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899175
大小:42.6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3-02
《帮扶单位脱贫攻坚工作总结3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帮扶单位脱贫攻坚工作总结3篇帮扶单位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县扶贫办: 为推动我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XX年上半年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将脱贫攻坚工作和交通运输工作紧密结合,坚持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点工作来抓。全局上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参扶干部主动参与,认真对待,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为包扶村白水江镇小河村和结对帮扶贫困户献出了爱心,送去了温暖,更有效的激发了他们的内在自身动力,确保小河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势头足,脱贫形势好。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帮扶单位脱贫攻坚工作
2、总结3篇帮扶单位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县扶贫办: 为推动我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XX年上半年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将脱贫攻坚工作和交通运输工作紧密结合,坚持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点工作来抓。全局上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参扶干部主动参与,认真对待,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为包扶村白水江镇小河村和结对帮扶贫困户献出了爱心,送去了温暖,更有效的激发了他们的内在自身动力,确保小河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势头足,脱贫形势好。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扎实开展交通行业扶贫。按照县委
3、、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规划,2018年实现95个重点贫困村13138户万贫困人口和全县整体脱贫摘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我局紧盯省市交通脱贫的有关政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脱贫攻坚交通建设支持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脱贫攻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计划。目前,我局以“十三五”规划为依托,结合全县道路实际情况,积极同镇、村协商沟通,争取将重点贫困村道路建设列入省市计划。我局已向上级申报县乡公路建设项目9个228公里,其中已将药西公路西淮坝至杨家沟段、小铁公路小河口至马家河段2条出省断头路列入2017年建议计划,建制
4、村通畅项目44个266公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1个676公里,通村公路完善项目30个136公里,桥涵配套项目19座2146延米,危桥改造项目11座548延米,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在征求各镇(街道办)的基础上,将通村联网项目232个1069公里纳入规划,并根据省市的安排将对全县95个重点脱贫村逐年实施通村公路联网工程。XX年度首批脱贫的20个村组联网道路进行设计,等待省厅下达建设计划,6个不通水泥路的行政村道路建设计划已上报省市主管部门。 上半年以来,我局全力以赴实施县乡公路建设项目,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交通保
5、障。大黄院至观音寺公路起于黑河镇大黄院村,经和平村、炉子坝村、孟家河村,止于观音寺镇包家沟村,全长公里,目前已经完成路基工程。何家岩至王家营四级公路改建工程,起于接官亭镇煎茶岭村,经邵家营村、陈家坝村、杨家坝村、大铁坝村、鱼洞坝村,止于硖口驿镇的王家营村,全长公里,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年底前将全面建成通车。药木院至木瓜院四级公路改建工程相关招投标工作已接近尾声,即将正式开工建设。 (二)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围绕省市县工作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我局抽调专人、联动镇村、加班加点,加大对我局包扶对象白水江镇小河村建档立卡
6、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力度。全村已于3月全面完成106个贫困户、335个贫困人口的数据识别和信息完善工作。 (三)扎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下发的关于驻村帮扶的相关文件要求,向包抓对象白水江镇小河村派驻包含“第一书记”何阳在内的8人驻村工作队入住小河村。局机关全体同志按照“5321”结对帮扶原则,联合参扶单位县路桥测设队、江镇矿业公司,对小河村106户贫困家庭进行结对帮扶,切实做到了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三个全覆盖。坚持“精准扶贫,精细考核,不脱贫、不脱钩”原则,形成“重担千
7、人挑、肩上扛指标”的精准扶贫格局。 (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措施。白水江镇小河村的主要致贫原因为: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二是产业发展滞后,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三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我局结合贫困户致贫原因和村域实际,在充分调研、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宜本村的脱贫攻坚规划。按照规划,到2018年底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实现小河村106户335人,人均年收入越过贫困线。其中XX年度27户91人脱贫,2017年度38户138人脱贫,2018年度41户106人脱贫,
8、2019-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确保收入稳定。 在规划全村扶贫项目上,我局力促小河村突出产业建设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优势,确定“药材种植、家禽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并鼓励农户创建一到两个中药材合作社,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学习先进种养植技术和提升务工基本技能,改变守旧理念,形成良好循环效应,促进农户增收致富。截止目前,全村产业发展已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