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93202
大小:727.28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11-03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7版-1-6章计算题及简答题.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P39)概述 1-15,假定网络的利用率达到了90%。试估算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解:可以理解D0默认为100设网络利用率为U,网络时延为D,网络时延最小值为D=D0/(1-90%)=D0/0.1=10D0 利用率:D=D0/(1-U)D:当前网络延迟D0:空闲时延迟U:网络利用率1-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it/s。2)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解:发送时延Ts=数据帧长度(bit)/发送速率(bit/s)传播时延Tp=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m/s)1)Ts=10^7bit/100kbit/s=100s,Tp=10^6m/(2×10^8)m/s=0.005s2)Ts=10^3bit/1Gbit/s=1μs,Tp=10^6m/(2×10^8)m/s=0.005s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
3、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9(1)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2)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解:.本层的传输效率=上层传送下来的数据/本层向下层传送的数据1)100/(100+20+2
4、0+18)=63.3%2)1000/(1000+20+20+18)=94.5% 1-29,有一个点对点链路,长度为50km。若数据在此链路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试问链路的带宽应为多少才能使传播时延和发送100字节的分组的发送时延一样大?如果发送的是512字节长的分组,结果又应如何?解:传播时延Tp=50×10^3m/(2×10^8)m/s=2.5×10^(-4)s100字节时带宽=100字节/2.5×10^(-4)s=字节/s=3.2Mbit/s512字节时带宽=512字节/2.5×10^(
5、-4)s=2.048字节/s=16.384Mbit/s 1-30有一个点对点链路,长度为20000km。数据的发送速率是1kbit/s,要发送的数据有100bit。数据在此链路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假定我们可以看见在线路上传输的比特,试画出我们看到的线路上的比特(画两个图,一个在100bit刚刚发送完时,另一个是再经过0.05s后)。1-31条件同上题。但数据的发送速率改为1Mbit/s。和上题的结果相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32,以1Gbit/s的速率发送数据。试问在以距离或时间为横坐
6、标时,一个比特的宽度分别是多少?解:距离:1bit×2×10^8m/s(在光纤中的速率)/1Gbit/s=0.2m时间:1bit/1Gbit/s=10^(-9)s 第二章(P67)物理层 2-07,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it/s)?P46解:香农公式W:信道的带宽;S: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W×log2(1+S/N)(bi
7、t/s) C=20000×log2(16)=80000bit/s 2-08假定要用3KHz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64kb/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答:将W=3kHz带宽,C=64kb/s传输速率带入香农公式:C=Wlog2(1+S/N)(b/s)èS/N=2C/W-1带入信噪比公式:dB=10log10(S/N)èdB=10log10(2C/W-1)得出约等于64.2db。2-09,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
8、宽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it/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解:C=W×log2(1+S/N)b/sS/N1=2^(C1/W)–1=2^(35000/3100)-1S/N2=2^(C2/W)–1=2^(1.6×C1/W)–1=2^(1.6×35000/3100)-1(S/N2)/(S/N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