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79511
大小:5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15
《空气细菌培养的采样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空气细菌培养的采样方法检测空气细菌总数的细菌培养法平板暴露法。此法简便,目前大部分医疗单位采用。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室内面积≤30m2对角线内、中、外处设3点,内外点布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基本原理是: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可随尘粒一起下降,在室内各采样点处放好营养琼脂平板,采样高度距地面0.8~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暴露5min或10min,盖好平板。将平板置于37℃恒温箱培养48h计算菌落数。2细菌数的计算方法细菌总数(cfu/m3=4500N
2、/A×T)式中A=平板面积(cm2)T——平板暴露时间(min)N——平均菌落数(cfu) 这个计算公式是根据在面积100cm3的培养基表面,5min内能落下的细菌相当于10L空气中含的细菌数而推算出来的。 3空气消毒效果和污染状况的评价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应在消毒前后取样进行培养,如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数明显下降,说明消毒效果好,下面规定适用GB15982——1995规定: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Ⅲ类区域细菌总数≤5
3、00cfu/m3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只能采用层流通风才能空气中的微生物减到此标准以下。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这类均为有人房间,必须采用对人无毒无害且可连续消毒才能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减到此标准以下。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室和房间,采用紫外线消毒,化学消毒剂熏蒸或喷
4、雾消毒。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41种主要传染病,其中经空气传播的就有14种,占首位[1]。空气是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而儿科门诊输液室是患儿及家长聚集的地方,空气质量的好坏,不仅对患儿的疾病康复影响很大,也同时给家长的健康带来威胁。这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对医院管理提出严峻的考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调查表明,空气中浮离菌数在700cfu/m3~1800cfu/m3时,就有发生感染的危险性,而如果细菌总数不足180cfu/m3时,则这种危险性似乎很小[2]。本次研究发现使用2h后的输液室空气细菌总数平均为748cfu/m3
5、,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总数逐步上升,在使用4h后的细菌总数平均值达到1785cfu/m3。这样的环境都有可能导致疾病通过空气传播。儿科门诊患者大多是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患者咳出的飞沫、痰液及分泌物中含有多种致病菌,同时每个患儿通常都有家长陪护,导致空气细菌含量较高。因为患儿本身呼吸系统抵抗力较低,所以儿科输液室空气质量的好坏更能影响患儿疾病的转归,这一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次研究发现,儿科门诊输液室空气消毒后效果监测,符合标准,而且指数较低,接纳输液患者后细菌数逐渐上升,2h、4h均超标,因此,儿科门诊输液室在
6、人员持续不断流动的情况下,无法持续进行紫外线消毒,仅靠一天两次的紫外线消毒是不能保证空气质量。自然通风降低菌落数的效果较持久。自然通风通过对流换气持续30min,可以显著减少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降低室内CO及废气的浓度。每天累计通风2h~3h,能持久降低室内空气中的菌落数。有报道通风流出和进入的空气达到本房间容积时为换气1次,可清除原细菌数的3.2%,所以通风是最简单的消毒方法[3]。另外,也应注意及时关闭门窗,保持已清洁消毒后的室内净化效果。通过对空气中菌落的初步鉴定发现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葡萄球菌、微球菌、奈
7、瑟氏菌和棒状杆菌是本院儿科输液室中最主要的细菌,与其他文献报道葡萄球菌是医院病房空气中最主要细菌相一致[4]。本次结果中葡萄球菌、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这些菌常引发院内感染,因此应引起大家的重视。针对本院儿科门诊输液室的自身特点,应采取的一些相应消毒措施:经常打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自然通风能在短时间内置换室内空气,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对人体无害,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在开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患者的保暖,不要让风直接吹到患者。减少人员活动。尽量减少陪护人员数量,最好能减至一个患儿一位家长。适当增加
8、输液室内护工数量,让护工来统一协助家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