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Word版含解析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Word版含解析

ID:82009352

大小:231.0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3-11-21

上传者:老李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基础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民族资本、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在不同年份的产业资本总额比重情况。对此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发展得益于中国社会性质改变B.为支援中国抗战列强减轻经济侵略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官僚资本迅速萎缩D.民族资本发展仍然受外国资本挤压2.洋务运动期间,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的章程都强调“查此局虽系官督商办,究竟煤铁仍由商人销售,似宜仍照买卖常规,稗易遵守。一切工作事宜,均以中国商民为之,官场浮华习气一概芟除,方能持久”。但此类企业经营最终失败。其失败的原因在于A.官商勾结导致企业效率低下B.军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C.商人对洋务运动失去了信心D.官僚权力凌驾于资本之上3.1850年代末,少数中国商人已涉足外资航运企业。由于华商行船不单要缴纳捐税,亦须支付厘金,他们索性“与外人各图所求,互为结盟”,因此轮船悬挂洋旗之现象相当普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洋商不用缴纳关税B.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主权C.近代商人地位低下D.近代企业发展已初现依附性4.茅盾的小说《春蚕》里有这样一段话:“洋鬼子怎样的就骗了钱去,老通宝想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子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了,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1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列强在中国掠夺原材料C.中国自然经济瓦解D.民众抵制西方经济侵略5.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权度(指度量衡制度)法》规定“权度以万国权度公会所制定铂铱公尺、公斤原器为标准”。为照顾各地传统习惯,将权度分为旧制和新制,两制同时使用,并规定“所有公私交易……之权度,不得用以外之名称”。这些措施A.有利于推动贸易的发展B.便利了欧洲列强的经济侵略C.为官僚资本的发展提供便利D.影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了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使中国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7.费正清认为: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的发展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洋务运动的破产D.各种救国思想盛行8.19世纪,华商以个人名义附股于外商企业和官督商办企业者十分普遍;19世纪末开始,华商附股外人和官督商办的企业明显减少,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A.洋务运动的推动B.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实业救国思潮的促进D.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9.李鸿章评价轮船招商局:“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设立A.对列强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B.彻底打破列强对中国水运的控制C.改变了对外贸易的整体格局D.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10.成立于1905年的镇江大照电灯公司,是江苏第一家民营发电厂。其创始人曾言:“电气灯……上海等处行之已久。镇江为商务繁盛之区,若不捷足创办,瞬将为洋所占。与其听利权年溢,不若筹抵制于事先。”材料反映了A.民族资本家的利权意识B.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2C.“抵制日货”运动的高涨D.电气照明的全面普及11.1938年3月中国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规定此后的经济方针是“应实行计划经济,奖励海外人民投资,扩大战时生产”。确定上述经济方针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经济形势进-步恶化B.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功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2.汤因比认为,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的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的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冲击而造成的如此猛烈、痛苦的动乱……”晚清时期中国受西方文化辐射的各种成分中,可以被作为“非重要成分”首先引进的是A.军事技术B.外交礼仪C.科技教育D.法律制度13.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批准成立的某机构“一切均仿照军机处办理”。官员分总理和章京两级。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这说明该机构A.主要负责外交和通商事务B.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C.是清政府的最高军政机构D.是清政府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14.下表是中国从1912年到1931年间,机器进口情况统计表(单位:1000海关两)。表中内容反映出年代各种机器和工具农机具B/A(%)1912~1916159561180.741917~1921392697982.031922~1926430743900.911927~1931551929981.81A.中国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B.广大农民实际购买力明显提高C.近代化在农业领域发展情况D.小农经济已向规模化经营转变15.下面是1873-l903年中国近代手工业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的比例变化表。该表体现出

3A.近代手工业产品出口量逐年减少B.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中国传统出口行业优势不断丧失D.洋务经济进一步发展16.1845年清朝的一个奏折中,这样诉说厦门的情形:“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冲积于厦门。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卖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这表明①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内地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③手工业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④近代民族工业产生A.①③B.①②③C.③D.③④17.阅读下表,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是A.投资中心仍限于东部沿海地区B.投资主体是民族资本家C.投资布局根植于近代社会环境D.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18.1894年,张振勋(后为张裕葡萄酒公司老板)在奏折中说:“当此库款支绌,财力困敝。问诸国,而国已无币之可拨;问诸官,而官已无款之可筹;问诸民,而民更无力之可顾。除息借洋款外,其能凑集巨资承办一切者,惟赖于商。”对张振勋的意图理解正确的是A.动员清政府搜刮民脂以充实国库B.倡导扩大民用工业规模以筹集资金C.鼓励清政府大举借款以偿付外债D.建议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以扩大财源

