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2008职称考试卷.doc

好2008职称考试卷.doc

ID:61459917

大小:20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2-01

好2008职称考试卷.doc_第1页
好2008职称考试卷.doc_第2页
好2008职称考试卷.doc_第3页
好2008职称考试卷.doc_第4页
好2008职称考试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好2008职称考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8年杭州市教育局晋升职务初中数学考试试卷应考教师须知:1.本卷分三个部分,共9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市(县)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所申报的职称.3.答题要做到书写端正,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4.加*号的试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得分第一部分(30分)1.简述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的目的以及主要的关注点.你自己在新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方面有哪些新的做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

2、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1.评价目标多元化2.评价内容多维性3.评价方法多样化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请谈谈你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学生活动方面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方式方法等内容.指导思想: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每一个课堂,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环节,落实到每一个学

3、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努力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遵循原则:(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提供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活动(四)强调师生双边活动方式方法:自主学习、探究讨论、小组合作第二部分(30分)3.浙教版八下教材第4章从《路边苦李》的故事引出了“反证法”的推理方法,反证法是在推理证明中的一种重要的间接证法.请先说说“反证法”的思路步骤,再结合自己的教学,举出一个例子,用直接证明和“反证法”两种方法加以证明(不要再举课本上平行线传递性的例子).“反证法”的思路步骤:(1)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反设)(2)从这个假

4、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归谬)(3)由矛盾判断假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成立。(结论)4.“圆”是最重要最特殊的几何图形之一,圆的基本性质又是基础中的基础.请你针对“圆(第2课时)”这一教学内容(浙教版九上3.1节-2),写出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注意:不需整堂课的设计.*5.(此题为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加试题)有教师说:在时间为定值的课堂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数学方式,会使教师的讲授时间减少,或完成的知识传授量减少,或完成不了教学预设.请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你的教学,对该说法做一简单论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

5、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进行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寻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势在必行。所谓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例题:已知中,AB=AC,D为BC边所在直线上任一点,于E,于F。试求DE与DF满足的关系。本题

6、没有提供图形,而且DE与DF满足怎样的关系不清楚,学生感到难以人手。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自己来参与数学发现呢?为此,进行以下的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明确探究目标在《几何画板》中用鼠标拖动相关关键点结合“计算工具"演示:等腰三角形中,DE与DF的和始终是一个固定的值。激起学生疑问:点D、E、F的位置在不断变化,为什么它们的和却始终不变呢?这个固定的值是多少呢?与什么有关呢?如何来证明呢?二、动手操作,深入探究1、引导学生正确分类。(1)你认为点D的位置可能有几种情况?(三种:点D在B、C之间或与B、C之一重合或在BC的延长线上)(2)等腰三角形有几种类型?(锐角、直角、

7、钝角等腰三角形)你认为哪一种情形最特殊?(等腰直角三角形)2、从特例人手,逐类考查。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图1):(1)当点D与B、C之一重合时,DE与DF应满足什么关系?请进行合理猜想。(等于腰长,很容易验证。)(2)当D在B、C之间时,上述猜想还成立吗?你能就此种情形验证你的猜想吗?3、从特殊向一般转化,探究普遍规律。(1)从特殊到一般地推广,若将等腰直角三角形改为锐角等腰三角形或钝角等腰三角形,上述猜想是否仍旧成立?若不成立,是否有类似的结论?请作出合理猜想。(DE与DF之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