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63181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1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策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策思索 内容摘要: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选择了向低碳经济转型,形成了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产业的低碳发展和转型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低碳经济发展也为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了路径和方法,因此理顺和思考低碳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对实现“十二五”期间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倒逼机制迫使我国产业低碳转型和升级(一)产业的低碳发展和转型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9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
2、济发展模式的实质是以对碳基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低消耗,对碳中和、碳封存和碳捕获技术的密集使用,以及对新兴清洁绿色循环能源及原材料的充分利用,这就意味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基础必然是低碳乃至非碳消耗的新兴产业或产业簇群。或者说产业的低碳发展和转型是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一种倒逼机制,低碳经济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产业结构优化、高级化的内涵,首先是能源和各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即按绿色发展要求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并按生态循环与平衡原理,优化产业布局,按照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由此可见,低碳经济需要
3、绿色低碳产业作支撑。实现产业的低碳化、绿色化是低碳经济发展中产业优化升级的题中之意。它主要包括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提高能效、节能降耗、产品向价格链高端发展,同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两方面的内容。(二)低碳转型和升级是我国产业发展的唯一选择9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显著,第一产业生态化水平不高,第二产业中高碳的能耗产业比例大,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传统的商业贸易服务在第三产业中依然是占据主位,新型的高技术含量产业发展缓慢,自然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都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
4、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缺乏等问题。这些现实情况使得我国产业的低碳发展和转型任务更为迫切、更为艰巨,而“十二五”时期无疑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低碳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基于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十二五”单位GDP能耗下降16%,CO2排放降低1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上升至11.4%等目标。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碳总量控制时代。虽然这个目标实现要到“十三五”,但据专家测算,如果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15%到16%,节能效果的累计就有可能
5、达到我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提出的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自主承诺目标的高限。低碳经济发展为我国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了路径和方法(一)产碳融合发展的趋势为我国产业转型和升级指明了路径9低碳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为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路径和方法,首先是因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某种新兴产业或产业簇群为产业基础,否则,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样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凭空进行,它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产业与产业结构为发展基础。这样一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低碳经济融合发展就是必然趋势。低碳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这种融合发展
6、即为产业结构升级低碳化,或者称为产碳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低碳化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将碳汇理念融入到第一次产业中,大力发展碳汇农业。二是要将低碳能源融合到能源工业结构调整中,使能源结构低碳化或无碳化。三是要将低碳技术与低碳工艺融合到传统工业体系之中。四是要将低碳指向的管制思想融合到产业规制之中,促使企业减碳。更为重要的是,产业结构升级低碳化带来的低碳产业涉及面很广,包括了工业节能与减排、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覆盖面广,具有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和带动效应,会进一步带动产业外延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经济结
7、构的调整。(二)低碳技术创新为我国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方法9低碳经济发展能够为产业的调整和升级提供路径和方法的另一个原因是低碳经济在催生一个新的经济体系的同时,也创新了新的技术规范,即低碳技术。这些技术创新包括碳捕捉、碳封存技术、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能源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恢复技术、清洁煤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建筑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飞机技术等。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传统部门,也涉及节能与减排、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