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新产品和配套技术

植物保护新产品和配套技术

ID:6630409

大小:4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20

植物保护新产品和配套技术_第1页
植物保护新产品和配套技术_第2页
植物保护新产品和配套技术_第3页
植物保护新产品和配套技术_第4页
植物保护新产品和配套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保护新产品和配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植物保护新产品和配套技术1、捕食螨与菇蚊互作关系的研究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范青海  联系电话:0591-83789311该项目初步调查了福建省菇房内的捕食螨种类,研究了猎物及环境因子对剑毛帕厉螨、黔下盾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繁殖方式对其后代的影响,捕食螨对菇蚊控制的有效性,捕食螨扩散行为等,研究结果为上述2种捕食螨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该项目在国内首次研究报道了剑毛帕厉螨、黔下盾螨的生物学特性,搜索和捕食行为,及其对菇蚊控制效果和安全评价。该研究有利于解决菇蚊化学防治所带来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

2、水平。2、产乙醇嗜热菌的选育及其功能基因研究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刘斌  联系电话:0591-83789311项目组已完成合同任务。在以下方面有创新性:(1)从温泉中筛选直接降解生物质产乙醇或产纤维素酶的嗜热菌57株及菌群2个,其中菌群SV79的组成及其多样性,对构建高效率产乙醇人工菌群具有参考意义。(2)通过诱变育种,获得10株降解生物质,产高活性纤维素酶的嗜热菌。为开发利用甘蔗渣等纤维质生物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持。(3)通过基因重组,获得了具有热稳定强、酸稳定强抗抑制剂和去污剂性的β-葡萄糖苷酶;获得了具有耐热耐碱及抗化学物质及金属离

3、子等特性的木聚糖酶。总体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3、实蝇小分子蛋白耳剂的研究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陈家骅  联系电话:0591-83789311项目组利用啤酒废液开展实蝇小分子蛋白耳剂的研究,采用了破壁了、自溶、浓缩和酶解等系列方法,获得了生产蛋白耳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包括温度、时间、酶使用量及PH值等关键参数,具有创新性。应用该工艺获得的生物蛋白耳剂对实蝇类雌、雄成虫均有显著引诱作用,田间应用表明该蛋白耳剂对实蝇类害虫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在生产商具有重要意义。在该蛋白耳剂加入适量的植物源活性物质后,其作用效果明显提高。该蛋白耳

4、剂能有效地控制实蝇的危害,可从源头上解决蔬菜安全生产问题。项目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4、蜡蚧轮枝菌抗逆菌株筛选及新剂型创制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王联德  联系电话:0591-83789311研究和筛选了产孢和致病能力强等特征的蜡蚧轮枝菌株Vl6063-U-P1、Vp28-U-P1、V3450-U-P1。优化了以黄豆粉、马铃薯等材料作为Vl6063-U-P1、Vp28-U-P1、V3450-U-P1菌株的液体种子培养发酵材料;提出了蜡蚧轮枝菌黄色无纺布菌剂创制技术;测定蜡蚧轮枝菌黄色无纺布菌剂对茶蚜、茶假眼小绿叶蝉、柑桔全

5、爪螨和朱砂叶螨等害虫的杀虫活性。研究了蜡蚧轮枝菌黄色无纺布菌剂与缨小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协同控制技术,并进行试验示范。 项目实施期间,发表学术论文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该研究提出了高毒力蜡蚧轮枝菌株筛选模型,优化了培养条件,研制出黄色无纺布菌剂的新剂型,经田间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整体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蜡蚧轮枝菌高毒力菌株筛选模型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香蕉枯萎病快速检测和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张绍升  联系电话:0591-83789365建立了香蕉枯萎病早期诊断和病原菌生理小种快速检

6、测技术体系。首次发现香蕉吸芽苗和假植苗的病害特异性症状,提出了香蕉枯萎病早期诊断的理论;研制了香蕉假茎组织微量取样诊断器和能鉴别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KM鉴别培养基;创建了ITS-SCAR双重PCR快速检测鉴定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方法。构建了高效、可持续的香蕉枯萎病疫情监测和防控体系。建立了福建省香蕉枯萎病监测网,查明了福建省香蕉枯萎病的疫情分布和发生状况。首次发现带菌假植香蕉苗是病害的重要传播途径。建立了“加强检疫检测、培育和种植无病苗、无污染销毁病株、重病田改种和轮作、推广种植抗病品种”的香蕉枯萎病可持续治理技术

7、体系,在病区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创建了“病区系统选育结合利用香蕉枯萎病菌毒素筛选抗病香蕉突变株”的香蕉抗病品种选育技术。引进筛选出具有高度抗病性和优良农艺性状的抗枯5号、抗枯1号和广粉2号等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该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茶炭疽病轮斑病等主要病害的生物学特性及拮抗菌筛选与应用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刘伟  联系电话:0591-83789365对Pestalotiopsis属的P.theae和P.guepinii菌侵染茶叶后的症状表现、菌落及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其致病机理,为茶轮斑病菌与灰斑病的防治提

8、供了理论依据。探明了茶树的根、茎、叶中内生细菌的分布规律:侧根>主根>嫩茎>叶片。从福鼎大白茶等5个茶树品种中分离、纯化内生细菌共79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茶炭疽病菌具有一定的拮抗能力的内生细菌29株,并从中筛选获得5株具有较强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