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900421
大小:68.2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26
《尤克里里的弹奏指法.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尤克里里的弹奏指法尤克里里是简单的弹唱乐器,指法是弹奏尤克里里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尤克里里的弹奏指法,欢迎阅读。弹奏指法二指法的起源作为夏威夷的传统乐器,Ukulele最初可以说是为弹唱而生的,传统夏威夷Ukulele弹唱,大量使用食指和大拇指扫弦来获得欢乐明快弹唱伴奏。在当Ukulele作为独奏乐器时,相应从伴奏手法中衍伸的二指法也应运而生。可以算是Ukulele最传统的一种演奏技巧了。二指法与四指法的区别首先,当然是右手在拨弦时对手指运用的不同。其次,在音乐的表现上,当然也是有区别的。我们知道,所谓独奏,其实也就是和弦+旋律一起弹出来。那为什么那么多音在一起,你
2、能一下子听出来这是什么曲子呢?那很大程度上,许多处理方法都是强化主旋律音,然后去弱化和弦音,两者加以结合、润色,动态、完整地表现。当整首曲子的和弦音都盖过旋律音时,恐怕大部分都听到的是模模糊糊的和弦进行吧,曲子的弹出来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传统二指法和吉他的四指法或三指法,在旋律音和和弦音的强弱处理方法上,是明显不同的。吉他指法,由于单根手指掌控单根弦,依靠手指的用力不同来做此种处理。而二指法,则更多的是一根手指同时扫多根弦,依靠扫弦的方向、角度、力度,来获得对不同弦音的侧重。(举个例子,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使用食指指肉,靠在琴颈一侧向上手腕用力,那么可能你扫到的是A弦和E弦两根或是更多的弦,但是
3、明显,重音会突显在A弦上。)在我的理解上,这是二指法与四指法最大的区别了~为什么提倡多使用二指法Ukulele作为一种传统的夏威夷乐器,其音乐的表现方式和吉他是有所不同的。由于低音的缺失,更多地采用扫弦的变化,多声部齐发,会整个曲子变得更为丰富立体。二指法就我理解而言,亦可说是扫弦的一种变形。使用二指法,你会发现很多曲子中食指拇指交替舞动,在这之间你也可以有更多的节奏上的变化来增加细节,曲子一下子鲜活起来,也算是回到了这门乐器的在音乐诠释方式的原点吧?同样一点是,由于食指拇指上下各司其职,角度力度的变化处理(挑、勾、扫、拨、抚)便可更加得心应手了!使用指甲与指肚结合的拨弦方式,位置更靠近琴颈,
4、获得得音色更加温和饱满,与传统吉他的编曲风格可以更加明显地区分出来,彰显Ukulele演奏时的独特味道。关于演奏时指法的选择你会发觉许多大师对指法的选用都是不一样的。当代Ukulele的指弹技术,已经融合了非常多的其他音乐和技巧元素。以Jakeshimabukuro为代表,你可以看到他的演奏中大量借鉴了电吉他,古典吉他,传统夏威夷指法等演奏技术,可以算是百花齐放了。那这个时候,演奏一首曲子就像你需要烹饪一道菜,而这些指法和技巧就是你的调料。如何往这道菜里添加调料,加多少,那就是你作为一名厨师所要决定的了!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经验的因素,“为什么在这个地方用大拇指琶音就特别好听呢?”“为什么这里也
5、可以二指法后面加一点吉他指法的分解弹法呢?”,这个可能一下子我也说不上来。在大家弹了很多曲子以后,自然会产生属于自己的解释与感悟,那时候你也许也有自己的演奏风格了呢!快速学会尤克里里方法大家收到琴最激动的就是想最快把自己喜欢的那首歌学会。可是拿到琴,再看看谱,从何下手呢。顿时方寸大乱,感觉这也不会,那也不懂。曲谱怎么看,手指如何按?怎么弹唱结合啊?顿时觉得好难好难。肯定会难啊,如果你不一年级一年级的读直接跳到五年级,能不一头雾水吗?我们应该从基础开始,从易到难,何必一开始就难为自己,把自己学琴热情都给浇了一大半。我们要按步骤学琴,小希姐姐写得学琴步骤很好啊,自学教程非常清晰,文字多详细,认真看
6、过就连我这样智商的都懂了。何况高智商的你们呢!!在山脚下的时候抬头望山,当然觉得高啦,看着高,爬着爬着怎么到顶的都不知道。弹琴也是如此,一步步来脚踏实地。我们放正心态,不要急于求成,又不是学来追女生的,就算是追女生也不急于一时。是你的就是你的,相信缘份。不要再问为什么你的手指和弦转换不会啊,分不开啊。学琴最大的技巧就是一个字练,两个字多练,四个字勤加练习。还记得我们最开始打键盘吗,我们一样在键盘上笨拙的不知道要按哪里,但现在熟练了,不看键盘一样打。手指都直接记得是哪个字母了,不用脑子想手指直接就会按那个键盘,而那个字根我背不出来了,但是我知道这些字就是要按那几个键就可以;记音阶也同样的,弹习惯
7、熟练了自然知道那些音在哪里,和弦更是,一看到图片你就会条件反射直接手指按那了。左脑主要负责记忆与理解,右脑是反射与直觉;当我们练习得次数多了,就会变成右脑的运用。这也是大家经常说学乐器有助于智商,左右脑并用,脑子不用会生锈,越用越聪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