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lc顺序控制梯形图设计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工技术杂志》2001年第11期·专题讲座·编者按:PLC的梯形图设计是PLC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为使广大读者了解PLC梯形图,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学习PLC梯形图设计的新技术,本刊特请重庆大学廖常初教授为大家做“PLC梯形图设计方法”讲座。该讲座本刊已连续刊登了两期,本期刊登的是讲座的第三、四部分,讲座的第五、六部分将于下期刊登。PLC顺序控制梯形图设计方法廖常初(重庆大学 400044) 摘 要 介绍了使用起动—保持—停止电路和使用置位、复位指令的顺序控制梯形图设计方法,这些设计方法很容易掌握,可以用于各种型号的PLC,用于复杂系统的梯形图设计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
2、。 关键词PLC 梯形图 编程这种设计方法用起保停电路来控制代表各步的1使用起动—保持—停止电路的PLC顺序控辅助继电器,设计的关键问题是确定起保停电路的制梯形图设计方法起动信号和停止信号。111 单序列的设计方法以控制M21线圈的起保停电路为例,步M21变起动—保持—停止电路简称起保停电路,它仅为活动步的条件是前级步M20为活动步(M20的常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任何一种PLC的开触点闭合)与转换条件X0满足(X0的常开触点指令系统都有这一类指令,因此这是一种通用的设闭合)。所以应将M20和X0的常开触点串联,作为计方法,可以用于任意型号的PLC。图1
3、是某小车控制M21的起动电路。M21的后续步M22变为活动运动的示意图、顺序功能图和用起保停电路设计的步时,M21应变为不活动步(线圈“断电”)。因此梯形图。设小车在初始位置时停在左边,限位开关应将M22的常闭触点与M21的线圈串联。X1为ON。按下起动按钮X0后,小车向右运动(简根据上述设计方法和顺序功能图,很容易画出称右行),碰到限位开关X2后,停车该处,3s后开始梯形图。如图1中的步M23为步M20的前级步,X1左行,碰到X1返回初始步,停止运动。根据Y2和是二者之间的转换条件,所以将M23和X1的常开Y3ON/OFF状态的变化,一个工作周期可以分为左触点串
4、联,作为M20的起动电路。PLC开始运行时行、暂停和右行三步,另外还应设置等待起动的初始应将M20置为ON,否则系统无法工作,故将M8002步,分别用M20~M23来代表这四步。起动按钮X0、的常开触点与起动电路并联,起动电路还并联了限位开关X1、X2的常开触点和T0延时接通的常开触M20的自保持触点。后续步M21的常闭触点与M20点是各步之间的转换条件。的线圈串联,M21为ON时的M20的线圈“断电”。某一输出量仅在某一步中为ON(如Y2和Y3),可以将它的线圈与对应步的辅助继电器的线圈并联。如某一输出继电器在几步中都为ON,应将各有关步的辅助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
5、联后,驱动该输出继电器的线圈。112 选择序列的设计方法复杂的顺序功能图由单序列、选择序列和并行序列组成,触决了它们对应的梯形图的设计方法,就不难设计出复杂的顺序功能图的梯形图。图1 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法—44—©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PLC顺序控制梯形图设计方法《电工技术杂志》2001年第11期 液体混合装置如图2所示,上限位、下限位和中限位液位传感器被液体淹没时为ON,阀A、阀B和阀C为电磁阀,线圈通电时打开,线圈断电时关闭。开始时容器是空的,各阀门均关
6、闭,各传感器均为OFF。按下起动按钮后,打开阀A,液体A流入容器,中限位开关变为ON时,关闭阀A,打开阀B,液体B流入容器。当液面到达上限位开关时,关闭阀B,电机M开始运行,搅动液体,6s后停止搅动,打开阀C,放出混合液。当液面降至下限位开关之后再过2s,容器放空,关闭阀C,打开阀A,又开始下一周期的操作。按下停止按钮,在当前工作周期操作结束后,才停止操作(停在初始状态)。图2 液体混合装置控制系统的顺序功能图与梯形图图2给出了系统的顺序功能图和梯形图。步M5一般来说,对于选择序的合并,如果有N条有之后有一个选择序列的分支,设M5是活动步,当向连线进入某一步,则代
7、表该步的辅助继电器的起它的后续步M0或M1变为活动步时,它都应变为不动电路由N条支路并联而成,各支路由某一前级步活动步(M5变为OFF),所以应将M0和M1的常闭对应的辅助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相应转换条件对应触点与M5的线圈串联。如果某一步有N个后续步,的触点或电路串联而成。则应将各后续步对应的辅助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该113 并行序列的设计方法步的线圈串联,作为结束该步的条件。图3中的步M0之后有一个并行序列的分支,运行时M10处于ON状态,系统完成一个周期当步M0是活动步并且转换条件X4满足时,步M4的工作后,步M5到M1的转换条件M10·T1满足,与步M6应同时
8、变为活动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