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40316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31
《家园沟通的重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家园沟通的重要性 中国移动通讯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是“沟通从心开始”。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与人之间只有通过心灵深处的交流与沟通才能达到真正的了解和信任。在幼儿园中,这种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尤显重要。 学期伊始,总有部分从别的幼儿园转来的插班幼儿。这些幼儿的家长对我园的情况也并不是很了解,但他们对原来的幼儿园却了如指掌。因此我经常听到他们抱怨原来的幼儿园是如何如何不好。因为同行的关系,我们对同一区域的幼儿园都有大致的了解。其实,别的幼儿园也并不像这些家长所说的那么“差
2、劲”,但为什么会让这些家长产生如此大的不满呢?我觉得,主要是家园联系工作做得不到位所造成的。 我刚到幼儿园时,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有一位幼儿在家时被蚊子叮了几个包。教师晨检时发现以后就把他领到医护室擦了一些药,但老师并没有将这一情况告诉家长。放学后,我接到一个投诉电话,正好是这位幼儿的妈妈打来的。这位家长说我们幼儿园蚊子太多,老师一点责任心都没有,被蚊子叮成这样,也不告诉家长。当时听她的语气非常气愤,我想家长此时一定不会相信事实的真相,困此我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告诉她,以后我们会注意,非常对不起
3、。分明是老师关心幼儿,为什么反而变成了一件“坏事”呢?放下电话后我就陷入了沉思。我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原来是老师与家长之间没有及时有效地沟通,缺乏互信所造成。如果幼师在幼儿回家前,就把晨检的情况通过电话及时报告给家长,提醒家长晚上要注意查看一下,那么家长的心中肯定是截然不同的想法。 现代社会,独生之女较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比较偏爱。幼儿园每个班都有几十个小朋友,可是家长心目中,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重视。因此,家长对老师的期望也很高。我园大班的一位小朋友,有时侯会流鼻血,他父母开学时就跟老
4、师打过招呼。有一天,他忽然流鼻血了,老师便函立即带他到医护室止了血,由于幼儿怕看到自己流血,哭了很久,老师抱着安抚了好久才平静下来。同样,老师也忘了跟家长联系,放学后,家长带着小孩开车来到幼儿园,当时他爷爷很生气,说老师太不负责,小孩流血了都不同家长讲,并且要求换一个班,表示不相信这位老师。当时我把老师叫来办公室,双方心平气和的谈了自己对这件事的想法,最后家长了解到幼儿只是轻微流血,且老师真的是很关心他的孩子,确实是因为有急事没同家长联系。通过这件事,更加深了双方的理解,最后这位家长在“六、一”儿童节
5、还为这个班的孩子和老师送来了几箱蛋糕,表示对老师工作的感谢。 在家园联系中,经常令我记起一句话:眼见非实。我们的工作中,许多眼见的现象并非是事情的本质。在幼儿园,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自理能力较低,因此家长对幼儿园的小朋友特别的重视,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经常会对老师所说的话,对班上所见之事传达给家长时,传错意思引发家长误会,疑虑甚至反感。还有家长对幼儿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持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家长会打电话来了解,但有的家长由于各种原因只会放在心里。如果老师不及时地同家长沟通,难免引发不良后果。
6、 那么,如何让家长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何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如何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呢?我认为老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重视常规检查,加强家园联系。 做好幼儿晨检、午检及离园的检查。发现幼儿异常情况时,及时同家长取得联系,诚实汇报事实真象。不要让家长觉得你有隐瞒事实的嫌疑,使家长真正感觉到你的细心、关心和爱心。二、小中见大,“匆以善小而不为”。 其实有很多情况,看起来微不足道,也并不是老师没有发现,但往往我们以其“小“而疏忽了。例如,幼儿被小朋友抓了一下,或是洗手时不小心打湿了衣服或发现情绪
7、有些不好等。有些老师觉得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情,没很大关系,不用同家长汇报。然而往往是这些被我们忽视的问题,引起家长的不满而因小失了大,甚至“前功尽弃”。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同家长联系,希望家长在家注意观察,则会使家长感觉到你的认真与关心。三、及时公析反馈信息,赢得家长信任。 我们每周一次的《家园联系手册》提供了一个家园交流的平台。老师要仔细阅读其中的“家长的话”,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分类:哪些要电话联系,哪些要上报领导处理,哪些需要提出讨论,哪些需要同家长面对面沟通。总之,要高度重视家长的意见与建
8、议,并要处理及时。四、注重方法技巧,增强沟通效果。 教师要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学校要举办形式多样的家园活动,增强幼儿园的凝聚力。同家长沟通的方式有很多,诸如口头、书面、非语言(肢体语言语)沟通。有效的沟通内容加上合适的沟通方式,使沟通发挥最大的效率。 总之,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从管理者开始提高认识,并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真正抱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心理,双方平等进行沟通,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共建互信的桥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