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态视角下建筑设计技术途径

浅议生态视角下建筑设计技术途径

ID:6210798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6

浅议生态视角下建筑设计技术途径_第1页
浅议生态视角下建筑设计技术途径_第2页
浅议生态视角下建筑设计技术途径_第3页
浅议生态视角下建筑设计技术途径_第4页
浅议生态视角下建筑设计技术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生态视角下建筑设计技术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生态视角下建筑设计技术途径  摘要:人的发展需求与建筑设计内容、建筑设计内容与环境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设计工作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从当前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建筑设计的类型开始分析,阐述了建筑设计的技术及路径选择。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技术;途径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1.生态视角下建筑设计的类型1.1节能节地建筑节能节地建筑设计思想的出发点是力争节约能量和物质资源,实现一定程度的物质材料的循环。发展节能节地建筑预示着人类将不断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洁净

2、、安全的太阳能及其他新能源,取代终将枯竭的常规能源,并以美观的形象、适当的密度、地上地下和海上陆地相结合的建筑群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和生存环境。1.2生物建筑7生物建筑是指从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与建筑的关系,进而研究建筑学的问题,将建筑视为活的有机体,这一生物建筑的特点归结起来表现为以下3点:第一,重新审视和评价了许多传统、自然材料和营建方法,采取自然的而不是借助机械设备的采暖和通风技术,并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室内设计多体现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展,通过平衡、和谐的设计,提

3、倡一种温和的建筑艺术。1.3自维持建筑自维持建筑是除了接受邻近自然环境的输入以外,完全独立维持其运作的建筑。自维持建筑的特点是住宅并不与煤气、上下水、电力等市政管网相连接,而是利用太阳、风和雨水等自然条件维护自身的运作,处置各种随之产生的废物,甚至食物也可以自给。1.4新陈代谢建筑新陈代谢建筑强调复苏现代建筑中被丢失或被忽略的一些要素,如历史传统、地方风格,提倡过去、现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建筑的共生等。新陈代谢建筑积极地接受、吸收和保留过去建筑中有价值的成就,并在试图表现时代文化和识别性的同时也积极采用

4、现代技术和材料。1.5少费多用建筑少费多用建筑是使用较少的物质和能量创造更加出色的建筑作品。该设计具有这样的特点:可大量建造,且费用低廉;由住宅工厂预制,能量自给自足,并可以灵活迁移;统一装配,符合模数;住宅有自洁功能,居住舒适。2.生态视角下建筑设计的技术2.1绿色建筑技术7绿色建筑技术涉及到建筑学及相关学科的许多基础理论,如不同的物种循环规律、能量流动转化规律、气候变异规律、建筑中能量转换规律、建筑物与外部环境热湿交换规律等。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势在于:一是突出了建筑节能功能,如墙体的节能技术、门窗

5、节能技术、屋顶的节能技术等;二是充分利用了新型材料采用技术。随着相关建筑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以砖石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结构逐渐被更高和更轻便的墙体和结构所取代,在减轻建筑自身重量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建筑的内部空间,节约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如高强度混凝土材料、高强合金钢、高强预应力钢筋、铝合金材料、高强度玻璃等。2.2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首先,发展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进行采暖、降温、干燥等。比如,通过窗户集热板建设太阳能资源系统,运用玻璃盒子单元集热板、蓄热装置、风扇和空气导管等组合而成,从而将太

6、阳的光能转化成需要的热能。其次,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的储备量丰富,且同太阳能类似污染小,近几年被广泛地利用到建筑当中。东北的很多新建筑物已经用地热供暖取代了传统的暖气供暖。2.3建筑再利用技术7循环利用成为目前环保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筑再利用技术可以利用原有的可利用的资源,既有环保的功效,又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建筑设计将这一理念引入到建筑业中来,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发达国家对于建筑的再利用工程发展得较好,出现了许多成功的值得借鉴的案例。3.生态视角下建筑设计的路径选择3.1建

7、筑设计的人性化21世纪是一个追求艺术生活的时代,人们的消费行为亦逐步趋向个性化。然而,如何能在千篇一律的强调规整性建筑的基础条件下,构思出一幅既体现个性又最合理、最漂亮的设计图,是对每个建筑设计师最大的考验。因此建筑设计者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设计宗旨,以确保人类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为满足人类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作为设计的核心。为人服务这一平凡的真理,在设计时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因同时从事多项局部因素的考虑而被忽视。人性化是指建筑设计需要满足人类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要求;需要综合处理人与环境、

8、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需要了解建筑当地的文化特征,当地的文化特征由在一定地域上生活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积淀起来的,具有原发性和持续性,已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当中。3.2建筑设计的生态化7建筑设计要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将建筑设计、建造、使用过程中的消耗、生产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而生物圈中所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