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7第二十二讲中PT高温和高PT型变质岩2014ppt课件.ppt

变质岩7第二十二讲中PT高温和高PT型变质岩2014ppt课件.ppt

ID:59473159

大小:7.44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9-14

变质岩7第二十二讲中PT高温和高PT型变质岩2014ppt课件.ppt_第1页
变质岩7第二十二讲中PT高温和高PT型变质岩2014ppt课件.ppt_第2页
变质岩7第二十二讲中PT高温和高PT型变质岩2014ppt课件.ppt_第3页
变质岩7第二十二讲中PT高温和高PT型变质岩2014ppt课件.ppt_第4页
变质岩7第二十二讲中PT高温和高PT型变质岩2014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质岩7第二十二讲中PT高温和高PT型变质岩2014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二章中P/T高温和 高P/T区域变质岩一、中P/T高温区域变质岩(一)麻粒岩相(二)混合岩二、高P/T区域变质岩(1)变质条件:T>700℃,P>0.3GPa(红框区)(2)标志性矿物组合:基性变质岩矿物组合中出现Ca-Cpx+Opx(二)麻粒岩相GHb分解反应在相当大的T区间内连续进行,在反应带含水矿物Hb仍然稳定,因而在G相低温部分,基性变质岩具有向A相过渡的矿物组合如Pl+Hb+Hy±Di±Gt+Q温度进一步升高,Hb将完全消失,因而在麻粒岩相高温部分,基性变质岩具有无水矿物组合如Pl+Di+Hy+Gt

2、+QHb+Alm+QHb+Alm+Q+Opx+Pl+Cpx+VOpx+Pl+Cpx+VMs+QAls+Or+Q+VSil-Or带Crd-Gt-Or带Bi+AlsCrd+Gt+Or+VAG1G2普通角闪石反应为紫苏辉石的反应结构证据(据Bucher&Frost,2006)泥质变质岩中A相与G相相界反应为Ms分解反应,Or与富铝矿物Sil、Gt等共生,出现Sil-Or带,源自铝过剩或铝不足原岩的矿物组合相同;T进一步升高,Bi也变得不稳定,Bi分解反应是G相低温与高温亚相界线,出现Crd-Gt-Or或Hy-Qr-Gt组

3、合Sil-Or带Crd-Gt-Or带Hb+Alm+QHb+Alm+Q+Opx+Pl+Cpx+VOpx+Pl+Cpx+VMs+QAls+Or+Q+VSil-Or带Crd-Gt-Or带Bi+AlsCrd+Gt+Or+VAG1G2(3)矿物化学特征①Opx为Hy,含Al2O3可达6-10%,有较强的粉红—淡绿色多色性;②Cpx为Ca-Cpx:Di、Aug(普通辉石)等,也含Al2O3,即含Jd分子(NaAlSi2O6)和Ca-Ts(钙契尔马克分子,CaAl2Si2O6);③Gt:Pyr—Alm质,Gro成分含量低;Sil

4、-Or带Crd-Gt-Or带G1G2④Bi是含Mg、Ti高的红褐色Bi;⑤Hb是含Ti、Al高的褐色Hb;⑥Kf是Or,常常是条纹长石。成分上富Na;Pl是奥长石—中长石,含K,常常是反条纹长石。有时长石呈暗蓝、蓝绿或褐绿、米黄色;⑦Q有时具暗蓝色或蓝灰色;⑧Al2SiO5矿物在中—低P/T下为Sil,高P/T下为Ky;⑨含Ti的副矿物通常是金红石和钛铁矿,只有在钙质岩中才出现榍石;(4)岩石结构构造特征高温退火使得变余结构构造已完全消失;高温脱水反应使岩石中的Ms、Bi、Hb分解,导致岩石这些片状、纤状矿物中减少

5、和消失,因此麻粒岩相岩石的典型结构为花岗变晶结构(等粒或不等粒),典型构造为片麻状至块状构造;由于形成于地下深处高T条件下,它们现今出露地表曾经历过过较宽的降温和降压过程,因而在麻粒岩相变质岩常见反应结构,主要有两种:麻粒岩相变质岩中反应结构:IBC型与IBC近等压冷却轨迹有关的反应结构实例(Harley1989)a反应边(冠状体)结构指示岩石中发生近等压冷却反应Opx+Pl→Gt+Cpx+Qb出溶结构指示岩石中发生近等压冷却反应高Al-Px→低Al-Px+Gt麻粒岩相变质岩中反应结构:ITD型b.Gt与Q之间的P

6、l、Opx反应边,指示岩石中发生近等温减压反应Gt+3Q=6Opx+3Pl与ITD(近等温减压)轨迹有关的反应结构实例(Harley1989)a.Gt分解为Opx-Pl后成合晶,Cpx具Opx环边,指示岩石中发生近等温减压反应Gt+Cpx+Q=Pl+Opx(1)泥质(组合1,2)低温亚相(Sil-Or带)Sil-Gt-Or片麻岩(组合①,可含Bi)Gt-Bi-Or片麻岩(组合②)高温亚相(Crd-Gt-Or带)Bi消失,出现Crd、HySil-Crd-Gt-Or片麻岩(组合①)Hy-Gt-Or片麻岩(组合②)(5)

7、代表性矿物组合和岩石12)长英质(组合1,2)矿物组合与泥质同,但长石、石英含量高,为各类长英麻粒岩低温亚相(Sil-Or带)Sil-Gt长英麻粒岩(图22-11a,组合①,可含Bi)Gt-Bi长英麻粒岩(图22-11a,组合②)高温亚相(Crd-Gt-Or带)Sil-Crd-Gt长英麻粒岩(图22-11b,组合①)Hy-Gt长英麻粒岩(图22-11b,组合②)3)基性(组合3)辉石麻粒岩低温亚相:含HbGt-Pl-Hb-二辉石麻粒岩高温亚相:Hb消失Gt-Pl-二辉石麻粒岩4)钙质(组合4)通常无Wo、Gro泥灰

8、岩:Cc-Pl-Di粒岩不纯灰岩:Pl-Di大理岩5)镁质二辉石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Co-Sil-QrGneissSilOrCo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过渡的类型,混合岩具有介于变质岩和岩浆岩之间的地质学、岩石学特征(二)混合岩(1)分布:大面积分布在前寒武纪地盾区和显生宙岛弧带、大碰撞带、大陆拉张带低—中P/T区域变质区,与中、高级区域变质岩及花岗岩类深成侵入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