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189971
大小:34.2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2-07
《基于生态足迹的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生态足迹的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2.XX红晶石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XX100035) 摘要:文章采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某矿区XX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XX年该矿区生态足迹为3.2654hm2/人,生态承载力为0.3584hm2/人,生态赤字为2.907hm2/人,生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D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HTK]1007—6921(X
2、X)01—0041—03 矿区是以矿产资源为对象的采掘工业及相关的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由于人口集聚而形成的特殊地域,在资源型城市中占有突出的位置[1]。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时期,对矿产资源需求将呈强劲的上升趋势。作为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的矿区,它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和作用十分重要[2]。本文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我国某典型煤炭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矿业城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1生态足迹研究方法 生态足迹(Ecolog
3、icalFootprint)研究方法是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于1992年提出,由其博士生Wackernagel发展并完善的用来测度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3,4],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按空间面积计量的支持一个特定地区的经济和人口的物质、能源消费和废弃物处理所要求的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本的数量[5]。生态足迹计算中主要考虑6种类型[6]:化石能源地、可耕地、森林、牧草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生态足迹分析法的运用主要基于2个基本假设:①人类能够估计自身消费的大多数资源、能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②这些资源和废弃物流能够折算成生产和
4、消纳这些资源和废弃物流的生物生产性面积或生态生产性面积。从需求方面计算出各生物生产面积的大小,而从供给方面计算出生态承载力的大小,对二者进行比较,便可定量评价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包含的重要计算公式有: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式(1)中,EF为总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ci为i种商品的人均年消费量,pi为i种商品的年平均生产能力,ai为人均i类消费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rj为均衡因子,j为生物生产性
5、土地类型。由于不同生物生产面积的生态生产力不同,要将这些具有不同生态生产力的生物生产面积转化为具有相同生态生产力的面积来计算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需要对计算得到的各类生物生产面积乘以一个均衡因子。本文中采用全球一致的均衡因子[7],分别为:林地和化石燃料用地为1.1,耕地和建筑用地为2.8,草地为0.5,水域为0.2。 式(2)中,EC为总生态承载力,N,aj,rj意义同式(1),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在计算生态承载力时,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力可能存在差异,因而各国各地区同类生态生产性土
6、地的实际面积是不能直接进行对比的。产量因子就是一个将各国各地区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转化为可比面积的参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世界同类平均生产力的比率[8]。本文中产量因子取自于Wackernagel等[9]对中国生态足迹计算时的取值,分别为:耕地和建筑用地为1.66,林地为0.91,草地为0.19,水域为1,CO2吸收用地为0。同时按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所建议的,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 生态赤字或盈余是指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差[10]。如果区域的生态足迹小
7、于生态承载力,则表现为生态盈余,反之,则表现为生态赤字。生态赤字的出现,表明社会发展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同样,区域生态盈余表明该地区人类生存于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范围内,生态系统是安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处于可持续状态[11]。(3)式中,ED为生态赤字,ER为生态盈余。 2矿区生态足迹计算及分析 生态足迹账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2.1生物资源消费账户 生物资源消费账户主要分为农产品、动物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等四大类,大类下又有一些细分类。生物能源生产面积折算的具体计算中,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1993年计算的有关
8、生物资源的世界平均产量资料[12,13](采用这一公共标准主要是为了使计算结果可以进行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比较),将矿区的生物消费转化为提供这类消费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结果见表1。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2.2能源消费账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