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325893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1-25
《学院院长述职述廉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院院长述职述廉报告 2020年,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班子成员及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履职尽责,紧紧围绕学校“治理效能提升年”的工作主题,带领学院全体师生,以内涵建设为主线,质量提升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社会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学院办学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下面,就将本人一年来的思想学习、履职尽责和勤政廉洁情况作一简要汇报,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思想、学习情况 一年来,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和各类干部教育培
2、训与学习活动,系统学习了____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加深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坚定践行“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执行党的六大纪律,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作为,反对“四风”、改进作风,顾全大局、坚持原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并为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以饱满的热情和较强的敬业精神,较好地履行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 二、履行工作职责情况 一年来,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担负起领导责任,狠抓班子自身建设,维护班子团结统一,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作用,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
3、力和战斗力,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并严格执行,规范决策程序,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加强学院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学院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1、规范学院内部管理,提高工作办事效率 一是严格执行学校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会议,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并按时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能够以身作则,敬业奉献,保证工作时间和精力投入,规范学院内部权力运行和管理行为,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学院民主管理、有效监督,推动权力执行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学院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纪律氛围,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了学校领导
4、和各职能部门的好评。 二是扎实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学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树立“学院办大学”的理念,按照权责分配,落实系部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自主权和责任,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2、科学谋划精心准备,圆满完成审核评估工作 一是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根据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方案,制定了学院实施方案和阶段工作计划; 按照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扎实做好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撰写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院自评报告和院长工作报告。 二是根据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5、专家进校工作方案,精心布置和组织学院师生迎接审核评估专家的深度访谈、随堂听课看课、调阅论文试卷、考察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和就业单位等工作,圆满完成了审核评估各项工作。 3、围绕立德树人根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围绕“立德树人”,抓住应用转型发展契机,修订了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编写了每门课程的课程大纲,重构了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成立了学院疫情防控领导组,制定了学院疫情防控期间工作预案,“停课不停学”,组织全院师生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圆满完成了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任务。 三是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开展翻转课堂、问题导向式、混
6、合式等教学方法改革,持续开展“一院一品”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教学成果丰富。2020年,获批2项国家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批2门省级精品共享建设课程、1门校级精品共享认定课程,获批2门校级翻转课堂、1门校级课程思政,获批6项校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4、注重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学院内涵发展 一是学科建设不断发展,科研团队初步形成。在校级重点扶持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分别组建了地方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与地方行业事业单位共同申报了农业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二是专业建设逐步加强,生物科学专业申报成功校级一流专业,
7、同时对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积极做好师范专业认证准备工作; 生物工程专业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做好工程教育认证准备工作; 申报了食品营养与健康新专业。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一是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以老带新、听课检查、教研互帮、教学竞赛”等方式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2020年在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1名教师入选大同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二是教师科研能力不断提升。鼓励教师申报科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