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754070
大小:155.2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24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基础知识(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了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瞑目狼藉勇毅匿名揭帖B、娇怪不惮急躁不欺暗室C、惩创机杼租赁皮毛渣滓D、谍血墙璧惭愧痛改前飞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出离:超出。)B、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云者:助词,表示提顿,以引起下文。)C、否则这种行动,必是品性沉沦之渐(渐:浸,沾染。)D、如果仓促有所不讳(讳:名字。)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的学习热情很高,成绩优秀,数学尤其出类拔萃。B、现在有一个急需
2、解决的问题,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方法或启示吗?C、无论是谁,都可以注册兴办企业,成为一个名不副实的企业家。D、我们文明的寿命至少还没有得到证明,其延续与否,还不一定。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A、总之,贵在一个“新”字。而“新”,自然是前所未有的。B、有知识,才有比较,有比较,才能发现问题。C、在北欧国家,商人是“市民”的同义词。D、有许多思想领域(艺术、宗教、道德)不能使用它,也许永远不能应用于这些领域。5、下列文学常识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五月的鲜花》曲作者——李皖B、《小树林中的泉水
3、》——康-帕乌斯托夫斯基C、《清明上河图》——张择端D、《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梁思成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树林中的泉水》是《金蔷薇》中的一篇,它是对俄罗斯语言文字的赞美,作者以真挚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民族的热爱。B、《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观点鲜明,结构清晰,作者以借助其他艺术形式循序渐进的解说方式。并以大量的实例从正面说明了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在建筑艺术中的关系。C、《五月的鲜花》是一篇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随笔,作者用抒情华美的文字细腻地描写了《五月的鲜花》这首歌带给他的情感变化和人生叹胃。D、以
4、上三篇文章都是随笔,都传递了作者的个人情感态度。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少年人如朝阳,如乳虎,如铁路,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B、科学的应用常常握在那些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人手中,犹如不经过教育和训练而去驾驶一辆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C、伟大的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开双臂欢迎它。D、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8、下列句子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1)、那“应做的功课已完”的余暇虽少,但积少可以成
5、多。(2)、看课外书刊,时间长了,接触面宽了,了解的问题便多,于是就越看越有趣,越有趣就越想看,成了良性循环。(1)的确,我们的精力,主要应放在攻读专业上,从“精于一”开始,逐步扩大“根据地”而走向博。(2)然而这不是说,学专业是其他的书一律不能看。A、(3)(4)(1)(2)B、(3)(4)(2)(1)C、(1)(2)(3)(4)D、(1)(2)(4)(3)二、阅读理解(32分)(一)遇到任何事情,都要考虑“为什么”和“怎么办”。前者追究原因,后者提供对策。只有搞清原因,才能想出办法。办法通常是多样的,必须从中选出
6、一个最好的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写了一本书,名叫《选择的必要》,他非常重视最佳方案的选择。此外,“可能吗?”有时也很重要。解放前曾流传有人长年不吃东西;近年又宣传各种天外来客,诸如此类,惑人耳目。真是“(1)()”(王安石语)。更有甚者,一些政治骗子出于小集团的利益,把某些人和事吹得神乎其神,愚弄天下,尤其可恶。碰到这类事,就得采取科学态度,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多问几次“可能吗?”“合乎情理吗?”明代哲学家和教育家陈献章(1428—1500)说得好:“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7、。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读书时必须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孔子说:“(2)()”清朝的郑板桥(1693—1765),诗词书画,都很擅长,而且喜谈学习方法。他说:“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放,精理迸露。故其落笔晶明洞彻,如观火观水也。善读书者曰攻、曰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他这段话,除最后一句外,都可赞同。对于自然科学,言攻则可,
8、言扫则不可,除非是伪科学,才有扫的问题。否则,只能批判继承,推陈出新,一般不会“了无一物”。------以上问题主要供念理科书时参考,至于其他学科,情况当然完全不一样。例如宋朝吕祖谦曾介绍他读历史书的方法:“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私,使我遇此等事,当何作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知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先正读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