影液中,定影液温度应控制在19~21℃,定影时间在10~15min,在定影过程中,应避免胶片间相互接触,并做适当抖动。

184)冲洗胶片定影后在流动的清水中冲洗20~30min,应注意冲洗用的水流量不宜过大,以免胶片间互相接触,在胶片上产生划痕。为防止干燥后的底片产生水迹,可在水洗后放在加入洗洁精的水中浸泡1~2min。5)干燥在室温下,将底片悬挂在清洁、通风的空间自然干燥。(3)将胶片放入洗片夹中时,应轻轻插入,防止划伤。(4)胶片手工冲洗宜采用槽浸方式,不允许显影时用红灯观察,以调整显影时间的方法控制底片黑度。(5)可采用定期添加补充液的方法来保持显影性能的稳定。但添加补充液的总量不允许超过原显影液体积的2倍。7.2.3底片质量要求和评定(1)底片的质量是透照工艺的综合反映,是评定焊接质量的依据,凡不符合下述条款的底片,均应视为废片,不得作为质量评定的依据。1)象质指数底片焊缝影像上必须显示出与象质指数对应的最小钢丝线径。Ⅰ型象质计应显示三根及三根以上。2)标志

19底片上应清晰地显示出象质计、深度对比块、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位置正确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影像,此外应能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小于10mm的象质计钢丝影像。3)不应有的假缺陷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不应有因胶片处理不当引起的假缺陷或其它妨碍评定的假缺陷。4)底片黑度底片有效评定区范围内的黑度,X射线应在1.5~3.5(包括固有灰雾度)范围内,γ射线应在1.8~3.5(包括固有灰雾度)范围内。(2)评片1)由射线Ⅱ级及以上资质的人员进行底片评定与复评。2)评片人员应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评片人员应充分了解试件的规格、材质、焊接与热处理工艺、以及表面状态等。3)评片应在专用评片室内进行。评片室内的光线应暗淡,室内照明用光不得在底片表面产生反射。4)观片灯最大亮度应不小于100000cd/m2,且观察的漫射光亮度应可调。对不需要观察或透光量过强的部分,应采用适当的遮光板遮蔽强光。经照射后的底片亮度应不小于30cd/m2。5)评片时允许使用放大倍数小于或等于5的放大镜辅助观察底片的局部细微部分。7.2.4对接焊接接头质量分级(1)根据焊接缺陷类型尺寸和数量,将焊接接头质量分为四个等级。按照DL/T869-2004的要求,ⅠⅡ类焊接接头和锅炉范围内的Ⅲ

20类接头,射线检测的合格级别为Ⅱ级;对于锅炉范围外的Ⅲ类接头,合格级别为Ⅲ级。(2)Ⅰ、Ⅱ、Ⅲ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熔合,凡焊缝内有裂纹、未熔合即为Ⅳ级。(3)按照DL/T869-2004的要求,凡氩弧焊打底的焊接接头,不允许有根部未焊透,凡有未焊透缺陷即评为Ⅳ级。(4)圆形缺陷(包括气孔、夹渣和夹钨)、条状缺陷及根部内凹的评级,按照DL/T821-2002的标准要求进行评定。(5)采用射线检测方法对厚壁管对接接头进行中间检验时,在对底片上焊接缺陷评级时,母材厚度仍取管道的公称壁厚。(6)当对接接头两侧的厚度不同时,应取薄侧的厚度。(7)综合评级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同时存在圆形缺陷和条状缺陷时,应分别评级,然后将各自评定级别之和减1作为最终级别。7.2.5焊接接头返修、复检及加倍扩检(1)不合格的焊接接头应予以返修,对于需要返修的焊接接头,应用记号笔标出缺陷位置,缺陷处理完毕后仍按原检测工艺进行复检。(2)对于返修后的焊接接头应100%进行射线检测,返修焊接接头应根据返修复检的次数在底片上加R1、R2标记。(3)对不合格的焊接接头,应在该焊工当日施焊的同一批焊接接头中按不合格数加倍扩检,加倍扩检的焊口应加“JB”标记,100%检验的焊接接头无须贴“JB”标记。

