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专题5《生态工程》

(人教版)选修3专题5《生态工程》

ID:5946686

大小:54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9

(人教版)选修3专题5《生态工程》_第1页
(人教版)选修3专题5《生态工程》_第2页
(人教版)选修3专题5《生态工程》_第3页
(人教版)选修3专题5《生态工程》_第4页
(人教版)选修3专题5《生态工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选修3专题5《生态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整理2014年(2014重庆卷)7.(20分)Ⅰ.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题7-Ⅰ图所示。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加剧。(2)通过人工林建设的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答案】Ⅰ.(1)分解者;种子或繁殖体;

2、增强;竞争(2)整体性(系统论)【解析】Ⅰ(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分解者的功能是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废弃采石场开始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由于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能使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可迅速增加;t1→t3植物物种数变多,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群落中的植物物种数增加,相互争夺资源(如阳光、水)和空间越激烈,竞争加剧。(2)生态系统改善后,考虑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体现了整体性原理、2013年专题五生态工程(2013广东卷)26(16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富含有机质和无机成分,可用作肥料,但其多环芳

3、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施入土壤会带来二次污染。生物质炭是由作物废弃秸秆等炭化而成。将污泥、含7%生物质炭的污泥均堆放一段时间后用于盆栽实验,研究它们对黑麦草生长及PAHs迁移的影响,结果见下表。(1)生物质炭孔隙结构发达,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使根系细胞加强,合成增加,从而促进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2)有表可知,施用含生物质炭污泥,从而促进黑麦草生长;污泥的施用使土壤和黑麦草的PAHs含量,但生物质炭的输入,从而降低PAHs污染的风险。由此可见,生物质炭有望用作污泥改良剂,促进污泥的推广应用。污泥的应用符合生态工程的原理。【答案】(1)呼吸作用ATP(2)

4、黑麦草叶绿素含量较多升高能降低土壤和黑麦草中PAHs的增加量物质循环再生【解析】(1)生物质碳孔隙结构发达,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进细胞的呼吸作用,使得细胞的呼吸作用加强,合成ATP,为根系主动吸收养分提高能量。(2)由图可知,施用含有生物质的污泥中叶绿素的含量较多,从而促进黑麦草的生长,污泥施用后土壤后黑麦草的PAHs含量增加,生物碳的输入则能降低土壤和黑麦草中PAHs的增加量。(3)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无机成分,施用污泥的目的是使其中的养分被充分吸收利用,因此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原理。【考点定位】本题以信息题的形式综合考查了细胞呼吸作用与ATP,及生态系统的

5、原理等相关的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而且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实践性,题目综合属于中等难度。2012年生态工程(2012福建卷)2、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来源:全,品…中&高*考+网】【来源:全,品…中&高*考+网】选项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A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来源:全,品…中&高*考+网】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B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C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

6、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D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A项符合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B项中只能说明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C项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在叶绿体。D项说明S型菌中存在着转化因子。【试题点评】本题以教材中生物科学史上的一些经典实验作为背影材料,考查生物学史上一些重要实验方法和重要结论。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解能力。(2012广东卷)3.分析下表,可推测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甲+--乙-++-甲、乙混合+++注:“+”显色,“++”显

7、色更深;“-”不显色.A.甲溶液含有淀粉酶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答案】D【解析】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分别检测蛋白质、淀粉和还原性糖。据表可以推测,甲含有蛋白质,乙含有淀粉,甲和乙混合能够产生还原性糖,证明甲中含有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产生还原性糖。(2012广东卷)24、小杨对4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多选):()选项实验材料观察到的结构或现象A胚胎干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质壁分离及复原C黑藻叶片叶绿体移动D大肠杆菌有核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