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80万吨1810热轧带钢车间设计论文

年产280万吨1810热轧带钢车间设计论文

ID:7114901

大小:1.30 MB

页数:100页

时间:2018-02-05

年产280万吨1810热轧带钢车间设计论文_第1页
年产280万吨1810热轧带钢车间设计论文_第2页
年产280万吨1810热轧带钢车间设计论文_第3页
年产280万吨1810热轧带钢车间设计论文_第4页
年产280万吨1810热轧带钢车间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年产280万吨1810热轧带钢车间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年产280万吨1810热轧带钢车间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绪论-1-1.1热轧带钢的发展-1-1.2热轧带钢生产工艺-2-1.2.1热轧带钢的应用性-2-1.2.2热轧带钢的发展趋势及特点-4-1.3本课题的来源-8-1.4本文主要内容-9-1.5本章小结-9-第2章建厂依据及产品大纲-10-2.1建厂依据-10-2.1.1可行性研究-10-2.1.2地理与资源-10-2.2产品大纲-11-2.2.1产品大纲的编制原则-11-2.2.2产品大纲-11-2.2.3产品规格-11-2

2、.5本章小结-12-第3章生产工艺流程制定-13-3.1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依据-13-3.2生产工艺简介-14-3.3本章小结-15-第4章坯料的选择-16-4.1坯料的种类-16-4.2坯料的尺寸-16-4.3坯料的材质-16-4.4坯料表面的缺陷清理-17-4.5本章小结-17-第5章主要设备的选择与布置-18-5.1轧机的选择-18-5.1.1粗轧机的选择-18-5.1.2精轧机的选择-23-5.2保温装置-34-5.2.1保温装置的概述-34-5.2.2保温装置的选择-35-5.3本章小结-

3、35-第6章典型产品的压下规程设计-36-III6.1压下规程设计-36-6.1.1轧制道次选择-37-6.1.2粗轧机组压下量分配-37-6.1.3精轧机组的压下量分配-38-6.1.4校核咬入能力-39-6.2确定速度制度-39-6.2.1粗轧速度制度-39-6.2.2粗轧延续时间-39-6.2.3精轧速度制度确定-40-6.2.4精轧轧制延续时间-40-6.3轧制温度的确定-41-6.3本章小结-43-第7章力能参数的计算-44-7.1轧制力的计算-44-7.1.1粗轧段轧制力计算-44-7.1.

4、2精轧段轧制力计算-45-7.1.3各机架的空载辊缝设定:-46-7.2轧制力矩的计算-47-7.3附加摩擦力矩的计算-49-7.4空转力矩的计算-50-7.5动力矩的计算-51-7.6轧辊辊型设计-52-7.6.1各架出口凸度的确定-53-7.6.2热膨涨热凸度-53-7.6.3轧辊挠度曲线-54-7.6.4凸度分配-55-7.7本章小结-55-第8章轧辊强度的校核与电机的选择-56-8.1综述-56-8.2轧辊强度校核-56-8.2.1支承辊强度校核-56-8.2.2工作辊的校核-58-8.2.3工

5、作辊与支撑辊间的接触应力-60-8.3电机的选择-63-8.3.1轧制过程中静负荷图的制定-63-8.3.2主电机的校核-65-8.4本章小结-66-第9章轧机产量的计算-67-9.1轧机小时产量-67-9.2轧机平均小时产量-68-9.3轧钢车间年产量计算-68-9.4本章小结-69-第10章辅助设备的选择-70-III10.1热炉选择-70-10.1.1加热能力的确定-71-10.1.2炉子数量的确定-71-10.1.3炉子尺寸的确定-71-10.2除鳞装置的选择-72-10.2.1除鳞的必要性-7

6、2-10.2.2各种除鳞方式的比较-73-10.2.3本次设计除鳞装置的选择-73-10.3剪切设备的选择-74-10.4带钢冷却装置-75-10.5卷取设备的选择-77-10.6辊道的选择-78-10.7活套支撑器-79-10.7.1概述-80-10.7.2活套支撑器的相关参数的计算-81-10.8控制设备-82-10.8.1厚度控制-82-10.8.2板形控制-84-10.8.3宽度控制-85-10.9本章小结-86-第11章轧钢车间平面布置及经济技术指标-87-11.1轧钢车间平面布置-87-11

7、.2车间技术经济指标-87-11.2.1各类材料消耗指标-87-11.2.2综合技术经济指标-89-11.3本章小结-91-结论-92-参考文献-93-谢辞-95-III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热轧带钢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热轧带钢轧机只有鞍钢建国初期由前苏联援建的鞍钢1700半连轧机和20世纪70年代武钢从日本引进的3/4连续式1700热连轧机,技术水平与国际上有很大的差距。改革开放之后由宝钢引进2050热连轧机为契机开始了初期以引进为主的现代化热连轧机的建设[1]。当时德国开发的最新热连轧装备和工

8、艺技术例如热连轧加热炉燃烧控制技术、厚度控制技术(AGC)、板形控制技术(CVC)、立辊控宽和调宽技术(AWC和短行程控制)、连轧张力控制技术、卷取控制技术(AJC)、加速冷却技术(ACC)等工艺控制技术以及全套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经过消化和吸收逐步为科技人员所掌握,使中国轧钢工作者接触到世界轧钢技术的前沿。随后宝钢的1580和鞍钢的1780引进了日本三菱的热轧工艺技术和装备。一些具有特色的技术例如PC轧机、调宽压力机、自由程序轧制技术、在线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