419.甲午战前,外国在中国的投资总额不过二三亿美元。甲午战后,投资总额不断增长,1902年达15亿美元。1914年增至22亿美元,比战前提高9倍之多。1841—1894年间,外资在华投资设厂共计142家,1895—1914年间,设厂就增至322家。列强在华投资设厂的迅猛增长A.促使自然经济彻底走向解体B.缓和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C.开始改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D.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0.严志才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指出:到1936年,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已达42.8亿多美元,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原煤产量的55.7%,发电量的55%,棉布产量的64%,1937年,帝国主义直接和控制经营的铁路已占总里程的90.7%。材料反映了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显著成效B.中国已融入资本主义市场C.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D.官僚资本兴起并日益膨胀21.下表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894—1913年发展状况,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开始在华投资设厂,促进其快速发展B.清政府限制民间办厂,一定程度影响其发展速度C.民族工业比重日益增加,成为经济主导D.促进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2.近代自行车传到我国时,因为国人习性和习俗,不役人的就役于人,很少肯使用自己的力气,为自己服役,所以只有坐车和抬轿拉车,除了使用自己天然的两腿走路以外,自己坐车自己使力会被人笑话的,因之自行车虽传到了我国多年,还是未被扩大利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自行车在中国逐渐得到推广B.传统思想限制工业文明的传播C.国人对自行车从抵触到接受D.西方文化影响国人的生活习俗23.辛亥革命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离婚率大约在0.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该材料不可信,辛亥革命后婚姻自由成为人们的普遍诉求B.该材料可信,广大农村仍保留传统婚姻观念C.该材料不可信,辛亥革命后婚姻新观念冲击农村D.该材料可信,辛亥革命后婚丧礼俗没有变迁

524.上海租界建立后,规定行人必须靠边行走,马车、人力车一律靠左行驶;居民倾倒垃圾必须在上午9点以前,公共场所不得随地便溺;挑粪过街必须加盖桶盖。违反相关规定会被处于罚款、枷号、拘留、罚作劳役等。据此可知A.上海市民适应了近代的生活方式B.以上规定侵犯了市民的人身自由C.利于市民养成城市化的生活方式D.上海租界最早引进现代市政管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其中25题18分,26题15分,27题19分)25.(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代康乾时期农业高度发展。政府大力鼓励垦荒,此时全国新地面积上升到10亿亩以上。康熙帝亲自在宫中反复试种早熟的福种“御稻米”,以此带动农业技术发展。人们还创造了复种套种、多熟轮作等新作方法。此外,农作物品种方面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是番薯、玉米、马铃薯的推广,这成为人口飞速增长的重要条件。防范水旱灾害成为农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乾隆皇帝就曾在谕旨中说:“河工关系民生者甚巨,苟有裨益,虽费帑金一二千万,亦非所惜。”——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外国机制农产品全蜂拥而至,中国农业、手工业受到冲击。纺织工业需要进口大量的棉花作为原料,造成了大量资金外流。对外贸易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日渐失去竞争优势。1877年的《华北捷报》认为:“印度制茶较中国优越的地方在于改良的机器、最好的焙制技术及专家监督的大茶园。”1895年,康有为建议清政府设农商局于京师。袁世凯也上书呼吁,“中国想讲求地利,开辟利源,非效法西方创办农业学堂、培养农业人才不为功”。1897年,罗振玉主编《农学丛书》时,既有欧美、日本农业生产新技术,又有传统农书和我国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摘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康乾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12分)(2)根掘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晩清农业的新变化。(6分)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35年l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施行法币布告》,实行法币政策。

6“1935年l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曾经财政部核准发行的银行钞票仍准照常行使,但以现行流通总额为限,不得增发,由财政部逐渐以中央银行钞票收回;设立发行准备委员会,管理纸币发行的准备金;有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的银币或生银等,交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指定银行兑换法币;旧有以银币订立的契约,到期日概以法币结算收付;为稳定汇价,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据当时报刊报道:“币制改革后,因农村经济之复苏,农民购买力之恢复,国内各种新兴工业,俱能转危为安,重趋光明,尤以纺织业为最。……其他如化学、造纸、制糖、树胶等工业,亦莫不渐次恢复、发展。”材料二1948年8月,国民党高层会议在庐山召开,蒋经国提出“公示高官国外财产”的建议,蒋介石不敢同意。——苏州生《评蒋介石父子“官员财产公示”之争》(1)依据材料一概括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币制改革的作用。(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蒋经国提出官员财产公示的目的。蒋介石不敢同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30.(19分)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题一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材料一材料二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主题二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材料三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材料四

