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69167
大小:26.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7-12-30
《滨海低海拔地区雨水排水形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滨海低海拔地区雨水排水形式探析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引言山东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城区以北6公里,规划占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规划产业区共划分为七大区块,分别为:新型装备制造区、绿色精细化学品产业区、高端橡塑加工区、新材料产业区、新型生物产业区、新能源产业区及仓储物流区。规划区为典型的黄河三角洲地貌。规划区地表浅层的土壤母质,主要是黄河冲积物,黄河淤积是塑造境域地貌的主要因素。区内主要地貌类型为浅平洼地;沉积物多以粘土、粉沙质粘土和粉沙为主。规划区内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为1.8~4.8米,
2、平均高程约2.8米。已设计施工的道路路面高程在3.8米左右,按水系规划方案水系常水位为0.5米,防洪水位为2.0米。自流进水系的管线控制在200米之内。1.排水规划的重要性5排水规划作为排水工程建设的依据,如何宏观控制其建设方向、建设规模,如何适应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更有效的、合理的指导排水建设,更紧密地与总体规划结合,实现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基本消除水环境污染,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水资源,形成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最终实现排水体制经济可靠的基本目标,为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2.排水规划与相关规划的
3、关系2.1排水规划与水系规划结合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布局,考虑各种水体的功能,对城市各种水系资源的布局和形态进行了合理的布置和安排,使园区水系与城市道路共同构成城市整体布局的骨架,通过水路结合、供排结合、主次结合、纵横相连形成“水脉相连、纵横布局、循环贯通”的网络状布局形式。园区排涝设计标准为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当天排干。调蓄水位(设计最高水位)为2.0米,汛前将水系水位下调0.5米,有689万立方米的调蓄能力,可满足331mm日暴雨的完全调蓄要求。2.2排水规划与防洪排涝规划根据历年自然灾害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河口区自然灾害发生
4、较为频繁,洪、涝、潮等灾害曾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受海洋气候和台风气旋影响,加上地面坡降平缓,致使暴雨和风暴潮极易造成涝灾和潮灾。据统计,该区涝灾发生频率为20%~25%,约4~5年一遇;潮灾约7年发生一次;旱灾发生频率为20%~30%,约3~4年一遇。防洪防潮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经济区防洪防潮工程设计标准为20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设计。5排涝标准:以区域暴雨强度来控制,对排涝沟、泵站、涵闸:排水范围小于2平方公里的,暴雨重现期取5年一遇;大于2平方公里的,暴雨重现期取10年一遇。2.3排水规划与
5、风暴潮东营海区风暴潮是因台风和寒潮大风而起。该海域一年四季均有风暴潮发生,但绝大部分集中在下半年,尤其以冬春、秋冬两个过度季节较为严重。在夏季,有时还会受到台风的袭击。风暴潮引起增水较为显著,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米以上的增水。每年增水的极值一般在1.3-1.8m之间。规划区五十年一遇最高潮水位为3.63m,百年一遇最高潮水位为3.94m。3.本次规划排水方案比选3.1泵站+排水分区排水方式论证该方案为常用的传统排水方式,首先划分排水区域,排水区域内的雨水集中收集后送至区域雨水提升泵站,然后经过泵站提升后排入水系或河流。该方案目前在
6、整个东营地区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排水效果较理想,有利于大片区场地雨水的排除,不易存积雨水,相对减少雨水对水系的污染。目前场地高程较低的滨州北海新区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均采用此种排水方式。3.2明渠排水方式论证5该方案是通过地块之间纵横交错的水系或明渠就近将雨水从场地内排除,然后在各个水系的出口或末端加设提升泵站统一提升,解决整个场地的排水问题。该方案的特点是雨水管线布置灵活,整个系统的雨水管径相对较小,泵站数量相应减少,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初始投资。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需要适当的增加水系的密度,以及部分桥梁的建设费用。此外,该方案在东
7、营地区无应用先例,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风险尚属未知。该方案设定水系常水位为0.5米,按照防洪要求必须将水系与外围河道断开,即将水系划分为内部水系和外部水系,通过排涝泵站分隔开,防止汛期上游洪水侵袭。内部水系高程可不受0.5米的常水位限制。按此方案,沿路的水系实际性质变为排水明渠,因此需在水系两侧设置挡土墙并进行衬砌处理,而且为保障排水畅通每隔一段时间需对明渠进行清淤处理。本次规划经过多次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了明渠排水方式,该方案的优点是节省投资和便于分期实施。4.问题和建议(1)开发区水系做为雨水系统的主要排放出路,对整个区域在汛期
8、排水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议水系规划应与雨水规划紧密结合,满足雨水排放要求,保证雨水排放功能的正常发挥。5(2)对于两侧均布置雨水主干管的道路,建议增加绿线控制宽度,为其他管线的敷设留足空间。(3)较大管径的雨水管线,尤其是进泵站的雨水主干管穿越道路时,应与道路施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