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辨伪

古钱币辨伪

ID:82084929

大小:2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8-15

上传者:万里一叶飘
古钱币辨伪_第1页
古钱币辨伪_第2页
古钱币辨伪_第3页
古钱币辨伪_第4页
古钱币辨伪_第5页
古钱币辨伪_第6页
古钱币辨伪_第7页
资源描述:

《古钱币辨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钱币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中国古钱币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钱币文化体系,因此它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发现,古钱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收藏。钱币既是商品交换的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是特殊的商品又是精美的艺术品,也是各国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状况的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古钱币的追捧与收藏的风气日盛,随之而来的古钱币辨伪愈发重要,本文详细论述了古钱币辨伪的方法及其发展,内容详实,论述充分,逻辑清晰,欢迎广大用户下载参考和使用。 古钱币辨伪随着国内外钱币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古钱币的兴趣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珍稀品种的古钱币,常常是有价无货。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大批伪品,质量之高,数量之多,可谓史无前例。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作伪钱专业户,形成了铸造、运输、销售一条龙“三包”服务,使不少钱币爱好者,乃至收藏家上当受骗,对正常的集币活动危害极大。因此打击伪钱铸造,抵制伪钱泛滥,提高辨伪水平,是我们集币界刻不容缓的大事。下面对古钱、银币、铜币三个种类的鉴别方法作一简单介绍。古钱是一种年代最久、历史最长、数量最多的钱币,其中一些品种因传世稀少而非常珍贵。因此,常是作伪对象。伪造古钱的方法有多种,如翻砂法、改刻法、挖补法、拼合法等,然后再伪以铜锈及颜色。用翻砂法制造的伪币,一般系采用真钱或其它类似模型翻铸而成,其特点是光泽度差,比真钱略小,钱体稍薄,钱文常模糊,并且不如真品自然有神韵。改刻作伪的方式很多,有将较厚的古钱文字磨平,改刻成一种稀有钱文。近年有用一种化学粘接材料“塑料王”

1改刻成稀有钱文的,欺骗性更大。如用大头针扎能进入字里。这种改刻钱一般不伦不类,文字呆板,有刀凿痕迹,锈色不一致等。挖补的伪钱,是将常见的古钱挖去一两个字,取另一钱上的文字或用铜片打成的文字粘补上去而成。这种伪钱最突出的特点是,钱文不统一,形制与真钱有异。拼合法作出的伪钱一般是合背、合面钱,把两枚钱一面磨平,拼合粘接在一起而成,这种伪钱落地时声音破哑。伪钱做出后,一般都要上假锈,所以鉴定锈色的真伪是分清钱币真伪的最有效的方法。真正的古钱,一般具有较长的历史,所以生成的锈系自然生成,锈色泽润,锈质入骨,坚硬牢固,结实细密,经久不变,不易剔除。我们所见的古钱,一为出土,一为传世。出土的古钱一般生有绿锈,锈色鲜润,坚实自然。伪造的绿锈,颜色暗淡,不自然,锈质疏松,脆弱,容易刮动或脱落。传世日久的古钱,表面会生成一种坚硬的黑褐色或古铜色,称为“传世古”。伪造传世古的方法是将伪钱用火烧红后冷却,或放入盐酸腐蚀一、二月取出,表面即可产生黑色的传世古。然后再用布带打磨或摩擦,使其产生传世光泽。也有将伪钱用煤烟熏黑,再上蜡打光。传世古,色泽浅淡,不自然,轻浮不牢,用手指摩擦,手指便会粘上黑色。古钱本身铜质的颜色,也是古钱辨伪的重要依据。一般先秦货币用青铜铸制,颜色青白。其后出现了水红铜,颜色泛红。明代洪武年以后始用黄铜铸钱,颜色淡黄而有光泽。清代新疆用红铜铸钱,颜色紫红。如发现铜质与时代不相符的钱币,即可断其伪。但也有个别特殊情况,如咸丰宝陕当五百、当千大钱,均用红铜铸,而浙江大钱有用青铜铸制的,所见黄铜者均伪。

2了解各时期的形制特点和文字特点,是辨别古钱真伪的又一方面。如先秦布币、刀币一般币身轻薄(齐刀却厚大精美,但文字,笔划有力),表面多不平整,布币的首端,刀币的环上留有粗糙的浇口。翻铸的伪品,币身厚重,平整光亮,浇口常被磨平或错位。古钱铸造出以后一般要经过打磨修整,外轮可能用旋车打磨,磨痕与外轮线平行。再加上长期流通使用摩擦,一般圆润光滑。而伪钱铸量少,一般是用挫将外轮毛边挫平。但挫痕与外轮线呈近垂直状态,用手握有“扎”手感。每个时代的钱币特点还表现在钱文书写上,如有一枚西周钱,钱文是小篆。我们知道,小篆体是秦统一后才向全国推广的,西周钱是先秦货币,钱文应是大篆,所以小篆体西周钱定伪无疑。古钱的形制特点和文字特点,我们可以从大量的普通钱中去了解和掌握,这样将有利于我们去鉴别稀见种类古钱的真伪。另外,听声音也是鉴定真伪的方法之一。真的古钱年代已久,铸造时的火气已消失,敲击时声音无转音。伪品则是新铸而成,敲击时声音尖亮有转音。鉴别古钱除了听声外,还可辨味。传世日久的古钱,嗅之没有任何火气异味;刚出土的古钱则带有一种土香味,均无异味感。新铸出不久的伪币,火气仍盛,有异味,如用火烧或烟熏法作的传世古,则有特殊的火气和烟味。作假锈的伪币,没有土香味,有的有松香味,胶水味或油漆味,有的则有酸性气味。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有以下特征之一者,伪造的可能性大:1.传世的古钱没有自然流通磨损的痕迹,或有人工打磨、抛光的痕迹。