7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3分)(3)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中期茶丝出口变化趋势,并据此说明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出现的原因。(4分)(4)根据材料四,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的含义。(6分)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基础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民族资本、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在不同年份的产业资本总额比重情况。对此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发展得益于中国社会性质改变B.为支援中国抗战列强减轻经济侵略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官僚资本迅速萎缩D.民族资本发展仍然受外国资本挤压【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民族资本有较大发展,但外国资本实力仍然强大,对民族资本形成挤压。故答案为D项。当时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变化,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时间段中国全面抗战尚未开始,B项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资本总额比重的变化,C项结论不能得出,排除。【点睛】

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2.洋务运动期间,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的章程都强调“查此局虽系官督商办,究竟煤铁仍由商人销售,似宜仍照买卖常规,稗易遵守。一切工作事宜,均以中国商民为之,官场浮华习气一概芟除,方能持久”。但此类企业经营最终失败。其失败的原因在于A.官商勾结导致企业效率低下B.军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C.商人对洋务运动失去了信心D.官僚权力凌驾于资本之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提及的章程,虽然强调:要改变官督商办的不足,遵循商品买卖市场的规律,但是最终还是失败,说明洋务企业“官督商办”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官僚权力依旧凌驾于资本之上,综上选项D正确。洋务企业的效率确实低下,但不能说是官商勾结导致,选项A表述错误;材料中提及的轮船招商局一类企业,属于民用工业,选项B错误;商人对洋务运动失去信心,并非是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选项C亦错误。3.1850年代末,少数中国商人已涉足外资航运企业。由于华商行船不单要缴纳捐税,亦须支付厘金,他们索性“与外人各图所求,互为结盟”,因此轮船悬挂洋旗之现象相当普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洋商不用缴纳关税B.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主权C.近代商人地位低下D.近代企业发展已初现依附性【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华商“与外人各图所求,互为结盟”,体现出了华商开始依附于外国,D项正确。1842年《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这一条款可知,外商进入中国的货物也需缴纳关税,排除A。由于华商行船不单要缴纳捐税,亦须支付厘金,他们索性“与外人各图所求,互为结盟”,因此轮船悬挂洋旗之现象相当普遍,说明华商的这一行为是为了减轻税务负担,并未体现出对国家主权的损害,排除B。题干强调近代企业发展已初现依附性,没有涉及近代商人地位低下,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94.茅盾的小说《春蚕》里有这样一段话:“洋鬼子怎样的就骗了钱去,老通宝想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子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了,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列强在中国掠夺原材料C.中国自然经济瓦解D.民众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答案】A【解析】材料中文字“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说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遭遇到了外来商品经济的强烈冲击,受到沉重打击,故A正确;材料反映外国商品输出对中国的影响,没有涉及列强在中国掠夺原材料,排除B;中国自然经济遭遇到了外来商品经济的强烈冲击,逐渐瓦解,所以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众抵制西方经济侵略,排除D。5.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权度(指度量衡制度)法》规定“权度以万国权度公会所制定铂铱公尺、公斤原器为标准”。为照顾各地传统习惯,将权度分为旧制和新制,两制同时使用,并规定“所有公私交易……之权度,不得用以外之名称”。这些措施A.有利于推动贸易的发展B.便利了欧洲列强的经济侵略C.为官僚资本的发展提供便利D.影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干反映了北洋政府统一度量衡的措施,但也照顾到各地传统习惯,旧制和新制兼用的历史现象。统一度量衡便利经济的交流,能起到促进国内贸易的发展的作用,A项正确,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措施不具有B、D项的作用与影响,排除B、D项。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了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使中国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答案】C【解析】从材料“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白银)”、“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说明洋务企业民用工业的开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故选C。AB项材料未体现;D项说法错误,洋务运动最终并未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最后失败。

