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944192
大小:34.3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31
《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体会 赴XX大学参加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县委于7月9日至14日在XX大学举办了由全县各镇办镇长参加的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我有幸作为其中的一员参加了学习培训。期间,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的精彩报告和案例分析,系统地学习了公共管理、依法行政、法律法规、区域经济发展、国家产业政策、自主创新、民营经济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理论知识。大家一致认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通过学习,一方面提高了政策理论水平,丰富了实践工作经验;一方面又启迪了思想,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境界,理清了思路,更加坚定了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尤其是通过聆听专家所作
2、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报告,更是如沐春风,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众所周知,码头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镇,经济的落后,直接制约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通过学习,使我对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建设新农村?有了全新而深入的审视和思考。下面我就结合所学理论以及本镇实际,着重谈一下建设新农村方面的认识、体会和做法。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重大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建设、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民营经济、招商引资有了历史性的
3、突破,但从全镇农村情况来看,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才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激发农民的创造活力,缩小或消除镇村之间、工农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化解社会矛盾;才能扩大村民自治,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化建设。因此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重大任务。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及建设目标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二十字”的方针要求,统筹城乡
4、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扎实工作,长期奋斗,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施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坚持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自然生态与人的发展同等重视,正确处理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各种关系。 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原则。我镇农村分布面广,村与村之间在经济基础、生产环境、生活水平以及农民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各不相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今年全镇选择10个基础较好的村做好示范,重点建设,着力打造我镇社会主义
5、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到XX年,全镇所有村庄都要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象工程,严格民主程序,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规划先行、合理布局原则。要以全镇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树立大规划的观念,把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专项发展规划相衔接,与调整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电力、水利、交通、电信及商业网点等配套设施相结合。严格按照新村规划和建设方案组织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建设目标
6、严格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以打造产业新格局、建设城乡一体新村镇、完善生产生活新设施、美化农村新环境、建立社会保障新体系、培育现代意识新农民、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落实镇村工作新规范、建设“双高双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八新一好”和实现山东省农村全面小康监测指标体系为建设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断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向深入。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采取的重点保障措施 1、广造舆论声势,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动员,精心部署,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2、大力发展农村集体
7、经济,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村”、“工业富民”之路,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抓“三农”,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引导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带头领办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广开门路招商引资上项目,不断增强村域经济发展的后劲;着力培植一批具有支撑作用的骨干企业,培育村集体主体财源,同时切实解决好企业用地和失地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强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营造家家上项目、户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