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727546
大小:9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3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两点接地的仿真现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两点接地的仿真现象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指出了在无选线装置情况下,仿真分析了小电流系统中发生两点接地时的现象,为变电站运行人员安全生产中处理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本文以某仿真变电站35kV侧系统为例,35kV出线所配保护装置均为PSL641,过流I、II、III段保护投入,运行方式见主接线如图1所示。 两点接地仿真实例 站内发生接地时,警铃均会发出告警音响,下面不再指出。1、35kV线路1、线路3发生A相接地(同母线、同相) 接地时现象: 告警窗:35kVI段母线小电流
2、接地报警;预告信号; 后台机:35kVI段母线上出线A相电压为零,B、C相电压上升为36kV;35kV接地、35kVI段母线接地光字点亮; 屏盘显示:35kV绝缘监察装置显示:A相电压为零,B、C相电压上升为36kV。 分析:线路1发生A相接地时,线路1A相对地电容电流为零,B、C两相对地电容电流通过A相接地点流向主变,然后通过主变的B、C两相流出,如图2所示。所以短路点的短路电流实际上为另外两相的对地电容电流。线路3发生A相接地时的情况同线路1。所以当线路1、线路3同时发生A相接地时,流过短路点的短路电流只与
3、本线路另外两相的对地电容电流有关,与其它线路无关。此时可以把线路1、线路3看做并联的一条线路发生A相接地,对于小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保护不动作,只报接地。这就是线路1、线路3虽然同时发生A相接地,而保护不动作,只报接地的原因。2、35kV线路1发生A相接地、线路3发生B相接地(同母线、不同相) 接地时现象: 告警窗:35kVI段母线小电流接地报警;预告信号;线路1PSL641保护动作,303断路器出口跳闸,三相分闸; 后台机:303断路器在分闸位置,35kV其它出线B相电压为零,A、C相电压上升为36kV;故
4、录柜装置动作、35kV接地、35kVI段母线接地光字点亮; 屏盘显示:35kV绝缘监察装置显示:B相电压为零,A、C相电压上升为36kV。 分析:当线路1发生A相接地同时线路3发生B相接地时,此时线路1、线路3的三相对地电容电流相对于故障电流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流过线路1、线路3的故障电流既包括线路1的A相故障电流也包括线路3的B相故障电流,对于线路1、线路3来说任一条线路都同时流过A、B两相故障电流,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相间短路保护动作跳闸。所以在现象中线路1的保护动作,303断路器跳闸。至于线路1、线路3的保护究竟谁
5、应该动作,主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整定时间、故障点距离保护安装处的远近。如果线路1、线路3的故障点均在I段保护范围内,如果线路1的整定时间短则线路1的保护先动作,将303开关跳闸,此时线路1的接地点已隔离,只有线路3的接地点依然存在,然而小电流系统中单相接地保护不动作,所以线路3的保护返回。如果线路1的故障点在I段保护范围内,而线路3的故障点在II段保护范围内,此时线路1的保护肯定先动作将303开关跳闸,同理线路3的保护返回。结论 从以上仿真实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发生两点接地时,接地点所在母线均报出接地报警。如果是同相接地则
6、可以把接地的两条线路看作是一条线路的单相接地,此时不会出现断路器跳闸,如果是非同相接地则相当于相间接地短路故障,整定时间小且距离保护安装处近的那条线路保护先动作跳本线路断路器,而整定时间大的线路保护返回不动作。所以线路掉闸并伴随其它线路接地,应判断为不同回路的多点接地,值班人员不得自行强送跳闸断路器。不管是同相接地还是非同相接地,如果接地选线装置不能正确报出接地线路,需要人工查找时,在检查站内设备未发现接地点,并汇报了调度的情况下,对母线接地报警依然存在的母线可以按照顺时停电法拉路查找接地线路。对于同一母线试拉线路过程中接地现象始终存在,无
7、法判别接地线路时,应判断为同一母线上发生两条线路同相接地,此时可以将本条母线上的所有出线全部停掉,然后逐条试送,试送时有接地报警出现的线路即为接地线路。 在寻找和消除接地故障中,值班人员还应注意监视网络和设备运行情况及消弧线圈温升,并随时汇报所属调度。当发生永久接地,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且无法采取措施时,应迅速将该线路停电,并汇报所属调度及有关领导。摘要:阐述了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的特点并对其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关键词:小电流系统接地;单相接地;故障现象分析;处理 1 系统接地的特点 电力系统按接地处
8、理方式可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包括直接接地,电抗接地和低阻接地)、小电流接地系统(包括高阻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我国3~66k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