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433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关于城市新区规划建设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城市新区规划建设探究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主城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了,对于城市新区建设是城市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本文就如何更好的实现城市新区规划设计,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积极性以及合理性,实现城市规划设计上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论述。【关键词】城市新区;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一、前言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城市建设也在不断的兴起,然而许多大都市都会面临这样一系列问题。许多新区建成以后,有建筑有大草坪却没有人气,道路和建筑的尺
2、度大大超出给人舒适的范围;城市之间有许多面貌雷同的现象,同一个街道各建筑之间难以产生共鸣等。究其原因,就在于城市新区规划中缺少城市设计。本文就如何更好的实现城市新区规划设计,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积极性以及合理性,实现城市规划设计上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论述。二、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特点6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城市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城市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现代城市设计实质上就是在城市空间形态建设方面减少直至消除技术发展、人类实际需要、人类生理适应
3、能力之间出现的不协调现象的调节途径,它以提高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为目标。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依据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城市新区一般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依据各城市的发展实际和布局特点提出的符合城市长远发展目标的新建设地区。新区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完成的指导新区各项建设的详细规划。新区规划偏重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对城市的经济、社会方面都会有所涉及,追求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城市设计则相对感性,更多关心形式与美学的问题,偏重于
4、关注视觉方面的物质形态。同时,现代城市设计已从关注传统美学问题逐渐转变为关注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环境构成场所要素的问题,控制城市发展中的形态问题尤其是环境特征问题,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主要价值取向。三、城市新区规划设计实践分析(1)“田”字城。这种新建城市规划模式的初衷是解决城市中心绿地不足、大气污染严重而限制城市发展的问题。其基本思路是:61)城市新区中心为“十”字大街,便于建设为商业街区,沿“十”字大街建设商业服务设施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居民住宅、极少量花园式无污染轻工业企业,建成繁华街道,街道两侧的
5、建筑物背后为大面积公园、绿地,给处于城市中心地位的“第一张大饼”留下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2)主城区可建设四座大型公园或绿地,便于建成花园式城市。大型公园(绿地)包括植物园、水上公园、花卉园、文化公园、普通公园、森林公园、烈士陵园等,均可作为整个城市绿化、美化的基础;3)十字大街的四周可建设若干条环城街道,与市中心的“十”字大街联结起来,构成一个“田”字城。(2)项目设计实践。1)规划结构。规划采用规则式几何构图手法,以地形的长边中线为主轴线,将市政府大楼置于主轴线上方,面南背北,负阴抱阳。这既符合中
6、国传统的建筑规划格局,又顺应了现有的城市空间肌理和脉络。以政府大楼为中心,行政中心城市呈规整的长方形,以体现政府的庄严形象。规划在城市中央设置方形水面,以表现政府公正、开放、亲切、平和的形象。主城市区是市民进行文娱、交往、游憩等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主城市中央规划椭圆形旱喷,两侧的休闲空间以草坪为主,流线型的花灌木点缀其间,使得作为人造景观的城市自然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之中。62)绿化景观。规划注重高质量的生态学效应,因地、因材制宜地配置草坪、灌木、乔木等生态要素。植物培植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考虑寒地
7、城市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气候特点。冬季由于缺少绿化,景观较为单调,城市利用率和其他季节相比不高。因此,一方面应选择适合于寒冷地区生长的植物类型,加大常绿树种的比例,并避免设置大面积的空旷草坪。另一方面,在塑造城市自然景观的同时,还应注重城市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绿化设计夏季以遮阴通风为主,冬季以向阳避风为主。(3)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城市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新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
8、,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城市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城市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城市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城市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行政中心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