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85040
大小:4.11 MB
页数:97页
时间:2018-01-05
《井田地理境界和储量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井田地理境界和储量研究毕业论文前言毕业设计,是我们学生自己运用专业知识初步解决专业领域问题、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也是综合应用所学的各门专业课程知识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的课程融会在一起,灵活运用,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有助于我们尽早熟悉以后自己要从事的工作。本设计分为两部分,包括常规设计和专题设计。常规设计为晓明矿1.8Mt新井设计的开拓部分,开拓部分就晓明矿煤层赋存条件进行了矿井开拓初步设计,设计合理运用平时及课堂上积累的知识,查找有关资料,力求设计出
2、一个高产、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矿井。设计说明书对矿井的开拓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开拓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和经济比较,论述了本设计的合理性。专题设计为“晓明矿一水平矿井通风系统分析”,专题设计是结合指导老师的研究项目进行的。通风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通风系统的分析,找出目前通风系统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及解决方案,使矿井在保证安全生产的条件下,增加产量,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所收集材料的前提下,由指导教师给予指导,并在老师的安排下去现场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和学习,得到了晓明矿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自己系统地运用和巩固
3、了所学的知识,使自己得到了锻炼,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要求的全部内容。由于水平有限,设计中有谬误之处难免,请老师提出指正。59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交通位置铁法煤田位于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和沈阳市法库县之间,晓明井田在调兵山市境内,位于铁法煤田的中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4′14~123°38′19,北纬42°26′43″~42°29′33″。井田北部以I号勘探线北300m的一号向斜轴为界与大明一矿相邻;东部以F8断层为界与小青矿井田相邻;南部以F6断层及大隆矿风井保护煤柱为界与大隆井田相邻;西南部以F322断层为界
4、与施荒地井田相邻;西翼人为划定边界。井田东西走向长5.0km,南北倾斜宽3.6km,面积16.25km2。铁法矿区交通非常便利,矿区东部有火车编组站—大青站。大青东至铁岭20km与京哈线相接。西经调兵山、法库直至康平县东关屯,北至大明,南至王千采石场及晓南矿。公路纵横,四通八达。在矿区中部,铁岭—法库—康平公路横穿,北有调兵山公路至大明,从晓明井田工业广场往西南有沥青路2.5km和铁岭—法库—康平公路相通,见图1-1。图1-1晓明矿交通位置图Fig.1-1trafficpositiongraphforXiaoMingmine591.1.2自然地
5、理本井田内地势较为平坦,高差变化不大,西部地势稍高,东部较低,平均标高+81.5m。地表绝大多数为农田,西靠调兵山,其它为平原。一条起源于法库县红土砬子分水岭北侧的季节性小河--新开河,从晓明井田中心穿流而过,河长11km,汇水面积28.5km2。夏季水量偏大,每遇暴雨积水猛涨,1951年出现大洪水,最高洪水位+79.5m;1970年秋季第二次洪水泛滥泄入晓明井田工业广场南岸200m处,水位标高+78.3m。井田西北4.5km有泡子沿中型水库一座,最大容量4910万m3。该区位于松辽平原东侧,属大陆性气候,多风少雨。春、冬两季多西北风,夏、秋两
6、季多西南风,大时达7~8级。降雨一般集中在7、8、9月份,年降雨量最大达1009.1mm。年平均气温7°C左右,最高达33.3°C,最低温度为零下321°C;本区结冻期5~6个月,即11月~次年4月,冻土层深度1.5m。表土层厚度5~25m。本区地震烈度定为六度。1.2井田地质特征1.2.1区域地层铁法煤田生成于中生代中晚侏罗纪,为陆相沉积,隐蔽式煤田,断陷型聚煤盆地。煤层基底为前震旦系变质岩系,其上沉积了中、上侏晚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地层。煤系地层除在西部边缘有局部出露外,几乎全部被第四系所覆盖。煤田南北长27.5km,东西宽17.4km,面积
7、为513.5km2,原始累计探明储量为22.59亿t。1.2.2井田地层晓明井田位于铁法煤田的中西部,煤系地层基底为前震旦系花岗片麻岩、片岩,其上沉积有上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地层(见图1-2)。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前震旦系出露于井田西部边缘的调兵山、太平山一带,由花岗片麻岩和片岩类组成,花岗片麻岩为肉红色,具片麻构造,黑云母片麻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石英多呈粗粒状出现,并多为眼球状构造。片岩主要为灰绿色,淡黄褐色,由黑云母、绢云母、绿泥石、石英等矿物组成。该变质岩系片理和“X”型节理极为发育,沿节理有火成岩侵入。2)上侏罗系59
8、前震旦系地层形成之后,本区长期处于剥蚀状态,使整个古生界和部分中生界地层缺失,直到燕山运动中期,即晚侏罗世之前,地壳活动频繁,新华夏系切割纬向构造体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