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923793
大小:31.9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31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推行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逐渐暴露出自身的弊端,无论是国际经济环境还是国内现实压力都迫使我国转变一贯的出口导向战略,我国必须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扩大出口是出口导向战略的生命线,这就决定了这种贸易发展战略必须以贸易自由化为前提,同时还得以国际市场的大量需求为必备条件。这种严格的前提和条件本身就决定了这一贸易战略的局限性。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首先,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这决定了我国的比较优势是
2、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我国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当中的出口也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入21世纪,我国的出口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渐上升,但是仍然未能改变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局面。即使我国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近几年来这种优势也在逐步弱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我国原有的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逐步减弱甚至不复存在。 其次,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然而这种借鉴却有很多的误区。日、韩在积极推行出口导向战略
3、时,非常注重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发挥自己国家的主观能动性以加强自身的建设,对于外国在境内的投资采取了谨慎的态度,而中国在推行这一战略时对外资的依赖过高,忽略了自身建设。 再者,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的资源、环境压力。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而出口导向战略指引下我国加工制造业大多是高耗能、高污染、严重依赖原材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此一来,我国出口量越大,对资源的消耗越多,对环境的破坏也就越严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经济形势的衰退,对外贸易量大幅下降,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加工贸易
4、,而加工贸易正是典型的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因此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影响最大。出口导向战略本身的弊病、国际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国内来自各方面的经济压力,都要求我们改变一贯坚持的对外贸易战略,实施新的贸易发展战略。中国在扩大出口时不仅要注重本国利益,还要考虑到中国的出口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使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其他国家外贸的发展协调起来。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基于出口导向战略的弊端以及国际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应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重新定位,制定出适合本国实际国情的外贸发展战略。 (一)正确认识,发挥内需的拉动作用。中国虽然有广阔的市场和国内需求
5、潜力,但是中国的内需始终没有被充分挖掘,内需不足问题依然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直接促使国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减少,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政府迅速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变居民的消费观念,积极扩大内需,以缓解外需对我国外贸企业造成的冲击。扩大内需,可以减少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改善我国对外贸易条件,增加我国国民福利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外需增长对我国经济的拉动功不可没,但投资和消费更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 (二)从强调比较优势转化为重点培养竞争优势。我国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外贸结构、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就必须突破比
6、较优势的局限与束缚,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过渡。竞争优势是一种需要后天培养的内生优势,具体是指产品具有相对垄断性、持久性、拓展性和不可复制的特性。以竞争优势为主导的战略的动力源泉就是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要求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在贸易动态中取得长期利益的发展战略在构建本国的竞争优势上,必须注意贸易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产业政策的配合,逐步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抓住机遇,提升出口产品价值。全球资源配置格局及产业结构布局在后危机时代面临新一轮的大调整,我国政府及企业应高度重视并关注世界经济形势的
7、变化,抓住此次机遇,大力优化我国外贸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发展观念,为我国外贸发展开拓新局面。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下,我国政府及企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优质进口来提升我国外贸出口,注重进出口的平衡发展,最大化的将贸易顺差、逆差降到零,达到国际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逐步形成双赢的贸易发展观。另一方面,我国出口贸易是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为国外企业贴牌生产,由此产生的产品附加值低,加工链条短,缺乏自主品牌,获取利润少,因而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在政策上扶持出口企业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及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例如给予这类企业相应的补贴,提高此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等,不断促进加工贸易
8、转型升级,推动加工贸易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