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654411
大小:12.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1-03-06
《教育改革的观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改革的观点进入2014年,有关高考改革的话题越发热闹,在各地和全国推出的高考改革举措中,英语的问题尤为突出。从调整英语听说的分量到英语退出统考,进入社会技能等级考试,整个过程似乎让人目不暇接。其实,就中国高考的改革而言,相关的调查、研究和实验已经有了丰富的积淀,今天再没有实质性的推进,则必然会影响整个中国教育和社会的正常发展。先从英语要退出统考来看,改革的理由比较充足:第一,以往高考的三门主项——语、数、外,均属工具类,而多数国家为语、数、科,其导向和效果的差距不言自明;第二,支撑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内容,
2、如计算机、外语等,即便不进入统考,归入社会技能等级考试,也并不影响其发展和受重视程度;第三,中国的外语教学本身问题较大、效率极低,学生从幼儿园到博士阶段,甚至到考公务员、考职称,多受困于外语,在教育资源和学习精力的耗费上也十分惊人,而多数国家的做法是加强社会和各行业的翻译服务,而不是选择全民终身被外语困扰;第四,作为对教育和整个社会有巨大导向作用的高考,过分强调外语,已经引发了很多问题,如学生的外语好过中文、对英语国家的了解胜过对祖国的了解、多数学生因外语学习成效低下而缺少自信和兴趣,影响了整体的发展;第五,
3、即便是在英语为官方语言之一的国家,英语也不是影响所有人生存和发展的门坎,而在中国,英语并非官方语言之一,语用环境并不充分,过分强调外语的导向几近劳民伤财。同时,我们还应该理智地看到,高考只是一个阶段性、有限性的高校入门考试,而非人才品评、录用的考试。因而,长期以来用科举(相当于公务员考试)来类比高考,是会引发诸多误解的,也会影响对高考改革的价值判断。比如,至今很多人仍感觉,高考就是能一考定终身,而现实是读到博士毕业仍可能找不到工作。所以,在推进高考改革的进程中,首先要使教育界和全社会正确认识高考的性质和局限,
4、而不能无限地放大和扭曲高考的作用,使得高考的改革举步维艰。显而易见,高考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内容的取舍、方式的改变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坚守公平、公正和科学的底线和原则。在中国初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不仅高等教育的资源依然有限,且因为社会导向的偏差,还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使本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全社会高等教育资源未能得到充分认识和利用,以致使常态高考过热、过于激烈。还有更多的社会人群未能意识到,接受高等教育不必如此纠结。比如,在许多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5、的过程中都着力发展短期大学、高职院校、广播电视大学、网络大学,并努力将这些大学与传统的学术型高校通过学分互认建立起桥接关系,形成了宽进严出、因人而异的高等教育(学习)体系,也在相当程度上为相关改革减缓了压力。相反,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过于倚重传统的学术型高校,而其他类型的高校被边缘化,难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和高考问题的重点是“认识问题”、“结构问题”和“体制问题”,而不应只局限于高考本身的技术和方法。所以,由各类问题激化的高考压力是可以分而治之的,而不应仅在高考这一点上钻牛角尖。不可否认,
6、中国以往的高考改革曾有很多重要的经验与积极的探索,这些改革之所以会难以为继或中途夭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社会的共识与支持,面临了本不应承受的过大压力。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缓解或调整,则高考困境难以摆脱。面对未来三年,高考改革具体目标的实现,时限虽紧,但“认识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否则,改革的定位和思路就会陷于混乱与盲目,对利弊取舍的判断就会急功近利,难以真正解决深层、关键的问题,也难以为正确的改革提供良好宽松的社会氛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