217.2.6检验记录检验结束后,应填写《射线底片评定记录》及《射线检测报告》。8.安全控制措施及要求8.1安全防护重点8.1.1防止高空人身及仪器坠落。8.1.2防止触电事故。8.1.3防止高空落物打击。8.1.4防止射线辐射损伤。8.2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8.2.1所有参加射线检测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并考试合格。8.2.2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医务部门进行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有射线禁忌证和恐高病症者不得从事射线检测及高空作业。8.2.3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由国家卫生防护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并取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8.2.4射线检测人员应熟练掌握现场操作工艺,熟悉X射线机的性能并严格仪器操作规程来进行操作。8.2.5射线检测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好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工作过程中熟练掌握和运用射线辐射安全防护方法。8.2.6所有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交底,对交底内容清楚明白并签字后方可上岗。8.2.7所有检测人员必须听从指挥,团结协作。射线检测

22带档人员要求必须有三年以上现场工作经历,任何人员没有接到带档人员工作指令不得擅自作业。8.3所用仪器、工器具的安全要求8.3.1所用射线检测仪器要求性能良好、可靠性高、稳定性好。8.3.2各种用电仪器及工器具应经绝缘性能检测合格、进行标识后方可使用。8.3.3X射线机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X射线机在第一次试用或停放较长时间后再启用时,必须按规定进行训机。用于现场的X射线机必须配备接地线。8.3.4所有仪器电缆及电源连接线必须确保无破损,电缆头无扩涨、压瘪现象。8.3.5γ源源罐要求有足够的屏蔽厚度且密封良好;所用支撑装置牢固可靠;操作机构要求接口正确,摇源手柄转动灵活,导源管无老化、无破损、内部钢丝无锈蚀、无卡涩;安全联锁装置灵敏可靠。报警红灯及个人音响报警仪等监视监听装置功能正常。8.3.6洗片暗室内应通风良好并设有安全红灯,室温控制在20℃左右。暗室内电源不得有可能触及的裸漏带电部分并使用漏电保护装置,电源控制应采用拉线开关。8.3.7所用X射线机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合格。8.3.8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经过漏电保护器。8.4安全设施及防护用品8.4.1脚手板、安全网、安全绳

23搭设检验专用架子所需脚手板及捆扎铁丝、困难危险位置检验需在原有安全设施基础上另加设的安全网及安全绳,其规格和数量需根据现场条件选用,上述设施搭设时必须请架工等专业人员进行。特殊困难及危险位置检验人员应使用速差防坠器等防坠设施。8.4.2其它应配备的安全设施见表14-5。表14-5安全设备及防护用品序号安全用品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辐射音响报警器台8检定合格2个人胶片剂量计只8检定合格3铅防护服套8符合防护要求4铅眼镜副8符合防护要求5警戒绳m400符合安全要求6射线警示牌块8带射线标志7警戒红灯只8符合安全要求8安全带,安全帽套1套/人劳保用品8.5施工中的主要安全纪律及注意事项8.5.1进入现场必须服从安监人员的管理。8.5.2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并系好下颌带,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且应挂于在上方牢固可靠处。8.5.3

24不准穿托鞋、高跟鞋或塑料硬底鞋、带钉的鞋进入施工现场,不准穿短裤、背心、、裙装进入现场。8.5.4严禁酒后上班及疲劳作业。8.5.5检测人员必须经安全交底,对交底清楚明白并签字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8.5.6施工中必须正确使用工器具及劳动保护用品。8.5.7施工现场不准在运转的起重机械周围逗留,严禁操作与自己无关的机械及电气设备。8.5.8严禁随意移动、损坏和拆除安全设施。8.5.9射线检测人员要留意现场安全警告标识,不经许可,不准进入安全警戒区域;严格遵守现场及作业场所的挂牌、上锁、隔离、装设围栏等安全规定和措施;不准乱走捷径,攀爬斜梁、管道、构件等无安全保障的区域。8.5.10在夜间工作时工作区域要配备足够的照明。8.5.11射线检测人员进入现场后要集中精力,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要防止高空坠落、高空落物伤害和脚底孔洞、利物伤人,严禁在无安全防护的横梁、临边、孔洞边缘通行或逗留。8.5.12射线探伤时,应用警戒绳划出警戒范围、设置报警灯并悬挂醒目辐射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8.5.13严禁私拆乱接现场电源盘柜;接电源时不准裸露接线,严禁将电源线直接勾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检测人员自己不能接电源时要请电工进行。8.5.14