10点评:洋务运动兴办了大量的军事、民用企业。民用企业商品投放市场,对抵抗西方经济侵略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洋务运动运用西方科技兴建了一批近代军用、民用企业,但是并不能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使中国走向富强。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活动、影响等都需要掌握。7.费正清认为: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的发展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洋务运动的破产D.各种救国思想盛行【答案】A【解析】1860年前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西方社会的生活、思想观念逐渐传入中国;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更为普遍。“19世纪90年代以后”正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时期,所以学习西方的思想出现“加速”、“发狂”的现象。A项正确。8.19世纪,华商以个人名义附股于外商企业和官督商办企业者十分普遍;19世纪末开始,华商附股外人和官督商办的企业明显减少,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A.洋务运动的推动B.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实业救国思潮的促进D.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答案】D【解析】7“华商以个人名义附股于外商企业和官督商办企业者”主要是规避政府对于工商业的压制,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导致“华商附股外人和官督商办企业的情况明显减少”,故答案为D项。19世纪末洋务运动已宣告失败,排除A项;卷入资本主义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实业救国思潮的促进是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不是导致材料中这一变化的原因,排除C项。【点睛】

1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9.李鸿章评价轮船招商局:“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设立A.对列强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B.彻底打破列强对中国水运的控制C.改变了对外贸易的整体格局D.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答案】A【解析】由材料“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可知,轮船招商局的设立有利于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故选A;轮船招商局的作用是有限的,其并未彻底打破列强对中国水运的控制,并未改变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格局,排除BC;轮船招商局主要推动的是国内贸易的发展,而非海外贸易,排除D。10.成立于1905年的镇江大照电灯公司,是江苏第一家民营发电厂。其创始人曾言:“电气灯……上海等处行之已久。镇江为商务繁盛之区,若不捷足创办,瞬将为洋所占。与其听利权年溢,不若筹抵制于事先。”材料反映了A.民族资本家的利权意识B.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C.“抵制日货”运动的高涨D.电气照明的全面普及【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若不捷足创办,瞬将为洋所占。与其听利权年溢,不若筹抵制于事先”可知,材料反映出民族资本家创办企业、抵制外国侵略的利权意识,故选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项中“全面普及”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1.1938年3月中国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规定此后的经济方针是“应实行计划经济,奖励海外人民投资,扩大战时生产”。确定上述经济方针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经济形势进-步恶化B.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功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答案】C【解析】“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此时国民党提出“奖励海外人民投资,扩大战时生产”明显是由于日本的侵华战争,故选C;“扩大战时生产”主要是为了应对日本侵华,与世界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BD。故选C。

1212.汤因比认为,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的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的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冲击而造成的如此猛烈、痛苦的动乱……”晚清时期中国受西方文化辐射的各种成分中,可以被作为“非重要成分”首先引进的是A.军事技术B.外交礼仪C.科技教育D.法律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晴先是学西方的技术,首先引进的是军事技术,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外交礼仪不是首先引进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科技教育不是是首先引进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律制度也不是是首先引进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3.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批准成立的某机构“一切均仿照军机处办理”。官员分总理和章京两级。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这说明该机构A.主要负责外交和通商事务B.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C.是清政府的最高军政机构D.是清政府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均仿照军机处办理”、“权力越来越大”可知该机构是总理衙门,既负责外交事务,又负责经济、文化和教育等事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理衙门凌驾于六部之上,是清政府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该机构职能很多,权力越来越大,AB选项表述非材料含义的重点,排除。材料中未涉及军政职能,C选项排除。14.下表是中国从1912年到1931年间,机器进口情况统计表(单位:1000海关两)。表中内容反映出年代各种机器和工具农机具B/A(%)1912~1916159561180.741917~1921392697982.031922~1926430743900.911927~1931551929981.81A.中国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B.广大农民实际购买力明显提高

