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习提纲.doc

地理必修2习提纲.doc

ID:59384990

大小:5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2

地理必修2习提纲.doc_第1页
地理必修2习提纲.doc_第2页
地理必修2习提纲.doc_第3页
地理必修2习提纲.doc_第4页
地理必修2习提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2习提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特点出生率高高高低死亡率高高低低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高低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生产力水平分布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坦桑尼亚、肯尼亚等)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①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

2、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②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③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④生态环境因素:如水灾使粮食减产;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⑤其他因素: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移距离等。3、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3、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迁移原因迁移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政治因素:1.计划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东部到西北、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经济原因自发迁移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4.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①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

4、数量。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③二者的区别是: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意即最高人口,是个警戒值。环境承载力的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相关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则不是最大或最多人口,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5.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5、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地域的开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第一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形成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原因:(1)历史原因:如北京的故宫,早期是中国政治中心区,现在则是文化游览区。(1)经济原因: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及城市的功能分区名称占地比重区位特点其他特征住宅区是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形式出现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趋势商业区占用城市用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中心商务区特点: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建筑物高

6、大稠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工业区占用城市用地的一部分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每个工业区的占地面积和人数要适当,工业区的数量要因地制宜(3)社会原因: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4)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2.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依据:城市人口规模(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

7、围的关系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的过程反映在:a.人口的集中过程: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b.地域的转化过程: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c.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20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a.城市化进程加快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城市化特点原因发达国家起步早工业化早城市化水

8、平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发展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