25射线检测人员在进行射线探伤时,应配备必要的射线测量仪器。工作时应佩戴个人辐射报警器、胶片剂量计和铅眼镜、铅防护服等防护用品。8.5.15现场操作时,所用仪器要放置在稳妥可靠的地点。X射线机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连接或拆除电缆时,应先切断电源。操作人员在搬运、移动探伤仪器时要轻拿轻放,要防止仪器的磕碰和摔跌。8.5.16X或γ射线源在进行曝光时,操作人员不准离开控制台太远距离,应让其保持在视线范围内。8.5.17如使用γ射线源进行探伤,射源的领用及归还要严格执行内部管理制度,并做好记录。8.5.18使用γ射线源进行检测时一人操作,必须有一人监护,如发生卡源或射源脱落事故,应立即启动《放射源泄漏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8.5.19检测人员在困难危险位置移动时应沿安全绳行走并将安全带钩挂在水平安全绳上,特殊危险位置作业或攀登软爬梯时要使用速差防坠器。8.5.20现场试验用工器具、材料、工具要摆放有序,搬运移动时要轻拿轻放,传递物品时不准抛扔,要用绳索或手递。工具存放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要拴上保险绳。8.5.21在现场及工作时间内不得追逐、奔跑、嬉闹、娱乐,以及睡觉、看小说、杂志等。8.5.22夏季施工要注意防暑降温,天气异常炎热时应停止施工。雨后检测时要注意采取防滑及防触电措施。

268.5.23冬季施工注意防冻、防滑。六级及以上大风天气或雨雪天气禁止施工。8.5.24工地及本部门配置的消防器材严禁损坏或随意挪作它用。8.5.25暗室内应通风良好,检测人员在暗室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个小时。8.5.26在暗室内进行切片操作时,要防止切片刀切手等伤害事故的发生。8.5.27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一对一”安全监护制度。8.6危险因素及控制方法危险因素及控制方法见表14-6。表14-6危险因素及控制方法序号施工工序危险因素控制方法备注1γ源的运输、贮存、保管、领用及回收辐射损害1.1使用专用贮存室存放γ射源。1.2γ源贮存室选址在非施工且便于保卫人员巡视警戒的区域。1.3γ源贮存室的设计制作应满足防盗及辐射防护要求。1.4储存室设安全警告标志,设防护安全联锁;房钥匙由探伤专业负责人保管。

271.5射源使用人员严格执行γ源领用及归还制度,并在相关记录上签字。1.6γ源运往现场时必须使用四轮车或三轮车,运输途中设专人警戒。1.7γ源非使用期间严禁放在施工现场,只能放在专用贮存室内。1.8废γ源由供货商回收处理。续表序号施工工序危险因素控制方法备注

282现场检验触电伤害2.1所有用电仪器设备必须经过绝缘性能检测。2.2严禁私拆、乱接施工现场电源盘柜。2.3仪器设备用电必须通过漏电保护器,电源接线使用绝缘插头,不准裸露接线,严禁将电源线直接勾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2.4接电源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2.5地面检验时,为防止行车或吊车压断电缆及电源线,以上连线必须从行车轨道及行车电缆线底下穿过。所有检验用电缆线、电源线必须保证无破损、无裸露线,电缆头无扩涨、无压瘪,电缆线、插头、插座或开关损坏时要立即更换。2.6活动电源盘漏电保护开关动作灵敏,有通电指示灯指示。2.7在现场使用X射线机必须有良好接地。在锅炉上检验时应敷设专用接地线,禁止以锅炉钢梁替代接地线。

292.8X射线机、光谱仪等检验仪器现场安置处的周围必须干燥,不得置于有油水的区域工作。2.9现场用照明灯具必须设置防护罩,电源线必须用软橡胶电缆。3现场检验辐射损害3.1射线检测人员进行现场工作必须佩带辐射报警器及个人剂量计。3.2射源操作人员必须穿铅防护服、戴铅防护眼镜。3.3射线检测时用警戒绳划出警戒范围并设醒目标志,夜间设报警红灯。3.4尽量避免与其他施工人员交叉作业。3.5若出现交叉作业情况,严禁非探伤人员进入警戒区域,并设专人监护。3.6

30射源处于工作状态时,操作人员严禁离开现场。3.7各档人员要保持联络信号畅通,严禁误照射。3.8射线探伤人员没有带档人员工作指令不得擅自作业(开关机或摇收源)。4现场检验高空坠落及高空落物4.1进入高处作业必须扎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人员移动时应沿安全绳行走并将安全带挂钩挂在水平安全绳上。续表序号施工工序危险因素控制方法备注