13C.近代化在农业领域发展情况D.小农经济已向规模化经营转变【答案】C【解析】从表格可看出,农机具在辛亥革命后20年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故C项正确。中国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是在新中国,故A项错误。表格无法体现农民购买力,排除B项。农机具购买数量的增多只能反映近代化的程度,无法反映小农经济的经营状况,排除D项。15.下面是1873-l903年中国近代手工业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的比例变化表。该表体现出A.近代手工业产品出口量逐年减少B.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中国传统出口行业优势不断丧失D.洋务经济进一步发展【答案】C【解析】从材料来看,1873年中国手工业制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有95%左右,而到了1903年仅占到50%,这说明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出口比重降低,结合所学知识,这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有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比重,不是数额,从比重无法看出出口量的变化;B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自然经济解体的问题;D选项错误,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便破产。点睛:解决表格类的问题需要学生分析三个部分,一是表头,也就是表格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本题中表头是1873-l903年中国近代手工业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的比例变化表);二是数据,要学会用对比的眼光看待这些数据,找到数据中的变化;三是表格反映内容涉及到的教材中的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6.1845年清朝的一个奏折中,这样诉说厦门的情形:“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冲积于厦门。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卖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这表明①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内地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③手工业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④近代民族工业产生A.①③B.①②③C.③D.③④

14【答案】C【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理解和认识。据材料信息可知,鸦片战争之后福建厦门成了外国商品的集散地,但是并未集中涌入内地,故①说法错误,排除;自然经济受到了冲击并加快解体,但是并未完全解体,故②说法错误,排除;传统的“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故③说法正确;材料中并未反映出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现象,故④说法错误,排除;依据选项的组合,故C项正确。17.阅读下表,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是A.投资中心仍限于东部沿海地区B.投资主体是民族资本家C.投资布局根植于近代社会环境D.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工业投资布局主要在沿江沿海、通商口岸,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即材料强调了投资布局根植于中国近代的社会环境,故答案为C项;投资中心不限于东部沿海地区,在长江流域的汉口、九江也成为了投资中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没有显示出投资主体,无法直接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是在一战期间,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8.1894年,张振勋(后为张裕葡萄酒公司老板)在奏折中说:“当此库款支绌,财力困敝。问诸国,而国已无币之可拨;问诸官,而官已无款之可筹;问诸民,而民更无力之可顾。除息借洋款外,其能凑集巨资承办一切者,惟赖于商。”对张振勋的意图理解正确的是A.动员清政府搜刮民脂以充实国库B.倡导扩大民用工业规模以筹集资金C.鼓励清政府大举借款以偿付外债D.建议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以扩大财源【答案】D

15【解析】从材料中的“惟赖于商”及这一时期中国状况,可知是张振勋建议清政府允许私人兴办企业,即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以此来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故D项正确;AC与题意不符;B选项在题意中没有体现必须兴办民用工业。19.甲午战前,外国在中国的投资总额不过二三亿美元。甲午战后,投资总额不断增长,1902年达15亿美元。1914年增至22亿美元,比战前提高9倍之多。1841—1894年间,外资在华投资设厂共计142家,1895—1914年间,设厂就增至322家。列强在华投资设厂的迅猛增长A.促使自然经济彻底走向解体B.缓和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C.开始改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D.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列强在华投资设厂的迅猛增长,利用特权、中国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以及中国市场,利润大幅提高,中国民族工业受到更大冲击,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正确;中国近代一直以自然经济为主导,A错误;B与列强在华投资设厂的迅猛增长无关,排除;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开始改变,排除C。20.严志才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指出:到1936年,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已达42.8亿多美元,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原煤产量的55.7%,发电量的55%,棉布产量的64%,1937年,帝国主义直接和控制经营的铁路已占总里程的90.7%。材料反映了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显著成效B.中国已融入资本主义市场C.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D.官僚资本兴起并日益膨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到1936年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原煤产量的55.7%,发电量的55%,棉布产量的64%,1937年,帝国主义直接和控制经营的铁路已占总里程的90.7%。”可知中国的重工业发展、铁路运输等几乎全部控制在帝国主义国家手中,即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显著成效,A错误;材料显示中国经济被帝国主义控制,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官僚资本,D错误。21.下表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894—1913年发展状况,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开始在华投资设厂,促进其快速发展

