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6834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9
《榆树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榆树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榆树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种子处理、播种、播后重镇压、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确保玉米生产实现稳产、高产。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吉林榆树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6-0033-01榆树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全市下辖2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现有农村人口130万人。全市幅员面积4722km2,全市耕地面积为37.5万hm2,粮豆种植面积为35.3万hm2,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7.3万hm2,占全市粮豆面积的77.4%,是榆树
2、市的第一大种植作物。玉米的栽培措施,品种的布局方式直接影响全市粮食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现将榆树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在品种选择上要本着丰年高产、平年增产、欠年稳产的原则,选择中熟品种搭配中晚熟品种,建议每户选择2个以上优良品种搭配种植,以弥补品种的缺陷,同时避免单一品种遇上不良环境出现问题造成严重减产。另外,实行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也有利于提高总产量,拉林河、松花江、环城片的各乡镇年有效积温在28504℃以上,应主推生育期不超过130d的品种,如吉新203(原单22)、吉单257、吉玉4、吉单28、郑单958、富
3、友9、益丰10、通100等品种。搭配种植品种生育期不超过133d的品种有豫玉22、吉单180、农大364、丹育639、铁单15、原单29。二洼地主推长城799、农大518、通单24。南、北卡岔河片各乡镇主推生育期125~128d的品种,如农大518、吉单180、平安18、吉单342、吉新205等中早熟品种。搭配种植的品种有吉新203、吉玉4、通100、豫玉25、硕秋8、铁单15等。2种子处理(1)人工选种。人工选种就是把杂质、病粒、霉变粒、小粒去除,选择粒大、饱满并具有品种特征的籽粒做种子[1]。并且要做好芽率试验,芽率要达到95%以上。
4、(2)晒种。在播种之前选择晴暖天气晒种1~2d,以促进种子后熟,打破种子休眠期,降低水分含量,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势,也可以消灭种子表面所带病菌,减轻苗期病害,这对形成全苗、壮苗有明显作用。(3)种子包衣。种子包衣技术在榆林市已推广多年,它能有效防治病虫害,促进幼苗早生快发,提高出苗率。特别是历年黑穗病发生多的地块,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3播种根据榆林市十春九旱的气候特点,为充分利用有效积温,要适时播种,力争在4月25日开播,以确保秋季安全成熟。44播后重镇压无论采取哪种播种方式,播后都要视土壤墒情适度镇压,除了一些涝洼地播后需要晾
5、墒后镇压外,其余地块都要采取播后及时重镇压,以利于提墒、保墒。5科学施肥种肥隔离是保苗的关键,无论是种下深施还是侧施,种子和化肥的距离必须保持在6~8cm以上,方可保证不烧种,不烧苗[2-3]。同时,玉米栽培过程中要注重农肥的施入,一般应施优质农肥10~15t/hm2,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腐殖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一般玉米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300~400kg/hm2、钾肥50kg/hm2或二铵50kg/hm2作底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400kg/hm2作追肥。如果土壤含水量高,应避免施用尿素,以免烧种、
6、烧苗。6病虫害防治4(1)病害。玉米病害主要有黑穗病和茎腐病。具体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品种不同,感病程度不同。②晒种。可以消灭种子表面所带病菌。③轮作。因为病原菌大部分在土壤中越冬,因此采取轮作的办法可减轻危害。④适时晚播,适当浅播。可减少种子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减少病原菌的侵染时间。⑤种衣剂包衣。实践证明,含有烯唑醇或三唑酮成分的种衣剂对玉米黑穗病防治效果明显,但烯唑醇药剂在低温条件下播种深度超过3cm时易发生药害,即玉米的地中茎生长受到抑制,种芽拱不出土,变弯曲,在地下叶子开始展开,因此早播和播种过深的不能使用含有烯
7、唑醇成分的种衣剂,目前效果好的种衣剂有吉农4号、黑穗克星等[4]。⑥加强田间管理。间苗时要除掉“白根苗”,苗不够时可采取借苗的办法在相邻的穴中留双株。另外,在玉米生长发育后期发现黑穗病植株要及时割除,但不要喂牲畜,应该挖坑掩埋以防下年发生危害。(2)虫害防治。玉米螟虫是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释放赤眼蜂是防治玉米螟虫的有效技术措施。7月上旬第1次放赤眼蜂,间隔7d第2次放赤眼蜂,放15点/hm2,每点放蜂1.1万~1.5万头,可挽回粮食损失10%以上。7参考文献[1]孙丽惠,陈长青,李月明,等.浅议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研究进展[J].辽宁
8、农业科学,2011(4):64-66.[2]马兴林,边少锋,任军,等.春玉米超高产群体结构与调控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9(1):94-98.[3]李茸.高寒地区全膜双垄玉米栽培技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