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66666
大小:3.79 MB
页数:56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第12章-人体胚胎学概要7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2章-人体胚胎学概要7第12章人体胚胎学概要三胚层的形成及分化第10天初级卵黄囊胚盘羊膜囊胚外中胚层胚外体腔初级卵黄囊次级卵黄囊体蒂第13天人胚发育第14天人胚发育体壁中胚层脏壁中胚层卵黄囊胚外体腔羊膜腔细胞滋养层合体滋养层五三胚层的形成(第3周)上胚层细胞增殖向尾端、中线集中原条中部凹陷原沟在上下胚层之间向前后及两侧扩展(胚内)中胚层进入下胚层,取代下胚层内胚层外胚层头端膨大原结原凹上胚层细胞迁移形成一条细胞索脊索改称(二)三胚层胚盘的发生原条的形成:外胚层向下迁移→原条→原结→原凹和原结(二)三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
2、形成第三周原条原沟原结原凹(二)胚内中胚层的形成(第三周)1.外胚层细胞在胚盘尾侧中线上(14d)形成一增厚区——原条原条出现的意义:(1)形成了胚内中胚层;上胚层改称为外胚层(2)部分胚内中胚层细胞向下置换形成内胚层(3)决定了胚盘的头和尾;三个胚层均来源于外胚层原结原凹原条原沟切去外胚层,示中胚层及脊索口咽膜脊索中胚层泄殖腔膜脊索⑴为胚胎早期的中轴器官,起支撑作用;⑵诱导神经管的形成;⑶退化后成为椎间盘内的髓核,未退化形成有多种组织组成的畸胎瘤畸胎瘤(二)三胚层的分化⒈外胚层(ectoderm)的分化外胚层背侧中线增厚神经
3、板沟缘愈合神经管(neuraltube):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垂体、视网膜、松果体等神经褶神经沟神经嵴(neuralcrest):周围神经系统、肾上腺髓质等表面外胚层:表皮及其附属器、内耳膜迷路、角膜上皮等畸形:前神经孔不闭——无脑儿后神经孔不闭——脊髓裂神经管和神经嵴形成模式图外胚层神经褶神经嵴神经管神经板神经沟神经沟神经褶外胚层神经管神经管神经管头侧——脑神经管尾侧——脊髓发育为脑发育为脊髓图4褶褶神经板---神经管体节:靠近神经管两侧的中胚层生长加厚,形成节段状的体节。体节外侧的中胚层——简介中胚层间介中胚层外侧的中胚层—
4、—侧板中胚层间充质细胞——存在于内外胚层之间的散在细胞轴旁中胚层:体节→形成脊椎骨,骨骼肌,真皮间介中胚层:分化为泌尿及生殖器官。侧板胚层:体壁中胚层—将形成体壁的肌肉、骨骼、血管、CT。胚内体腔—将形成心包腔、胸膜腔、腹膜腔。脏壁中胚层—将形成消化及呼吸系统的CT、肌肉等。间充质:散在分布的中胚层细胞。分化为CT;肌组织和心血管等。(2)中胚层图3神经外胚层的分化1.外胚层的分化(3)内胚层首先卷折为原肠→分化为消化和呼吸系统的上皮及肝、胰腺等的上皮组织。原肠卵黄囊体蒂尿囊(1)外胚层:脊索诱导其背侧中线的外胚层增厚→神经板
5、→神经褶神经沟四.三胚层的分化(第四周)神经管神经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体表外胚层表皮及皮肤的附属器,角膜、晶状体、内耳膜迷路及外耳道上皮。神经外胚层的分化1.外胚层的分化神经管形成2.脊索的形成及演化脊索原结原条原结处细胞在内外胚层之间向头侧迁移形成脊索将退化形成椎间盘髓核退化前诱导其上外胚层形成神经板。胚的横切面中胚层脊 索⒉中胚层(mesoderm)的分化轴旁中胚层体节生皮节:真皮生骨节:中轴骨(脊柱、肋骨)生肌节:躯干肌间介中胚层:泌尿生殖系统的原基侧中胚层体壁中胚层:体壁的骨骼、肌肉、血管、结缔组织等原始体腔:心
6、包腔、胸膜腔、腹膜腔脏壁中胚层:消化和呼吸系统的肌组织、血管、结缔组织等生心区心脏的原基间充质结缔组织、肌组织、血管畸形胎儿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是气管分支的末端靠近肺泡的部分,它的管腔很细,一旦发炎,粘膜充血水肿,容易引起阻塞,造成呼吸困难。定义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的个月小婴儿,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由粘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致肺气肿或肺不张。其临床症状如肺炎,且喘憋更显著。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池间壁的纯粹毛
7、细支气管炎。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病因毛细支气管炎可由不同的病毒所致,最常见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此外副流感病毒(3型较常见)、腺病毒、流感病毒、呼肠病毒、鼻病毒均可引致毛细支气管炎,少数由人肺炎支原体引起。过去,偶自本病患儿分离出流感杆菌,可能在极个别情况下为病原菌,但也可能为带菌或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流行病学我国北方多发生于冬季和初春,广东、广西则以春夏或夏秋为多,多数为散发,也可有小的流行,与流行性喘憋肺炎不同,没有暴发流行。本病多发生于1—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高峰年龄为2—6个月,百分之八十
8、以上病例在一岁以内,发病率男女相似,但男婴重症较多。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病变主要侵及直径75至300微米的毛细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加,有细胞破坏物,纤维素堵塞,出现上皮细胞坏死及支气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炎症可波及肺泡、肺泡壁及肺间质。肺不张、肺气肿较为明显。临床表现常在上呼吸道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