16B.清政府限制民间办厂,一定程度影响其发展速度C.民族工业比重日益增加,成为经济主导D.促进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资产阶级相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D选项符合题意。列强在华投资设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A选项排除。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选项排除。甲午战后,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C选项排除。22.近代自行车传到我国时,因为国人习性和习俗,不役人的就役于人,很少肯使用自己的力气,为自己服役,所以只有坐车和抬轿拉车,除了使用自己天然的两腿走路以外,自己坐车自己使力会被人笑话的,因之自行车虽传到了我国多年,还是未被扩大利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自行车在中国逐渐得到推广B.传统思想限制工业文明的传播C.国人对自行车从抵触到接受D.西方文化影响国人的生活习俗【答案】B【解析】因为自行车要靠自己力量蹬车才能带动自行车前进,而在近代除了走路外如果自己使力气蹬车就被人耻笑,说明中国“天朝上国”传统思想意识的存在影响自行车在中国的推广,即传统思想限制工业文明的传播,故选B;A与材料不符,排除;据材料“因之自行车虽传到了我国多年,还是未被扩大利用”可知国人对自行车并没有提到抵触到接受的过程,C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自行车受到国人传统思想的抵制,主要意思不是西方文化影响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即D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23.辛亥革命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离婚率大约在0.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该材料不可信,辛亥革命后婚姻自由成为人们的普遍诉求B.该材料可信,广大农村仍保留传统婚姻观念C.该材料不可信,辛亥革命后婚姻新观念冲击农村D.该材料可信,辛亥革命后婚丧礼俗没有变迁【答案】B【解析】

17辛亥革命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近代社会生活出现巨大变革,但变化多出现在通商口岸或较大的城市内,广大的农村地区受到的冲击有限,仍然保留传统的婚姻观念,所以此时离婚率低是有可能的,故选B,排除A;辛亥革命后婚姻新观念对农村有一定的冲击,但冲击有限,故排除CD。故选B。24.上海租界建立后,规定行人必须靠边行走,马车、人力车一律靠左行驶;居民倾倒垃圾必须在上午9点以前,公共场所不得随地便溺;挑粪过街必须加盖桶盖。违反相关规定会被处于罚款、枷号、拘留、罚作劳役等。据此可知A.上海市民适应了近代的生活方式B.以上规定侵犯了市民的人身自由C.利于市民养成城市化的生活方式D.上海租界最早引进现代市政管理【答案】C【解析】上海租界制定的各种规定及违反相关规定的惩罚措施,都与近代西方城市化生活有关,所以有利于市民养成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故答案为C项。A项,由材料可知,租界刚建立,上海市民并没有适应近代生活方式,排除。B项,以上规定会使城市生活更有序、整洁,而不是侵犯人身自由,排除。D项,材料不能看出上海租界是否最早引进现代市政管理,排除。【点睛】根据题干中规定的内容“靠左行驶”、“不得随地便溺”等,以及违反规定的惩罚,结合相关知识即可得出“城市化的生活方式”的正确答案。也可以分析选项的合理性,逐个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其中25题18分,26题15分,27题19分)25.(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代康乾时期农业高度发展。政府大力鼓励垦荒,此时全国新地面积上升到10亿亩以上。康熙帝亲自在宫中反复试种早熟的福种“御稻米”,以此带动农业技术发展。人们还创造了复种套种、多熟轮作等新作方法。此外,农作物品种方面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是番薯、玉米、马铃薯的推广,这成为人口飞速增长的重要条件。防范水旱灾害成为农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乾隆皇帝就曾在谕旨中说:“河工关系民生者甚巨,苟有裨益,虽费帑金一二千万,亦非所惜。”——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外国机制农产品全蜂拥而至,中国农业、手工业受到冲击。纺织工业需要进口大量的棉花作为原料,造成了大量资金外流。对外贸易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日渐失去竞争优势。1877年的《华北捷报》认为:“印度制茶较中国优越的地方在于改良的机器、最好的焙制技术及专家监督的大茶园。”1895年,康有为建议清政府设农商局于京师。袁世凯也上书呼吁,“中国想讲求地利,开辟利源,非效法西方创办农业学堂、培养农业人才不为功”。1897年,罗振玉主编《农学丛书》时,既有欧美、日本农业生产新技术,又有传统农书和我国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