32.铜锈较硬,呈粉粒状态,或漆皮状态,有时部分脱落,露出较新的铜质。3.铜锈松软,或色彩单一。4.与同类型的古钱相比,手感特别重或声音尖脆。5.明代洪武以前的钱币铜质发黄或深红者。6.轮廓宽窄、字口深浅、直径大小、钱文书写与真品有异者。7.币面砂眼严重,穿孔有毛边。8.铜锈阴暗,有刺鼻味道。9.绿锈满身,部分有晶体状。10.锈色层状黑亮,部分脱落。铜元年代较近,铸量较多,民间尚有大量留存,多为传世品。随着铜元集藏队伍的不断壮大,珍稀铜元的价格扶摇直上,因此伪品便应运而生。伪造铜元的方法很多目前主要有翻铸法、失蜡浇铸法、改制伪造法等等,最高级的则是电脑激光线切机伪造品。不管造伪者采用什么方法,均会有破绽,只要细心观察,是不难发现的。假铜元的特点有:1.有砂眼(沙版铜元除外);2.铜质浮松,有粒子状;重量偏轻;4.古色偏黑:5.有小气泡或气孔;6.图文有败笔之处;7.铜色不符;8.外缘厚薄不均匀或有刀削之感;9.图文浮浅,模糊不清。10.声音尖短。凡具以上条件之一者,一般即为假铜元无疑。

4银元属贵金属铸币,伪品仿品更多。因此,掌握区别真假银元的基本方法,不管是对收集还是日常生活均有好处。银元的作伪方法与铜元基本一致。从鉴别上要掌握以下几点:1.听声音。就是利用银元相互撞击的声音来辨别。用两个指尖轻轻地捏住银元的中央,用另一块银元撞击,声音轻脆,即平稳又柔和,是真银元;声音尖高或低闷者为假银元;2.看外形。注意观察银元的颜色、花纹、图案、大小、厚薄等是否正常,有无经过包皮、挖补、改制、挫边、酸洗的痕迹,有无砂眼,有无旧色包浆,边道是否匀称等;3.称重。银元的标准重量是26.6克,成色在88%以上,正常的银元经过流通磨损,也不会低于25克。凡低于这个重量的均伪。4.酸检验。在银元上滴一滴硝酸或浓硫酸,如发现冒绿泡或变黑,就是成分不足或非银质。另外,有些合金铸成的假银元,在水泥地上易摔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银制伪币和改版伪币。这两种伪币因是银质的,金属比重、性能相等,所以真假不易区分。有效方法是用高倍放大镜鉴别。新铸伪币因压力不足,表面或局部有极细小的砂眼,钱文呆板,图像无立体感。再就是无旧色包浆。改版银币一般是中高档银币,如将普通湖北光绪元宝,填加“本省”二字等,这种银币更无法用肉眼鉴别。但在高倍放大镜下,那些“特别”文字的周边就会有刀刻痕迹出现,这种填加或改制出来的文字也会有失神感。

5近几年,还出现了电脑机制币,种类包括铜币、银币及现代流通纪念币等。制作时将图文通过扫描仪输人电脑,再以电脑存储的图文信息按程序指令来控制“电文花”,制作成旧的银铜币或其他币种。由于这种伪币图文逼真,制作精细,很难辨别,但是,伪者,或者能逼真,但绝不能乱真。这种电脑机制币仍有不少破绽。首先,如用30倍以上放大镜观察,这种币的表面有密集均匀的细小颗粒,这是制作时“电火花”造成的。我们知道,即使靠手工打制的一些币品上,也不曾见过这种细密的小颗粒。所以,凡机制币面上残留有密集均匀的细小颗粒者,均伪品。其次,由于仿机制币时间短,一般没有熟旧之感,声音尖响刺耳,材质新鲜发亮,没有自然流通痕迹,从侧面看,给人以“切割”而成的感觉,而且齿边边道不均匀且生硬。如用手紧握,有“扎”手的感觉,再有,有些机制币制成后,再上一层假锈,一般厚积而规整,但显呆板僵硬。真品应是紧密薄匀,缤纷自然,绝不会松散浮泛且厚积。近年来机制币(主要指铜币、银币)发现的伪品主要有以下特征:1.有帝王、帝后像及古代人物像者,皆为臆造品(四川卢比银币除外)。2.图谱中一般没有收录的“币品”特殊式样,如广东寿字双龙“七钱二”,袁氏帝服像等。3.阴阳合面合背或正面汉文省名与背面英文省名不一致。

64.没有自然流通磨损痕迹,没有旧色包浆。5.表面色泽单一,图文浮浅呆板,人像走形,文字书写软弱无力或字母大小不一。6.银币经磨损露出非银材质,发黄、发灰或发黑。7.铜币外侧直削、平滑,无磕碰痕迹;银币外侧齿边不均匀,宽窄不一,长短不一,深浅不一或呈歪斜状。8.声音尖短刺耳,犹如新出。9.钱体厚薄不一或走形。10.银币重量不符或虽重量一致,但较厚者(银元一般重26.6克,直径3.89厘米,厚0.22厘米)。11.用50倍以上放大镜观察,表面有密布颗粒。12.有改刻、添加痕迹,且字样与原币字样不相符。古钱币的鉴别是一门科学,学无止境,随着各式各样的伪币的出笼,我们在鉴别古钱币时,不能仅局限于旧的条条框框中,应该不断创新,不断增加知识,真正炼就一双慧眼,使假钱无处藏身。最后,想提醒每一位钱币的爱好者,特别是刚刚人门的爱好者,搞钱币收藏,首先要学会辨伪,掌握一定的钱币知识,否则盲目对照收集,不识真伪,只能给造伪者帮忙,让自己上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