314现场检验高空坠落及高空落物4.2高处行走,必须集中精力,以防摔跌、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严禁在无安全防护的横梁、临边、孔洞边缘通行或逗留。4.3留意现场安全警告标识,不经许可,不准进入安全警戒区域。4.4严格遵守现场及作业场所的挂牌、上锁、隔离、装设围栏等安全规定和措施。4.5不乱走捷径,攀爬斜梁、管道、构件等无安全保障的区域;4.6现场所有安全设施,禁止乱拆乱动。4.7交叉作业时要注意上方有无人员施工,并采取防止高空落物的有效隔离措施。4.8不准在运转的起重机械周围逗留。4.9现场试验用仪器、材料、工具要摆放有序,搬运移动时要轻拿轻放,传递物品时只能用绳索或手递,不准抛扔物件。

324.10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要拴上保险绳。4.11在密闭的场所或容器内工作时要保持通风良好,并设专人监护。5现场检验仪器碰跌损坏5.1检验仪器及设备距行车轨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不得少于1m。5.2在现场搬运γ射源时,搬运人员距射源容器不得少于0.5m,容器抬起高度不得超过膝部;5.3在高处或悬空位置进检验时必须搭设工作平台,且必须采取防止仪器设备坠落的可靠措施,如系安全绳等。5.4在坡道上搬运仪器或设备时,应使用绳索拴牢,并做好防止倾倒的措施。

336暗室处理摔碰、切割伤触电损害6.1暗室要保证有足够的作业空间,走道畅通。6.2暗室内电、水源布置合适,电源不应有裸露接线的部分,控制电源要使用拉线开关。6.3检验人员进入暗室至少停留3min,待适应暗室光线情况后才能进行暗室操作。6.4检验人员使用切片刀注意力要集中且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切片刀切手。9.环境及文明施工措施及要求9.1施工中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施工中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见表14-7。表14-7施工中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序号重要环境因素时态/状态控制措施1废铅字、铅增感屏、铅防护屏的废弃正常/现在落实《废弃物控制程序》、《废弃物控制措施》、《检测废弃物管理规定》。

342废显影液、定影液的排放正常/现在1.购置盛放废显、定影液专用塑料桶。2.联系专业回收单位进行回收处理。3废旧电池的废弃正常/现在用完的废旧电池,随时送到工地指定存储地点。4射线辐射正常/现在1.严格执行《工业射线探伤装置及放射源管理制度》、《射线探伤工作程序》及《X及γ射线探伤机操作规程》2.定期检查执行情况。5放射源的泄漏紧急/将来执行《工业射线探伤装置及放射源管理制度》、《射线探伤工作程序》、项目工地《放射源泄漏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6办公生产用电的消耗正常/现在落实《节约能源资源控制程序》、工地《节能降耗控制措施》7办公生产用水的消耗正常/现在落实《节约能源资源控制程序》、工地《节能降耗控制措施》9.2文明施工、成品保护和防止二次污染的要求及控制措施9.2.1施工现场的设备摆放应稳固,防止倾倒伤人。

359.2.2射线检测现场应布置有序,警戒绳、警戒标志等安全设施应布置妥当。检测完毕后,将仪器、导线等检验用品整理好后存放于仪器贮存室内或专用存放箱内。9.2.3施工中应注意保护安全设施,如确因工作需要拆除时要报请安监部门批准,工作完后要及时恢复。9.2.4施工中工作人员应佩带好射线报警仪、个人剂量仪,安全帽、工作服、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高空作业时,仪器捆绑应牢固可靠,防止高空坠落。9.2.5注意施工成品的保护,不得随意在现场乱涂乱画,防止构筑物和设备二次污染。9.2.6施工中应服从消防管理,不随意挪用消防设施或变更消防设施位置。9.2.7施工中产生的废铅皮、铅标记、增感屏、暗盒、废旧电池等,应收集后放置于指定的地点。9.2.8施工现场禁止吸烟。10.施工质量要求及竣工应提交的资料10.1射线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射线检测工艺规程操作,确保底片质量符合标准要求。10.2射线评片人员应对底片影像正确评定,防止误评、漏评。10.3检验完毕后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反馈给委托部门。10.4

36底片是检验结果的存档资料,为便于查阅和避免相互混淆,底片应用白纸间隔,分别装在特制的底片袋中,放在专用柜内妥善保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