18——摘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康乾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12分)(2)根掘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晩清农业的新变化。(6分)【答案】(1)表现:人口激增,耕地面积的增长;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中西文明交流,高产作物引种。原因:政治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的重农政策(或政府鼓励垦荒);赋税制度的变革;国家重视河工水利;人口的增长;传统农业科技的进步。(2)变化:传统农业受外资入侵冲击逐渐解体(西方工业化农产品冲击);农业生产技术、管理方式逐渐转型;大众传媒、社会精英呼吁建立近代农业;建立农业管理机构和人才培训体系;出现农业专业丛书;出现兼采中西农学经验的主张。【解析】(1)表现:根据“政府大力鼓励垦荒,此时全国新地面积上升到10亿亩以上”得出人口激增,耕地面积的增长;根据“人们还创造了复种套种、多熟轮作等新作方法。此外,农作物品种方面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是番薯、玉米、马铃薯的推广”得出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中西文明交流,高产作物引种;结合所学内容还可治康乾时期农业发展表现在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从政治局面、经济政策、赋税制度、水利工程、人口增长和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进行作答。(2)根据“中国农业、手工业受到冲击。纺织工业需要进口大量的棉花作为原料,造成了大量资金外流。对外贸易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日渐失去竞争优势”得出传统农业受外资入侵冲击逐渐解体;农业生产技术、管理方式逐渐转型;根据“印度制茶较中国优越的地方在于改良的机器、最好的焙制技术及专家监督的大茶园”等信息得出大众传媒、社会精英呼吁建立近代农业;建立农业管理机构和人才培训体系;根据“罗振玉主编《农学丛书》时,既有欧美、日本农业生产新技术,又有传统农书和我国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得出出现农业专业丛书;出现兼采中西农学经验的主张。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35年l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施行法币布告》,实行法币政策。“1935年l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曾经财政部核准发行的银行钞票仍准照常行使,但以现行流通总额为限,不得增发,由财政部逐渐以中央银行钞票收回;设立发行准备委员会,管理纸币发行的准备金;有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的银币或生银等,交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指定银行兑换法币;旧有以银币订立的契约,到期日概以法币结算收付;为稳定汇价,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19据当时报刊报道:“币制改革后,因农村经济之复苏,农民购买力之恢复,国内各种新兴工业,俱能转危为安,重趋光明,尤以纺织业为最。……其他如化学、造纸、制糖、树胶等工业,亦莫不渐次恢复、发展。”材料二1948年8月,国民党高层会议在庐山召开,蒋经国提出“公示高官国外财产”的建议,蒋介石不敢同意。——苏州生《评蒋介石父子“官员财产公示”之争》(1)依据材料一概括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币制改革的作用。(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蒋经国提出官员财产公示的目的。蒋介石不敢同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答案】(1)内容:以法币取代白银作为流通货币;其他银行不得再发银行钞票;白银收归国有;建立货币准备金制度;实行货币汇兑.作用:法币政策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目的:为挽救国民党因解放战争不利局面和政治腐败引发的统治危机.原因:财产公示会触及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集团利益.【解析】本题考查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和官员财产公示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蒋经国提出官员财产公示的目的以及蒋介石不敢同意的主要原因。(1)第一小问的内容,依据材料一《施行法币布告》的内容可以得出以法币取代白银作为流通货币;其他银行不得再发银行钞票;白银收归国有;建立货币准备金制度;实行货币汇兑.第二小问的作用,依据材料一“币制改革后,因农村经济之复苏,农民购买力之恢复,国内各种新兴工业,俱能转危为安,重趋光明,尤以纺织业为最.…其他如化学、造纸、制糖、树胶等工业,亦莫不渐次恢复、发展”,结合第一小问的内容和所学可知,法币政策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第一小问的目的,依据材料二的时间可知,当时处于解放战争时期,结合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经济、政治状况分析即可。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财产公示会触及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集团利益。30.(19分)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题一: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材料一

20材料二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主题二: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材料三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材料四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3分)(3)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中期茶丝出口变化趋势,并据此说明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出现的原因。(4分)(4)根据材料四,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的含义。(6分)【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特点:以欧洲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输出;殖民扩张。(3)趋势:茶、丝的出口呈现增长趋势。说明: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4)主观目的:富国强兵或自强求富。含义:开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1【解析】(1)本问考查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知识点,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指出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很显然必须答上新航路开辟、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1500年即16世纪时期,这是公认的新航路开辟的标志性时间,看到1500年,就是看到了新航路开辟,紧接着联想到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随后的两次工业革命当然也是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大事件。(2)本问考查的是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原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主要特点及原因”要求,避免作答不完整。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等,分析、认知,重点把握到“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维度,言之有理即可。关于第二小问,与(1)问有一定联系,结合相关史实,重点注意从以下方面展开: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输出等,所组织的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3)本问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到两个小问,总体上比较简单。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三信息“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等,不难直接分析、认知得出答案,即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茶、丝的出口呈现增长趋势。关于第二小问,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到“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维度展开,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4)本问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知识点,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四信息“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把握到答案,即实现富国强兵或自强求富。关于第二小问,实际上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以下方面展开: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等,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始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不断瓦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及其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