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48004
大小:80.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1-14
《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一、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1、是我国参加极地考察最早、参加次数最多、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科研机构“中心”从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开始,连续参加了至今所有航次的南极考察和北极黄河站考察,先后选派100余人次参加了中国31次南极科学考察和11次北极科学考察。“中心”前主任、现名誉主任鄂栋臣教授是我国极地测绘事业的开创者,从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创建长城站开始,7次远征南极,4次赴北极考察,是参加过我国南北两极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三站建站工程的全国唯一亲历者。2、为支撑和服务极地科
2、学考察、维护国家极地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极地,测绘到哪里象征着国家权益延伸到哪里”,极地测绘从无到有,30年来“中心”在南极测绘基准的建立、20多万平方公里地图的测绘,359条南极中国地名的命名、我国自主导航卫星监测网在南北两极的拓展等方面,有力维护了国家极地权益,极大增强了我国在极地的实质性存在。构建的信息化极地测绘技术体系与研究成果,在考察站选址与建设、考察导航、冲顶DomeA、保护区建设、国家极地战略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了国内外极地科考领域的广泛认可。193、勇于探索和创新,科学研究取得
3、丰硕成果由于极地测绘遥感信息科学具有空对地全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实时化的观测和量测优势,特别适用于两极地区人迹难近的高寒冷、高难度、高风险地区考察,可充分发挥出研究的高效益。针对极区特殊环境和条件,利用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现代空间测量及其集成技术等,攻克了我国在南北极地区进行测绘科学考察的一道道难题,解决了极区高精度测绘基准的建立和为中国极地考察提供实时有效的测绘保障,包括南北极常年卫星跟踪观测站、冰海区常年自动验潮站、极地绝对重力基准站等的建设以及研发适应极区的数据采集系统、多源数据处理融合技术、服务
4、各种功能的地图集、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等。同时,基于空-天-地多源观测理论和技术集成手段,开展了南极冰雪环境变化过程和物质平衡等科学问题研究。充分利用学科综合空间观测技术优势,向相关学科的边缘,如冰川、地质、海洋、大气环境等进行交叉渗透,扩展学科研究领域。“中心”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和部委的多项极地重大科技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极地重大专项、国防重大专项、极地基础测绘重点项目、极地测绘公益专项等,取得了多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人均科研经费历次位列武汉大学
5、的前三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地球科学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其他专项奖励20余项。4、注重学术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独具特色“中心”19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不畏艰辛、勇于创新、顽强拼搏的教学科研队伍。中青年科研人员中有珞珈特聘教授1名,珞珈青年学者4名、楚天学子1名。全体科研人员都具有博士学位。除了新引进的3名教师之外,“中心”科研人员几乎全部参加过我国南北两极现场考察。“中心”为我国培养、培训了大量极地考察和科学研究所需的人才。依托交叉型学科平台,结合极地测绘的专业特点,确
6、定了富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创造参与极地现场考察和科研项目的实践机会。近10年来共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00余人。“中心”的学生南极科考团队获得2015年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中心”还受国家海洋局人事司委托,举办了海洋局系统行政人员通用能力培训班,使学员在培训中领略武汉大学教学名师的精彩演讲,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创新思维。5、弘扬极地科考文化,滋养现代大、中、小学生爱国精神为更好地传承、积淀极地科考文化,“中心”于2005年建设了极地展览馆。在馆内,再现极地场景,展出企鹅、海
7、豹等动物标本和极地科考的各种仪器、工具等工作装备,讲述极地科考故事,展示极地科考传奇,传播和弘扬极地科考文化。如今,极地馆已成为大、中、小学生开阔眼界、探索奥秘、体验自然和思考人生的重要基地。“中心”极地科考团队在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在内,做了近1000场极地考察和科普报告,仅中国南极测绘科学考察之父——19鄂栋臣教授的报告次数就逾500场,听众达30多万;不论是面向中小学生的《让五星红旗在极地高高飘扬》,还是面向大学生的《探索极地奥秘,保护我们的地球》、《关注:极地冰雪环境与全球变化》等,亲身经历、
8、风趣语言和精美图片,带给受众很多感动、思考和启迪。从2010年开始,“中心”承办的国际大学生极地科学考察学术报告邀请赛在武汉大学拉开帷幕。“中外学子共话极地科考,五洲青年呼吁环境保护”成为武汉大学每年举行一次的社团国际交流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头戏,每每吸引不少海内外学生来到学校共同交流南极考察的体会,呼吁保护南极这块地球上唯一的净土,保护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19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极考察站设计工作组2002年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